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長沙市芙蓉高級中學2024年下學期高一期中考試
語文試卷
班級: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場號:__________座位號:______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唐詩在讀者心目中之所以獲有那么普遍的榮譽,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而語言方面的成就,則無疑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唐詩語言是高度詩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這種語言更深的基礎,則是唐人的現(xiàn)實生活。唐代從分裂中獲得統(tǒng)一,又擺脫了六朝門閥勢力的殘余,使得唐帝國走上古代封建社會的高峰,一種生活的信念、高瞻遠矚的氣概、青春的旋律、少年人的精神,朝氣蓬勃地展現(xiàn)在眼前。所謂“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種豐富而健康的生活氣息,反映著時代的生活本身就近于詩。
語言的詩化,正如語言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它的語法,一是它的詞匯。以前者為基礎的如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虛字的可以省略、新鮮的表現(xiàn)手法等,使得語句更精煉、更自然、更解放;而后者則是它的豐富的詞匯。這些詞匯是在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中形成的,也是基于生活而形成的。一個詩人寫一首詩,很少同時都由他自己來創(chuàng)造詩的形式、詩的語法、詩的詞匯等,而是基于前人以及他自己在這方面所累積的無數(shù)成果而創(chuàng)作的。
所謂詩的詞匯,并非在生活的詞匯之外另外有什么詞匯。詩歌中的形象最好是直接從事物本身得來。《詩品》說“‘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臺多悲風’,亦惟所見;‘清晨登隴首’,羌無故實;‘明月照積雪’,詎出經(jīng)史?觀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這些話至少說明了最平常的真理。而詩壇的普遍繁榮,正是要建立在這最平常的真理之上的,可是一般生活語言中的詞匯怎樣能成為富于詩意的詞匯呢?這仍然是與實際生活分不開的。
中國封建社會從漢帝國發(fā)展到唐帝國,生活內(nèi)容五百年來沒有發(fā)生劇烈的變化,只是更成熟地走向封建社會所能達到的高峰而已。在這樣長年累月的生活中,累積了生活經(jīng)驗,也累積了生活感受,仿佛一個住了幾十年而沒有劇烈變化的家鄉(xiāng),其中一木一石,都能喚起生活中的豐富的感受和聯(lián)想。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個“月”、這個“關”、這個“山”,從秦漢一直到唐代,其中累積了多少人的生活史,它們所能喚起的生活感受的深度與廣度,有多么普遍的意義!正是這樣,這首詩才能如此形象地典型地被歌唱出來。且不說一首完整的詩,就僅僅“關”“山”“月”三個字連在一起,也會產(chǎn)生相當形象的聯(lián)想。這難道不是唐人普遍的感受嗎?
至如“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這個“柳”又是何等地為生活所熟悉。然而詩化的過程也不單純是生活的熟悉,正如上層建筑與基礎的關系一樣,一個民族心理和特征的形成,雖決定于它的生活,也淵源于它的文化傳統(tǒng)。從《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到《古詩十九首》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柳”的形象開始是偶然地而非很普遍地在詩中出現(xiàn)。然而“柳”已經(jīng)與“春天”、與“游子”結下了不解之緣,同時也逐步深入人的情感世界。《三輔黃圖》說:“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陶淵明則自稱為五柳先生,王恭則被人稱道為“濯濯如春月柳”。而“柳”在詩中大量的出現(xiàn),則仍要到北朝《折楊柳》歌辭出現(xiàn)之后。接著隋、唐進入了統(tǒng)一,隨著春風得意的時代,隨著游子以至邊塞的生活,“柳”就成了生活中最富于詩情畫意的聯(lián)想,它是生活也是詩的語言。直到今天我們還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生活諺語。如果說這也可以算是廣義的民族形式,我們所能學習的就更多了。
“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寒雨連江夜入?yún)恰薄胞R鶿山頭微雨晴”,一直到“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江雨霏霏江草齊”,這個“雨”也不過就是普通的雨,然而到了詩歌語言中它又逐漸成為多么富于聯(lián)想的一個詞,而它的豐富性、普遍性,也是直到唐代才更為突出的。所謂:“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關”“山”“月”,這里的“雨”“柳”“酒”“關”這些詞語的出現(xiàn),也就無怪乎它之成為最富于感染力的贈別詩了。而“客舍”的旅人之情,“青青”的欣欣生意,與那最后二句的巧妙構思,交織成陽關三疊的歌唱。而從此“渭城”也就被賦予了鮮明的詩意,所謂:“僧尋野渡歸吳岳,雁帶斜陽入渭城。”
這樣詩與生活的反復交織充實著、豐富著詩的詞匯,唐代詩人們以豪邁的生活信念、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吸取著、創(chuàng)造著這些詞語,這就使詩歌的語言步入更為鮮活廣闊的天地。
(摘編自林庚《唐詩的語言》)
1. 下列對原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唐詩語言是高度詩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這是唐詩在讀者心中獲得普遍榮譽的重要原因。
B.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反映了當時豐富健康的生活,這種生活本身就是詩。
C. 隨著唐代語法的發(fā)展,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虛字的省略等都體現(xiàn)并促進了詩歌語言的詩化。
D.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雖不是嚴格的詩句格式,但說明“柳”仍然貼近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
2. 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唐朝時期,社會從分裂中獲得統(tǒng)一,走上古代封建社會的高峰,精神氣質(zhì)如少年般健康、昂揚。
B. 作者贊同《詩品》的分析,認為有詩意的詞匯往往既要借鑒經(jīng)史典故,又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
C. 在長年累月的生活中累積經(jīng)驗和感受,唐人讀到“關”“山”“月”便能喚起豐富形象的聯(lián)想。
D. 唐詩與生活的不斷交織豐富著詩的詞匯,詩人們不斷吸取和創(chuàng)造這些詞匯,使唐詩語言廣闊鮮活。
3. 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第四段主要觀點的一項是( )
A.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B.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C.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D.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4. 下列對課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紅燭》用李商隱“蠟炬成灰淚始干”為題記,沿用了“蠟炬”這一古典意象的內(nèi)涵,并且每節(jié)以“紅燭啊”開頭,形成了濃郁的抒情氣氛。
B. 《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化用典故,詩人將自己與周公進行對比,抒發(fā)了功業(yè)未就的失落之情,并表達要振奮精神、一統(tǒng)天下的決心。
C. 《夢游天姥吟留別》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仙詩。夢境中仙府日月高照、樓臺輝煌、老虎彈瑟、鸞鳥駕車……想象奇特,變幻莫測,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D. 《登高》被稱為“古今七律第一”。詩的前兩聯(lián)寫景,后兩聯(lián)抒懷。尾聯(lián)寫出了因自己生活多艱、志業(yè)無成而生出的無盡怨恨,讀來慷慨悲涼。
5. 杜甫的《登高》體現(xiàn)了唐詩語言高度詩化的特點,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與周瑜相遇
遲子建
①一個司空見慣、平淡無奇的夜晚,我枕著一片蘆葦見到了周瑜。那個縱馬馳騁、英氣逼人的三國時的周瑜。
②因為月色很好,又是在曠野上,空氣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還是一眼認出了他。當時我穿著一件白色的睡袍,烏發(fā)披垂,赤著并不秀氣的雙足,正漫無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涼而濕的水氣朝我襲來,我不知怎的聞到了一股燒艾草的氣息,接著是鼓角相聞,我便離開河岸,尋著艾草的味兒和凜凜的鼓角聲而去,結果我見到了一片荒涼曠野,那里的帳篷像蘑菇一樣四處皆是,帳蓬前篝火點點,軍馬安閑地垂頭吃著夜草,隱隱的鼾聲在大地上沉浮。就在這種時刻,我見到了獨自立在曠野上的周瑜。
③我沒有小喬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為在這曠野上,只有兩個人睜著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兩個人,一個是我,一個就是周瑜了。
④因為見到了我最想見到的一個男性,所以那一瞬間我說不出話來,我見到親密的人時往往都是那個表情。
⑤周瑜身披鎧甲,劍眉如飛,雙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氣令我顫抖不已。
⑥“戰(zhàn)事還未起來,你為何而發(fā)抖?”周瑜說。
⑦我想告訴他,他的英氣令我發(fā)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發(fā)抖,可我說不出話來。
⑧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戰(zhàn)事要發(fā)生。這么大規(guī)模的安營扎寨,這么使周瑜徹夜難眠的戰(zhàn)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戰(zhàn)前被擦得雪亮的軍刀都會沾有血跡。只有刀染了血跡,戰(zhàn)爭才算結束。多少人的血淤積在刀上,又有多少把這樣的刀被遺棄在黃土里,生起厚厚的銹來。
⑨周瑜并沒有在意我的發(fā)抖,而是將一把艾草丟進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來。可是先前所聞的鼓角聲呢?
⑩周瑜轉(zhuǎn)身走向帳篷時我見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號角則攔在帳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揚頓挫地敲了起來,然后又吹起了號角。他陶醉著:為這戰(zhàn)爭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鎧甲閃閃發(fā)光。
我說:“這鼓角聲令我心煩。”
周瑜笑了起來,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號角,朝我走來。他說:“什么聲音不令你心煩。”
我說:“流水聲、鳥聲、孩子的吵鬧聲、女人的洗衣聲、男人的飲酒聲。”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來。我見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齒。
我說:“我還不喜歡你身披的鎧甲,你穿布衣會更英俊。”
周瑜說:“我不披鎧甲,怎有英雄氣概?”
我說:“你不披鎧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們不再對話了。月亮緩緩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濃而淡,晚風將帳篷前的軍旗刮得飄揚起來。我坐在曠野上,周瑜也盤腿而坐。
我們相對坐著。
他說:“你來自何方?為何在我出征前出現(xiàn)?”
我說:“我是一個村婦,我收割完蘆葦后到河岸散步,聞到艾草和鼓角的氣息,才來到這里,沒想到與你相遇。”
“你不希望與我相遇?”
“與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說。
“難道你不愿意與諸葛孔明相遇?”
“不。”我說,“諸葛孔明是神,我不與神交往,我只與人交往。”
“你說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氣短。”周瑜激動了。
“英雄氣短有何不好?”我說,“我喜歡氣短的英雄,我不喜歡永遠不倒的神。英雄就該倒下。”
周瑜不再發(fā)笑了,他又將一把艾草丟進篝火里。我見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澤使曠野顯得格外柔和安詳。
我說:“我該回去了,天快明了,該回去奶孩子了,豬和雞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動也不動,他看著我。
我站了起來,重復了一遍剛才說過的話,然后慢慢轉(zhuǎn)身,戀戀不舍地離開周瑜。走前打著哆嗦,我在離開親密的人時會有這種舉動。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頭,我怕再看見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時候,卻不住還是回了一下頭,我突然發(fā)現(xiàn)周瑜不再身披鎧甲,他穿著一件白粗布的長袍,他將一把寒光閃爍的刀插在曠野上,刀刃上跳躍著銀白的月光。戰(zhàn)馬仍然安閑地吃著夜草,不再有鼓角聲,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飄來。一個存活了無數(shù)世紀的最令我傾心的人的影子就這樣烙印在我的記憶深處。
我想抓住他的手,無奈那距離太遙遠了,我抓到的只是曠野上拂動的風。
一個司空見慣、平淡無奇的夜晚,我枕著一片蘆葦見到了周瑜。那片蘆葦已被我淚水打濕。
(選自《中國當代小小說精品庫》)
6. 下列對小說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A. 周瑜身披鎧甲,劍眉如飛,雙目炯炯,渾身一股逼人的英氣,這正是“我”仰慕的英雄氣概,遇到心目中的英雄令“我”顫抖不已。
B. 小說前后“我顫抖不已”和“我打著哆嗦”這兩處動作描寫,表明了“我”對周瑜的傾心和不舍。
C. “流水聲、鳥聲、孩子的吵鬧聲”“布衣”代表和平寧靜的生活,“鼓角聲”“鎧甲”代表戰(zhàn)爭。
D. 周瑜“笑了起來”“又一次笑了起來”“不再發(fā)笑了”,體現(xiàn)了周瑜心理轉(zhuǎn)變,對“我”的言論由一開始的不以為然到內(nèi)心產(chǎn)生了觸動。
7. 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理解與鑒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A. 小說寫“我”在一個司空見慣、平淡無奇的夜晚,枕著一片蘆葦遇見周瑜,首尾呼應,表達了自己對“英雄”的理解。
B. 小說第二段中環(huán)境描寫突出了夢境的素雅、安靜、荒涼、開闊等特點,渲染了戰(zhàn)前緊張激烈的氛圍,為周瑜的出場做了鋪墊。
C. 小說多次寫到“燒艾草”這一細節(jié),營造“我”和周瑜相見的氛圍,推動故事的發(fā)展;“艾”與“愛”諧音,象征友愛和睦。
D. 小說采用夢境方式穿越歷史時空,通過類似寓言的方式寄寓人生道理,以女性的視角看待英雄人物,表達了珍愛和平這一主題。
8. 請以周瑜形象例,談談小說塑造人物形象時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
9. 聯(lián)系《念奴嬌·赤壁懷古》,探究蘇軾心中的周瑜和本文塑造的周瑜各是怎樣的英雄形象?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節(jié)選自《荀子》)
材料二:
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游,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有強記之力,而常廢于不勤。
比數(shù)年來,頗發(fā)憤自懲艾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十一二。每閱一事,必尋繹數(shù)終,掩卷茫然,輒復不省。故雖有勤勞之苦,而常廢于善忘。
嗟夫!敗吾業(yè)者,常此二物也。比讀《齊史》,見孫搴答邢詞曰:“我精騎三千,足抵君羸卒數(shù)萬。”心善其說,因取“經(jīng)”“傳”“子”“史”之可為文用者,得若干條,勒為若干卷,題曰《精騎集》云。
噫!少而不勤,無知之何矣。長而善忘,庶幾以此補之。
(節(jié)選自秦觀《勸學》)
10. 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頗發(fā)憤A自懲艾B悔前C所為D而聰明E衰耗F殆不如曩時G十一二。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假,借助,與《送東陽馬生序》“以是人多以書假余”的“假”意思相同。
B. 駕,一天的行程。“駑馬十駕”意思是劣馬拉車走十天。
C. 《荀子》,大部分為荀子自著,其余為荀子弟子記錄的荀子言論和思想觀點。
D. “而常廢于不勤”與《勸學》“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的“于”用法意思不同。
12. 下列對選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荀子《勸學》,善用比喻來闡述道理。像選文中的第一段,便用同類事物設喻,從相同的角度反復說明問題,強調(diào)觀點。
B. 荀子在《勸學》選文中的第二段,只運用了比喻論證,論證了學習應該注重積累,持之以恒,專心致志。
C. 秦觀在《勸學》中講述了自己幼時讀書不勤奮,成人后開始發(fā)憤讀書,可是聰明卻遠不如從前。
D. 秦觀在《勸學》中說到不勤奮和善忘讓他荒怠了學業(yè),但看到孫寧答邢詞中的句子,深表贊同。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2)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游,旬朔之間,把卷無幾日。
14. 秦觀為何將所選文集命名為《精騎集》?請簡要概括。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添字采桑子·芭蕉
李清照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①。點滴霖霪。愁損②北人③,不慣起來聽。
【注】①霖霪:指雨點綿綿不斷的樣子。②愁損:因發(fā)愁而損傷身體和精神。③北人:北宋滅亡,詞人從故鄉(xiāng)山東濟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自稱“北人”。
15. 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詞人將“點滴霖霪”組成疊句,不但從音韻上起到連綿悠長的效果,而且烘托了清新明快的氛圍。
B. 詞的上片描述芭蕉樹的“形”與“情”,下片寫夜聽雨打芭蕉聲,將視覺形象轉(zhuǎn)化為聽覺形象,進一步將愁引向深處。
C. 這首詞借吟詠芭蕉抒發(fā)了懷戀故國、故土之幽情。上片首句借芭蕉以寄情思,表達了在失意、無奈與痛苦中煎熬的詞人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D. 這首詞將芭蕉與雨聯(lián)系在一起,就多了幾分悲涼凄清。靜寂的雨夜,詞人輾轉(zhuǎn)難眠,聽窗外苦雨,綿長的愁緒隨著雨打芭蕉的聲音更重更深。
16. 有人評論:“下片結句用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煞筆,看似平淡,實極深刻。”試結合李清照生平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采用對仗句式,連用兩個比喻,表達詩人對官場的厭倦以及對田園的向往。
(2)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______”一句,寫的是周瑜的儒將裝束。“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戰(zhàn)功。
(3)李白十分崇拜謝靈運,常常稱其為“謝公”,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袁隆平瞇起雙眼,出神地打量著這幾百畝試驗田,然后跨過水渠,邁步走進田間。他蹲下身子翻看著土壤。我跟隨在他身后不禁產(chǎn)生了瞬間的錯覺a( )這難道就是幾天后就要赴京,領取由國家主席親自簽署、頒發(fā)的國家最高科技獎的科學家嗎?挽起褲腿走下稻田,是人們從播種到收獲季節(jié)見到的袁隆平最“標準”的形象。
在中國現(xiàn)在和將來相當長的歲月里,都是一個農(nóng)業(yè)大國,“民以食為天”的說法自古流傳。到了當代,農(nóng)民出身的毛澤東說,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b( )吃飯的事情最大。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普遍發(fā)生的饑饉給袁隆平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那時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農(nóng)校c( )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農(nóng)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決心,拼盡畢生精力用農(nóng)業(yè)科技戰(zhàn)勝饑餓。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毛澤東《七律·到韶山》),這樣一幅生機勃勃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圖景便是袁隆平先生畢生的理想,正如他所說:“夢里,水稻長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涼。”
18. 請依次填寫文中括號a~c處的標點符號。
19.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修改并將正確的句子寫下來。
20. 標題是新聞的眼睛。下面是《人民日報》評出的2021年上半年新聞好標題中的一個標題,請從思想內(nèi)容和表達技巧的角度,對引題和主標題進行簡要點評。
(引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主標題)一稻濟世 萬家糧足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用典,借古說今,文言中常用,當然是因為這樣表達有好處,好處大致有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引古可以加重意思的分量。因為所引古事古語幾乎都是名人之事、名人之言,甚至圣賢之事、圣賢之言,其正確性是 ① 的,文中用了,就會有更大的說服力量。如 a ,引用老子“五音令人耳不聰,五色令人目不明”的話,比說自己認為如何如何,似乎力量就大得多。
二是表達一個意思時,引用大家熟悉的古事古語常常比用自己的話省力。如形容黃憲人品的 ② ,引用古語“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原是形容孔子的),可 ③ 達到效果;如果不引用而以事實描述,那就會很費力。
三是用典可以簡馭繁,就是用較少的詞語表達較多的意思。如形容文人貧困,引用“室唯四壁”,只用四個字,所表達的除窮以外,還有才學像司馬相如,將來必成大名的意思。在用典的一些好處里,這以簡馭繁的好處分量最重,力量最大,它常常使為文的人不能不用。這種強制性最明顯地表現(xiàn)在作詩方面,古詩詞字數(shù)往往有限制,有時還要講究格律,表意還要豐富,不用典就不容易輕松地寫出來,如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中“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一聯(lián)就是這樣。
四是用典可喚起聯(lián)想,讓意思顯得更形象生動。比如,如果以“驚鴻”來代美麗的婦女,熟悉《洛神賦》的人自然會想到洛神的美,這表達的效果比說一個美女就好多了。
五是用典可以使語意更委婉。通常表難言之意或難寫之情,也就是不好直說的話,盡可以用典故表示。如《資治通鑒》記淝水之戰(zhàn),苻堅大軍南下,謝安故作鎮(zhèn)靜,桓沖很憂慮,說:“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左衽”是用典(出于《論語·憲問》),等于說我要當亡國奴了。“亡國”的話當然不好明說,但用了典故就委婉多了。
21.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2. 請在文中畫波浪線處a補寫恰當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不超過10個字。
四、作文(60分)
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新華網(wǎng)的置業(yè)意愿調(diào)查顯示,調(diào)查對象中超過一半的“00后”最向往的新興職業(yè)是主播和“網(wǎng)紅”。“讀書不如當'網(wǎng)紅’,高考不如去整容”。抖音、斗魚、B站、小紅書……新興的短視頻和直播平臺正幫助越來越多的普通人一夜成名。與此同時,也帶動“網(wǎng)紅”經(jīng)濟的火爆。對掙扎在題海中的學生們來說,有人認為做“網(wǎng)紅”這條“捷徑”無疑要輕松多了。
高中生正處于人生的重要階段,面臨著人生的選擇,關于 “讀書無用論”的討論,你有怎樣的思考?是否贊同這樣的說法?請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少于800字。
長沙市芙蓉高級中學2024年下學期高一期中考試
語文試卷
班級: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場號:__________座位號:______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8分)
【1~5題答案】
【答案】1. B 2. B
3. A 4. C
5. 唐詩語言高度詩化體現(xiàn)在語法成熟和詞匯豐富兩個方面。語法:《登高》是對仗工整七言律詩;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詞匯:“風、天、猿、渚、沙、鳥”等詞匯貼近生活,為人熟知;運用這些典型意象,融入詩人情感,營造了雄渾高遠、肅殺凄涼的意境。
【6~9題答案】
【答案】6. A 7. B
8. 正面描寫:描寫周瑜的外貌、神態(tài),凸顯周瑜英氣逼人的特點;描寫周瑜敲戰(zhàn)鼓、吹號角的動作,體現(xiàn)周瑜對戰(zhàn)爭的沉迷;描寫周瑜與“我”的對話,表現(xiàn)周瑜也有平和的性格。
側面描寫:描寫祥和安寧的環(huán)境氛圍,側面襯托周瑜平民英雄的形象,表現(xiàn)反戰(zhàn)的主題,表達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9. 蘇軾心中的周瑜是一個外表儒雅、婚姻美滿、馳騁疆場、威名赫赫、功業(yè)早就的大英雄。而本文塑造的周瑜原先是一位沉迷于戰(zhàn)爭、頗為自負(英氣逼人、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的英雄,后來成為一位放棄戰(zhàn)爭、甘做平民的英雄。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10~14題答案】
【答案】10. BDF
11. A 12. B
13. (1)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飲泉水,是因為它用心專一。
(2)但是(我卻)依仗這放縱自己,喜歡和巧言善辯、嗜好飲酒的人交往游樂,十天或一個月中,沒有幾天在閱覽書卷。
14. ①受《齊史》中孫寨答邢詞的啟發(fā);②暗示他所選的對寫文章是有用的,是精華。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5~16題答案】
【答案】15. A 16. 從字面上看,“起來聽”似平純系由于“北人不慣”,但這里的“北人”。實際上指的是“流離之人”“淪落之人”,因此,這種“不慣”也就絕不只是水土氣候上難以適應的“不慣”,還是一種飄零淪喪的異鄉(xiāng)之感導致的“不慣”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題答案】
【答案】 ①. 羈鳥戀舊林 ②. 池魚思故淵 ③. 羽扇綸巾 ④. 檣櫓灰飛煙滅 ⑤. 謝公宿處今尚在 ⑥. 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
【18~20題答案】
【答案】18. a :
b ,
c —— 19. 中國在現(xiàn)在和將來相當長的歲月里,都是一個農(nóng)業(yè)大國,“民以食為天”的說法自古流傳。
20. 引題:比擬手法,加復指結構,形象生動指出新聞人物袁隆平院士及其貢獻領域。
主標題:對偶結構,充滿深情,謳歌了袁隆平院士的貢獻。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21~22題答案】
【答案】21. ①不容置疑 ②高不可及 ③輕而易舉
22. 反對聲色的享樂
四、作文(60分)
【23題答案】
【答案】例文:
讀書,創(chuàng)造更可靠的未來
一百萬個退學的學生里,才出現(xiàn)一個喬布斯。是的,不完成學業(yè)仍會取得成功的幻想風險太大,我們承受不起。我們要做的并不是在百萬個退學的學生中脫穎而出,而是把命運緊緊掌握在自己的雙手。
當今科技發(fā)展十分迅速。“網(wǎng)紅”職業(yè)隨之而來,憑借其“低難度、高收入”的特點,在眾行業(yè)中顯得格外耀眼。于是很多學生打算放棄學業(yè),將自己的未來托付給網(wǎng)絡,幻想自己可以成為“網(wǎng)紅”界的喬布斯。然而,喬布斯只有一個,幻想成為“喬布斯”的人卻有上億個。既然我們并沒有絕對的把握憑借“網(wǎng)紅”一躍成名,那便腳踏實地,讓讀書去創(chuàng)造更可靠的未來。
“網(wǎng)紅”的誘惑力固然很大,畢竟作為成功的“網(wǎng)紅”可以獲得很高的收益。但反思曾經(jīng)那位“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的琵琶女,最終也不過落得一個“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的凄涼境地。我們可以去成為一名“網(wǎng)紅”,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但也不要忘記去依靠讀書與學習,為自己留下一條退路。我們并不需要排斥自己的理想,卻也不要讓自己如同琵琶女一般,猶如曇花一現(xiàn),在大放光彩后轉(zhuǎn)瞬即逝,留下的只有滿地的憂傷。
現(xiàn)如今,一個國家的振興永遠也離不開科技的進步,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也同樣離不開人們的讀書與學習。相比之下,對于決定國家興衰的讀書與學習,“網(wǎng)紅”職業(yè)的存在與否,確實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讀書,創(chuàng)造未來。或許不會比一名非常成功的“網(wǎng)紅”更加耀眼,但卻比“網(wǎng)紅”的未來可靠得多。興盛的“網(wǎng)紅”時代終將成為過去,名噪一時的“網(wǎng)紅”也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作為曾經(jīng)的回憶,科技推動了“網(wǎng)紅”時代的興起,也會推動著另一個行業(y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就如一個人,被此時的時代潮流引領著,不斷進步,而他卻從未想過要成為引領時代潮流的人。
所以,去讀書吧,因為讀書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更可靠的未來,不只是你的未來,也是一個時代的未來,這個世界的未來。
在堅持自己理想的同時,去認真讀書和學習吧。在“網(wǎng)紅時代”盛行之際,你風華正茂,而在“網(wǎng)紅時代”落寞之時,你仍不會碌碌無為。當你驀然回首,你也總會發(fā)現(xiàn):讀書學習會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可靠的未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田县| 获嘉县| 西峡县| 象山县| 呼和浩特市| 开江县| 友谊县| 德令哈市| 博客| 松滋市| 崇义县| 忻城县| 新乡市| 卢湾区| 沿河| 那坡县| 通州市| 巩留县| 诸城市| 丰原市| 衡阳县| 新宾| 罗江县| 舒兰市| 荥阳市| 罗江县| 永胜县| 陆良县| 青川县| 云龙县| 囊谦县| 大姚县| 柳州市| 道孚县| 阿克苏市| 外汇| 舟山市| 巴东县| 黄平县| 苗栗县| 安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