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4張PPT)義務教育西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1課時 身體上的“尺子”綜合與實踐身體上的“尺子”這根竹竿有4個腳長。情境導入你能測量一下這根竹竿的長嗎?腳長就是我們身體上的“尺子”,稱作“身體尺”。生活中很多時候不需要精確度量,可以用“身體尺”來估量。活動一 :發現身體上的“尺子”探究新知找一找。我們身上還有像手指寬,手掌寬這樣的“身體尺”嗎?像拃(zhǎ)長、步長、庹(tuǒ)長、身高……都是“身體尺”。拃(zhǎ)步庹(tuǒ)……先估一估,再測量,并完成下面的表格。仔細觀察表格,你發現了什么?估一估,填一填。1m大約有( )拃長,大約有( )腳長,大約有( )步長。活動二:用身體上的“尺子”測量填一填。我用( )測量起跳點到落地點的距離;我用( )測量大樹一圈的長度;我用( )和( )測量雙杠的高度。腳長臂長身高拃長小組合作,用“身體尺”測量并填寫表格。測量活動應注意什么呢?在室外測量要注意安全。測量后要記錄測量結果。可以先估計,再測量。可以用兩種“身體尺”來測同一個物體的長度。首先要選擇合適的“身體尺”。我用拃長測量了乒乓球臺的長度和大樹一圈的長度。我發現籃球場周邊的長度可以用步長和腳長測量。說一說,你是如何用“身體尺”進行測量的?我發現,生活中用“身體尺”來測量很方便。我認為用“身體尺”測量不夠準確。談一談用“身體尺”測量的感受。先估一估從國旗臺到教學樓的距離,再用“身體尺”測一測。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活動,你有什么收獲?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