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2.3.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一、單選題1.如圖,在中,,,將繞點旋轉得,使得點,,在同一條直線上,則旋轉的角度是( ?。?br/>A. B. C. D.2.如圖,,,,下列等式不一定正確的是( )A. B. C. D.3.如圖, ,, ,則下列結論中:① ;② ;③ ;④ ;正確的是(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4.如圖,在中,,,若將繞點逆時針旋轉后得到,連接和,則( )A. B. C. D.5.如圖,在的正方形方格中,點A,B在格點(小正方形的頂點)上,若點C也在格點上,使為等腰三角形,則符合條件的格點C的個數是( ?。?br/>A.2 B.4 C.5 D.6二、填空題6.如圖,用圓規以直角頂點為圓心,以適當半徑畫一條弧交兩直角邊于兩點,若再以為圓心,以為半徑畫弧,與弧交于點,則等于 ?。?br/>7.如圖,點是內的一點,,,則 .8.在中,,,則 ?。?br/>9.頂角為的等腰三角形叫做“黃金三角形”.如圖,是一個“黃金三角形”,是的角平分線,延長到點,使得,則的度數為 ?。?br/>10.如圖,,點是內的定點,且.若點、分別是射線、上異于點的動點,則周長的最小值是 ?。?br/>11.由于木質衣架沒有柔性,在掛置衣服的時候不太方便操作.小敏設計了一種衣架,在使用時能輕易收攏,套進衣服后松開即可.如圖①,衣架桿,若衣架收攏,,如圖②,則此時A,B兩點之間的距離是 ?。?br/>三、計算題12.已知四邊形,,.(1)如圖1,若,則________;(2)如圖2,,連接,平分交于,交延長線于,連接.①求的度數;②若,,求的長.13.已知等腰的周長是32,且腰長比底邊長的2倍少4,求等腰的三條邊的長.四、解答題1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長是16cm,若其中一邊長為6cm,求另外兩邊的長.15.如圖,點E,F在BC上,BE=CF,AB=DC,∠B=∠C,AF與DE相交于點O,請判斷△OEF的形狀,并說明理由.五、綜合題16.如圖,AB∥CD,直線 EF 分別交 AB、CD于 點 E、F,EG 平分∠AEF,(1)求證:△EGF 是等腰三角形.(2)若∠1=40°,求∠2 的度數.17.為了測量一池塘兩端A,B的距離,三個數學研究小組設計了不同的可行性方案,如池塘示意圖,他們在池塘西岸的點A處測得池塘點B恰好在點A的正東方向,測量方案如下表課題 測量池塘兩端A,B的距離 池塘示意圖:工具 測量角度的儀器,標桿,皮尺,激光筆小組 第一小組 第二小組 第三小組測量方案 ①從A點出發,向北走到C點;②測得, ①從A點出發,向北走到O點插上一根標桿; ②繼續向北走相同的距離到達D點; ③再向西走到E點,使B,O,E三點共線; ④測得 ①將標桿垂直立在池塘岸邊的點A處,再將激光筆固定在標桿的頂部F處; ②調整激光筆與標桿的夾角,使其射出的光線正好落在池塘對岸的點B; ③保持標桿與激光筆的夾角不變,轉動標桿,使激光筆射出的光線落在同岸的點G,此時; ④測得:數據1:; 數據2:.測量示意圖(1)第一小組測得即的距離,證明方法如下:證明: (轉右框) (理由:______)(2)請用第二小組的方案,求出池塘兩端A,B的距離;(3)其他小組的同學發現,第三小組方案的第④步只用其中一個數據就可以求出池塘兩端A,B的距離,請你在第④步中選擇一個有效數據求出池塘兩端A,B的距離.18.如圖,已知 , ,AC與BD交于O, .求證:(1) ;(2)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識點】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旋轉的性質2.【答案】D【知識點】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判定3.【答案】B【知識點】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4.【答案】B【知識點】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旋轉的性質5.【答案】D【知識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6.【答案】【知識點】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7.【答案】【知識點】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8.【答案】6【知識點】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9.【答案】【知識點】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10.【答案】4【知識點】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軸對稱的性質11.【答案】20【知識點】等邊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12.【答案】(1)(2)①;②【知識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13.【答案】等腰的三邊的長為12,12,8【知識點】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14.【答案】6cm,4cm或5cm,5cm【知識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15.【答案】解:△OEF的形狀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BE=CF,∴BE+EF=CF+EF,即BF=CE.在△ABF與△DCE中,,∴△ABF≌△DCE(SAS),∴∠AFB=∠DEC.∴OE=OF,即△OEF的形狀為等腰三角形.【知識點】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6.【答案】(1)證明:∵AB∥CD,∴∠1=∠AEG,∵EG平分∠AEF,∴∠AEG=∠FEG,∴∠1=∠FEG,∴FE=FG,即△EGF是等腰三角形;(2)解:∵∠1=40°,∠1=∠AEG=∠FEG,∴∠AEF=40°+40°=80°,∴∠2=180°-80°=100°.【知識點】平行線的性質;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7.【答案】(1)等角對等邊(2)A,B的距離為(3)選擇有效數據:,A,B的距離為【知識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8.【答案】(1)證明:∵AD⊥AB,BC⊥AB,∴∠DAB=∠ABC=90°,∵AD=BC,AB=BA,∴△ABC≌△BAD(SAS)(2)證明:∵△ABC≌△BAD,∴∠CAB=∠DBA,∴OA=OB.【知識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