資源簡介 第20課 狼 同步作業(yè)一、選擇題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假寐(mèi) 意暇(xiá) 眈眈(dān) 苫蔽(shàn)B.綴行(zhuì) 尻尾(kāo) 頃刻(qīng) 積薪(xīn)C.大窘(ji ng) 麥場(cháng) 奔倚(y ) 弛擔(chí)D.隧入(suì) 少時(shǎo) 黠矣(xiá) 變詐(zhà)2.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綴行(zhuì) 大窘(jiǒng) 奔倚(qí) 目似瞑(míng)B.苫蔽(shàn) 少時(shào) 誘敵(yòu) 意暇甚(xiá)C.并驅(qū) 弛擔(chí) 尻尾(kāo) 狡黠(xiá)D.眈眈(dān) 積薪(xīn) 假寐(mèi) 頃刻(qīng)3.下列搭配,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聊齋志異》-蒲松齡-清代-古代散文B.《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元代-詞C.《觀滄海》-曹操-東漢末年-樂府詩D.《世說新語》-劉義慶-北朝-志人小說4.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中,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一狼洞其中 B.其一犬坐于前C.目似瞑,意暇甚 D.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5.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綴行(zhuì) 大窘(jiǒng) 奔倚(qí) 目似瞑(míng)B.苫蔽(shàn) 少時(shào) 誘敵(yòu) 意暇甚(xiá)C.并驅(qū) 弛擔(chí) 尻尾(kāo) 狡黠(xiá)D.眈眈(dān) 積薪(xīn) 假寐(mèi) 頃刻(qīng)6.下列加點詞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乃悟前狼假寐 家祭無忘告乃翁B.其一犬坐于前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C.以刀劈狼首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D.一狼徑去 太丘舍去7.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綴行(zhuì) 虐待(nüè) 懲戒(chéng)B.污澀(sè) 悵然(chàng) 蜷伏(quán)C.婢女(bì) 慫恿(sǒng) 馴養(yǎng)(xùn)D.麝香(shè) 相稱(chèn) 羞怯(què)8.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困窘(jǐng) 苫蔽(shàn) 尻尾(kāo)B.狡黠(xiá) 綴行(zhuì) 積薪(xīn)C.弛擔(chí) 眈眈(dān) 目似瞑(míng)D.假寐(mèi) 禽獸(qín) 少時(shǎo)9.下列各句中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一狼洞其中 B.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C.其一犬坐于前 D.擔中肉盡,止有剩骨10.下面句中劃線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乃悟前狼假寐(假裝睡覺) 場主積薪其中(柴草)B.狼亦黠矣(狡猾)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樣)C.綴行甚遠(連接、緊跟) 恐前后受其敵(遭受)D.屠大窘(處境困迫,為難)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通道)11.下列對《狼》一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屠懼,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戶尚未徹底認清狼的本性,只采取一種遷就退讓的方法,對狼心存幻想。B.“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戶在毫無退讓余地的情況下做出了與狼斗爭的果斷抉擇。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畫出屠戶殺狼時的那種憤怒之情。D.“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戶對狼奸詐的本性幡然醒悟。12.我能正確的朗讀課文。(1)對“其一犬坐于前”這句話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2)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A.屠/自后/斷其股 B.而/兩狼之并/驅如故C.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D.禽獸之變詐/幾何哉13.從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來看,下列各項中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子屬鼠、丑屬牛、寅屬虎、卯屬兔、辰屬龍、巳屬蛇……“十二屬相”又稱“十二生肖”。B.古人根據(jù)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用與之對應的十二地支為代號,來命名各個時辰。C.丑時為凌晨3時至5時,是黎明前的黑暗階段。據(jù)說是牛開始日出耕田的時刻。在十二生肖中屬于牛。D.古時候,為了讓平民百姓也能記住自己出生的年號,就使用了最簡單的動物紀年法,后來稱其為“生肖年”,是一種十分古老而流傳至今的紀年法。14.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兩狼之并驅/如故B.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C.屠/自后/斷其股D.禽獸之變詐/幾何哉1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不屬于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B.一狼洞其中C.其一犬坐于前D.一狼徑去16.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其”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中的“其”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恐前后受其敵A.一狼洞其中B.屠自后斷其股C.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D.其一犬坐于前1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復投之/將復何及B.綴行甚遠/夫君子之行C.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暇甚D.而兩狼之并驅如故/溫故而知新18.下列文學常識及課文內容的表達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朱自清,我國現(xiàn)代散文家。他的散文《背影》截取父子離別中最鮮明的片斷一一父親的背影,通過特寫,抒發(fā)了濃濃的父子深情。B.《傅雷家書》是傅雷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悉心指導的家信的匯編。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C.高爾基的《海燕》運用了象征的寫作手法,文中的“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時人民群眾排山倒海的力量;“海燕”象征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D.《狼》是明代文學家蒲松齡的作品,課文寫兩只狼與一個屠戶之間的較量,文筆簡練,情節(jié)曲折。狡詐的狼想吃掉屠戶,卻最終雙雙斃命于屠戶刀下。19.下列對課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走一步,再走一步》是過來人的經(jīng)驗之談。在人生道路上,艱難險阻并不可怕,大困難可以化整為零,化難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戰(zhàn)勝一切困難。B.《誡子書》是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諸葛亮寫給自己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殷殷教誨中蘊含著深切的期望。C.《狼》的作者蒲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杰出的文學家,著有文言小說集《聊齋志異》。D.毛澤東同志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贊揚了白求恩的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號召每一個共產黨員向他學習。20.下列對《狼》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綴行甚遠”“并驅如故”等表現(xiàn)了狼的貪婪和兇狠:“狼不敢前”“眈耽相向”“徑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現(xiàn)了狼的狡詐。B.全文分為兩個部分,前一部分為議論,寫屠戶與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為:遇狼——御狼——懼狼——殺狼。后一部分為記敘,點明故事的主題。C.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D.“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點明了文章中心,說明狼無論多么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zhàn)勝。21.與“禽獸之變詐幾何哉”中的“之”意思相同的是(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夫君子之行C.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D.下車引之22.對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一/狼洞/其中,意將遂入/以攻其后也。C.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23.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B.兩狼之并驅如故(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C.屠自后斷其股(屠戶從后面砍斷了狼的屁股)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戶互相瞪著眼看)24.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與成語中的加點字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目似瞑 死不瞑目B.顧野有麥場 三顧茅廬C.場主積薪其中 臥薪嘗膽D.乃悟前狼假寐 夢寐以求2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誡子書》中諸葛亮告誡兒子成才需要具備的條件有立志、學習、惜時,三者互相聯(lián)系,缺一不可,其中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礎。B.《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書。《論語》十二章所選內容涉及到了關于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態(tài)度、人生修養(yǎng)及治國的道理等方面。C.《穿井得一人》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對于傳聞,要以審慎的態(tài)度進行分析、甄別,不要輕易相信傳聞,也不要輕易傳播未經(jīng)證實的傳聞。D.《狼》這篇文章寫了狡詐的狼想吃掉屠戶,卻最終雙雙斃命于屠戶的刀下的故事,告訴我們狼無論多么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從而說明對待惡勢力,我們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惡勢力必將滅亡的道理。26.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一人》)B.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狼》)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死無以致遠(《誡子書》C.屠乃奔倚其下,馳擔持刀(《狼》)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D.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狼》)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27.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古今義相同的一項是( )A.一狼徑去 B.屠自后斷其股C.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D.恐前后受其敵2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營造健康文明的網(wǎng)絡文化環(huán)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為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的迫切需要。B.在閱讀文學名著的過程中,常常能夠使我們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諦。C.會不會用心觀察,能不能重視積累,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基礎。D.他上課認真聽講,下課一有工夫不是看語文、數(shù)學等書,就是看報紙,全班同學沒有一個不說他學習不積極。29.經(jīng)典共賞部落開展了“集對聯(lián),猜文常”知識競賽,下列作家作品與對聯(lián)對應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①萬世文章祖,歷代帝王師 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③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④萬物復蘇春光里,百鳥歡唱綠色中A.①諸葛亮 ②魯迅 ③《世說新語》 ④《春》B.①諸葛亮 ②朱自清 ③《聊齋志異》 ④《秋天的懷念》C.①孔子 ②朱自清 ③《世說新語》 ④《秋天的懷念》D.①孔子 ②魯迅 ③《聊齋志異》 ④《春》30.對下列句子修辭手法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比喻、排比)B.但是我發(fā)現(xiàn)那麻雀的羽毛特別地長,而且是蓬松戟張著的,像是披著一件蓑衣。(比喻)C.“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設問)D.“我了解像世界一樣古老的河流,比人類血管中流動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象征)31.請選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B.屠乃奔倚其下,馳擔持刀C.擔中肉盡,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二、課內閱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狼蒲松齡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32.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綴行甚遠 綴:連接、緊跟B.眈眈相向 眈眈:兇狠注視的樣子C.屠暴起 暴:突然D.止露尻尾 尻:大腿33.下列各句中與例句中“之”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禽獸之變詐幾何哉A.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詠雪》)B.下車引之 (《陳太丘與友期行》)C.夫君子之行 (《誡子書》)D.聞之于宋君 (《穿井得一人》)3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其一犬坐于前”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應為“其/一犬坐于前”。B.選文中,屠戶與狼經(jīng)歷了三次交鋒:第一次,屠戶遇狼懼狼;第二次,屠戶與狼對峙;第三次,屠戶殺死了兩只狼。C.從選文中“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等句子,可以看出狼的狡猾。D.選文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35.翻譯下列句子。(1)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2)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狼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36.下面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一狼洞其中(打洞) B.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樣)C.恐前后受其敵(敵人) D.一狼徑去(離開)37.分析下列句中“之”的用法,選出分類正確的一項( )①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②而兩狼之并驅如故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④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⑤禽獸之變詐幾何哉?A.①⑤/②④/③ B.②/①③/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④/②/⑤/③38.根據(jù)課文內容,選出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屠懼,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戶對狼的本性尚未徹底認識,只采取一種遷就退讓的方法,對狼心存幻想。B.“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戶在毫無退讓的情況下做出了與敵斗爭的果斷抉擇。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畫屠戶殺狼時的一種憤怒之情。D.“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戶對狼奸詐的本性幡然醒悟。39.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狼蒲松齡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4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1)綴行甚遠 ____________________(2)兩狼之并驅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3)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4)意暇甚 ____________________4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42.下列對文章內容和寫法的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 )A.全文分為兩部分,前部分敘寫屠戶遇狼、懼狼、御狼、殺狼。B.“暴起”“劈”“斃”等詞語表現(xiàn)了屠戶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C.作者在文中通過大量的動作、心理描寫生動刻畫了屠戶的形象。D.本文篇幅短小,結構緊湊,情節(jié)曲折,一波三折,引人入勝。43.文學作品中“狼”的形象非常豐富,請你結合選文和鏈接材料,簡要分析兩篇文章中“狼”的不同形象。【鏈接材料】兩牧豎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shù)十步。少頃,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跑②號如前狀。前樹又鳴,又轉奔之。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③僵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選自《聊齋志異·牧豎》)【注】①牧豎:牧童。豎,童仆。②跑:獸類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狼蒲松齡①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②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④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44.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兩狼之并驅如故( ) (2)顧野有麥場( )(3)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 (4)乃悟前狼假寐( )4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途中兩狼,綴行甚遠。(2)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46.下面對文章內容和寫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寫屠戶與狼相斗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第①段寫屠戶與狼相遇,是故事的開端,第②③段寫屠戶懼狼、御狼,是故事的發(fā)展,第④段寫屠戶殺狼,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B.第③段寫屠戶占據(jù)打麥場中的柴草堆這一有利地形,使屠戶與狼的較量由被動挨打轉為相持階段,為下文殺狼埋下了伏筆。C.選文語言簡潔生動,主要通過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來刻畫狼的形象。如“眈眈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等語句,就生動地表現(xiàn)了狼的貪婪和兇殘。D.選文給我們的人生啟示是:面對像狼這樣的惡勢力,千萬不要心存僥幸,一定要沉著冷靜,敢于亮劍,善于亮劍。47.閱讀下面的【鏈接材料】,說說文中畫線句中的屠戶與【鏈接材料】中的屠戶各是用什么方法制服狼的,從中可以看出這兩位屠戶都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征?【鏈接材料】一屠暮行,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遺行室①,奔入伏焉②。狼自苫③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無計可以死之。唯有小刀不盈寸④,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⑤(shǐ)之法吹之。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出視,則狼脹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張不得合。遂負⑥之以歸。[注釋]①行室:指農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②伏焉:埋伏在里面;③苫:用草編的席子;④不盈寸:不滿一寸長;⑤豕:豬;⑥負:背(1)文中畫線句中的屠戶:_________________(2)【鏈接材料】中的屠戶:_______________(3)兩位屠戶共同的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急忙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狼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48.解釋下面句子中畫線字的意思。(1)屠大窘( ) (2)意暇甚( )(3)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 (4)狼亦黠矣( )49.下列各項中畫線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夫君子之行B.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蓋以誘敵C.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D.其一犬坐于前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50.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2)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三、對比閱讀閱讀下面文段,完成題目。【甲】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①,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一日,主人晝寢廳事②,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偽睡以俟③,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此事從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誣哉④!然野心不過遁逸⑤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于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患耶!【注釋】①畜:養(yǎng)。②廳事:住所的堂屋。③俟:等待。④信不誣哉:確實不虛安啊。⑤遁逸:逃跑。5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1)目似瞑,意暇甚( )(2)一狼洞其中( )(3)聞群犬鳴鳴作怒聲( )(4)將嚙其喉( )5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以刀劈狼首/靜以修身B.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宋之丁氏C.而頃刻兩斃/博學而篤志D.乃殺而取其革/去后乃至5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2)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54.甲、乙兩文段寫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對狼分別持怎樣的態(tài)度?答案解析版一、選擇題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假寐(mèi) 意暇(xiá) 眈眈(dān) 苫蔽(shàn)B.綴行(zhuì) 尻尾(kāo) 頃刻(qīng) 積薪(xīn)C.大窘(ji ng) 麥場(cháng) 奔倚(y ) 弛擔(chí)D.隧入(suì) 少時(shǎo) 黠矣(xiá) 變詐(zhà)【答案】B【解析】B.頃q ng。故選B。2.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綴行(zhuì) 大窘(jiǒng) 奔倚(qí) 目似瞑(míng)B.苫蔽(shàn) 少時(shào) 誘敵(yòu) 意暇甚(xiá)C.并驅(qū) 弛擔(chí) 尻尾(kāo) 狡黠(xiá)D.眈眈(dān) 積薪(xīn) 假寐(mèi) 頃刻(qīng)【答案】C【解析】A.“倚”應讀“yǐ”;B.“少”應讀“shǎo”;D.“頃”應讀“qǐng”。故選C。3.下列搭配,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聊齋志異》-蒲松齡-清代-古代散文B.《天凈沙 秋思》-馬致遠-元代-詞C.《觀滄海》-曹操-東漢末年-樂府詩D.《世說新語》-劉義慶-北朝-志人小說【答案】C【解析】A.古代散文——文言小說;B.詞——曲;D.北朝——南朝宋;故選C。4.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中,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一狼洞其中 B.其一犬坐于前C.目似瞑,意暇甚 D.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答案】C【解析】詞類活用是指某些詞臨時改變其基本語法功能去充當其他詞類或基本功能未改變而用法比較特殊的現(xiàn)象。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漢語的重要語法特點之一,其內容主要包括名詞、形容詞、數(shù)詞用作一般動詞,名詞做狀語,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等。A項的“洞”是名詞活用作動詞,“打洞”的意思;B項的“犬”是名詞做狀語,“像狗一樣”的意思;D項的“隧”是名詞活用作動詞。故選C。5.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綴行(zhuì) 大窘(jiǒng) 奔倚(qí) 目似瞑(míng)B.苫蔽(shàn) 少時(shào) 誘敵(yòu) 意暇甚(xiá)C.并驅(qū) 弛擔(chí) 尻尾(kāo) 狡黠(xiá)D.眈眈(dān) 積薪(xīn) 假寐(mèi) 頃刻(qīng)【答案】C【解析】C項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A項,“倚”應讀“yǐ”;B項,“少”應讀“shǎo”;D項,“頃”應讀“qǐng”。6.下列加點詞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A.乃悟前狼假寐 家祭無忘告乃翁B.其一犬坐于前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C.以刀劈狼首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D.一狼徑去 太丘舍去【答案】D【解析】考查一詞多義。D項加點詞的意思完全相同。此項中的“去”都是“離去”之意。A前者副詞“才”,后者代詞“你的”。B前者介詞“在”,后者介詞“對”。C前者介詞“用”,后者目的連詞“來”。7.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綴行(zhuì) 虐待(nüè) 懲戒(chéng)B.污澀(sè) 悵然(chàng) 蜷伏(quán)C.婢女(bì) 慫恿(sǒng) 馴養(yǎng)(xùn)D.麝香(shè) 相稱(chèn) 羞怯(què)【答案】D【解析】字音重點考核多音字、形聲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對于字音題型,平時要注意積累,讀準字音,標準調號。拿不準的字要查字典。D“怯”應讀“qiè”。8.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困窘(jǐng) 苫蔽(shàn) 尻尾(kāo)B.狡黠(xiá) 綴行(zhuì) 積薪(xīn)C.弛擔(chí) 眈眈(dān) 目似瞑(míng)D.假寐(mèi) 禽獸(qín) 少時(shǎo)【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A項,“窘”讀音應為“jiǒng”。9.下列各句中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一狼洞其中 B.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C.其一犬坐于前 D.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答案】D【解析】A.名詞用作動詞;B.名詞用作狀語;C.名詞用作狀語;D.無活用。故選D。10.下面句中劃線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乃悟前狼假寐(假裝睡覺) 場主積薪其中(柴草)B.狼亦黠矣(狡猾)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樣)C.綴行甚遠(連接、緊跟) 恐前后受其敵(遭受)D.屠大窘(處境困迫,為難)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通道)【答案】D【解析】D.有誤,隧是從通道進入的意思。故選D。11.下列對《狼》一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屠懼,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戶尚未徹底認清狼的本性,只采取一種遷就退讓的方法,對狼心存幻想。B.“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戶在毫無退讓余地的情況下做出了與狼斗爭的果斷抉擇。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畫出屠戶殺狼時的那種憤怒之情。D.“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戶對狼奸詐的本性幡然醒悟。【答案】C【解析】概括文章內容及主旨的能力。“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的意思是“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這里的“暴”是突然的意思,突出屠夫動作的迅速,所以C中“形象地刻畫出屠戶殺狼時的暴怒”錯。12.我能正確的朗讀課文。(1)對“其一犬坐于前”這句話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2)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A.屠/自后/斷其股 B.而/兩狼之并/驅如故C.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D.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答案】(1)B(2)B【解析】1這句話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樣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據(jù)文句意思的理解,這句話的停頓應在“其一”的后面停頓才是正確的:其一/犬坐于前。2B項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錯誤。需根據(jù)語句的內容和句子的邏輯關系劃分。正確劃分應為:而/兩狼之并驅/如故。13.從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來看,下列各項中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子屬鼠、丑屬牛、寅屬虎、卯屬兔、辰屬龍、巳屬蛇……“十二屬相”又稱“十二生肖”。B.古人根據(jù)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動物的出沒時間,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用與之對應的十二地支為代號,來命名各個時辰。C.丑時為凌晨3時至5時,是黎明前的黑暗階段。據(jù)說是牛開始日出耕田的時刻。在十二生肖中屬于牛。D.古時候,為了讓平民百姓也能記住自己出生的年號,就使用了最簡單的動物紀年法,后來稱其為“生肖年”,是一種十分古老而流傳至今的紀年法。【答案】C【解析】考查對文化常識的理解。C項錯誤,丑時應為凌晨1時至3時。14.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兩狼之并驅/如故B.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C.屠/自后/斷其股D.禽獸之變詐/幾何哉【答案】B【解析】考查對句子停頓的理解。B項,正確的朗讀停頓為: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1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不屬于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 )A.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B.一狼洞其中C.其一犬坐于前D.一狼徑去【答案】D【解析】考查對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理解。A項,隧:名詞作狀語,從通道;B項,洞:名詞作動詞,挖洞;C項,犬:名詞作狀語,像狗似的。D項沒有。徑:徑直。16.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其”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中的“其”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恐前后受其敵A.一狼洞其中B.屠自后斷其股C.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D.其一犬坐于前【答案】B【解析】考查文言虛詞“其”的用法。B項與例句都是代詞,代指狼;A項,代詞,代指柴草堆;C項,代詞,代指屠戶;D項,指示代詞,其中的。1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復投之/將復何及B.綴行甚遠/夫君子之行C.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暇甚D.而兩狼之并驅如故/溫故而知新【答案】A【解析】考查對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理解。A項,復:都解釋為“再,又”;B項,行:走/行為舉止;C項,意:企圖,打算/神情、態(tài)度;D項,故:原先、原來的樣子/學過的知識。18.下列文學常識及課文內容的表達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朱自清,我國現(xiàn)代散文家。他的散文《背影》截取父子離別中最鮮明的片斷一一父親的背影,通過特寫,抒發(fā)了濃濃的父子深情。B.《傅雷家書》是傅雷對兒子的生活和藝術進行悉心指導的家信的匯編。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C.高爾基的《海燕》運用了象征的寫作手法,文中的“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時人民群眾排山倒海的力量;“海燕”象征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D.《狼》是明代文學家蒲松齡的作品,課文寫兩只狼與一個屠戶之間的較量,文筆簡練,情節(jié)曲折。狡詐的狼想吃掉屠戶,卻最終雙雙斃命于屠戶刀下。【答案】D【解析】學生文學常識的把握,文學常識正誤的判斷點是:作者名、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jié)、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回顧所讀文章的相關情節(jié),根據(jù)問題作答即可。D項表述不正確,蒲松齡是清代文學家。19.下列對課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走一步,再走一步》是過來人的經(jīng)驗之談。在人生道路上,艱難險阻并不可怕,大困難可以化整為零,化難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戰(zhàn)勝一切困難。B.《誡子書》是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諸葛亮寫給自己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殷殷教誨中蘊含著深切的期望。C.《狼》的作者蒲松齡,字留仙,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杰出的文學家,著有文言小說集《聊齋志異》。D.毛澤東同志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高度贊揚了白求恩的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號召每一個共產黨員向他學習。【答案】B【解析】B.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政治家,不是“吳國政治家”。故選B。20.下列對《狼》文章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綴行甚遠”“并驅如故”等表現(xiàn)了狼的貪婪和兇狠:“狼不敢前”“眈耽相向”“徑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現(xiàn)了狼的狡詐。B.全文分為兩個部分,前一部分為議論,寫屠戶與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為:遇狼——御狼——懼狼——殺狼。后一部分為記敘,點明故事的主題。C.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D.“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點明了文章中心,說明狼無論多么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zhàn)勝。【答案】B【解析】對文章內容的理解。B.全文分為兩個部分。前一部分為記敘,寫屠戶與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為:遇狼——懼狼——御狼——殺狼。后一部分“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這是作者的議論,點明故事的主題。故選B。21.與“禽獸之變詐幾何哉”中的“之”意思相同的是(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夫君子之行C.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D.下車引之【答案】B【解析】文言文字詞的含義。例句: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之:助詞,的。A.時間長了,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之:結構助詞,湊足音節(jié),無實義。B.君子的行為品德。之:助詞,的。C.而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D.下車拉元方。之:代詞,指元方。故選B。22.對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一/狼洞/其中,意將遂入/以攻其后也。C.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答案】A【解析】對文言停頓的把握。B.大意: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后面。故停頓是:一狼/洞其中,意將/遂入/以攻其后也;C.大意: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故停頓是: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D.大意: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故停頓是: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故選A。23.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B.兩狼之并驅如故(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C.屠自后斷其股(屠戶從后面砍斷了狼的屁股)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戶互相瞪著眼看)【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A項,“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那樣;C項,要注意“股”的古今詞義的區(qū)別,在這里是“大腿”之意;D項,“眈眈相向”應譯為“瞪眼朝著屠戶”。24.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與成語中的加點字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目似瞑 死不瞑目B.顧野有麥場 三顧茅廬C.場主積薪其中 臥薪嘗膽D.乃悟前狼假寐 夢寐以求【答案】B【解析】A.都解釋為:閉上眼睛;B.分別解釋為:看,視/拜訪;C.都解釋為:柴草;D.都解釋為:睡覺;故選B。25.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誡子書》中諸葛亮告誡兒子成才需要具備的條件有立志、學習、惜時,三者互相聯(lián)系,缺一不可,其中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礎。B.《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書。《論語》十二章所選內容涉及到了關于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態(tài)度、人生修養(yǎng)及治國的道理等方面。C.《穿井得一人》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對于傳聞,要以審慎的態(tài)度進行分析、甄別,不要輕易相信傳聞,也不要輕易傳播未經(jīng)證實的傳聞。D.《狼》這篇文章寫了狡詐的狼想吃掉屠戶,卻最終雙雙斃命于屠戶的刀下的故事,告訴我們狼無論多么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從而說明對待惡勢力,我們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惡勢力必將滅亡的道理。【答案】B【解析】B.有誤。《論語》十二章所選內容涉及到了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人生修養(yǎng)等方面的道理,沒有涉及“治國”的道理。故選B。26.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穿井得一人》)B.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狼》)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死無以致遠(《誡子書》C.屠乃奔倚其下,馳擔持刀(《狼》)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D.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狼》)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答案】A【解析】文言虛詞。A.在;在。B.用;用來。C.于是;才。D.結構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音節(jié)助詞,無實意。故選A。27.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古今義相同的一項是( )A.一狼徑去 B.屠自后斷其股C.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D.恐前后受其敵【答案】D【解析】現(xiàn)代漢語和古代漢語有著繼承和發(fā)展的關系,有些詞義一直沿用下來,有些詞義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化,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變化情況: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移,感彩發(fā)生變化等。A.古義:離開。今義:到,往。B.古義:大腿。今義:屁股。C.古義:多少。今義:數(shù)學中的一門學科。D.動詞,攻擊。故選D。2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營造健康文明的網(wǎng)絡文化環(huán)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為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的迫切需要。B.在閱讀文學名著的過程中,常常能夠使我們明白許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諦。C.會不會用心觀察,能不能重視積累,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基礎。D.他上課認真聽講,下課一有工夫不是看語文、數(shù)學等書,就是看報紙,全班同學沒有一個不說他學習不積極。【答案】A【解析】B.句子缺少主語,應去掉“在……的過程中”;C.“會不會,能不能”與后面的“是”兩面對一面,應去掉;D.否定詞誤用,應去掉“全班同學沒有一個不說他學習不積極”句子中的一個“不”字;故選A。29.經(jīng)典共賞部落開展了“集對聯(lián),猜文常”知識競賽,下列作家作品與對聯(lián)對應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①萬世文章祖,歷代帝王師 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③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④萬物復蘇春光里,百鳥歡唱綠色中A.①諸葛亮 ②魯迅 ③《世說新語》 ④《春》B.①諸葛亮 ②朱自清 ③《聊齋志異》 ④《秋天的懷念》C.①孔子 ②朱自清 ③《世說新語》 ④《秋天的懷念》D.①孔子 ②魯迅 ③《聊齋志異》 ④《春》【答案】D【解析】由①處的“萬世文章祖”可知此對聯(lián)寫的是“孔子”,因為孔子是大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其言行被收錄在《論語》一書中。②處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歌頌的是文學家魯迅的精神。③處的“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指的是清代蒲松齡寫的小說《聊齋志異》。④處的“萬物復蘇春光里,百鳥歡唱綠色中”描繪的是春天的美麗景色,所以此處指的是朱自清的《春》。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應選D。30.對下列句子修辭手法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比喻、排比)B.但是我發(fā)現(xiàn)那麻雀的羽毛特別地長,而且是蓬松戟張著的,像是披著一件蓑衣。(比喻)C.“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設問)D.“我了解像世界一樣古老的河流,比人類血管中流動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象征)【答案】B【解析】學生對修辭方法的辨析。A、沒有排比;B、正確;C、反問;D、象征不是修辭手法。故選B。31.請選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B.屠乃奔倚其下,馳擔持刀C.擔中肉盡,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答案】C【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通假字的掌握情況。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xiàn)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個字我們把它叫做“本字”。C項中的“止”通“只”。二、課內閱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狼蒲松齡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32.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綴行甚遠 綴:連接、緊跟B.眈眈相向 眈眈:兇狠注視的樣子C.屠暴起 暴:突然D.止露尻尾 尻:大腿33.下列各句中與例句中“之”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禽獸之變詐幾何哉A.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詠雪》)B.下車引之 (《陳太丘與友期行》)C.夫君子之行 (《誡子書》)D.聞之于宋君 (《穿井得一人》)3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其一犬坐于前”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應為“其/一犬坐于前”。B.選文中,屠戶與狼經(jīng)歷了三次交鋒:第一次,屠戶遇狼懼狼;第二次,屠戶與狼對峙;第三次,屠戶殺死了兩只狼。C.從選文中“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等句子,可以看出狼的狡猾。D.選文這個故事告誡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35.翻譯下列句子。(1)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2)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答案】32.D33.C34.A35.(1)骨頭已經(jīng)沒有了,然而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重點詞:并驅——一起追趕(隨);如故——像(跟)原來一樣;意近即可。(2)屠戶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法來誘惑敵人。重點詞:假寐——假裝睡覺;蓋——大概(或:原來是);意近即可。【解析】32.D.句意: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尻:屁股。故選D。33.例句中“之”的意思是:結構助詞,的。A.王凝之是人名;B.代詞,代指元方;C.結構助詞,的;D.代詞,代指這件事;故選C。34.A.“其一犬坐于前”意思是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樣蹲坐在(屠戶)前面。在主謂之間斷開,應為:其一/犬坐于前。故選A。35.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此句中重點的詞有:(1)盡,完;并驅,一起追趕;故,原來。(2)乃,才;悟,明白;寐,睡覺;蓋,大概。【點睛】參考譯文:一個屠戶晚上回家,擔子里的肉已經(jīng)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途中有兩只狼,緊跟著(他)走了很遠。屠戶害怕了,把骨頭投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就停止(跟隨屠戶)了,另一只狼仍然跟從。屠戶再次扔骨頭,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了下來而先前得到骨頭的狼又跟過來了。骨頭已經(jīng)沒有了,而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齊追趕屠戶。屠戶十分害怕,擔心前后遭受狼的夾擊。他看見田野里有一個大麥場,麥場的主人在麥場里堆積柴草,覆蓋成小山一樣。于是屠戶跑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lián)幽闷鸬丁@遣桓疑锨埃裳鄢缿簟?br/>一會兒,一只狼徑直離開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樣蹲坐在(屠戶)前面。時間長了,(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十分悠閑。屠戶突然跳起,用刀劈砍狼的腦袋,又砍了幾刀殺死了這只狼。屠戶正想離開,轉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打算從通道進入來攻擊屠戶的后面。身體已經(jīng)進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殺死了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裝睡覺,大概是用這種方法來誘騙敵人。狼真狡猾啊,但一會兒兩只都被殺死了,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罷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狼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36.下面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一狼洞其中(打洞) B.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樣)C.恐前后受其敵(敵人) D.一狼徑去(離開)37.分析下列句中“之”的用法,選出分類正確的一項( )①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②而兩狼之并驅如故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④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⑤禽獸之變詐幾何哉?A.①⑤/②④/③ B.②/①③/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④/②/⑤/③38.根據(jù)課文內容,選出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屠懼,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戶對狼的本性尚未徹底認識,只采取一種遷就退讓的方法,對狼心存幻想。B.“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戶在毫無退讓的情況下做出了與敵斗爭的果斷抉擇。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畫屠戶殺狼時的一種憤怒之情。D.“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戶對狼奸詐的本性幡然醒悟。39.請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答案】36.C37.D38.C39.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解析】36.重點文言詞語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C.“敵:敵人”解釋錯誤,句子意思是:害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擊。“敵”在此處意思是“攻擊”。故選C。37.學生理解文言虛詞的能力。①代詞,指骨頭;②助詞,主謂間取獨,不譯;③調節(jié)音節(jié),不譯;④代詞,指狼;⑤助詞,的。因此①④用法相同,其它均不相同。故選D。38.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形象刻畫屠戶殺狼時的一種憤怒之情”說法錯誤,“暴起”寫出屠戶對狼的兇狠狡詐有了清醒的認識,果斷地以刀劈狼首,結束了它的性命,“暴”字寫出了屠戶動作的迅速和果斷,不是表現(xiàn)“屠戶殺狼時的一種憤怒之情”。故選C。39.的是理解并翻譯句子的能力。翻譯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語境,做到句不離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關鍵字詞,要翻譯準確,不可遺漏。第三盡量直譯,不便直譯就要意譯,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詞類的活用、古今異義等問題。此句中重點的詞有:“黠”,狡猾;“頃刻”,一會兒;“幾何”,多少;“止”,只。【點睛】參考譯文:一個屠戶在晚上回家,擔子里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屠戶在路上遇到了兩只狼,緊隨著他走了很遠。屠戶害怕,把骨頭投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從他。屠戶又把骨頭投給它,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腳步,但是之前得到骨頭的狼又跟上了。骨頭已經(jīng)沒有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的處境很危急,擔心前后受到狼的攻擊。屠戶看見田野中有個麥場,場主在里面堆柴,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奔向麥場,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lián)幽弥丁@遣桓疑锨埃鄣芍缿簟?br/>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頭,又劈砍幾刀殺死了狼。屠戶正想要走,轉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圖想要鉆洞進入柴草堆來攻擊屠戶的后面。狼的身體已經(jīng)鉆進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斷狼的大腿,也殺死了這只狼。屠戶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人。狼也是狡猾的動物,但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給人增加笑料罷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狼蒲松齡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40.解釋下列加點詞語。(1)綴行甚遠 ____________________(2)兩狼之并驅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3)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4)意暇甚 ____________________4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42.下列對文章內容和寫法的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 )A.全文分為兩部分,前部分敘寫屠戶遇狼、懼狼、御狼、殺狼。B.“暴起”“劈”“斃”等詞語表現(xiàn)了屠戶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C.作者在文中通過大量的動作、心理描寫生動刻畫了屠戶的形象。D.本文篇幅短小,結構緊湊,情節(jié)曲折,一波三折,引人入勝。43.文學作品中“狼”的形象非常豐富,請你結合選文和鏈接材料,簡要分析兩篇文章中“狼”的不同形象。【鏈接材料】兩牧豎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謀分捉之,各登一樹,相去數(shù)十步。少頃,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倉皇。豎于樹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其一豎又在彼樹致小狼鳴急。狼聞聲四顧,始望見之;乃舍此趨彼,跑②號如前狀。前樹又鳴,又轉奔之。口無停聲,足無停趾,數(shù)十往復,奔漸遲,聲漸弱;既而奄奄③僵臥,久之不動。豎下視之,氣已絕矣!(選自《聊齋志異·牧豎》)【注】①牧豎:牧童。豎,童仆。②跑:獸類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氣息微弱的樣子。【答案】40.連接、緊跟 追隨,追趕 像狗似的 從容、悠閑41.(1)屠戶又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后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前得到骨頭的狼又跟上來。(2)屠戶于是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lián)幽闷鹜赖丁?br/>42.C43.《狼》①貪婪:屠戶投骨頭時,“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骨頭扔完了,兩只狼還窮追不舍。②狡猾:“眈眈相向”“徑去”“犬坐”,狼善于偽裝,是狡猾的。《牧豎》愛子心切(愛子至深):當狼聽到小狼急切呼喚時,“怒奔樹下,號且爬抓”,小狼“口無停聲”,狼則“足無停趾”,直至在來回奔勞中疲累致死。【解析】40.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緊跟著走了很遠。句意:綴:連接、緊跟。(2)句意: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驅:追隨,追趕。(3)句意: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犬:像狗似的。(4)句意:神情悠閑得很。暇:從容、悠閑。41.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1)復:又;之:補齊音節(jié),不譯;而:然而;(2)乃:于是;倚:靠;弛:卸下。42.文章內容和寫法的分析。C.由文中“投以骨”“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等內容可知,文章主要運用的是動作描寫刻畫了屠戶的形象。“屠懼”“屠大窘”是心理描寫,數(shù)量不多。因此本項說法錯誤;故選C。43.分析形象特點。《狼》中狼。根據(jù)文中第一段中的“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可知狼的貪婪;根據(jù)第三段中的“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第四段中“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可知狼的狡詐。《牧豎》中的狼。根據(jù)文中的“大狼聞聲仰視,怒奔樹下,號且爬抓”“乃舍此趨彼,跑號如前狀。前樹又鳴,又轉奔之。口無停聲,足無停趾”“豎下視之,氣已絕矣”可知,大狼愛子心切,為了救下兩只小狼,在兩棵樹之間用力奔跑,最終力竭而死,可見它愛子之情的深厚。【點睛】參考譯文: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里面的肉已經(jīng)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lián)幽闷鹜赖丁芍焕遣桓疑锨埃芍劬Τ婪颉?br/>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經(jīng)鉆進去了一去,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后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鏈接材料有兩個牧童,在山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狼穴,里面有兩只小狼。牧童們商量好了,每人捉了一只,各自爬到一棵樹上,兩棵樹之間大約相隔幾十步遠。一會兒,大狼回來了,進洞一看,兩只小狼不見了,非常驚慌。一個牧童在樹上扭小狼的爪子和耳朵,故意讓小狼嗥叫。大狼聽見后,仰起頭尋找,憤怒地奔到樹下,一邊嚎叫著一邊抓爬著樹干。另一棵樹上的牧童也扭著小狼讓它哀鳴。大狼聽到后,四面環(huán)顧,發(fā)現(xiàn)了另一棵樹上的小狼,于是便丟下這個,急奔到另一棵樹下連抓帶嚎。這時,前一棵樹上的小狼又嚎叫起來,大狼又急忙轉身奔到第一棵樹下。就這樣,大狼不停地嚎叫,不停地奔跑,來回跑了幾十趟,漸漸地腳步慢了,嚎叫的聲音也弱了;不久奄奄一息地僵臥在地上,很久不再動彈。此時兩個牧童從樹上爬下來細看,大狼已經(jīng)斷氣!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狼蒲松齡①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②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④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44.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兩狼之并驅如故( ) (2)顧野有麥場( )(3)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 (4)乃悟前狼假寐( )4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途中兩狼,綴行甚遠。(2)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46.下面對文章內容和寫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選文寫屠戶與狼相斗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第①段寫屠戶與狼相遇,是故事的開端,第②③段寫屠戶懼狼、御狼,是故事的發(fā)展,第④段寫屠戶殺狼,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B.第③段寫屠戶占據(jù)打麥場中的柴草堆這一有利地形,使屠戶與狼的較量由被動挨打轉為相持階段,為下文殺狼埋下了伏筆。C.選文語言簡潔生動,主要通過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來刻畫狼的形象。如“眈眈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等語句,就生動地表現(xiàn)了狼的貪婪和兇殘。D.選文給我們的人生啟示是:面對像狼這樣的惡勢力,千萬不要心存僥幸,一定要沉著冷靜,敢于亮劍,善于亮劍。47.閱讀下面的【鏈接材料】,說說文中畫線句中的屠戶與【鏈接材料】中的屠戶各是用什么方法制服狼的,從中可以看出這兩位屠戶都具有怎樣的性格特征?【鏈接材料】一屠暮行,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遺行室①,奔入伏焉②。狼自苫③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無計可以死之。唯有小刀不盈寸④,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⑤(shǐ)之法吹之。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出視,則狼脹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張不得合。遂負⑥之以歸。[注釋]①行室:指農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②伏焉:埋伏在里面;③苫:用草編的席子;④不盈寸:不滿一寸長;⑤豕:豬;⑥負:背(1)文中畫線句中的屠戶:_________________(2)【鏈接材料】中的屠戶:_______________(3)兩位屠戶共同的性格特征:_____________【答案】44.追隨、追趕 看,視 突然 睡覺45.(1)路上遇到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2)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46.C47.對正在打洞的狼,用刀砍斷其后腿; 用小刀割破狼爪下皮,用吹豬的方法往皮里吹氣,從而脹死狼; 非常機智、勇敢。【解析】44.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為:兩只狼仍然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驅:追隨、追趕。(2)句意為:他看到的野地里有個麥場。顧:看,視。(3)句意為: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暴:突然。(4)句意為:屠戶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寐:睡覺。45.文言句子翻譯。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注意重點字詞。重點字詞有:(1)途:路;綴行:緊跟著行走。(2)少時:不久,一會兒;徑:徑直;去:離開;犬:像狗一樣。46.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C.“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主要表現(xiàn)出狼的狡猾,而非表現(xiàn)狼的貪婪與兇殘。故選C。47.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人物形象分析。由原文畫線句中“屠自后斷其股”可知,屠戶對正在打洞的狼用刀斷其后腿,最終殺死了狼。而鏈接材料中“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則狼脹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張不得合”可知,屠戶用小刀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豬的方法往里吹氣,最后脹死了狼。這兩位屠戶面對兇狠的狼都表現(xiàn)出自己的勇敢,沒有一味地膽怯,而是急中生智,最后都靠自己的智慧戰(zhàn)勝了狼。【點睛】參考譯文:一個屠戶傍晚回家,擔子里面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有兩只狼緊跟著他走了很遠。屠戶非常害怕,把骨頭扔給它們。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了下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屠戶又朝狼扔骨頭,后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停了下來,但先前得到骨頭的那只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但是兩只狼仍然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非常困窘急迫,害怕前后受到狼的攻擊。他看到的野地里有個麥場,麥場中主要堆積著柴火,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就跑過去,背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lián)幽弥丁@遣桓疑锨埃芍劬χ缿簟?br/>過了一會兒,一只狼徑直離開,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屠戶面前。過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十分悠閑。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砍幾刀殺死了狼。屠戶正想走開,轉身看看柴草堆后面,發(fā)現(xiàn)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鉆洞進去從背后攻擊屠戶。狼的身體已經(jīng)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斷它的大腿,也殺死了它。屠戶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迷惑對手。【鏈接材料】有一個屠戶,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緊緊地追趕著。路旁有個農民留下的草棚,他就跑進去趴在里面。兇惡的狼從苫房的草簾中伸進一只爪子,于是屠戶急忙捉住狼爪,不讓它離開。但是沒有想到辦法可以殺死它,只有一把不滿一寸長的小刀,就用它割破爪子下面的狼皮,用吹豬的方法往里吹氣。(屠戶)用力吹了一陣兒,覺得狼不怎么動了,才用繩子把狼腿綁起來。出去一看,只見狼渾身膨脹,就像一頭牛,四條腿直挺挺地不能彎曲,張著嘴也無法閉上。屠戶就把它背回去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狼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48.解釋下面句子中畫線字的意思。(1)屠大窘( ) (2)意暇甚( )(3)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 (4)狼亦黠矣( )49.下列各項中畫線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夫君子之行B.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蓋以誘敵C.屠乃奔倚其下 乃悟前狼假寐D.其一犬坐于前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50.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2)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答案】48.處境困迫,為難 神情、態(tài)度 從通道 狡猾49.B50.(1)另一只狼在積薪中打洞,想要從通道進入來攻擊屠戶的背后。(2)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罷了。【解析】48.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1)“屠大窘”的句意是:屠戶非常害怕。窘:處境困迫,為難。(2)“意暇甚”的句意是:神情悠閑得很。意:神情、態(tài)度。(3)“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的句意是:想要鉆洞進入柴草堆來攻擊屠戶的后面。隧:從通道。(4)“狼亦黠矣”的句意是:狼也是狡猾的。黠:狡猾。49.考查對文言虛詞的理解。A.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的;B.以:表目的,用來/表目的,用來;C.乃:連詞,于是,就/副詞,才;D.于:介詞,在/介詞,對;故選B。50.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1)句中的“洞(打洞)、隧(從通道)、以(來)”幾個詞是重點詞語。(2)句中的“變詐(巧變詭詐)、幾何(多少)、止(只,只是)”幾個詞是重點詞語。【點睛】參考譯文:一個屠戶在晚上回家,擔子里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屠戶在路上遇到了兩只狼,緊隨著他走了很遠。屠戶非常害怕,把骨頭投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從他。屠戶又把骨頭投給它,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腳步,但是之前得到骨頭的狼又跟上了。骨頭已經(jīng)沒有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的處境很危急,擔心前后受到狼的攻擊。屠戶看見田野中有個麥場,場主在里面堆柴,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奔向麥場,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lián)幽弥丁@遣桓疑锨埃鄣芍缿簟?br/>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頭,又劈砍幾刀殺死了狼。屠戶正想要走,轉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圖想要鉆洞進入柴草堆來攻擊屠戶的后面。狼的身體已經(jīng)鉆進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斷狼的大腿,也殺死了這只狼。屠戶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人。狼也是狡猾的動物,但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給人增加笑料罷了。三、對比閱讀閱讀下面文段,完成題目。【甲】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與家犬雜畜①,亦與犬相安。稍長,亦頗馴,竟忘其為狼。一日,主人晝寢廳事②,聞群犬嗚嗚作怒聲,驚起周視,無一人。再就枕將寐,犬又如前。乃偽睡以俟③,則二狼伺其未覺,將嚙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殺而取其革。此事從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誣哉④!然野心不過遁逸⑤耳;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更不止于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貽患耶!【注釋】①畜:養(yǎng)。②廳事:住所的堂屋。③俟:等待。④信不誣哉:確實不虛安啊。⑤遁逸:逃跑。5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1)目似瞑,意暇甚( )(2)一狼洞其中( )(3)聞群犬鳴鳴作怒聲( )(4)將嚙其喉( )5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以刀劈狼首/靜以修身B.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宋之丁氏C.而頃刻兩斃/博學而篤志D.乃殺而取其革/去后乃至5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2)陽為親昵,而陰懷不測。54.甲、乙兩文段寫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對狼分別持怎樣的態(tài)度?【答案】51.這里指神情、態(tài)度。 洞穴,這里用作動詞,指挖洞。 聽,聽到。 咬。52.B53.(1)一會兒,一只狼徑直離開,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2)表面上裝出親熱的樣子,暗中卻懷有不可推測的惡意。54.陰險、狡猾、奸詐。甲文主要譏諷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子野心、秉性不改。【解析】51.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為: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意:神情、態(tài)度;(2)句意為:另一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洞:指挖洞,打洞;(3)句意為:聽到群狗嗚嗚地發(fā)出發(fā)怒的叫聲。聞:聽,聽到;(4)句意為:要咬他的喉嚨。嚙:咬;52.一詞多義。A.以:介詞,用/介詞,依靠、憑借B.之:助詞,的/助詞,的;C.而:連詞,表轉折/連詞,而且;D.乃:連詞,于是,就/副詞,才;故選B。53.的翻譯能力。直譯為主,意譯為輔。(1)重點字詞:少時,一會兒;去,離開;犬,名詞作狀語,像狗一樣。(2)重點字詞:陽,表面上;而,卻;陰,暗中,暗地。54.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第一問:可從甲文“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和乙文“稍長,亦頗馴”“則二狼伺其未覺,將舐其喉”可以看出狼的共同特是陰險、狡猾、奸詐。第二問:結合甲文“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可知,主要譏諷嘲笑狼的狡猾;結合乙文“狼子野心,信不誣哉!”可知,主要揭露狼子野心、秉性不改(或野心不改的本質)。【點睛】參考譯文:甲:一會兒,一只狼徑直離開了,其中的另一匹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時間長了,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躍起,用刀劈砍狼的腦袋,又砍了幾刀殺死了這匹狼。他正想離開,轉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將要從通道進入來攻擊屠戶的后面。身體已經(jīng)大半進入,只露出屁股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殺死了這匹狼。他才醒悟前面的狼是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法來誘騙敵人。狼也真狡猾啊,而一會兒兩匹都被殺死了,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罷了。乙:有個有錢人家偶然得到兩只小狼,(將它們和)家狗混在一起圈養(yǎng),也和狗相安(無事)。兩只狼漸漸地長大了,還是很馴服。(主人)最終忘了它們是狼。一天,主人白天睡在客廳里,聽到群狗嗚嗚地發(fā)出發(fā)怒的叫聲,驚醒起來四周看看,沒有一個人。再次就枕準備睡覺,狗又像前面一樣(吼叫),(他)便假睡來觀察情況。便發(fā)現(xiàn)兩只狼等到他沒有醒,要咬他的喉嚨,狗阻止它們,不讓它們上前。富人就殺了它們(狼)取它們的皮。這件事是我的從侄(共曾祖父兄弟的兒子)虞敦說的:“狼子野心,(是)真實(而)沒有誣蔑(它們)啊!”那兇惡的本性只不過是被深深地隱藏罷了。表面上裝作很親熱,但背地里卻心懷不軌,更不是只有兇惡罷了。禽獸并不值得說什么,這個人為什么要收養(yǎng)這兩條狼給自己留下禍患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