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一章 勾股定理1.1 探索勾股定理第2課時 探索勾股定理第2課時 探索勾股定理(2)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如果用a,b,和c分別表示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和斜邊,那么abc復習引入baca2+b2=c2你能說明上述公式的正確性嗎?利用拼圖來驗證勾股定理:cab1.準備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設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分別為a,b,斜邊為c);2.你能用這四個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邊長為c的正方形嗎?拼一拼試試看.3.你能否用你拼出的圖形說明a2+b2=c2?cabcabcabcabcab因為 c2= 4 +(b-a)2=2ab+b2-2ab+a2=a2+b2.所以a2+b2=c2.大正方形的面積可以表示為:也可以表示為:c24 +(b- a)2cabcabcabcab因為 (a+b)2 = c2 + 4 ab/2,a2+2ab+b2 = c2 +2ab,所以a2+b2=c2.大正方形的面積可以表示為:也可以表示為:(a+b)2c2 +4 ab/2cabcab你能用此圖證明勾有股定理嗎?例題變型 飛機在空中水平飛行,某一時刻剛好飛到一個男孩頭頂正上方4000m處,過了2s,飛機距離這個男孩5000m,飛機每小時飛行多少千米?4000500050004000CBA你能解決下面問題嗎?可得BC=3000m故飛機每小時飛行的距離為3÷20×3600(km)=540(km)DABC螞蟻沿圖中的折線從A點爬到D點,一共爬了多少厘米?(小方格的邊長為1厘米)GFE議一議:用數格子的方法判斷圖中三角形的三邊長是否滿足a2+b2=c2?補充練習:1、放學以后,小紅和小穎從學校分手,分別沿著東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小紅和小穎行走的速度都是40米/分,小紅用15分鐘到家,小穎用20分鐘到家,小紅和小穎家的距離為 ( )A、600米 B、800米 C、1000米 D、不能確定2、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分別為5厘米、12厘米,那么斜邊上的高是( )A、6厘米 B、 8厘米C、 80/13厘米 D、 60/13厘米CD3、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為8,周長為32,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8X16-XDABC解:如圖,設這個三角形為ABC,高為AD,設BD為X,則AB為 (16-X),由勾股定理,得X2+82=(16-X)2,即X2+64=256-32X+X2,所以 X=6,所以 S ABC=BC AD/2=2 6 8/2=48.C80602524BA4、 如圖所示是某機械零件的平面圖,尺寸如圖所示, 求兩孔中心A, B之間的距離.(單位:毫米)你還有什么疑問 勾股定理的證明你學會了嗎 1.(北師八上P5、人教八下P23)如圖,已知四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分別為a,b,斜邊長為c.求證:a2+b2=c2.證明:∵c2=4×ab+(b-a)2,整理,得c2=2ab+b2-2ab+a2,∴a2+b2=c2.文化拓展:本題的驗證方法由三國時期數學家趙爽所創,他創制了一幅“趙爽弦圖”,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詳細證明勾股定理.課后練習2.△ABC的三邊長分別為5,x-2,x+1,若該三角形是以x+1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求x的值.解:∵該三角形是以x+1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52+(x-2)2=(x+1)2,∴x=.3.(北師八上P5)我方偵察員小王在距離東西向公路400 m處偵察,發現一輛敵方汽車在公路上疾駛.他趕緊拿出紅外測距儀,測得汽車與他相距400 m,10 s后,汽車與他相距500 m,你能幫小王計算敵方汽車的速度嗎?解:由題意,得AC=400 m,AB=500 m,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B2=BC2+AC2,即5002=BC2+4002,∴BC=300 m,敵方汽車行駛速度為300÷10=30(m/s)=108(km/h).答:敵方汽車的速度是 108 km/h.4.【例1】(北師八上P6、人教八下P28)如圖,強大的臺風使得一根旗桿在離地面3 m處折斷倒下,旗桿頂部落在離旗桿底部4 m處,則旗桿折斷之前高 m. 8 5.(數學文化)我國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國家之一.下面四幅圖中,不能驗證勾股定理的是( )C解:在Rt△MNO中,由勾股定理,可得MO2=MN2+NO2,即MO2=302+402,∴MO=50 km,同理,可得OQ2=OP2+PQ2,∴OQ=130 km,故該沿江高速公路的造價預計是(50+130)×5 000=900 000(萬元)=90(億元).答:該沿江高速公路的造價預計是90億元.6. (北師八上P6)如圖是某沿江地區交通平面圖,為了加快經濟發展,該地區擬修建一條連接M,O,Q三個城市的沿江高速公路,已知該沿江高速公路的建設成本是 5 000萬元/km,該沿江高速公路的造價預計是多少?解:∵甲輪船向東南方向航行,乙輪船向西南方向航行,∴AO⊥BO,∵甲輪船以每小時16海里的速度航行了一個半小時,∴OA=16×1.5=24海里,又AB=30海里,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可得OA2+OB2=AB2,即242+OB2=302,∴OB=18海里,∴乙輪船每小時航行18÷1.5=12海里.答:乙輪船每小時航行12海里.7.(跨學科融合)如圖,甲輪船以16海里/時的速度離開港口O向東南方向航行,乙輪船同時同地向西南方向航行,已知它們離開港口一個半小時后分別到達A,B兩點,且知AB=30海里,則乙輪船每小時航行多少海里?8.如圖,長方形ABCD沿直線AE折疊,頂點D正好落在BC邊上的F點處,已知CE=3,AB=8,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解:由折疊的性質,知EF=DE=CD-CE=5,AD=AF=BC,由勾股定理,得CF=4,AF2=AB2+BF2,即AD2=82+(AD-4)2,解得AD=10,∴BF=6,∴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S△ABF+S△CEF=30.★9. 0.50某住宅小區的大門如圖所示,下方是寬為3 m,高為 2.2 m的長方形,上方是以 AB 為直徑的半圓.現有一輛貨車裝滿貨物后,寬 2.4 m,高 2.7 m,請問這輛貨車能否通過這個大門?請說明理由.解:貨車能通過此門,理由如下:貨車能否通過,只要比較距離大門中線1.2米處的高度與車高哪個更高,門高更高,則可通過.記距離大門中線右側1.2米處為點H,作HE⊥DC,HE交半圓直徑AB于點F,交半圓于點E,∴OF=1.2 m.答案圖∵AB=3 m,∴OE=OB=AB=1.5 m, 在Rt△OEF中,由勾股定理,可得OE2=OF2+EF2,即1.52=1.22+EF2,∴EF=0.9 m,∴EH=EF+FH=0.9+2.2=3.1>2.7,∴貨車能通過此門.THANK YO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