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6年遼寧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語文模擬試卷(四)一、積累與運用(17 分)1.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 分)A. 煩燥(zào) 侮辱(wú) 凝望(níng) 畏罪潛逃(qián)B. 羞怯(què) 搖曳(yè) 遛達(liū) 千鈞重負(jūn)C. 熏陶(táo) 逞能(chěng) 由衷(zhōng) 五臟六腑(f ǔ)D. 豐潤(rùn) 憂嘁(qī) 考訂(dìng) 成吉思汗(hàn)2. 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2 分)感恩父母莫忘________,關心關愛也要有來有往。面對父母的愛,我們_______要心懷感激,要以實際行動給予回應。關注父母的需求和愛好,送上小驚喜;計劃一場旅行,陪著他們多走走;常回家看看,幫助解決小修小補、智能手機使用等小事。關于愛的_______,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A. 返哺之恩 雖然 但 反饋B. 舐犢情深 雖然 但 回饋C. 返哺之恩 不僅 更 回饋D. 舐犢情深 不僅 更 反饋3. 下列各項中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 分)①戶外活動時間缺乏,室內持續(xù)性近距離用眼過度,是導致兒童青少年近視高發(fā)、低齡化的兩大主要原因。②保護視力,要時刻注意勞逸結合。③戶外活動能沐浴陽光、能眺望遠方,對保護視力、防控近視很有益處。④家長是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的守護者。⑤家長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孩子。⑥只有家長帶頭不做“低頭族”,才能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⑦當前,多數家長已嚴格控制并很重視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卻沒有很好地監(jiān)管孩子閱讀書寫的姿勢與時間。A. “沐浴陽光”“眺望遠方”“保護視力”三個短語的結構是相同的。B. 句⑦中畫線部分有語病,應該改為“多數家長已控制并很重視孩子嚴格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C. 句①的主干為“時間缺乏,用眼過度是兩大主要原因”。D. 句⑥“只有家長帶頭不做‘低頭族',才能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是并列復句。4. 文學、文化常識與名著閱讀(5 分)(1)下列各項中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2 分)A. 《變色龍》的作者契訶夫是法國作家、戲劇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說《第六病室》《裝在套子里的人》,劇本《萬尼亞舅舅》等。B. 閭,古代的一種居民組織單位,二十五家為一閭,貧者居住閭右,富者居住閭左,故以“閭右”來指代貧苦人民。C. 《五猖會》中,父親責令“我”在看五猖會前背書,讓“我”無比沮喪;《無常》中,“我”在鄉(xiāng)間迎神會上最愿意見到的是“活無常”。D. 《簡·愛》成功塑造了一個追求自由平等、獨立自主、自尊自強而又有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這部書的作者是英國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2) 以下幾部名著中的主人公經歷“風雨”的洗禮后,都完成了人生的“轉變”,請從下面選擇一個主人公,結合原著的情節(jié)與內容,簡要分析其人生是如何完成轉變的。(3 分)A.《簡·愛》簡·愛 B.《朝花夕拾》魯迅 C.《紅星照耀中國》徐海東5. 古詩文默寫(6 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2)幾處早鶯爭暖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錢塘湖春行》)(3) 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蘇軾《記承天寺夜游》)(4)從今若許閑乘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陸游《游山西村》)(5) 蘇軾《水調歌頭》中,作者借明月表達對人生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詩文閱讀(17 分)(一)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6 題。(3 分)【甲】飲酒(其五) 【乙】飲酒(其七)陶淵明 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秋菊有佳色,裛①露掇②其英。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泛③此忘憂物,遠我遺世④情。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一觴雖獨盡,杯盡壺自傾。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日入群動⑤息,歸鳥趨林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嘯傲⑥東軒⑦下,聊復⑧得此生。【注釋】①裛(yì):同“浥”,沾濕。②掇:摘取。③泛:指縱情飲酒。④遺世:遺棄、超脫俗世,主要是指不去做官。⑤群動:泛指各種動物。⑥嘯傲:放歌長嘯,逍遙自在。形容放曠不受拘束。⑦軒:窗。⑧聊復:姑且算是。6. 下面對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A. 兩詩都有象征高潔的秋菊意象,表現了詩人對未經世俗污染的自然之物及人生志趣的追求。B. 甲詩中的“心遠地自偏”一句,以極為精練的語言回答了上句的疑問:心情閑適,心志高遠,“結廬”自然僻靜。C. 乙詩中七、八兩句運用以動寫靜、以聲寫寂的手法,表現環(huán)境的優(yōu)美寧靜,襯托出詩人的閑適心情。D. 兩詩結尾都意蘊深厚,甲詩結尾表現出詩人面對良辰美景時神往又迷惘的情狀;乙詩結尾表現出詩人歸隱后悠然自得、毫無感傷憾恨的情態(tài)。(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7—10 題。(14 分)【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陶淵明《桃花源記》)【乙】蓼花莊地近束鹿,距京師三百余里而遙,西山面之,渾河繞之,奧阻①幽深,人跡之所不到。居民千余家,淳淳悶悶②,渾乎太古之意,桑麻林麓,遠近映帶,婚姻嫁娶,不出其里。居人自其始祖迄今,無一識字讀書。縣吏一來征租,信宿③盡收而去。子孫歷世無一入城市家家足衣食無貴無賤無貧無富。凡囂競④凌害、偷盜訟獄、干戈擾攘之事,離別羈旅之苦,父老子弟傳世數十,耳未嘗聞。其山川風物、人民土俗,是亦燕趙間之一桃花源也。嗚呼!余久懷遁世之思,嗟宇宙無為桃花源者,何以息影而托足?不意人間復有之。(選自戴名世《蓼莊圖記》,有刪改)【注釋】①奧阻:幽深險阻。②淳淳悶悶:淳樸篤誠不開化。③信宿:指兩三日。④囂競:為求取功名祿位而喧鬧爭逐。7.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 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屬引凄異(《三峽》)B.處處志之 志怪者也(《北冥有魚》)C.不出其里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生于憂患,死于安樂》)D.不意人間復有之 未復有能與其奇者(《答謝中書書》)8. 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 分)(1)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2 分)(2)其山川風物、人民土俗,是亦燕趙間之一桃花源也。(3 分)9. 用“/”給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 分)子 孫 歷 世 無 一 入 城 市 家 家 足 衣 食 無 貴 無 賤 無 貧 無 富10. 甲文中的桃花源和乙文中的蓼花莊有何共同特征?兩篇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有何相同點?(4 分)三、現代文閱讀(36 分)(一)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1—13 題。(8 分)【材料一】①殲擊機是用于殲滅空中敵機和其他空襲兵器的飛機。1956 年,沈陽飛機廠試制成功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殲擊機——殲-5。1964 年,中國成功制造出超音速殲擊機——殲-6,開啟了中國二代戰(zhàn)機的序幕。② 1998 年3 月23 日,殲-10 首飛成功,這是中國第一款完全自主研發(fā)的第三代先進戰(zhàn)機,讓中國的空中裝備實現了由“捉襟見肘”到“得心應手”的轉變。同時,中國還抓住對外合作的歷史機遇,引進了俄羅斯的蘇-27 戰(zhàn)斗機,其在中國本土組裝改制后成為殲-11,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空軍的新銳力量。③ 20 09 年,中國參考蘇-33 戰(zhàn)斗機原型機并以國產殲-11 戰(zhàn)斗機為基礎而研制的艦載戰(zhàn)斗機殲-15成功首飛。2012 年,殲-15 成功著艦,一著驚海天。殲-15 的成功研制填補了中國艦載戰(zhàn)斗機的空白。截至2024 年,殲-15 已經進行了數輪改進換代,形成了系列第四代半戰(zhàn)機,推動中國殲擊機發(fā)展向第五代邁進。到現在,殲-15 戰(zhàn)斗機自身還在不斷進行技術的改進和革新,適應新時代新發(fā)展的需求。④ 2024 年的中國航展上,大家的目光又有了嶄新的聚焦——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五代隱身艦載戰(zhàn)斗機殲-35 亮相,它采用氣動、結構與隱身一體化設計,是中國空軍實現隱身與反隱身作戰(zhàn)體系規(guī)模化的重要組成力量。在此后,殲-15 和殲-35 兩型飛機都會在航母上服役。(摘編自網絡)【材料二】①記者:殲-35A 作為第五代戰(zhàn)斗機,有什么樣的技術革新呢?②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沈陽所首席專家王永慶:殲-35A 是一型多用途的戰(zhàn)斗機,也就是對空、對地、對海都可以。作為中國新一代隱身戰(zhàn)斗機,殲-35A 的“新”主要體現在隱身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③記者:還有什么讓人引以為豪的“黑科技”嗎?④王永慶:殲-35A 采用了電磁彈射技術。殲-35A 前起落架前面有一個伸出去的桿,在甲板上會有一個彈射器,這個桿就是掛在彈射器上,然后把它彈出去,就是幫助飛機加速。當它離開甲板的時候,它已經達到了起飛速度。⑤記者:殲-35A 在實戰(zhàn)中的定位是什么?主要起到怎樣的作用呢?⑥王永慶:殲-15 在傳統(tǒng)對空作戰(zhàn)領域優(yōu)勢較大,與之不同的是,殲-35A 在空戰(zhàn)中的角色猶如籃球場上的‘組織后衛(wèi)’。它要聯合戰(zhàn)場上的各類裝備,實現協同作戰(zhàn),確保“籃球場”上的戰(zhàn)略布局得以實現。在軍事體系中,這種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摘編自王永慶央視專訪紀實)【材料三】下面為軍事愛好者根據媒體披露的信息繪制的殲-35A 與殲-15 的對比圖。【材料四】① 2012 年11 月25 日,殲-15 艦載機成功起降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而就在當天,殲-15 艦載機研制現場總指揮羅陽突發(fā)疾病搶救無效,在任務完成那一刻永遠倒在了工作崗位上。他用大國重器支撐大國崛起,用民族擔當挺起民族脊梁,弘揚了航空精神,樹立了時代榜樣。10 年來,受羅陽感召的青年航空人傳承羅陽的奮斗精神,埋頭苦干,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新的奇跡。②如今,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的員工逾45 萬人,平均年齡為36. 2 歲,其中35 歲及以下的占在崗職工的53. 3%,45 歲及以下的占在崗職工的77. 8%。中國航空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與擁有這樣一群敢打敢拼敢創(chuàng)新的年輕人才隊伍分不開。③時代有所呼,青春有所應。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他們必將為中國的科技自立自強書寫嶄新的篇章。(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11. 對上述材料內容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2 分)A.殲-15 成功著艦,一著驚海天,成為我國未來唯一可以在航母上服役的艦載戰(zhàn)斗機。B.殲-35A 采用了電磁彈射技術,可利用航母甲板上的彈射器幫助飛機加速。C.殲-35A 猶如籃球場上的“組織后衛(wèi)”,聯合戰(zhàn)場上的各類裝備,實現協同作戰(zhàn),它的這種作用在軍事體系中并非無可替代。D.從材料三的圖可以看出,殲-35A 在外形重量方面遜于殲-15,因此沒有技術突破。12. 讀完材料,小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然殲-35A 性能如此優(yōu)秀,應該完全取代殲-15,加速航空事業(yè)的更新換代發(fā)展,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請結合前三則材料談談你的理由。(3 分)13. 讀完材料,班級組織了“航空國防我探討”的活動,小語同學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請你結合材料四和鏈接材料對小語的觀點做出評價,并發(fā)表自己對航空國防事業(yè)發(fā)展的合理建議。(3 分)【鏈接材料】艦載戰(zhàn)斗機上艦,中國白手起家,一切從零開始。某大國一名上將曾說:“我們可以把航空母艦送給你們,但是,十年之內,你們不可能讓艦載機上艦!”——《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zhàn)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小語:我認為航空國防事業(yè)的發(fā)展關鍵在于多引進其他國家的高精尖技術和高科技人才,這樣能更快地促使我國躋身世界頂尖行列。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4—18 題。(17 分)草廠三條記憶肖復興①草廠的十條胡同,離我兒時住的粵東會館最近的是草廠三條,那里住著我的發(fā)小兒黃德智。②我們從小一起長大,有整整七十年的友誼。他家境殷實,住在草廠三條路西一個獨門獨戶的小四合院里。放學之后,老師把就近住的學生分配到一個學習小組,我和黃德智在一個小組,學習的地方就是他家。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幾乎每天放學之后,我都要上他家寫作業(yè),順便一起瘋玩。天棚魚缸石榴樹,他家樣樣東西都讓我感到新奇。③玩完了,瘋夠了,天漸黃昏,倦鳥歸巢,該回家了。我和其他同學走了,在胡同里還可以瘋跑瞎玩,黃德智不行,他媽媽不讓他出來,把他留在家里臨帖寫大字。他媽媽走出屋,像送大人一樣送我們,直送到大門口。④一眨眼,童年就像一只調皮的小鳥飛走了,飛得無影無蹤。⑤高中畢業(yè),我去了北大荒插隊,黃德智留在北京肉聯廠炸丸子。分別之際,他送我一本《朗誦詩選》。這本書,上高二那年正流行。我曾經向他借過,看了好長時間,一直沒舍得還他,心想,如果他忘了跟我要才好呢,我就可以據為己有。可是,他和我一樣也喜歡這本書,后來跟我要了回去。然而分別時,他把書送給了我。⑥從北大荒回北京探親的時候,我去肉聯廠看他。一口足有一間小屋子那么大的鍋,哪吒鬧海一般翻滾著丸子。他拿著一把大鏟子,不停地攪拌著鍋里的丸子,再揮舞著一把大笊籬,把鍋里的丸子一個個油淋淋地撈上來——這是他每天要對付的活兒。⑦我指著這一鍋丸子說:“你多美呀,天天能吃炸丸子!”⑧他瞅了我一眼,說:“美?天天聞這味兒,我都想吐。”⑨六年后,我從北大荒回到北京,他還在那口大鍋前炸丸子。⑩我在一所郊區(qū)的中學教書,沒多久,查出血壓高,醫(yī)生給我開了張半休病假條。從此,我每天上午上完課,中午趕緊騎車回家,扒拉幾口飯,就趴在我家的那張破飯桌上,悄悄地寫一部名叫《希望》的長篇小說。我每寫完一段,晚上就穿過墻縫胡同,到草廠三條黃德智家,興致勃勃地念給他聽。 那時,我們都還沒有結婚,有的是時間。我們湊在一起,彼此傾訴和聆聽,暫時忘記了周圍的喧囂,忘記了日子的枯燥和貧瘠。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我那部寫在一千多頁稿紙上、長達30 萬字的長篇小說寫完了。 每次聽完之后,他都對我說:“不錯,你得寫下去!”然后,他拿出自己寫的字和字帖,向我講述他的書法,這是他從小的愛好,他天天寫,白天炸丸子,晚上寫書法。對他的書法,我也只是說“好”。在那段憋屈的日子里,即使我們寫得不好,我們也要給對方打氣,讓已經干癟的氣球別繼續(xù)癟下去,即使它不能像鳥一樣飛起來,多少也該充盈一些,好歹得像青蛙一樣蹦幾下。 告別的時候,黃德智會送我走出他的小屋,一直送到草廠三條胡同的北口。夜深時分的街道十分寂靜,街燈的光如霜,凄清地灑在我們的肩頭。走在那條短短的、黑黑的路上,我回頭一看,總還有他的影子。即使是沒有星星和月亮的寒風呼嘯的夜晚,我的心里也格外明亮而溫暖。 如今,草廠三條已經擴建成一條寬敞的馬路,從前門大街直通兩廣大街。有時候,我會到那里走走。每一次去都會想起黃德智和他家的小院,還會想起小學四年級的一件往事。 少年宮舉辦全區(qū)中小學生書法展覽,我們學校只有黃德智的一幅書法被選上。展覽開始那天,我和他一起去少年宮。可是,我們的老師沒有來,我們班上的同學沒有來,連平常到他家寫作業(yè)的學習小組里的人,也一個都沒有來。這讓我很不高興,替黃德智憤憤不平。他卻說:“你來了,就挺好的!” 看完展覽回去的路上,忽然下起雨來。然而我們兩人誰也不想找地方躲雨,一直往前跑,覺得反正跑幾步就到黃德智家了。跑到他家,我們都淋成了落湯雞。他媽媽找來黃德智的衣服,非讓我換上不可。然后,她又跑到廚房去熬紅糖姜湯水,熱騰騰地端上來,逼我們一口不剩地喝光。 雨停了,我穿著黃德智的衣服,走出他家的大門,黃德智送我到胡同口。我想起剛才喝的那碗紅糖姜湯水,問他:“都說紅糖水是給生孩子的媽媽喝的,你媽媽怎么給咱們喝這個呀?” 他笑著說:“誰告訴你紅糖水只能是生孩子的媽媽喝?” 我們兩人都忍不住咯咯地笑起來。 笑聲讓我忘了剛才在少年宮的不快。 笑聲回蕩在如今草廠三條的馬路上。(選自2024 年9 月6 日,《光明日報》,有刪改)14. 本文記敘了作者關于草廠三條胡同的回憶,請你按照時間順序,概括作者回憶了哪些往事,并補全下表。(4 分)時期 回憶童年時期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 “我”去北大荒插隊,黃德智去肉聯廠工作,分別之際,黃德智送給“我”一本《朗誦詩選》(3) ______________ “我”到肉聯廠看望黃德智,目睹了他工作的辛苦回京教書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請任選角度,賞析文章第④段中畫橫線的句子。(4 分)一眨眼,童年就像一只調皮的小鳥飛走了,飛得無影無蹤。16. 文章第⑥—⑧段能否刪去?請說說理由。(3 分)17. 文章結尾畫波浪線的句子含義豐富,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的理解。(3 分)笑聲回蕩在如今草廠三條的馬路上。18. 小語同學在閱讀完本文后,感動于作者與黃德智二人之間的友誼,并由此聯想到了魯迅《故鄉(xiāng)》中的“我”和閏土,認為兩對好友間的情誼完全相同。你贊同小語的觀點嗎?請結合兩文,簡述理由。(3 分)(三)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9 —22 題。(11 分)我們離非凡只差了一個“孤獨”?崔妍①“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無聊的日子和孤獨的我真是絕配”“我試著銷聲匿跡,最后真的無人問津”……我們身邊,總是有些人以孤獨自詡,展示著孤獨、向往著孤獨,甚至沉溺于孤獨。今天,我們來聊聊向往孤獨。②市面上,有太多的勵志故事試圖揭示這樣一個命題:非凡者是孤獨的。不信你看,音樂傳奇貝多芬是孤獨的,被評為“最偉大的英國人”的丘吉爾是孤獨的,“蘋果”天才喬布斯是孤獨的……這些故事都有著統(tǒng)一的敘事框架、煽情的文學語言和雷同的底層邏輯——因為孤獨所以不凡。故事中,他們選定了自己的道路,沒人理解、缺少支持,甚至迷茫無助,最終卻在自己與自己的對話中成就了自我、收獲了成功。倉促中,有人得出結論——凡人離非凡就差了一個“孤獨”。于是,有些人開始向往孤獨。③應該說,作為一種普遍性的情緒,每個人都有感覺“孤獨”的時刻。社會性是人的一種本質屬性,當社會聯系變弱、社交出現問題時,孤獨感難免會相伴而生。尤其是,所謂的“陌生人社會”,更容易放大這樣的感受。而那些非凡之人的“孤獨”,可能來自“走在前面”而不被認可、思考深邃而不被理解、背負沉重而不被接受。孤獨,與其說是原因,不如說是結果。當然,能夠不顧世俗眼光、陳舊套路的束縛,獨自上路去追求真善美,也可能欣賞到更奇絕的風景,但這樣的孤獨,與“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已經有了完全不同的意味。剝去“非凡孤獨者”勵志故事的外衣可以發(fā)現,孤獨并不是非凡的必需條件,非凡也不是孤獨的必然結果。④因此,為了成為非凡者而踏上孤獨的道路,也許只是徒勞。膚淺地追求孤獨,并不能在本質上改變什么。在空白中游蕩不會摘得成功的果實,沉溺于孤獨更容易陷入“見花落淚、對月傷懷”的情緒困境之中。那些偉大的孤獨者們,往往是在堅持中獲得力量、在執(zhí)著中堅定前行,在孤獨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熱烈的靈魂。更何況,不少人向往的孤獨,其實是一種“孤獨濾鏡”,用以標榜出一種與眾不同而已。⑤在奮斗的過程中,有人喜歡獨自探索,也有人喜歡團隊協作。成功沒有定則,但如若沒有內心的向往、沒有向著夢想持之以恒的奮斗,肯定不會成功。王國維曾有“人生三境界”之說,第一境界的“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描摹的是迷茫與孤獨;但是,只有繼之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上下求索,才終能有“驀然回首”的了悟。不被理解的夢想,可能會成為起點;但讓我們不斷超越自己、實現夢想的,絕不是孤獨,而是內心的渴望與不竭的奮斗。⑥在敏感的青春期,自我意識張揚、個人情感豐沛,更容易產生孤獨之感,甚至向往孤獨之感。這可以理解,許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作為一種情緒,我們需要學會與孤獨相處,適當的孤獨也未嘗不是在喧囂中沉靜下來的一種選擇。不過,最終或許需要意識到,個性并非來自標榜,而是來自每個人獨特的人生經歷、學識見識、觀察視角;成功也并不一定需要特立獨行,與更多的人群、更大的世界建立更深刻的聯結,才能擁有更開闊的人生。(有刪改)19. 閱讀文章,完成思維導圖。(4 分)20. 如果用以下材料作為本文的論據,你認為放在哪一段最合適?請說明理由。(2 分)19 世紀,巴黎印象派還不能被世人所接受,畫家梵高在世的時候,他的作品除了唐吉老爹以外沒有一家藝術品商店愿意接受。但梵高卻并不在乎,并沒有因為世俗的不理解而失望,也并不因為商業(yè)世界的排斥而灰心,他依舊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探索著藝術的奧義。21. 本文第②段所引用的市面上的命題在論證上有怎樣的邏輯錯誤?請你結合命題與論證材料進行分析。(2 分)小貼士:常見的邏輯錯誤有偷換概念、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22. 作為中學生,在敏感的青春期,我們也可能會產生孤獨之感,甚至向往孤獨。請圍繞“如何與孤獨相處”,談談你從文中獲得的啟示。(3 分)四、寫作(50 分)23. 從下列兩題中,任選其一,按要求作文。(50 分)(1)請以《我推倒了那堵墻》為題,寫一篇文章。(2)圖書館,母子對話。兒子:“媽媽!我想借這本書。這本書好玩!”媽媽:“孩子!咱們還是借這本書吧!這本書有用。”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請以“好玩與有用”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②字跡工整,書寫清楚,卷面整潔。③不少于600 字。④不得套寫、抄襲,不得透露個人信息。答案一、1. (2分)C 【點撥】A. 煩燥—煩躁;侮辱(wú)—wǔ;B. 羞怯(què)—qiè,遛達—溜達;D. 憂嘁—憂戚;成吉思汗(hàn)—hán。2. (2分)C 【點撥】第一空,“返哺之恩”指子女對父母的孝敬之情,“舐犢情深”指像老牛舔小牛犢一樣,形容對子女關心、疼愛的感情非常深。“舐犢情深”強調父母之愛,而“返哺之恩”強調子女報答父母養(yǎng)育之恩,與后文“關心關愛也要有來有往”銜接更緊密。故填“返哺之恩”。第二、三空,“要心懷感激”與“要以實際行動給予回應”具有遞進關系,“雖然……但……”表示轉折關系,故填“不僅……更……”。第四空,“回饋”有回贈、回報的意思,“反饋”主要指(信息、反映等)返回,這里強調對父母之愛的回報,故填“回饋”。3. (2分)A 【點撥】B. 句⑦中畫線部分語序不當,應將“已嚴格控制”與“很重視”互換位置;C. 句①的主語中心語是“時間缺乏,用眼過度”,謂語是“是”,“導致兒童青少年近視高發(fā)、低齡化的兩大主要”修飾“原因”,賓語中心語是“原因”,故句子主干為“時間缺乏,用眼過度是原因”;D. “只有……才”表示條件關系,“只有家長帶頭不做‘低頭族’”是“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的前提條件,所以句⑥是條件復句。4. (1)(2分)C【點撥】A. 契訶夫是俄國人;B. 古代貧者居住閭左,富者居住閭右,“閭右”指富貴人家;D. 《簡·愛》的作者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2)(3分)示例一:簡·愛:在《簡·愛》中,簡·愛從小失去父母,在舅媽家遭受欺凌,被送到洛伍德學校后也經歷了艱苦的生活。然而,她始終自尊自愛,努力學習,最終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家庭教師。在與羅切斯特的愛情中,她經歷了波折和考驗,但最終獲得了真愛和幸福,她的人生完成了從苦難到幸福的轉變。示例二:魯迅:在《朝花夕拾》中,魯迅經歷了家庭變故和求學中的種種風雨,逐漸認識到改變國民精神狀態(tài)的重要性,最終棄醫(yī)從文,成長為一位具有深刻洞察力和批判精神的文學家,完成了從青年學生到文學家的轉變。示例三:徐海東:在《紅星照耀中國》中,徐海東是窮人的孩子,在學校被富家子弟排擠,后到窯廠當學徒,21歲時因家庭糾紛離家出走,幾經波折,加入中國共產黨,最終成為一位優(yōu)秀的紅軍將領,為中國革命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完成了從普通人民到紅軍將領的轉變。5. (6分)(1)枯藤老樹昏鴉(2)誰家新燕啄春泥(3)庭下如積水空明(4)拄杖無時夜叩門(5)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二、(一)6. (3分)D 【點撥】D. 根據甲詩結尾可知,詩人面對自然美景時,內心深處領悟到一種難以用言語表達的生命的真諦,體現了詩人不流于世俗的高尚品德,因此,“迷惘”表述不正確;根據乙詩結尾可知,“姑且”表現出詩人壯志難酬的憾恨,因此,“毫無感傷憾恨”表述有誤。(二)7. (3分)D 【點撥】A. 名詞,類/動詞,連接;B. 動詞,做記號/動詞,記載;C. 動詞,超出/動詞用作狀語,在國外;D. 均為副詞,又,再。8. (1)(2分)老人和小孩,都安閑快樂。(“黃發(fā)”“垂髫”各1分,句意不通順扣1分)(2)(3分)那里的山川風景、民風民俗,簡直就是一個存在于燕趙之間的桃花源。(“其”“風物”“土俗”各1分,句意不通順扣1分)9. (2分)子孫歷世無一入城市/家家足衣食/無貴無賤無貧無富(斷對一處得1分)10. (4分)共同特征:在自然環(huán)境方面,兩地都與世隔絕、遠離喧囂、環(huán)境優(yōu)美;(1分)在社會環(huán)境方面,兩地都安定和諧,沒有剝削和壓迫,人們自給自足、生活安逸。(1分)相同點:都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贊美和向往。(2分)【乙文參考譯文】蓼花莊位置靠近束鹿,距離京城三百多里遠,它面對著西山,渾河環(huán)繞,幽深險阻,人們的足跡難以到達那里。那里的居民有一千多戶,淳樸篤誠不開化,渾然是上古之人的樣子,當地種桑麻,與遠處的青山相互映襯,男女婚嫁,不超出莊里的范圍。居民從他們的始祖到如今,沒有一個識字讀書的。縣里的官吏一來征收租稅,兩三日就可以收完離開。歷代子孫沒有一個人進入過城市,家家戶戶都豐衣足食,沒有地位高低之分,沒有貧窮富有之別。凡是為求取功名祿位而喧鬧爭逐、欺凌殘害他人、偷盜、打官司、戰(zhàn)爭紛亂的事情,離別家鄉(xiāng)在外漂泊的痛苦,祖祖輩輩傳了數十代,耳朵里從來沒有聽說過。那里的山川風景、民風民俗,簡直就是一個存在于燕趙之間的桃花源。唉!我長久以來就懷有隱居避世的想法,感嘆天地之間沒有像桃花源一樣的地方,要到哪里才能托身隱居呢?沒想到人世間又有這樣的地方。三、(一)11. (2分)B 【點撥】A. 根據材料一第④段內容可知,殲-15和殲-35兩型飛機都會在航母上服役,“唯一可以在航母上服役的艦載戰(zhàn)斗機”表述錯誤;C. 根據材料二第⑥段內容可知,殲-35A的這種作用在軍事體系中無可替代,“并非無可替代”表述錯誤;D. 材料三的圖顯示殲-35A在外形重量方面確實弱于殲-15,但材料二第②段提到殲-35A具有“隱身化、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技術突破,“因此沒有技術突破”表述有誤。12. (3分)示例一:不同意。殲-15和殲-35A在戰(zhàn)場上的主要功能和優(yōu)勢不同,殲-15在傳統(tǒng)對空作戰(zhàn)領域優(yōu)勢較大,而殲-35A主要負責后方協調,實現協同作戰(zhàn)。(1分)殲-15的實戰(zhàn)經驗更加豐富,殲-35A仍然需要時間的檢驗。(1分)殲-15自身也在不斷進行技術的改進和革新,適應新時代新發(fā)展的需求,不應該被徹底取代。(1分)示例二:同意。殲-35A擁有更強的隱身性能,有利于隱身作戰(zhàn)。(1分)殲-35A使用電磁彈射技術,起飛性能好。(1分)殲-35A具有更強的多功能性,適應對空、對地、對海作戰(zhàn)的需求,能夠在軍事行動中起到協調、組織的作用。(1分)13. (3分)示例:小語,我認為你的觀點不太全面,世界各國的航空國防事業(yè)存在競爭關系,僅僅依靠引進其他國家的高精尖技術和高科技人才,始終只能受制于人,難以實現我國航空國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突破。(1分)我認為要發(fā)展航空國防事業(yè),首先要實現技術的獨立與進步,加大自主研發(fā)方面的投入;其次要注重對青年人的培養(yǎng),中國航空國防事業(yè)能夠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和敢打敢拼敢創(chuàng)新的青年人是分不開的,應該鼓勵青年人投身航空國防事業(yè);最后,需要加強對航空精神、國防精神的弘揚,利用榜樣的力量,讓更多人樹立為國爭光的信念。(2分)(二)14. (4分)(1)放學后“我”去黃德智家寫作業(yè)、玩耍;“我”和黃德智去少年宮看書法展覽(1分)(2)高中畢業(yè)(1分)(3)回京探親(1分)(4)“我”在黃德智家讀“我”寫的小說給他聽,他向“我”講述他的書法(1分)15. (4分)運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1分)將童年比作調皮的小鳥,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童年生活的愉快,(1分)“一眨眼”則寫出了童年生活的轉瞬即逝,(1分)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不舍之情。(1分)16. (3分)不能刪去。(1分)文章第⑥—⑧段主要寫了黃德智在肉聯廠炸肉丸的情景,突出了黃德智對這種生活的不滿和厭惡,(1分)為下文寫“我們”互相鼓勵對方作了鋪墊。(1分)17. (3分)時間雖已流逝,但每當回到草廠三條,美好的回憶至今仍然歷歷在目,讓“我”感到溫暖和幸福。(1分)這句話表現出“我”和黃德智之間真摯的友誼,(1分) 表達了“我”對過去生活的不舍和懷念之情。(1分)18. (3分)示例:不贊同。(1分)雖然兩篇文章都描述了深厚的友誼,但《草廠三條記憶》中作者與黃德智的友誼是建立在兩人長時間相處、共同成長和相互支持的基礎上的,受社會因素影響較小,(1分)而《故鄉(xiāng)》中的“我”和閏土的經歷不相同,相處時間不長,兩人之間的友誼深受社會因素的影響。因此,兩對好友間的情誼并不完全相同。(1分)(三)19. (4分)(1)批駁錯誤觀點,提出論點(1分)(2)非凡者成功不是因為孤獨,而是因為堅持奮斗(1分)(3)讓我們實現夢想的是內心的渴望與不竭的奮斗(1分)(4)我們應走出孤獨,擁抱廣闊人生(1分)20. (2分)示例一:放在第③段最合適。(1分)材料中梵高因畫作不被世人接受,而走向孤獨,論證了第③段中非凡者的孤獨可能來自“走在前面”而不被認可的觀點。 (1分)示例二:放在第④段最合適。(1分)材料中梵高的畫作不被世人接受,在孤獨的道路上,他始終不顧世俗的眼光,堅持追求藝術真諦,與第④段中膚淺追求孤獨的人們形成對比,有力地論證了第④段中偉大的孤獨者在堅持中獲得力量并創(chuàng)造熱烈靈魂的觀點。(1分)21. (2分)存在以偏概全的邏輯錯誤。(1分)通過列舉貝多芬、丘吉爾、喬布斯等名人的特殊例子,得出“凡人離非凡就差了一個‘孤獨’”的結論,并將“非凡者是孤獨的”作為一個命題揭示。但這些例子也只是名人當中的個例,還有很多并不“孤獨”的名人。因此,“非凡者是孤獨的”這個命題只是孤獨者當中的特殊存在。 (1分)22. (3分)示例:在敏感的青春期,可能會因不被理解認可而感到孤獨,我們要正確認識并敢于面對這種孤獨情緒。(1分)我們要學會與孤獨相處,可以適當孤獨,但不能為標榜與眾不同或特立獨行而追求孤獨。(1分)陷入孤獨并不能幫助我們實現夢想,我們要學會走出孤獨,憑借內心的渴望與不竭的奮斗,去不斷超越自己、實現夢想。(1分)四、23. (50分)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