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課時練習卷(21課)21 古詩詞三首一路風景一路歌,讓我們跟隨課本的腳步,開啟一次尋美之旅。美在詩情畫意里,讓我們一起走進詩畫中國。課文基礎進階一、【導語引入】讀語段,完成練習。夜半三更(gēng gèng),樹上的蟬停止了聒(guā guō)噪,小語把船tíng bó( )在橋下。他看到sì miào( )旁邊榆樹上的鳥窩后不禁fā chóu( ):這hé pàn( )人來人往的,小鳥能安靜地生活嗎 1.用“ ”選出加點字的正確讀音,并根據拼音,在括號內寫出詞語。2.根據表格信息,給“更”選擇正確的解釋。(填序號)三更半夜( ) 萬象更新( ) 少不更事( )更進一步( )二、【詩中有意】請仔細分析詩句,完成練習。1.下列詩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竹喧歸浣女(洗衣物的女子)B.江楓漁火對愁眠(漁船上的燈火)C.聒碎鄉心夢不成(聲音嘈雜,這里指風雪聲)D.身向榆關那畔行(那里的湖邊)2.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B.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C.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D.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3.四時景物皆成趣,一切景語皆情語?!渡骄忧镪浴分幸郧逍伦匀坏墓P調勾畫出一幅有聲(泉聲)、有色(青松)、有動(泉流)、有靜(月照)的幽靜雅致的山間月夜圖的詩( )A.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B.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C.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D.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楓橋夜泊》透過“愁”字,讓我們體會到作者孤寂、憂愁的羈旅之情。B.《長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的納蘭性德,“長相思”是詞牌名,“憶江南”也是詞牌名。C.“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中的“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萬物空靈之美。D.“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這一聯詩通過靜態描寫突出夜色的寧靜。三、【景中有情】品讀句子,完成練習。山一程,水一程, ,夜深千帳燈。將詞句補充完整。2.“榆關”是指 ( ,A.居庸關 B.山海關 C.嘉峪關 D.雁門關3.從“山一程,水一程”可以體會到將士們 。四、【詩中有畫】請根據語境補充詩詞。讀王維《山居秋暝》中的“ ,天氣晚來秋”,我們能感受到初秋傍晚的清新美好;讀張繼《楓橋夜泊》中的“ , ”,我們仿佛能看到詩人旅途中憂愁滿腹難以入眠的情形;讀納蘭性德《長相思》中的“風一更,雪一更, , ”,我們能夠體會到作者雖身在征途,卻心系故園。五、【客船夜景】閱讀古詩,完成練習。(11分)楓橋夜泊[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1.詩人用霜天月落、烏鴉凄啼、 、 、 、 等為我們編織了一幅幽靜美麗的秋夜江景圖。(4分)2.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3分)( )A.“楓橋夜泊”的意思是“夜晚停泊在楓橋”。B.“月落烏啼霜滿天”中,“月落”是所見,“烏啼”是所聞,用烏鴉的啼叫襯托月夜的靜謐。C.“江楓漁火對愁眠”的意思是江邊的楓樹對著漁船上的燈火發愁。D.這首詩字里行間飽含了作者深深的“愁”緒。公眾號※豫見清北3.張繼考場失意后,帶著書童和萬千的思緒乘船回鄉。詩人張繼與書童站在船上,欣賞著江南的美景。想象當時的情景,完成對話。(4分)(夜半,書童睡著后又醒來)六、[西湖春景】來到西湖,語文老師為大家推薦了下面的古詩,請完成學習任務吧!(13分)春 游 湖①[宋]徐俯雙飛燕子幾時回 央岸②桃花蔃水③開。春雨斷橋④人不度⑥,小舟撐⑥出柳陰來。[注釋]①湖:指杭州西湖。②夾岸:兩岸。③蘸(zhàn)水:貼著水面開放。湖中水滿,岸邊桃樹枝條彎下來碰到水面,桃花好像是貼著水面開放。④斷橋:指湖水漫過橋面。⑤度:同“渡”.走過。⑥擦:擦船篙,就是用船篙推船前進。1.這首詩描寫的是詩人在 (填季節)游 時的所見。(2分)2.“雙飛燕子幾時回”一句寫詩人初見燕子時的情景,朗讀時的語氣不應該充滿(3分)( )A.疑惑 B.驚訝 C.喜悅 D.感慨3.春日里,湖水上漲,詩人沒有通過( )來體現。(3分)A.燕子飛回 B.桃花蘸水 C.春雨斷橋 D.小舟擺渡4.眼細尿困 請用生動優美的語言描繪作者所見到的景物,感受景物的動靜之美,完成思維導圖。(5分)綜合探究拓展七、五年級(1)班要舉行“愛上古詩詞”綜合實踐活動,請你來參加吧!1.【詩詞闖迷宮】從右邊方框內所給的漢字中找出隱藏的詩句。2.【詩詞尋情感】請說說下列詩詞句中作者的情感是由什么引發的。(1)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 )(4)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3.【海報展風采】請你為這次活動的海報配上一條宣傳語。21 古詩詞三首一、1. gēng guō 停泊 寺廟 發愁 河畔2. ②①③⑤二、1. D解析:身向榆關那畔行:馬不停蹄地向著山海關進發,“那畔”即那邊,指關外。2. D解析:正確的朗讀節奏應為: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3. C解析:結合題干中“有聲(泉聲)、有色(青松)、有動(泉流)、有靜(月照)的幽靜雅致的山間月夜圖”可知,對應詩句應為“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4. (1) 解析:“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是典型的動態描寫。三、1.身向榆關那畔行 2. B3.身離故鄉之遠,行軍之艱難四、空山新雨后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聒碎鄉心夢不成 故園無此聲五、1.江邊楓葉 漁船燈火 城外寺廟 半夜鐘聲(每空1分)2. C(3分)解析:“江楓漁火對愁眠”的意思是作者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難眠。3.示例:這里是姑蘇城外的楓橋。(2分)我怎么睡得著呢 這漫天秋霜,烏鴉凄啼,明月西墜,不禁讓我感到孤寂愁悶而思念起家鄉呀。(2分)六、1.春季 杭州西湖(每空1分)2. D(3分)解析:“雙飛燕子幾時回”的意思是“雙飛的燕子啊,你們幾時回來的”。這一句詩表現了詩人初見燕子的喜悅、驚訝和疑惑,并沒有感慨的意思。3. A(3分)解析:古詩的后三句描寫的是湖水上漲?!皧A岸桃花蘸水開”對應選項 B,“春雨斷橋人不度”對應選項C,“小舟撐出柳陰來”對應選項 D。4.動 示例:一葉小舟從柳蔭深處緩緩駛出來。靜 示例:岸邊的桃樹枝條彎下來碰到水面,鮮艷的桃花已經開放。下了幾天雨,河水漲起來淹沒了小橋。(每空1分)七、1.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2. (1) 浮云 (2)明月 (3)梅花 (4)重陽節3.示例:吟詠傳統古詩詞,傳承千年詩文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