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單元 新聞與紀實之窗 基礎鞏固A卷(時間:100分鐘 總分100分)一、積累與運用(共4題;共12分)【任務驅動型試題】今年是紅嶺中學建校四十年,學校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校慶活動。請根據要求完成問題。學校新聞社小記者從校慶活動現場發來以下新聞稿:____(紅嶺新聞社)12月16日上午,紅嶺中學以“紅心向黨 強國有我”為主題的建校40周年慶祝活動在高中部隆重舉行。安托山喜迎八方來客。關心紅嶺發展的市區各級領導、為紅嶺發展做出貢獻的老校長和退休教師、紅嶺培養的杰出校友代表等嘉賓③____地走進紅嶺校園,共襄盛典,為紅嶺四十歲生日帶來了最真摯的祝福。慶典活動回顧了紅嶺四十年的發展歷史:紅心向黨,為國育才,從建校初期紅嶺人④____克服困難,歷經四十年①bù chuò耕耘,到如今桃李滿天下,紅嶺中學走到了深圳教育的前列。校友湯女士接受采訪時說:“我實在是太激動了!紅嶺培養了我,感謝老師們對我的②jiào huì。紅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讓我感到無比自豪!”1.(4分)請根據拼音寫出相應漢字。① ② 。2.(4分)請結合語境,將最恰當的成語填寫在相應橫線上。A.長途跋涉B.不折不撓C.觸目傷懷D.絡繹不絕E.自出心裁F.無動于衷③ ④ 。3.(2分)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句子語氣的角度加以判斷,“我實在是太激動了”是一個感嘆句。B.“安托山喜迎八方來客”一句中,“八方”是狀語,“來客”是賓語。C.從修辭手法判斷,“紅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了夸張的修辭。D.“紅嶺中學走到了深圳教育的前列”句子主干為“紅嶺中學走到前列“。4.(2分)請為這則新聞稿擬寫一個標題,不超過15字。二、語言表達(共2題;共8分)閱讀下面的新聞,回答問題。新華社北京5月28日電 5月28日18時58分,經過約8.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八號乘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艙外設備設施巡檢等任務。航天員葉光富、李廣蘇已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航天員葉光富再度漫步太空,航天員李廣蘇首次執行出艙活動任務。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按計劃,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期間還將開展大量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以及航天員乘組出艙活動和應用載荷出艙任務。5.(4分)請你給這則新聞擬寫一個標題。6.(4分)讀了這則新聞后,小新同學產生了一些疑問,請你幫他解答。小新:如果能有一個醒目的標題,了解這則新聞的內容就容易多了,你覺得這則新聞最恰當的標題是說明?為什么?我: 。三、綜合性學習(共2題;共7分)【情境化試題】“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展。學校組織同學們參觀了這次展覽。7.(5分)(語言建構與運用)下面是某同學在參觀后寫的一則消息,請為其擬寫標題。(限22字)標題: 北京秋意漸濃,正在北京展覽館展出的“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熱度始終不減,一個個鮮明的文化印記熠熠生輝,喚起大家記憶深處的共鳴。展示著70周年輝煌成就的各個展廳,引來無數觀眾的駐足、感慨。“這就是媽媽小時候最愛看的電影……”在一面復古的“電影墻”前,中科院工作人員張文麗牽著兒子的手,指著墻上的劇照當起講解員,《鋼鐵戰士》《白毛女》《董存瑞》……墻上懸掛的海報和劇照講述著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故事。沿著“時空隧道”穿越到20世紀80年代。1983年除夕夜播出的第一屆央視春晚視頻吸引了來自河北的觀眾劉志杰。他久久駐足,反復觀看,最后掏出手機和電視熒幕上出現的明星合影。展廳里,閃光的數字和文化印記綁定后,也煥發出別樣的吸引力:1949年,全國公共圖書館僅有55個,文化館896個,博物館21座;……2018年,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76個,文化館44464個,博物館4918座……一位觀眾說:“一串串數字,凝聚了幾輩人的不懈努力。通過這些數字,我看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我國現代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強。”8.(2分)(審美鑒賞與創造)參觀后同學們紛紛抒發自己的感想,下列表述有問題的一項是( )A.通過參觀,我們回顧了祖國70周年以來的輝煌成就;由于展覽中展出的全都是重大的變化,讓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當代學子的使命擔當!B.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國慶70周年微縮彩車。展廳中這些彩車展示了各個省份、各民族人民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取得的各種輝煌成果。我為我們的祖國如此強大而感到驕傲!C.印象最深的就是看到各行各業的蓬勃發展歷程。很多領域都是創造性的從無到有,開辟了數不盡的國家“第一個”,真讓人贊嘆不已。D.與第一代機場的簡陋相比,現在的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非常現代化。這讓我感受到了航空工業的發展變化。我們在出行方面真是越來越方便了!四、現代文閱讀(共4題;共14分)現代文閱讀莒南村民講述淵子崖保衛戰:“團結起來就是那無敵的力量”本報記者 王洪濤 本報通訊員 徐德理 陳德溪①對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莒南縣淵子崖村村民林祥松感慨,這個紀念日太有意義了,要讓子孫后代都銘記這段歷史。②“我們得吸取教訓,要團結起來,團結起來就是那無敵的力量。”說到這兒,67歲的林祥松給記者講述了發生在淵子崖村的抗日保衛戰。淵子崖村,被稱為“中華抗日第一村”,淵子崖保衛戰被稱為“村自衛戰的典范”。③林祥松說,1938年,淵子崖村為了避免兵匪的騷擾、掠奪,在村子四周建起了4米高的城墻和炮樓。1941年12月的一個早晨,到沂蒙山區進行鐵壁合圍的1 000多名日軍,包圍了淵子崖村。“一看鬼子圍過來了,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拿起土槍、土炮,在炮樓上對著鬼子打。”林祥松說,鬼子就用小鋼炮炮轟城墻、城門,最終將村子西北部的城墻炸了一個半人高的洞,“一看破了洞,就有五六個人拿土槍過去封堵,離洞最近的林九蘭,從家里拿來了鍘草用的鍘刀,蹲在洞的旁邊,鉆進來一個鍘一個,一共砍死了7個鬼子。后來,鬼子就調整了小鋼炮的方向,往天上射,炮彈剛好落在城墻里邊,林九蘭就這樣犧牲了。”④在老輩們的述說里,林祥松印象深刻的還有林慶一、林慶海兩叔兄弟。“鬼子進村之后,就到處放火。躲在柴火垛里的兩兄弟,一下子被鬼子點了,兩人躥出來之后,和四五個鬼子赤手肉搏,最后,兩人一人抱了一個鬼子,跳進火堆里,與敵人同歸于盡。”⑤依靠“以死的精神來抵抗”,淵子崖村等來了八路軍的援軍。戰斗從清晨一直到傍晚,淵子崖村民和八路軍共殲滅日軍112人,同時也有140多名村民和40多名八路軍、武工隊戰士犧牲。⑥“雖然參加這場戰斗的村民都一個一個離世了,但這段歷史,我還要不斷地講給村里的小一輩聽,讓他們知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林祥松說。9.(3分)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0.(3分)請用自己的話分別概括第③~⑤段的內容。11.(4分)林祥松還要不斷地把這段歷史講給村里的小一輩聽的目的是什么?12.(4分)自國家公祭網開通以來,海內外網友紛紛參與在線公祭并留言。請你結合本文內容,在“緬懷留言”一欄里留下自己的話。五、名著導讀(共3題;共9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一樣的影響。請結合以下兩部名著的選段內容,完成下面小題。A.朝陽照著西墻,天氣很晴朗。母親,工人,長媽媽即阿長,都無法營救,只默默地靜候著我讀熟,而且背出來。在百靜中,我似乎頭里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夾住;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著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B.經歷一次磨折,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后在作風上也要改善一步。這樣才不冤枉。一個人吃苦碰釘子都不要緊,只要吸取教訓,所謂人生或社會的教育就是這么回事。你多看看文藝創作上所描寫的一些優秀黨員,就有那種了不起的耐性,肯一再地細致地說服人,從不動火,從不強迫命令。這是真正的好榜樣。而且存了這種心思,你也不會再煩惱;而會把斗爭當作日常工作一樣了。要堅持,要貫徹,但是也要忍耐!(有校改)13.(3分)A段選自魯迅的散文集《 》。14.(3分)A段中“我”因什么事情“急急誦讀”?并結合原文內容,簡要說說故事的結局。15.(3分)B段選自《傅雷家書》,結合你的閱讀體驗,談一談傅雷的家庭教育有什么特點。六、寫作題(共1題;共50分)16.(50分)按下面的提示和要求作文。歲月匆匆,轉眼我們已走進人生的花季。在八年級的路上,清點行囊,我們會發現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從;多了一分寬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動,少了一分幻想;還多了一分責任、理想與憧憬……我們的行囊變得沉甸甸的,我們的道路正在向未來延伸。請以《八年級,我學會了▲》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①文體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襲、套作;④作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關信息。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不輟;教誨2.D;B3.B4.示例:紅嶺中學舉行建校40周年慶祝活動【解析】(1)本題考查字音字形的識記。這類題除平時的積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讀音,尤其是聲調和前后鼻音。(2)本題考查對詞語的理解及運用。先要分析詞語本身的意思,注意詞語的感彩,根據語境判斷,可使用排除法,先總觀各項,把明顯有錯的先排除,縮小判斷的范圍,減輕判斷的難度。(3)本題考查句子、修辭等相關知識,學生在平時學習中應掌握修辭和句子的相關語法知識,根據相關知識判斷選擇。(4)本題考查擬寫新聞標題的能力。擬寫新聞標題的方法:先仔細讀懂材料,用最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主要內容,或提取文中的關鍵字即可作為標題。可以壓縮導語;有些新聞標題的擬寫還需要根據后面主體部分中的提示語來完成。1.本題考查字音字形的識記。根據字詞積累和語境,“bùchuò耕耘”寫作“不輟耕耘”,不掇,意思是不停止,繼續不斷。“輟”不能寫成“綴”。“jiàohuì”寫作“教誨”,教誨:教訓,教導。“誨”不能寫成“悔”。故答案為:不輟;教誨。2.本題考查對詞語的理解及運用。長途跋涉:指遠距離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遙遠,行路辛苦。不折不撓:在壓力和困難面前不屈服,頑強。觸目傷懷:看到某種情況而內心傷悲。絡繹不絕: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自出心裁:出于自己的創造,指不抄襲、模仿別人。無動于衷:心里一點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結合“喜迎八方來客”“……等嘉賓”“走進紅嶺校園”可知,③處應填“絡繹不絕”,選D。結合克服困難可知,④處應填百折不撓,選B。故答案為:D;B。3.本題考查句子、修辭等相關知識A.正確;B.有誤,“八方”是定語,不是狀語;C.正確;D.正確;故答案為:B。4.本題考查擬寫新聞標題的能力。解答此題,先讀懂新聞內容,再抓住新聞導語“紅嶺中學以紅心向黨強國有我為主題的建校40周年慶祝活動在高中部隆重舉行”進行概括即可,要注意字數要求。故答案為:示例:紅嶺中學舉行建校40周年慶祝活動。【答案】5.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6.“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個標題不僅用簡潔的文字概括了這則新聞的主要內容,點明主要事件,而且奠定昂揚的基調,能夠引發讀者的愛國之情和民族自豪感。【解析】(1)本題考查擬寫新聞標題的能力。擬寫新聞標題的方法:先仔細讀懂材料,用最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主要內容,或提取文中的關鍵字即可作為標題。可以壓縮導語;有些新聞標題的擬寫還需要根據后面主體部分中的提示語來完成。(2)本題考查理解新聞標題的能力。新聞的標題要能準確概括消息的主要內容,要盡可能重點突出,簡潔醒目。5.本題考查擬寫新聞標題的能力。根據導語“5月28日18時58分,經過約8.5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八號乘組航天員葉光富、李聰、李廣蘇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安裝、艙外設備設施巡檢等任務。航天員葉光富、李廣蘇已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可知,“何人”為: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何事”為:第一次出艙活動;“如何”為:圓滿完成;故答案為: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6.本題考查理解新聞標題的能力。結合新聞內容可知,新聞主要圍繞“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這一事件來寫,以“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為標題,高度概括這則新聞的主要內容,點明主要事件,使新聞中心內容一目了然。“圓滿成功”飽含成功后昂揚的感情基調,也有利于激發讀者的愛國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故答案為:“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個標題不僅用簡潔的文字概括了這則新聞的主要內容,點明主要事件,而且奠定昂揚的基調,能夠引發讀者的愛國之情和民族自豪感。【答案】7.國慶70周年輝煌成就展熱度不減——文化印記喚起觀眾共鳴8.A【解析】(1)本題考查擬寫新聞標題。新聞的標題是新聞事實的高度概括,擬寫時注意:一注意導語部分,它是新聞開頭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簡明扼要地揭示新聞地核心內容,二要注意主體部分,它是對導語地進一步擴展或闡釋,三要注意準確鮮明,簡潔易懂,盡量突出主要人物和事件。答題格式:人物(單位、組織)+事件。(2)本題考查對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一般步驟是一審題,明確答題方向,二根據題干要求提示定位,鎖定答題范圍,三抓關鍵句關鍵詞,四整合比較,整理答案,列出序號,規范作答,最后還須根據題干賦分進行驗證。概括時可以摘錄文中的總起句或過渡句、重點句等,也可要素歸納,關注事件地點人物事件,還可段意合并或自行概括。如果是選擇題,要將每一項選項都仔細與文本內容核對,找出正確的選項。7.通過閱讀得知:新聞聚焦“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突出“文化印記”與“數字成就”兩大核心內容。關鍵詞有:時間背景:70周年(必含);核心亮點:文化印記、數字成就、觀眾共鳴;地點:北京展覽館(可省略)。擬寫標題時可采用“主謂賓”結構,前半部分點明事件(成就展),后半部分突出特色(文化+數字)。需在22字內完成,故優先保留“70周年”“文化印記”“數字成就”等核心詞,其余刪去。比如: “70年成就展:文化印記與數字輝映”故答案為: 國慶70周年輝煌成就展熱度不減——文化印記喚起觀眾共鳴8.A:“展覽中展出的全都是重大的變化”表述絕對化。展覽雖以重大歷史成就為主線,但也包含民生細節(如電影墻、春晚視頻、公共服務數據對比等),并非“全部”都是重大變化。表述不嚴謹,存在以偏概全的問題,故表述有問題;B:國慶70周年微縮彩車是展覽亮點之一,展示各省份發展成果,符合展覽內容,表述正確C:展覽突出“新中國第一”科技成果(如156項重點工程、量子通信等),強調行業從無到有的突破,表述正確D:展覽通過機場對比反映航空工業發展,與首都國際機場、大興機場的現代化實際相符。表述正確。故答案為:A【答案】9.點明寫這篇通訊報道的背景與機緣,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10.第③段:全村抗敵,林九蘭壯烈犧牲。第④段:兩叔兄弟抱住鬼子同歸于盡。第⑤段:淵子崖村民配合八路軍殲滅了敵人。11.讓村里的小輩知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12.【示例】不忘歷史,敬畏生命,傳承精神,珍視和平。【解析】(1)本題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關注兩點:一是句段所處的位置來分析。二是從句子的表達內容來分析。(2)本題考查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解決此類題目首先要瀏覽全文,明確各個段落(語句)的內容,同時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語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關鍵語句),簡潔準確概括。(3)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閱讀文章時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即初讀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詞,讀懂每句話,給文章分段和歸納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體上來,進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4)本題是開放性試題。觀點明確即可。注意聯系生活實際闡述理由。言之成理,言之成文即可。9.本題主要考查文段的作用。導語主要的作用有:概括新聞的要點,為整篇文章定下感情基調,激發讀者的興趣。結合文章分析,第1段點明了這篇文章的背景和機緣是為了紀念南京大屠殺,引出了后文,并且為全文定下了沉重的感情基調。故答案為: 點明寫這篇通訊報道的背景與機緣,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10.本題考查對文段的概括。第③段內容概括:1941年,淵子崖村遭日軍圍攻,村民們英勇抵抗,使用土槍土炮和簡陋武器與日軍激戰,其中林九蘭等村民表現英勇,但也付出了生命代價。第④段內容概括:在淵子崖保衛戰中,林慶一和林慶海兩兄弟面對日軍放火,勇敢地從火中沖出,與敵人赤手肉搏,最終選擇與敵人同歸于盡,展現了悲壯的英雄氣概。第⑤段內容概括:通過“以死的精神來抵抗”,淵子崖村民與八路軍共同奮戰,最終殲滅了大量日軍,但戰斗也造成了村民、八路軍及武工隊戰士的重大犧牲。這場戰斗展現了村民們的團結與英勇,并等來了八路軍的援軍。故答案為: 第③段:全村抗敵,林九蘭壯烈犧牲。第④段:兩叔兄弟抱住鬼子同歸于盡。第⑤段:淵子崖村民配合八路軍殲滅了敵人。11.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首先,是為了讓年輕一代銘記歷史。淵子崖保衛戰是一段英勇悲壯的歷史,飽含著村民們的犧牲和抗爭,讓小一輩知曉這段歷史,能夠使他們不忘先輩的付出和奉獻。其次,傳承和弘揚團結勇敢的精神。在這場戰斗中,村民們展現出了團結一心、英勇無畏的精神品質。講述這段歷史可以讓年輕一代繼承和發揚這種精神,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能夠勇敢堅定、團結協作。再者,讓小一輩懂得珍惜當下。通過了解過去戰斗的艱難和犧牲,使他們更加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和幸福環境,懂得感恩和努力。最后,激發年輕一代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感。淵子崖保衛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斗爭的一個縮影,講述這段歷史能夠增強小一輩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激勵他們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故答案為: 讓村里的小輩知道,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12.本題考查語言表達能力。留言可以首先表達對淵子崖保衛戰中英勇犧牲的村民和八路軍、武工隊戰士的深切緬懷與崇高敬意。提及他們為了保衛家園、抵抗外敵入侵所展現出的無畏勇氣和堅定信念。然后,強調這場戰斗所體現的團結和犧牲精神的偉大意義。村民們不論男女老少,齊心協力抵抗日軍,林九蘭、林慶一和林慶海等英雄的壯烈事跡,都是團結和英勇的象征。接著,可以聯系當下,感慨如今和平生活的來之不易,正是因為有先輩們的浴血奮戰和無私奉獻,才有了現在的安定與繁榮。最后,表達對未來的期許,要銘記歷史,傳承和發揚這種團結勇敢的精神,為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維護和平而努力奮斗。“在淵子崖保衛戰中犧牲的英烈們,你們的英勇事跡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面對強敵,你們毫不退縮,用生命捍衛了家園和尊嚴。你們的團結精神和無畏勇氣是我們前行的動力,我們會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繼承你們的遺志,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不懈努力!”故答案為: 【示例】不忘歷史,敬畏生命,傳承精神,珍視和平。【答案】13.《朝花夕拾》14.想去看五猖會,父親卻讓我先背得書(背完書才得去看五猖會);我背完后對去看五猖會情緒沒有原來高漲了。15.傅雷教育兒子在做事時候要有耐性,干萬不要急躁。【解析】(1)本題考查名著知識的閱讀識記。學生平時應用心閱讀《課程標準》推薦的名著作品,了解有關作品的文學常識,且能分門別類地加以區別識記。還要能體悟作品的主題、重要人物、關鍵情節和經典片段等。(2)本題考查對名著重點人物情節的識記和理解。對于考試范圍中提到的中外名著,一定要多讀、熟讀。對于書中重點塑造的人物形象,某個人物的經典故事,作品的思想意義等一定要了然于心。可以用表格或畫圖的形式把書的故事脈絡理順,幫助理解。(3)本題考查名著理解與分析。結合題目中各評論的關鍵詞句進行分析,匹配原著相關內容。日常學習名著時,我們要積累作品有關文學常識、了解作品的基本內容、把握人物形象、讀懂作品的主題思想等,并學會對書中的經典情節、精彩細節、語言等進行鑒賞,并作出自己的評價。13.本題考查名著知識的閱讀識記。根據“朝陽照著西墻,天氣很晴朗。母親,工人,長媽媽即阿長,都無法營救,只默默地靜候著我讀熟,而且背出來”等句子可知該文選自《五猖會》,這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記敘“我”對兒時急切盼望觀看迎賽神節的急切心情及父親逼我背誦詩經時我的痛苦感受。《五猖會》記敘了迎神賽會的習俗,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摧殘。故答案為:《朝花夕拾》。14.本題考查對名著重點人物情節的識記和理解。《五猖會》講述的是作者在童年時期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情緒,但是這種歡樂的情緒卻因為被父親強制背誦《鑒路》而沖淡,作者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將舊式教育對于兒童天性的壓制表現得淋漓盡致。閱讀《五猖會》的相關情節可知,“我”要去看五猖會這個難逢的盛大的廟會,笑著跳著,興奮的不得了。正要出發,父親就命令“我”背書,背不過不準去,“我”為了趕緊去看五猖會,只能“急急誦讀”。所以A段中我急急誦讀的原因是想背過了去看五猖會;根據相關語句“我卻并沒有他們那么高興。開船以后,水路中的風景,盒子里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的五猖會的熱鬧,對于我似乎都沒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現在,別的完全忘卻,只有背誦《鑒略》這一段,卻還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還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時候叫我來背書”可知故事的結局是:“我”感覺非常掃興而痛苦,以至于到了賽會上,那里的一切“對于我似乎都沒有什么大意思”了。故答案為:想去看五猖會,父親卻讓我先背得書(背完書才得去看五猖會);我背完后對去看五猖會情緒沒有原來高漲了。15.本題考查名著理解與分析。由“你多看看文藝創作上所描寫的一些優秀黨員,就有那種了不起的耐性,肯一再地細致地說服人,從不動火,從不強迫命令”,“要堅持,要貫徹,但是也要忍耐”等語句可得出:傅雷教育兒子在做事時候要有耐性,干萬不要急躁。故答案為:傅雷教育兒子在做事時候要有耐性,干萬不要急躁。16.【答案】參考例文:八年級,我學會了堅持“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在八年級的學習和生活之旅中,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堅持的力量,也真正學會了堅持。八年級的學業壓力如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壓在我們身上。繁多的科目,復雜的知識點,仿佛一道道難以跨越的鴻溝。就拿數學來說吧,那一個個幾何圖形和復雜的函數,常常讓我感到頭暈目眩。一次數學考試后,看到那滿是紅叉的試卷,我的心一下子墜入了谷底。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想要放棄對數學的努力。但是,我想起了那次長跑比賽。比賽開始時,我充滿了沖勁,像一只敏捷的兔子飛奔出去。可是,一圈又一圈后,我的體力漸漸耗盡,腳步變得沉重,呼吸也急促起來。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荒蕪的沙漠,每邁出一步都需要巨大的力量。就在我想要放棄,放慢腳步的時候,我看到了跑道邊同學們為我加油的身影,聽到了他們大聲呼喊我的名字。那一瞬間,一股力量在心中涌起,我告訴自己不能放棄,一定要堅持下去。于是,我咬緊牙關,調整呼吸,邁著堅定的步伐繼續向前跑。最終,我沖過了終點線,雖然沒有取得特別優異的成績,但我戰勝了自己,那一刻,我懂得了堅持的意義。受到長跑比賽的鼓舞,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數學學習。我不再因為一時的困難而退縮,而是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每天堅持做幾道數學難題,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哪怕有時候花費很長時間也解不出一道題,我也沒有放棄。在這個過程中,我無數次地想要放棄,無數次地感到沮喪,但一想到長跑時的堅持,我就又重拾信心。漸漸地,我發現數學似乎沒有那么難了,那些曾經讓我頭疼的題目也變得得心應手起來。我的數學成績開始逐步提高,這讓我更加堅信堅持的力量。在生活中,我也學會了堅持。我熱愛繪畫,可繪畫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一幅復雜的畫作常常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有時候畫到一半,就覺得不滿意想要重新開始。但現在,我學會了堅持完成每一幅作品,即使過程中充滿困難。每一次堅持完成畫作后,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繪畫水平的提升,那種成就感是無法言喻的。八年級的這一年,就像一場充滿挑戰的冒險,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堅持。堅持讓我在學業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難,讓我在生活中實現自己的小夢想。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我,但我相信,只要我學會堅持,就一定能夠穿越風雨,迎來絢麗的彩虹。【解析】這是一個半命題作文材料。材料以八年級這個成長階段為背景,通過對比闡述了在這個階段學生在思想、行為等多方面的成長變化,引導學生回顧八年級的經歷,思考自己在這一過程中的收獲。【題干分析】① 材料中通過多組對比,如 “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 等,揭示了八年級這個階段學生在性格、思維和行為方式上逐漸走向成熟的表現。“成熟” 意味著能夠更理性地看待事物,“思索” 體現了開始獨立思考,“寬容” 表示在人際交往和看待不同事物時有更包容的態度,“行動” 說明不再只空想而是付諸實踐,這些都是成長的標志。這些關鍵詞表達了在八年級這個成長的轉折點上,學生們逐漸擺脫幼稚、盲從、偏激、幻想等不成熟的狀態,向著更積極、正面的方向發展。② 寫作思路:確定題目中所填的內容,如 “八年級,我學會了寬容”,然后闡述寬容是什么。可以是對他人錯誤的理解,對不同觀點的接納等。例如,講述在班級中與同學發生矛盾時,開始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原諒對方的過錯,這就是寬容的具體表現。為什么:解釋為什么在八年級學會了這個內容。比如從自身成長的需求角度,隨著年齡增長,意識到人際關系和諧的重要性;或者從經歷的事件角度,如在多次與朋友的沖突后,發現寬容能讓友情更加牢固。怎么做:可以講述在學會這個內容后自己的行為變化。比如在面對不同意見時,不再強行反駁,而是耐心傾聽,尊重他人觀點。【立意提取】八年級,我學會了獨立思考。可以從課堂上不再盲目跟隨他人答案,而是經過自己的分析得出結論,闡述獨立思考在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八年級,我學會了承擔責任。如在班級中擔任班干部后,意識到自己對班級事務的責任,積極參與班級管理,在這個過程中懂得了責任的含義、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承擔責任。八年級,我學會了自律。講述自己在學習或生活中,從懶散到能夠自我約束的過程,例如如何克服拖延癥,按照計劃完成學習任務或健康生活,以及自律給自己帶來的積極改變。參考例文:八年級,我學會了堅持“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在八年級的學習和生活之旅中,我深切地體會到了堅持的力量,也真正學會了堅持。八年級的學業壓力如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壓在我們身上。繁多的科目,復雜的知識點,仿佛一道道難以跨越的鴻溝。就拿數學來說吧,那一個個幾何圖形和復雜的函數,常常讓我感到頭暈目眩。一次數學考試后,看到那滿是紅叉的試卷,我的心一下子墜入了谷底。我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想要放棄對數學的努力。但是,我想起了那次長跑比賽。比賽開始時,我充滿了沖勁,像一只敏捷的兔子飛奔出去。可是,一圈又一圈后,我的體力漸漸耗盡,腳步變得沉重,呼吸也急促起來。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荒蕪的沙漠,每邁出一步都需要巨大的力量。就在我想要放棄,放慢腳步的時候,我看到了跑道邊同學們為我加油的身影,聽到了他們大聲呼喊我的名字。那一瞬間,一股力量在心中涌起,我告訴自己不能放棄,一定要堅持下去。于是,我咬緊牙關,調整呼吸,邁著堅定的步伐繼續向前跑。最終,我沖過了終點線,雖然沒有取得特別優異的成績,但我戰勝了自己,那一刻,我懂得了堅持的意義。受到長跑比賽的鼓舞,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數學學習。我不再因為一時的困難而退縮,而是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每天堅持做幾道數學難題,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哪怕有時候花費很長時間也解不出一道題,我也沒有放棄。在這個過程中,我無數次地想要放棄,無數次地感到沮喪,但一想到長跑時的堅持,我就又重拾信心。漸漸地,我發現數學似乎沒有那么難了,那些曾經讓我頭疼的題目也變得得心應手起來。我的數學成績開始逐步提高,這讓我更加堅信堅持的力量。在生活中,我也學會了堅持。我熱愛繪畫,可繪畫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一幅復雜的畫作常常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有時候畫到一半,就覺得不滿意想要重新開始。但現在,我學會了堅持完成每一幅作品,即使過程中充滿困難。每一次堅持完成畫作后,我都能感受到自己繪畫水平的提升,那種成就感是無法言喻的。八年級的這一年,就像一場充滿挑戰的冒險,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堅持。堅持讓我在學業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難,讓我在生活中實現自己的小夢想。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我,但我相信,只要我學會堅持,就一定能夠穿越風雨,迎來絢麗的彩虹。文章緊扣 “八年級,我學會了堅持” 這一主題展開敘述,通過描述八年級學習和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如數學學習的挫折與進步、長跑比賽中的堅持、繪畫過程中的不放棄等,生動地闡述了堅持這一主題的重要性,立意積極向上,給讀者以正面的激勵。文章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開頭引用名言引出主題,點明在八年級學會了堅持;中間分別從數學學習、長跑比賽、繪畫三個方面詳細敘述自己學會堅持的過程,每個事例都先描述遇到的困難,再講述如何通過堅持克服困難,層次清晰;結尾總結全文,強調堅持對自己的意義以及對未來的信心,使文章結構完整,渾然一體。在敘述事例過程中,作者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如描寫長跑比賽時的心理和身體狀態,“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荒蕪的沙漠,每邁出一步都需要巨大的力量”,將疲憊和想要放棄的感覺刻畫得淋漓盡致;在描寫數學學習困難時,“看到那滿是紅叉的試卷,我的心一下子墜入了谷底”,生動地表現出沮喪的心情。這些描寫讓讀者能夠深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變化,使文章更加生動感人。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單元 新聞與紀實之窗 基礎鞏固A卷 答題卡試卷類型:A姓名: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準考證號選擇題(請用2B鉛筆填涂)3. [A][B][C][D] 8. [A][B][C][D]非選擇題(請在各試題的答題區內作答)1.答:2.答:4.答:5.答:6.答:7.答:9.答:10.答:11.答:12.答:13.答:14.答:15.答:16.答:條 碼 粘 貼 處(正面朝上貼在此虛線框內)缺考標記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標記 !只能由監考老師負責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填涂。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2、請將準考證條碼粘貼在右側的[條碼粘貼處]的方框內3、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填寫,字體工整4、請按題號順序在各題的答題區內作答,超出范圍的答案無效,在草紙、試卷上作答無效。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刮紙刀。6、填涂樣例 正確 [■] 錯誤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單元 新聞與紀實之窗 基礎鞏固A卷 答題卡.doc 第一單元 新聞與紀實之窗 基礎鞏固A卷.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