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 不進位加、不退位減【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和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的口算方法。2.通過擺小正方體和撥計數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3.引導學生用遷移方法學習兩位數減兩位數。4.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運算能力。【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理解不同計算方法之間的聯系,并能靈活運用。【教學準備】小正方體、計數器、多媒體課件。【教學方法】教法:情境教學法、演示法。學法:合作交流法、自主學習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課件展示第五單元主情境圖)讓學生觀察圖,說說圖上的內容,再提出一個用加法和減法計算的問題。生1:1個小男孩在彈鋼琴。生2:圖上顯示鋼琴的鍵盤通常由36個黑鍵和52個白鍵組成。生3:我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黑鍵和白鍵一共有多少個?生4:我提出用減法計算的問題:白鍵比黑鍵多多少個?師:這些問題在這個單元我們將學習如何解決。二、探究新知1.教學例1。(展示例1情境圖:一個小男孩在商店買乒乓球,準備買35個黃色乒乓球和24個白色乒乓球)師:一共買了多少個乒乓球?列式:35+24= 。師:這道題我們如何計算呢?方法1:課件展示小辣椒的解法。(1)操作演示:教師用小正方體演示35+24的計算過程。左邊放4列小正方體,前3列每列10個,第4列放5個,表示35;右邊放3列小正方體,前2列每列放10個,第3列放4個,表示24。(2)計算過程:把左邊的3列(30個)和右邊的兩列(20個)合起來,是5列,50個,把左邊的5個和右邊的4個合起來,是9個,50加9得59。(3)小結:30加20得50,5加4得9,50加9得59。方法2:課件展示小番茄的解法。(1)計算過程:還可以把左邊35個小正方體和右邊的2列(20個)合起來,是55個小正方體,55個小正方體再加右邊的4個小正方體是59個小正方體。(2)小結:先算35加20,得55;再算55加4,得59。師:兩種口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管怎么算,結果相同)方法3:這道題還可以用撥計數器的方法來展示計算過程。(1)操作演示:教師用計數器演示35+24的計算過程。先在計數器上撥35(個位有5顆珠子,十位有3顆珠子),再在十位上加2顆珠子(35+20=55),這時計數器撥出的數是55,最后在個位上加4顆珠子(55+4=59)。(2)計算過程:35+20=55,55+4=59。小結:先算35加20得55,再算55加4得59。2.教學“試一試”。操作體驗:學生在計數器上撥一撥,計算35-24。計算過程:35-20=15,15-4=11。小結:35-24=11。3.比較計算方法。師:35+24和35-24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先把第二個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然后用第一個數加(或減)第二個數的整十數,得到的和(或差)再加(或減)第二個數的個位數。三、鞏固練習1.完成教材相應課時“想想做做”第1題。讓學生先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再計算。師邊撥珠邊講解:41+25=□ 59-36=□41+20=61 59-30=2961+5=66 29-6=232.完成教材相應課時“想想做做”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課件展示:16+20=36 87-50=37 94-30=6436+2=38 37-3=34 64-4=6016+22=38 87-53=34 94-34=60四、課堂小結本節課通過擺小正方體和撥計數器,學會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口算方法。五、作業布置1.完成教材相應課時“想想做做”第3,4題。2.完成相應課時的練習部分。板書設計不進位加、不退位減例1:35+24=5930+20=50 5+4=9 50+9=5935+20=55 55+4=59試一試:35-24=1135-20=1515-4=11小結:先加(或減)整十數,再加(或減)個位數。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能夠通過操作小正方體和計數器,理解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大部分學生能夠掌握計算方法,但在靈活運用不同計算方法上還需進一步加強。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實際操作環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計算過程。(共18張PPT)不進位加、不退位減引入新課十位是幾就有幾個十,個位是幾就有幾個一。填空。(1) 15是由( )個十和( )個一組成。(2) 1個十和8個一組成的數是( )。(3) 2個十是( )。151820引入新課你能讀出圖中的數學信息嗎?黃色乒乓球買了35個,白色買了24個。知識講解求一共買了多少個,用加法,把買黃色和白色乒乓球的數量相加。1一共買了多少個乒乓球?35+24知識講解先算30加20,得50;再算5加4,得9;50加9,得59。35+24= 1方法一:口算50959知識講解先算35加20,得55;再算55加4,得59。35+24= 1方法一:口算55+ 459知識講解不同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5+24= 130+20=505+4=950+9=5935+20=5555+4=59都是根據數的組成來計算的。59十位 個位知識講解先撥一撥、填一填,再和同學說說計算過程。35+24= 1方法二:借助計數器計算5935+20=+4 =555559知識講解試一試先算35減20,得15;再算15減4,得11。先撥一撥,再填一填、說一說。十位 個位35-20=-4 =15151135-24=11知識講解35+24和35-24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十位與十位相加減,個位與個位相加減。1. 先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再說說可以怎樣算。練習鞏固先算41加20,得61;再算61加5,得66。十位 個位41+25=6659-36=41+20=6161+5=661. 先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再說說可以怎樣算。練習鞏固41+25=66十位 個位59-36=23先算59減30,得29;再算29減6,得23。59-30=2929-6=232.練習鞏固計算時,可口算或借助計數器。38383616+20=36+2=16+22=87-50=37-3=87-53=94-30=64-4=94-34=3434376060643. 在“美麗的家鄉”美術作品比賽中,一年級獲獎的作品有22幅,二年級獲獎的作品有26幅。(1)這兩個年級獲獎的作品一共有多少幅?練習鞏固先算20加20,得40;再算2加6,得8;最后算40加8,得48。22+26=48 (幅)答:這兩個年級獲獎的作品一共有48 幅。3. 在“美麗的家鄉”美術作品比賽中,一年級獲獎的作品有22幅,二年級獲獎的作品有26幅。(2)一年級獲獎的作品比二年級少多少幅?練習鞏固先算20減20,得0;再算6減2,得4。26-22=4 (幅)答:一年級獲獎的作品比二年級少4 幅。知識總結不進位加方法:把兩個加數分別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然后整十數和整十數相加,一位數和一位數相加,最后再把兩個結果相加;也可以將其中一個加數拆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用另一個加數加上整十數,再加一位數。知識總結不退位減方法:把減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然后用被減數依次減去整十數和一位數,即可得到結果。課后作業教材77頁第3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1 不進位加、不退位減 教案-2025-2026學年度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docx 5.1 不進位加、不退位減 課件-2025-2026學年度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