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語文11月期中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語文11月期中試卷

資源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語文11月期中試卷
(2024五上·柳州期中)根據語境寫詞語。
1.面對日本qīn lüè   軍的“大掃蕩”,冀中人民毫不膽怯,fèng xiàn   出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有力地打擊了敵人。
2.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白鷺孤獨地站立于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而它卻很yōu rán   。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這幅美麗的wàng shào   圖, yùn wèi   無窮。
3.(2024五上·柳州期中)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
A.鏡匣(xiá) 空(kòng) 地 垂蔓(wàn)
B.眼瞼(jiǎn) 已亥(gāi) 游隼(sǔn)
C.間(jiàn) 隔 強(qiǎng)逼 冠(guàn)軍
D.稀罕(hǎn) 牛虻(máng) 執拗(niù)
4.(2024五上·柳州期中)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同心協力 無價之寶 眾星拱月 不計齊數
B.難以置信 無窮無盡 長途跋涉 千真萬確
C.振天動地 承家立業 相依為命 舉世聞名
D.金壁輝煌 亭臺樓閣 詩情畫意 完璧歸趙
5.(2024五上·柳州期中)下面各組中劃線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組是(  )
A.我喜歡那套房子,但美中不足的是離上班的地方太遠。
B.我同心協力,終于救出了掉在水里的小狗。
C.清朝末年,整個國家內憂外患。
D.春天來了;公園里的花競相開放。.
6.(2024五上·柳州期中)張磊想盡快讀完一本300頁的《中國民間故事》。以下哪一種閱讀的方式不建議他選擇?(  )
A.借助關鍵詞句讀。 B.一個字一個字的認真讀。
C.帶著問題讀。 D.集中注意力,不回讀。
(2024五上·柳州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
7.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還會怕廉將軍嗎?”(改為轉述句)
8.根據給出的例句,把畫面寫具體。
例:窗外,大雪紛紛揚揚。
9.用“生氣”不同意思寫句子。
①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②生命力,活力:   
(2024五上·柳州期中)結合語境,根據你積累的語文知識填空。
10.在   ,時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   里的畫。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   。
11.【讀詩明理】面對時光流逝,陶淵明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盛年不重來。   。及時當勉勵,   。”岳飛也諄諄教誨我們:“   ,   ,空悲切。
12.《將相和》中的“將”是指   。“相”是指   ,“和”是   的意思。課文講了    、    、   三個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歡   這個人物,因為    。
(2024五上·柳州期中)落花生(節選)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
姐姐說:“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
我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13.一家人在議花生時,所站的角度各不相同:姐姐、哥哥和“我”分別從花生的   、   、   三個方面發表了各自的看法,而父親則著眼于花生的   。
14.選文將花生和   、    進行了比較,突出了   、   。
15.下列對父親的話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父親不喜歡桃子、石榴、蘋果的果實,認為它們沒有花生的果實好吃。
B.父親認為桃子、石榴、蘋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
C.父親認為花生內在很可貴,它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新鮮、美麗的果實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無聲無息,不急于表露。
16.你身邊是否也有像落花生一樣的人 舉例說一說。
(2024五上·柳州期中)一碗餛飩
①那天,她跟媽媽又吵架了,一氣之下,她轉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長時間,看到前面有個面攤,這才感覺到肚子餓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連一個硬幣也沒有。
③面攤的主人是一個看上去很和藹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問:“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可是,可是我忘了帶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沒關系,我請你吃。”
④老婆婆端來一碗餛飩和一碟小菜,她心存感激,剛吃了幾口,眼淚就掉了下來,紛紛落在碗里。“你怎么了 ”老婆婆關切地問。“我沒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淚,對老婆婆說,“我們不認識,而你卻對我這么好,愿意煮餛飩給我吃。可是我媽媽,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趕出來,還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聽了,平靜地說道:“孩子,你怎么會這么想呢 你想想看,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就這么感激我,那你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你怎么會不感激她呢 你怎么還要跟她吵架 ”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餛飩,開始往家走去。當她走到家附近時,一下就看到疲憊不堪的母親正在路口四處張望……母親看到她,臉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趕快過來吧,飯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來吃,菜都要涼了!”
⑧這時,女孩的眼淚又開始掉了下來!
⑨有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忽“感激不盡”,卻對親人一輩子的恩情“祝而不見”。
17.第1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中的“又”字各是什么意思
18.第④自然段中“心存感激”一詞在文中的意思是   
19.文中兩次寫到女孩流淚,她第一次流淚的原因是   ;第二次流淚的原因是   
20.文中第⑦自然段用“疲憊不堪”,“露出了喜色”來描寫母親的神態,這種變化表露了母親怎樣的情感
21.第⑥自然段中,聽了老婆婆的話,女孩愣住了。此時,女孩想到了什么 請你聯系上下文,寫一寫。
22.請結合你自身的經歷,談談你對短文第9自然段的理解。
(2024五上·柳州期中)以下是某小學五年級(1)班學生課外讀書情況,請在閱讀以下資料后回答問題。
書目類別 童話 名著 科幻小說 雜志報紙 漫畫 其他
所占比例 43% 8% 51% 32% 39% 18%
最喜歡的閱讀書目 《格列佛游記》《哈利·波特》《查理九世》《我們愛科學》《安徒生童話》……
23.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該班學生最喜歡讀的書目類別是   讀得最少的書目是   。
24.你喜歡讀   類別的書目,請給五年級(1)班的學生推薦這樣一本書:    
25.(2024五上·柳州期中)五年級 (1)班同學在一起交流閱讀書目時,元元說:“我不愿意讀名著,我覺得名著太長了,浪費時間,還不如看名著電影。”為了說服元元讀名著,你會說什么呢?
26.(2024五上·柳州期中)口語交際
五年級一班正在討論制定班級公約。一組的三位同學針對學習展開了討論:
甲:我認為大家早晨來了就應該早讀,不該打鬧。我建議寫上:一日之計在于晨,入室就讀書。
乙:    
丙:   
27.(2024五上·柳州期中)習作
同學們,你知道嗎 人的神態是人物心情最直接的反饋,激動、緊張、興奮、失望、氣憤等等心情都會表現在神態上。你有沒有見過別人因為一件事而引起神態變化的情況,想一想,把這個過程跟大家分享一下吧。以“他(她) 了”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題目補充完整。②字跡工整,語句通順,400字以上。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侵略;奉獻
2.悠然;望哨;韻味
【知識點】看拼音寫漢字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根據拼音和語境書寫詞語的能力,需結合歷史背景和語義準確匹配漢字,體現對詞語運用的掌握。
(2)本題考查根據拼音和語境書寫詞語的能力,需結合自然場景和事物狀態把握詞語含義,體現對語境與漢字關聯的理解。
1.“qīn lüè” 結合 “軍”“大掃蕩” 可知,指的是非法進入并掠奪,對應 “侵略”;“fèng xiàn” 與 “智慧和勇氣” 搭配,體現冀中人民主動付出的精神,應為 “奉獻”。
故答案為:侵略;奉獻
2.“yōu rán” 形容白鷺站立時的閑適狀態,對應 “悠然”;“wàng shào” 結合白鷺 “站立于小樹絕頂” 的場景,指它在警戒觀望,應為 “望哨”;“yùn wèi” 修飾 “圖”,指畫面蘊含的情趣,對應 “韻味”。
故答案為:悠然;望哨;韻味
3.【答案】C
【知識點】字音
【解析】【分析】A.“垂蔓” 的 “蔓” 應讀 “màn”(“蔓” 讀 “wàn” 時多指細長的莖,如 “瓜蔓”,此處 “垂蔓” 指下垂的藤蔓,讀 “màn”)。
B.“已亥” 的 “亥” 應讀 “hài”(“gāi” 是 “垓” 的讀音,需注意形近字讀音區分)。
C.“間隔” 的 “間” 讀 “jiàn”(表示空隙、隔開時讀此音),“強逼” 的 “強” 讀 “qiǎng”(表示勉強時讀此音),“冠軍” 的 “冠” 讀 “guàn”(表示居第一位時讀此音),全部正確。
D.“牛虻” 的 “虻” 應讀 “méng”(“máng” 是 “忙”“茫” 等字的讀音,需糾正易讀錯音)。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漢字的正確讀音,重點在于多音字和易讀錯字的辨析,形近字讀音的區分能力,需結合字義和常見用法判斷讀音。
4.【答案】B
【知識點】詞形
【解析】【分析】A.“不計齊數”改為“不計其數”;不正確;
B.全部正確;
C.“振天動地”改為“震天動地”;“承家立業”改為“成家立業”;不正確;
D.“金壁輝煌 ”改為“金碧輝煌”;不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考查詞形。根據詞義識記詞語的正確寫法。
5.【答案】B
【知識點】詞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詞語的運用。學生要明確詞語的意思及用法,在具體語境中體會詞語使用的正確與否.詞語在句中要使語言表達更準確,簡潔,要和句子所表達的感彩相一致.A、C、D項與對應的語境相符。B項“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與對應的語境不符,因為主語是“我”。
【點評】在平時的復習中應養成規范使用漢語言文字的習慣,不要被一些媒體的錯誤用法所誤導,并注重積累。積累一些常見的近義詞、易錯詞,注意區分近義詞中不同語素的含義,做題時根據語境分析哪個更合適;更重要的是在閱讀中培養語感,注意詞語使用的語境。
6.【答案】B
【知識點】文學文化常識
【解析】【分析】考查對民間故事閱讀常識的掌握,想盡快讀完一本300頁的《中國民間故事》。建議選擇借助關鍵詞句讀,帶著問題讀,集中注意力,不回讀。不建議選擇一個字一個字的認真讀。
故答案為:B
【點評】主要考查學生對閱讀常識的掌握,要求學生平時多記多積累。
【答案】7.藺相如說,秦王他都不怕,更不會怕廉將軍。
8.窗外,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從天空飄落,一片片、一簇簇,轉眼間就給光禿禿的樹枝裹上了銀條,給平整的屋頂蓋上了厚厚的白毯,整個世界都籠罩在一片朦朧的雪白里。
9.他因為錯過了公交車而生氣,一整天都沒精打采的。;春天的公園里,百花盛開,綠草如茵,處處透著勃勃生氣。
【知識點】句式轉換;遣詞造句;擴句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直述句與轉述句的轉換能力,需掌握人稱代詞的替換、標點符號的修改及句式的調整方法。
(2)本題考查畫面擴寫能力,需結合場景特點,從形態、動態、環境等角度補充細節,體現對語言的具象化表達能力。
(3)本題考查多義詞的語境運用能力,需根據 “生氣” 的不同含義,選擇合適的情境構建句子,體現對詞語語義多樣性的把握。
7.將直述句改為轉述句,需完成以下步驟:①去掉引號和冒號,改為逗號;②將第一人稱 “我” 改為第三人稱 “他”;③反問句 “還會怕廉將軍嗎?” 改為陳述句 “更不會怕廉將軍”,保持原意不變。
故答案為:藺相如說,秦王他都不怕,更不會怕廉將軍。
8.例句僅交代 “大雪紛紛揚揚” 的場景,擴寫時可通過以下方式豐富畫面:①添加修飾詞(如 “鵝毛般的” 形容雪的形態);②補充動態描寫(如 “飄落” 的具體姿態);③拓展場景細節(如雪對樹枝、屋頂的覆蓋效果),讓畫面更生動具體。
故答案為:窗外,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從天空飄落,一片片、一簇簇,轉眼間就給光禿禿的樹枝裹上了銀條,給平整的屋頂蓋上了厚厚的白毯,整個世界都籠罩在一片朦朧的雪白里。
9.①“生氣” 表示 “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時,需結合具體情境(如 “錯過公交車”),通過人物的情緒表現(“沒精打采”)體現;②表示 “生命力,活力” 時,可選擇自然場景(如 “春天的公園”),通過景物的狀態(“百花盛開”“綠草如茵”)展現 “活力” 的含義。
故答案為:他因為錯過了公交車而生氣,一整天都沒精打采的。春天的公園里,百花盛開,綠草如茵,處處透著勃勃生氣。
【答案】10.清水田里;嵌在玻璃框;鏡匣
11.一日難再晨;歲月不待人;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12.廉頗;藺相如;和好;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藺相如;他以國家利益為重,面對廉頗的誤解能主動避讓,展現出寬容大度的胸懷
【知識點】古詩詞填空;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課文經典語句的記憶與默寫能力,需準確還原課文內容,體現對文本細節的掌握。
(2)本題考查對經典詩句的積累與理解能力,需結合 “時光流逝” 的主題匹配對應的詩句,體現對古詩文的儲備。
(3)本題考查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能力,需梳理人物、核心概念及主要情節,并結合人物品質進行個性化評價,體現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遷移。
10.該句出自課文《白鷺》,原文通過 “清水田里白鷺釣魚” 的場景,將田比作 “嵌在玻璃框里的畫”,而田的大小恰似為白鷺設計的 “鏡匣”,既符合課文原文表述,又通過比喻突出白鷺與環境的和諧之美。
故答案為:清水田里;嵌在玻璃框;鏡匣
11.陶淵明《雜詩》中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是對時光易逝的感嘆;岳飛《滿江紅》中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則以警示語氣勸人珍惜時光,二者均與 “時光流逝” 主題契合,需準確記憶詩句。
故答案為:一日難再晨;歲月不待人;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12.《將相和》中 “將” 指趙國將軍廉頗,“相” 指上卿藺相如,“和” 即二人由不和到和好;課文通過 “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 三個故事串聯情節。人物評價需結合其行為(如藺相如的顧全大局、廉頗的知錯能改)合理闡述。
故答案為:廉頗;藺相如;和好;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藺相如;他以國家利益為重,面對廉頗的誤解能主動避讓,展現出寬容大度的胸懷
【答案】13.味道;用途(榨油);價錢(便宜);品格(內在可貴之處)
14.桃子;石榴、蘋果;花生果實埋在地里的特點;花生不張揚、注重內在價值的可貴之處
15.C
16.身邊有像落花生一樣的人,比如小區的清潔工。他們每天早早起床清掃街道,工作看似普通甚至不起眼,卻讓小區始終保持整潔,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他們不追求外在的光鮮,默默付出,很有用處。
【知識點】落花生;課內現代文閱讀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提取與概括能力,需結合人物對話精準定位花生不同方面的特點。
(2)本題考查對文本對比手法及作用的理解,需把握對比對象及作者通過對比強調的核心內容。
(3)本題考查對人物話語含義的理解能力,需結合上下文準確把握父親的表達意圖,避免對內容的片面解讀。
(4)本題考查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文本主旨的能力,需將文中花生的象征意義與現實人物的行為特點相聯系,表述合理即可。
13.從選文可知,姐姐提到 “花生的味道很美”,對應 “味道”;哥哥說 “花生可以榨油”,對應 “用途”;“我” 說 “花生的價錢便宜”,對應 “價錢”;父親則強調花生 “果實埋在地里”“不好看但有用”,側重其內在品格。
故答案為:味道;用途(榨油);價錢(便宜);品格(內在可貴之處)
14.選文明確提到 “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上”,通過對比,突出花生果實 “埋在地里”“不急于表露” 的特點,以及其不重外表、實用的內在價值。
故答案為:桃子;石榴、蘋果(兩者任填其二即可,順序不限);花生果實埋在地里的特點;花生不張揚、注重內在價值的可貴之處
15.A項錯誤,父親未否定桃、石榴等的味道;
B項錯誤,父親未說它們 “沒有實際用處”,只是對比外表表現方式;
C項正確,父親通過花生與其他水果的對比,強調花生不表露、內在可貴的特點。
故答案為:C
16.需結合 “落花生”“不好看但有用” 的特點,選取生活中平凡卻能為他人、社會帶來實際價值的人,舉例時需體現其 “不張揚、重實用” 的特質。
故答案為:身邊有像落花生一樣的人,比如小區的清潔工。他們每天早早起床清掃街道,工作看似普通甚至不起眼,卻讓小區始終保持整潔,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他們不追求外在的光鮮,默默付出,很有用處。
【答案】17.表示 “再次、重復”,指女孩和媽媽之前也發生過吵架的情況,這次是再次發生。表示 “第二次”,指女孩此前因感激老婆婆已流過淚,此時因體會到母愛再次流淚。
18.指女孩因老婆婆在不認識的情況下主動請她吃餛飩,內心充滿了感謝之情。
19.對陌生的老婆婆主動請她吃餛飩的感激。;看到母親疲憊尋找自己、擔心自己的樣子,體會到母親的深情,因之前對母親的誤解和忽視而愧疚、感動。
20.情感:“疲憊不堪” 表露了母親因女孩離家而焦急尋找,耗費了大量精力,內心充滿擔憂;“露出了喜色” 則表露了母親看到女孩平安回來時,懸著的心終于放下的欣慰與喜悅,整體體現了母親對女孩深切的牽掛與疼愛。
21.女孩可能想到:是啊,老婆婆只煮了一碗餛飩,我就這么感激,可媽媽煮了十幾年的飯,每天照顧我,我怎么就沒想著感激呢?反而因為一點小事就跟她吵架,還覺得她不好…… 我真的太不應該了。
22.第 9 自然段的話讓我想到,有次我忘帶作業本,同學順路幫我送過來,我反復道謝;但媽媽每天早起給我做早餐,晚上陪我寫作業,我卻總覺得是理所當然,甚至會因她催促我而不耐煩。其實親人的恩情藏在日常的點滴里,我們常常因習慣而忽略,卻該像珍惜他人善意一樣,用心感受并回應親人的愛。
【知識點】敘事類記敘文閱讀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同一個詞語在不同語境中具體含義的理解。
(2)本題考查對文中特定詞語含義的把握,需結合上下文語境理解。
(3)本題考查對文中人物兩次流淚原因的分析,需結合具體情節梳理情感邏輯。
(4)本題考查通過人物神態描寫分析其內在情感的能力,需結合神態變化的語境推導。
(5)本題考查結合上下文情境進行合理聯想與補寫的能力,需貼合人物的情感轉變邏輯。
(6)本題考查結合個人生活實際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需將文本觀點與自身體驗相聯系。
17.第 1 自然段中 “又”:表示 “再次、重復”,指女孩和媽媽之前也發生過吵架的情況,這次是再次發生。第 8 自然段中 “又”:表示 “第二次”,指女孩此前因感激老婆婆已流過淚,此時因體會到母愛再次流淚。
故答案為:表示 “再次、重復”,指女孩和媽媽之前也發生過吵架的情況,這次是再次發生。表示 “第二次”,指女孩此前因感激老婆婆已流過淚,此時因體會到母愛再次流淚。
18.根據文章內容可知女孩因老婆婆在不認識的情況下主動請她吃餛飩,內心充滿了感謝之情。
故答案為:指女孩因老婆婆在不認識的情況下主動請她吃餛飩,內心充滿了感謝之情。
19.對陌生的老婆婆主動請她吃餛飩的感激(或因對比媽媽的 “趕出來”,更覺老婆婆的善意可貴而感動)。看到母親疲憊尋找自己、擔心自己的樣子,體會到母親的深情,因之前對母親的誤解和忽視而愧疚、感動。
故答案為:對陌生的老婆婆主動請她吃餛飩的感激。看到母親疲憊尋找自己、擔心自己的樣子,體會到母親的深情,因之前對母親的誤解和忽視而愧疚、感動。
20.情感:“疲憊不堪” 表露了母親因女孩離家而焦急尋找,耗費了大量精力,內心充滿擔憂;“露出了喜色” 則表露了母親看到女孩平安回來時,懸著的心終于放下的欣慰與喜悅,整體體現了母親對女孩深切的牽掛與疼愛。
故答案為:情感:“疲憊不堪” 表露了母親因女孩離家而焦急尋找,耗費了大量精力,內心充滿擔憂;“露出了喜色” 則表露了母親看到女孩平安回來時,懸著的心終于放下的欣慰與喜悅,整體體現了母親對女孩深切的牽掛與疼愛。
21.需結合老婆婆的話(“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和女孩此前對媽媽的態度,圍繞 “反思自己對母親的忽視、意識到母親的恩情” 展開聯想,符合人物當時的心理變化即可。
故答案為:女孩可能想到:是啊,老婆婆只煮了一碗餛飩,我就這么感激,可媽媽煮了十幾年的飯,每天照顧我,我怎么就沒想著感激呢?反而因為一點小事就跟她吵架,還覺得她不好…… 我真的太不應該了。
22.需結合自身真實經歷,圍繞 “對他人小恩感激、對親人恩情忽視” 的對比展開,體現對 “珍惜親人恩情” 這一主旨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第 9 自然段的話讓我想到,有次我忘帶作業本,同學順路幫我送過來,我反復道謝;但媽媽每天早起給我做早餐,晚上陪我寫作業,我卻總覺得是理所當然,甚至會因她催促我而不耐煩。其實親人的恩情藏在日常的點滴里,我們常常因習慣而忽略,卻該像珍惜他人善意一樣,用心感受并回應親人的愛。
【答案】23.科幻小說;名著
24.名著;《西游記》
【知識點】圖文信息閱讀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表格數據的提取與分析能力,需通過對比各類別所占比例得出結論。
(2)本題考查對書籍類別的選擇及推薦能力,需結合書籍特點說明推薦的合理性,體現對不同類型書籍價值的理解。
23.表格中 “所占比例” 一欄顯示,科幻小說占比 51%,在所有類別中最高,因此是學生最喜歡讀的書目類別;名著占比 8%,比例最低,即讀得最少的書目。
故答案為:科幻小說;名著
24.選擇 “名著” 類別后,推薦《西游記》的理由:該書是中國古典名著,情節奇幻有趣,塑造了孫悟空、豬八戒等經典形象,既能豐富想象力,又能讓讀者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適合該階段閱讀。(選擇其他類別及對應書籍,理由合理即可)
故答案為:名著;《西游記》
25.【答案】元元,其實讀名著和看名著電影各有樂趣,但讀名著能讓我們收獲更多呀。名著的文字里藏著很多電影沒法完全展現的細節,比如《西游記》里對孫悟空打妖怪時的動作、神態的描寫,還有人物之間的心理活動,這些讀的時候能自己慢慢想象,比看電影更有代入感。而且名著的語言特別優美,讀多了還能幫我們提升表達能力呢。雖然名著長,但慢慢讀下來,就像跟著書中的人經歷一場完整的冒險,這種感受可是電影快節奏的情節給不了的,要不要試試從一本短一點的名著開始呀?
【知識點】語言得體
【解析】【分析】首先肯定元元看電影的感受,避免對立;再從 “細節展現”“想象空間”“語言積累” 三個角度,對比讀名著與看電影的差異,突出讀名著的獨特價值;最后用 “短一點的名著” 給出具體建議,降低接受門檻,語氣溫和有說服力。
故答案為:元元,其實讀名著和看名著電影各有樂趣,但讀名著能讓我們收獲更多呀。名著的文字里藏著很多電影沒法完全展現的細節,比如《西游記》里對孫悟空打妖怪時的動作、神態的描寫,還有人物之間的心理活動,這些讀的時候能自己慢慢想象,比看電影更有代入感。而且名著的語言特別優美,讀多了還能幫我們提升表達能力呢。雖然名著長,但慢慢讀下來,就像跟著書中的人經歷一場完整的冒險,這種感受可是電影快節奏的情節給不了的,要不要試試從一本短一點的名著開始呀?
【點評】本題考查口語交際中的勸說能力,需結合對方的顧慮(覺得長、浪費時間),針對性地闡述讀名著的優勢,同時注意語氣委婉,給出可行建議。
26.【答案】我覺得課堂上的專注也很重要,要是有人隨便說話,大家都受影響。我建議加一條:課堂發言先舉手,安靜傾聽不插嘴。;作業也得有規矩,不然拖拖拉拉影響學習效果。可以寫:獨立完成作業,不抄襲、不拖延,按時提交。
【知識點】辯論討論
【解析】【分析】甲圍繞 “早讀秩序” 提出建議,乙和丙需延續 “學習” 主題,從課堂、作業等其他學習場景補充。乙聚焦課堂紀律,結合 “發言”“傾聽” 等具體行為提出公約,貼合班級學習實際;丙針對作業習慣,明確 “獨立”“按時” 等要求,建議具有可操作性。兩人的發言均采用 “提出問題 + 給出建議” 的結構,與甲的表達邏輯一致,語言簡潔且有針對性。
故答案為:乙:我覺得課堂上的專注也很重要,要是有人隨便說話,大家都受影響。我建議加一條:課堂發言先舉手,安靜傾聽不插嘴。丙:作業也得有規矩,不然拖拖拉拉影響學習效果。可以寫:獨立完成作業,不抄襲、不拖延,按時提交。
【點評】本題考查圍繞主題進行口語表達及補充建議的能力,需結合學習場景的不同方面,提出具體、合理且易于執行的公約內容,體現對班級學習秩序的思考。
27.【答案】例文:
他笑了
后座的陳默又在咬筆桿了。他的鉛筆頭被啃得坑坑洼洼,眉頭擰成個 “川” 字,連額前的碎發都跟著往下垂 —— 數學最后一道題,他卡了快十分鐘了。
“這步用乘法分配律試試?” 我遞過草稿紙時,指尖蹭到他的手背,涼的。他沒接,頭埋得更低,耳朵尖卻悄悄紅了。“我再想想。” 聲音悶悶的,像被紙團堵著。
下課鈴響時,他的草稿紙寫滿了半張,卻還是沒算對。他把筆一扔,背往椅背上一靠,眼睛盯著天花板,嘴角抿得緊緊的,連平時總翹著的嘴角都耷拉下來,像被雨打濕的小狗尾巴。
我正想轉過去,忽然聽見 “咔” 的一聲 —— 他猛地坐直,抓起筆在紙上劃拉。筆尖在紙上 “沙沙” 響,他的眉頭慢慢松開,先是中間的 “川” 字淡了,接著眼角的紋路也軟了。算到最后一步時,他停了停,抬頭看我,眼睛里亮閃閃的,像落了顆小星星。
“對了?” 我問。他沒說話,只是咧開嘴笑了 —— 嘴角先往上挑,接著露出兩顆小虎牙,連帶著蘋果肌都鼓起來,剛才耷拉的 “尾巴” 好像一下子翹高了。陽光從窗戶照進來,落在他笑出的梨渦上,暖乎乎的。
【知識點】寫人類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圍繞 “人物神態與心情的關聯” 展開,核心話題是通過具體事例描寫他人因某件事產生的神態變化,屬于寫人敘事類習作任務,需以神態細節展現人物心情變化。
【題干分析】材料意義解析:關鍵詞:“神態變化”“心情反饋”“一件事”。材料明確神態是心情的直接體現,要求聚焦 “別人因一件事引發神態變化的過程”,需將 “神態” 與 “事件”“心情” 關聯,通過神態細節(如眼神、嘴角、臉色等)讓讀者感知人物情緒。要求解析:“補充題目” 需用體現心情的詞(如 “笑”“慌”“急” 等);“字跡工整、語句通順” 是基本表達要求;“400 字以上” 需有完整的事件敘述與細節描寫。
寫作思路:寫作中心:以 “一件事” 為載體,細致描寫人物在事件中的神態變化,進而展現其心情變化,突出 “神態是心情的反饋” 這一核心。可闡述的角度:事件選擇:日常小事(如考試后、比賽中、意外小事等),避免復雜情節,便于聚焦神態;神態描寫:分 “變化前 - 變化中 - 變化后”,用具體詞語(如 “眉頭緊鎖→嘴角微揚→眉開眼笑”),結合動作、環境側面烘托(如 “手攥得發白”“窗外的光落在他臉上”);心情關聯:通過神態變化倒推心情(如 “眼眶發紅” 對應 “委屈”,“鼻尖冒汗” 對應 “緊張”)。開頭:用神態特寫切入(如 “他的手指在試卷邊緣捏出了褶子,眼皮垂著,連睫毛都沒動一下”),引出事件;中間:寫事件經過,穿插神態變化(如 “老師念到他名字時,他猛地抬頭,瞳孔亮了一下,又飛快暗下去 —— 原來念的是別人的分數”),結合心理推測(不用直接寫 “他想”,用 “喉結動了動” 暗示緊張);結尾:以神態定格收尾(如 “他把試卷折成小方塊,塞進書包時,我瞥見他嘴角偷偷勾了一下,像藏了顆糖”),留有余味。
【立意提取】1.他笑了:寫同學因幫助他人(如幫老人撿菜)從拘謹到釋然的神態變化,體現善意帶來的溫暖。
2.奶奶慌了:寫奶奶因找不到常用的舊相冊(后發現被 “我” 整理好),從 “手抖”“嘴抿成線” 到 “笑出淚” 的變化,展現家人間的細膩情感。
【點評】神態描寫分層清晰:從 “眉頭擰成‘川’字”“耳朵尖紅”(緊張),到 “嘴角耷拉”(沮喪),再到 “眉頭松開”“眼睛亮閃閃”“咧開嘴笑”(喜悅),變化有層次,用 “小狗尾巴”“小星星” 等比喻讓神態更生動,符合 “神態反映心情” 的要求。事件與神態關聯緊密:以 “解數學題” 為小事,每個環節的神態都對應狀態(卡題時 “咬筆桿”,算對時 “猛地坐直”),無脫節,細節真實(如 “筆尖沙沙響”“草稿紙寫滿半張”)。情感自然流露:未直接寫 “他很開心”,而是通過 “小虎牙”“梨渦” 等細節傳遞,結尾 “陽光落在梨渦上” 的環境描寫,讓 “笑” 的畫面更溫暖,貼合立意。
1 / 1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學期語文11月期中試卷
(2024五上·柳州期中)根據語境寫詞語。
1.面對日本qīn lüè   軍的“大掃蕩”,冀中人民毫不膽怯,fèng xiàn   出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有力地打擊了敵人。
2.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白鷺孤獨地站立于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而它卻很yōu rán   。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這幅美麗的wàng shào   圖, yùn wèi   無窮。
【答案】1.侵略;奉獻
2.悠然;望哨;韻味
【知識點】看拼音寫漢字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根據拼音和語境書寫詞語的能力,需結合歷史背景和語義準確匹配漢字,體現對詞語運用的掌握。
(2)本題考查根據拼音和語境書寫詞語的能力,需結合自然場景和事物狀態把握詞語含義,體現對語境與漢字關聯的理解。
1.“qīn lüè” 結合 “軍”“大掃蕩” 可知,指的是非法進入并掠奪,對應 “侵略”;“fèng xiàn” 與 “智慧和勇氣” 搭配,體現冀中人民主動付出的精神,應為 “奉獻”。
故答案為:侵略;奉獻
2.“yōu rán” 形容白鷺站立時的閑適狀態,對應 “悠然”;“wàng shào” 結合白鷺 “站立于小樹絕頂” 的場景,指它在警戒觀望,應為 “望哨”;“yùn wèi” 修飾 “圖”,指畫面蘊含的情趣,對應 “韻味”。
故答案為:悠然;望哨;韻味
3.(2024五上·柳州期中)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組是 (  )。
A.鏡匣(xiá) 空(kòng) 地 垂蔓(wàn)
B.眼瞼(jiǎn) 已亥(gāi) 游隼(sǔn)
C.間(jiàn) 隔 強(qiǎng)逼 冠(guàn)軍
D.稀罕(hǎn) 牛虻(máng) 執拗(niù)
【答案】C
【知識點】字音
【解析】【分析】A.“垂蔓” 的 “蔓” 應讀 “màn”(“蔓” 讀 “wàn” 時多指細長的莖,如 “瓜蔓”,此處 “垂蔓” 指下垂的藤蔓,讀 “màn”)。
B.“已亥” 的 “亥” 應讀 “hài”(“gāi” 是 “垓” 的讀音,需注意形近字讀音區分)。
C.“間隔” 的 “間” 讀 “jiàn”(表示空隙、隔開時讀此音),“強逼” 的 “強” 讀 “qiǎng”(表示勉強時讀此音),“冠軍” 的 “冠” 讀 “guàn”(表示居第一位時讀此音),全部正確。
D.“牛虻” 的 “虻” 應讀 “méng”(“máng” 是 “忙”“茫” 等字的讀音,需糾正易讀錯音)。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漢字的正確讀音,重點在于多音字和易讀錯字的辨析,形近字讀音的區分能力,需結合字義和常見用法判斷讀音。
4.(2024五上·柳州期中)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同心協力 無價之寶 眾星拱月 不計齊數
B.難以置信 無窮無盡 長途跋涉 千真萬確
C.振天動地 承家立業 相依為命 舉世聞名
D.金壁輝煌 亭臺樓閣 詩情畫意 完璧歸趙
【答案】B
【知識點】詞形
【解析】【分析】A.“不計齊數”改為“不計其數”;不正確;
B.全部正確;
C.“振天動地”改為“震天動地”;“承家立業”改為“成家立業”;不正確;
D.“金壁輝煌 ”改為“金碧輝煌”;不正確。
故答案為:B
【點評】考查詞形。根據詞義識記詞語的正確寫法。
5.(2024五上·柳州期中)下面各組中劃線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組是(  )
A.我喜歡那套房子,但美中不足的是離上班的地方太遠。
B.我同心協力,終于救出了掉在水里的小狗。
C.清朝末年,整個國家內憂外患。
D.春天來了;公園里的花競相開放。.
【答案】B
【知識點】詞形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詞語的運用。學生要明確詞語的意思及用法,在具體語境中體會詞語使用的正確與否.詞語在句中要使語言表達更準確,簡潔,要和句子所表達的感彩相一致.A、C、D項與對應的語境相符。B項“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與對應的語境不符,因為主語是“我”。
【點評】在平時的復習中應養成規范使用漢語言文字的習慣,不要被一些媒體的錯誤用法所誤導,并注重積累。積累一些常見的近義詞、易錯詞,注意區分近義詞中不同語素的含義,做題時根據語境分析哪個更合適;更重要的是在閱讀中培養語感,注意詞語使用的語境。
6.(2024五上·柳州期中)張磊想盡快讀完一本300頁的《中國民間故事》。以下哪一種閱讀的方式不建議他選擇?(  )
A.借助關鍵詞句讀。 B.一個字一個字的認真讀。
C.帶著問題讀。 D.集中注意力,不回讀。
【答案】B
【知識點】文學文化常識
【解析】【分析】考查對民間故事閱讀常識的掌握,想盡快讀完一本300頁的《中國民間故事》。建議選擇借助關鍵詞句讀,帶著問題讀,集中注意力,不回讀。不建議選擇一個字一個字的認真讀。
故答案為:B
【點評】主要考查學生對閱讀常識的掌握,要求學生平時多記多積累。
(2024五上·柳州期中)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
7.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還會怕廉將軍嗎?”(改為轉述句)
8.根據給出的例句,把畫面寫具體。
例:窗外,大雪紛紛揚揚。
9.用“生氣”不同意思寫句子。
①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②生命力,活力:   
【答案】7.藺相如說,秦王他都不怕,更不會怕廉將軍。
8.窗外,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從天空飄落,一片片、一簇簇,轉眼間就給光禿禿的樹枝裹上了銀條,給平整的屋頂蓋上了厚厚的白毯,整個世界都籠罩在一片朦朧的雪白里。
9.他因為錯過了公交車而生氣,一整天都沒精打采的。;春天的公園里,百花盛開,綠草如茵,處處透著勃勃生氣。
【知識點】句式轉換;遣詞造句;擴句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直述句與轉述句的轉換能力,需掌握人稱代詞的替換、標點符號的修改及句式的調整方法。
(2)本題考查畫面擴寫能力,需結合場景特點,從形態、動態、環境等角度補充細節,體現對語言的具象化表達能力。
(3)本題考查多義詞的語境運用能力,需根據 “生氣” 的不同含義,選擇合適的情境構建句子,體現對詞語語義多樣性的把握。
7.將直述句改為轉述句,需完成以下步驟:①去掉引號和冒號,改為逗號;②將第一人稱 “我” 改為第三人稱 “他”;③反問句 “還會怕廉將軍嗎?” 改為陳述句 “更不會怕廉將軍”,保持原意不變。
故答案為:藺相如說,秦王他都不怕,更不會怕廉將軍。
8.例句僅交代 “大雪紛紛揚揚” 的場景,擴寫時可通過以下方式豐富畫面:①添加修飾詞(如 “鵝毛般的” 形容雪的形態);②補充動態描寫(如 “飄落” 的具體姿態);③拓展場景細節(如雪對樹枝、屋頂的覆蓋效果),讓畫面更生動具體。
故答案為:窗外,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從天空飄落,一片片、一簇簇,轉眼間就給光禿禿的樹枝裹上了銀條,給平整的屋頂蓋上了厚厚的白毯,整個世界都籠罩在一片朦朧的雪白里。
9.①“生氣” 表示 “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時,需結合具體情境(如 “錯過公交車”),通過人物的情緒表現(“沒精打采”)體現;②表示 “生命力,活力” 時,可選擇自然場景(如 “春天的公園”),通過景物的狀態(“百花盛開”“綠草如茵”)展現 “活力” 的含義。
故答案為:他因為錯過了公交車而生氣,一整天都沒精打采的。春天的公園里,百花盛開,綠草如茵,處處透著勃勃生氣。
(2024五上·柳州期中)結合語境,根據你積累的語文知識填空。
10.在   ,時有一只兩只白鷺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   里的畫。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為白鷺設計的   。
11.【讀詩明理】面對時光流逝,陶淵明發出了這樣的感嘆:“盛年不重來。   。及時當勉勵,   。”岳飛也諄諄教誨我們:“   ,   ,空悲切。
12.《將相和》中的“將”是指   。“相”是指   ,“和”是   的意思。課文講了    、    、   三個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歡   這個人物,因為    。
【答案】10.清水田里;嵌在玻璃框;鏡匣
11.一日難再晨;歲月不待人;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12.廉頗;藺相如;和好;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藺相如;他以國家利益為重,面對廉頗的誤解能主動避讓,展現出寬容大度的胸懷
【知識點】古詩詞填空;文章大意理解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課文經典語句的記憶與默寫能力,需準確還原課文內容,體現對文本細節的掌握。
(2)本題考查對經典詩句的積累與理解能力,需結合 “時光流逝” 的主題匹配對應的詩句,體現對古詩文的儲備。
(3)本題考查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能力,需梳理人物、核心概念及主要情節,并結合人物品質進行個性化評價,體現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與遷移。
10.該句出自課文《白鷺》,原文通過 “清水田里白鷺釣魚” 的場景,將田比作 “嵌在玻璃框里的畫”,而田的大小恰似為白鷺設計的 “鏡匣”,既符合課文原文表述,又通過比喻突出白鷺與環境的和諧之美。
故答案為:清水田里;嵌在玻璃框;鏡匣
11.陶淵明《雜詩》中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是對時光易逝的感嘆;岳飛《滿江紅》中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則以警示語氣勸人珍惜時光,二者均與 “時光流逝” 主題契合,需準確記憶詩句。
故答案為:一日難再晨;歲月不待人;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12.《將相和》中 “將” 指趙國將軍廉頗,“相” 指上卿藺相如,“和” 即二人由不和到和好;課文通過 “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 三個故事串聯情節。人物評價需結合其行為(如藺相如的顧全大局、廉頗的知錯能改)合理闡述。
故答案為:廉頗;藺相如;和好;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藺相如;他以國家利益為重,面對廉頗的誤解能主動避讓,展現出寬容大度的胸懷
(2024五上·柳州期中)落花生(節選)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
姐姐說:“花生的味道很美。”
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
我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說:“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13.一家人在議花生時,所站的角度各不相同:姐姐、哥哥和“我”分別從花生的   、   、   三個方面發表了各自的看法,而父親則著眼于花生的   。
14.選文將花生和   、    進行了比較,突出了   、   。
15.下列對父親的話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父親不喜歡桃子、石榴、蘋果的果實,認為它們沒有花生的果實好吃。
B.父親認為桃子、石榴、蘋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
C.父親認為花生內在很可貴,它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新鮮、美麗的果實露在外面,即使成熟了,也無聲無息,不急于表露。
16.你身邊是否也有像落花生一樣的人 舉例說一說。
【答案】13.味道;用途(榨油);價錢(便宜);品格(內在可貴之處)
14.桃子;石榴、蘋果;花生果實埋在地里的特點;花生不張揚、注重內在價值的可貴之處
15.C
16.身邊有像落花生一樣的人,比如小區的清潔工。他們每天早早起床清掃街道,工作看似普通甚至不起眼,卻讓小區始終保持整潔,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他們不追求外在的光鮮,默默付出,很有用處。
【知識點】落花生;課內現代文閱讀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的提取與概括能力,需結合人物對話精準定位花生不同方面的特點。
(2)本題考查對文本對比手法及作用的理解,需把握對比對象及作者通過對比強調的核心內容。
(3)本題考查對人物話語含義的理解能力,需結合上下文準確把握父親的表達意圖,避免對內容的片面解讀。
(4)本題考查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文本主旨的能力,需將文中花生的象征意義與現實人物的行為特點相聯系,表述合理即可。
13.從選文可知,姐姐提到 “花生的味道很美”,對應 “味道”;哥哥說 “花生可以榨油”,對應 “用途”;“我” 說 “花生的價錢便宜”,對應 “價錢”;父親則強調花生 “果實埋在地里”“不好看但有用”,側重其內在品格。
故答案為:味道;用途(榨油);價錢(便宜);品格(內在可貴之處)
14.選文明確提到 “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上”,通過對比,突出花生果實 “埋在地里”“不急于表露” 的特點,以及其不重外表、實用的內在價值。
故答案為:桃子;石榴、蘋果(兩者任填其二即可,順序不限);花生果實埋在地里的特點;花生不張揚、注重內在價值的可貴之處
15.A項錯誤,父親未否定桃、石榴等的味道;
B項錯誤,父親未說它們 “沒有實際用處”,只是對比外表表現方式;
C項正確,父親通過花生與其他水果的對比,強調花生不表露、內在可貴的特點。
故答案為:C
16.需結合 “落花生”“不好看但有用” 的特點,選取生活中平凡卻能為他人、社會帶來實際價值的人,舉例時需體現其 “不張揚、重實用” 的特質。
故答案為:身邊有像落花生一樣的人,比如小區的清潔工。他們每天早早起床清掃街道,工作看似普通甚至不起眼,卻讓小區始終保持整潔,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他們不追求外在的光鮮,默默付出,很有用處。
(2024五上·柳州期中)一碗餛飩
①那天,她跟媽媽又吵架了,一氣之下,她轉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長時間,看到前面有個面攤,這才感覺到肚子餓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連一個硬幣也沒有。
③面攤的主人是一個看上去很和藹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問:“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可是,可是我忘了帶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沒關系,我請你吃。”
④老婆婆端來一碗餛飩和一碟小菜,她心存感激,剛吃了幾口,眼淚就掉了下來,紛紛落在碗里。“你怎么了 ”老婆婆關切地問。“我沒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淚,對老婆婆說,“我們不認識,而你卻對我這么好,愿意煮餛飩給我吃。可是我媽媽,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趕出來,還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聽了,平靜地說道:“孩子,你怎么會這么想呢 你想想看,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就這么感激我,那你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你怎么會不感激她呢 你怎么還要跟她吵架 ”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了餛飩,開始往家走去。當她走到家附近時,一下就看到疲憊不堪的母親正在路口四處張望……母親看到她,臉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趕快過來吧,飯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來吃,菜都要涼了!”
⑧這時,女孩的眼淚又開始掉了下來!
⑨有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忽“感激不盡”,卻對親人一輩子的恩情“祝而不見”。
17.第1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中的“又”字各是什么意思
18.第④自然段中“心存感激”一詞在文中的意思是   
19.文中兩次寫到女孩流淚,她第一次流淚的原因是   ;第二次流淚的原因是   
20.文中第⑦自然段用“疲憊不堪”,“露出了喜色”來描寫母親的神態,這種變化表露了母親怎樣的情感
21.第⑥自然段中,聽了老婆婆的話,女孩愣住了。此時,女孩想到了什么 請你聯系上下文,寫一寫。
22.請結合你自身的經歷,談談你對短文第9自然段的理解。
【答案】17.表示 “再次、重復”,指女孩和媽媽之前也發生過吵架的情況,這次是再次發生。表示 “第二次”,指女孩此前因感激老婆婆已流過淚,此時因體會到母愛再次流淚。
18.指女孩因老婆婆在不認識的情況下主動請她吃餛飩,內心充滿了感謝之情。
19.對陌生的老婆婆主動請她吃餛飩的感激。;看到母親疲憊尋找自己、擔心自己的樣子,體會到母親的深情,因之前對母親的誤解和忽視而愧疚、感動。
20.情感:“疲憊不堪” 表露了母親因女孩離家而焦急尋找,耗費了大量精力,內心充滿擔憂;“露出了喜色” 則表露了母親看到女孩平安回來時,懸著的心終于放下的欣慰與喜悅,整體體現了母親對女孩深切的牽掛與疼愛。
21.女孩可能想到:是啊,老婆婆只煮了一碗餛飩,我就這么感激,可媽媽煮了十幾年的飯,每天照顧我,我怎么就沒想著感激呢?反而因為一點小事就跟她吵架,還覺得她不好…… 我真的太不應該了。
22.第 9 自然段的話讓我想到,有次我忘帶作業本,同學順路幫我送過來,我反復道謝;但媽媽每天早起給我做早餐,晚上陪我寫作業,我卻總覺得是理所當然,甚至會因她催促我而不耐煩。其實親人的恩情藏在日常的點滴里,我們常常因習慣而忽略,卻該像珍惜他人善意一樣,用心感受并回應親人的愛。
【知識點】敘事類記敘文閱讀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同一個詞語在不同語境中具體含義的理解。
(2)本題考查對文中特定詞語含義的把握,需結合上下文語境理解。
(3)本題考查對文中人物兩次流淚原因的分析,需結合具體情節梳理情感邏輯。
(4)本題考查通過人物神態描寫分析其內在情感的能力,需結合神態變化的語境推導。
(5)本題考查結合上下文情境進行合理聯想與補寫的能力,需貼合人物的情感轉變邏輯。
(6)本題考查結合個人生活實際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需將文本觀點與自身體驗相聯系。
17.第 1 自然段中 “又”:表示 “再次、重復”,指女孩和媽媽之前也發生過吵架的情況,這次是再次發生。第 8 自然段中 “又”:表示 “第二次”,指女孩此前因感激老婆婆已流過淚,此時因體會到母愛再次流淚。
故答案為:表示 “再次、重復”,指女孩和媽媽之前也發生過吵架的情況,這次是再次發生。表示 “第二次”,指女孩此前因感激老婆婆已流過淚,此時因體會到母愛再次流淚。
18.根據文章內容可知女孩因老婆婆在不認識的情況下主動請她吃餛飩,內心充滿了感謝之情。
故答案為:指女孩因老婆婆在不認識的情況下主動請她吃餛飩,內心充滿了感謝之情。
19.對陌生的老婆婆主動請她吃餛飩的感激(或因對比媽媽的 “趕出來”,更覺老婆婆的善意可貴而感動)。看到母親疲憊尋找自己、擔心自己的樣子,體會到母親的深情,因之前對母親的誤解和忽視而愧疚、感動。
故答案為:對陌生的老婆婆主動請她吃餛飩的感激。看到母親疲憊尋找自己、擔心自己的樣子,體會到母親的深情,因之前對母親的誤解和忽視而愧疚、感動。
20.情感:“疲憊不堪” 表露了母親因女孩離家而焦急尋找,耗費了大量精力,內心充滿擔憂;“露出了喜色” 則表露了母親看到女孩平安回來時,懸著的心終于放下的欣慰與喜悅,整體體現了母親對女孩深切的牽掛與疼愛。
故答案為:情感:“疲憊不堪” 表露了母親因女孩離家而焦急尋找,耗費了大量精力,內心充滿擔憂;“露出了喜色” 則表露了母親看到女孩平安回來時,懸著的心終于放下的欣慰與喜悅,整體體現了母親對女孩深切的牽掛與疼愛。
21.需結合老婆婆的話(“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和女孩此前對媽媽的態度,圍繞 “反思自己對母親的忽視、意識到母親的恩情” 展開聯想,符合人物當時的心理變化即可。
故答案為:女孩可能想到:是啊,老婆婆只煮了一碗餛飩,我就這么感激,可媽媽煮了十幾年的飯,每天照顧我,我怎么就沒想著感激呢?反而因為一點小事就跟她吵架,還覺得她不好…… 我真的太不應該了。
22.需結合自身真實經歷,圍繞 “對他人小恩感激、對親人恩情忽視” 的對比展開,體現對 “珍惜親人恩情” 這一主旨的理解,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第 9 自然段的話讓我想到,有次我忘帶作業本,同學順路幫我送過來,我反復道謝;但媽媽每天早起給我做早餐,晚上陪我寫作業,我卻總覺得是理所當然,甚至會因她催促我而不耐煩。其實親人的恩情藏在日常的點滴里,我們常常因習慣而忽略,卻該像珍惜他人善意一樣,用心感受并回應親人的愛。
(2024五上·柳州期中)以下是某小學五年級(1)班學生課外讀書情況,請在閱讀以下資料后回答問題。
書目類別 童話 名著 科幻小說 雜志報紙 漫畫 其他
所占比例 43% 8% 51% 32% 39% 18%
最喜歡的閱讀書目 《格列佛游記》《哈利·波特》《查理九世》《我們愛科學》《安徒生童話》……
23.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該班學生最喜歡讀的書目類別是   讀得最少的書目是   。
24.你喜歡讀   類別的書目,請給五年級(1)班的學生推薦這樣一本書:    
【答案】23.科幻小說;名著
24.名著;《西游記》
【知識點】圖文信息閱讀
【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表格數據的提取與分析能力,需通過對比各類別所占比例得出結論。
(2)本題考查對書籍類別的選擇及推薦能力,需結合書籍特點說明推薦的合理性,體現對不同類型書籍價值的理解。
23.表格中 “所占比例” 一欄顯示,科幻小說占比 51%,在所有類別中最高,因此是學生最喜歡讀的書目類別;名著占比 8%,比例最低,即讀得最少的書目。
故答案為:科幻小說;名著
24.選擇 “名著” 類別后,推薦《西游記》的理由:該書是中國古典名著,情節奇幻有趣,塑造了孫悟空、豬八戒等經典形象,既能豐富想象力,又能讓讀者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適合該階段閱讀。(選擇其他類別及對應書籍,理由合理即可)
故答案為:名著;《西游記》
25.(2024五上·柳州期中)五年級 (1)班同學在一起交流閱讀書目時,元元說:“我不愿意讀名著,我覺得名著太長了,浪費時間,還不如看名著電影。”為了說服元元讀名著,你會說什么呢?
【答案】元元,其實讀名著和看名著電影各有樂趣,但讀名著能讓我們收獲更多呀。名著的文字里藏著很多電影沒法完全展現的細節,比如《西游記》里對孫悟空打妖怪時的動作、神態的描寫,還有人物之間的心理活動,這些讀的時候能自己慢慢想象,比看電影更有代入感。而且名著的語言特別優美,讀多了還能幫我們提升表達能力呢。雖然名著長,但慢慢讀下來,就像跟著書中的人經歷一場完整的冒險,這種感受可是電影快節奏的情節給不了的,要不要試試從一本短一點的名著開始呀?
【知識點】語言得體
【解析】【分析】首先肯定元元看電影的感受,避免對立;再從 “細節展現”“想象空間”“語言積累” 三個角度,對比讀名著與看電影的差異,突出讀名著的獨特價值;最后用 “短一點的名著” 給出具體建議,降低接受門檻,語氣溫和有說服力。
故答案為:元元,其實讀名著和看名著電影各有樂趣,但讀名著能讓我們收獲更多呀。名著的文字里藏著很多電影沒法完全展現的細節,比如《西游記》里對孫悟空打妖怪時的動作、神態的描寫,還有人物之間的心理活動,這些讀的時候能自己慢慢想象,比看電影更有代入感。而且名著的語言特別優美,讀多了還能幫我們提升表達能力呢。雖然名著長,但慢慢讀下來,就像跟著書中的人經歷一場完整的冒險,這種感受可是電影快節奏的情節給不了的,要不要試試從一本短一點的名著開始呀?
【點評】本題考查口語交際中的勸說能力,需結合對方的顧慮(覺得長、浪費時間),針對性地闡述讀名著的優勢,同時注意語氣委婉,給出可行建議。
26.(2024五上·柳州期中)口語交際
五年級一班正在討論制定班級公約。一組的三位同學針對學習展開了討論:
甲:我認為大家早晨來了就應該早讀,不該打鬧。我建議寫上:一日之計在于晨,入室就讀書。
乙:    
丙:   
【答案】我覺得課堂上的專注也很重要,要是有人隨便說話,大家都受影響。我建議加一條:課堂發言先舉手,安靜傾聽不插嘴。;作業也得有規矩,不然拖拖拉拉影響學習效果。可以寫:獨立完成作業,不抄襲、不拖延,按時提交。
【知識點】辯論討論
【解析】【分析】甲圍繞 “早讀秩序” 提出建議,乙和丙需延續 “學習” 主題,從課堂、作業等其他學習場景補充。乙聚焦課堂紀律,結合 “發言”“傾聽” 等具體行為提出公約,貼合班級學習實際;丙針對作業習慣,明確 “獨立”“按時” 等要求,建議具有可操作性。兩人的發言均采用 “提出問題 + 給出建議” 的結構,與甲的表達邏輯一致,語言簡潔且有針對性。
故答案為:乙:我覺得課堂上的專注也很重要,要是有人隨便說話,大家都受影響。我建議加一條:課堂發言先舉手,安靜傾聽不插嘴。丙:作業也得有規矩,不然拖拖拉拉影響學習效果。可以寫:獨立完成作業,不抄襲、不拖延,按時提交。
【點評】本題考查圍繞主題進行口語表達及補充建議的能力,需結合學習場景的不同方面,提出具體、合理且易于執行的公約內容,體現對班級學習秩序的思考。
27.(2024五上·柳州期中)習作
同學們,你知道嗎 人的神態是人物心情最直接的反饋,激動、緊張、興奮、失望、氣憤等等心情都會表現在神態上。你有沒有見過別人因為一件事而引起神態變化的情況,想一想,把這個過程跟大家分享一下吧。以“他(她) 了”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題目補充完整。②字跡工整,語句通順,400字以上。
【答案】例文:
他笑了
后座的陳默又在咬筆桿了。他的鉛筆頭被啃得坑坑洼洼,眉頭擰成個 “川” 字,連額前的碎發都跟著往下垂 —— 數學最后一道題,他卡了快十分鐘了。
“這步用乘法分配律試試?” 我遞過草稿紙時,指尖蹭到他的手背,涼的。他沒接,頭埋得更低,耳朵尖卻悄悄紅了。“我再想想。” 聲音悶悶的,像被紙團堵著。
下課鈴響時,他的草稿紙寫滿了半張,卻還是沒算對。他把筆一扔,背往椅背上一靠,眼睛盯著天花板,嘴角抿得緊緊的,連平時總翹著的嘴角都耷拉下來,像被雨打濕的小狗尾巴。
我正想轉過去,忽然聽見 “咔” 的一聲 —— 他猛地坐直,抓起筆在紙上劃拉。筆尖在紙上 “沙沙” 響,他的眉頭慢慢松開,先是中間的 “川” 字淡了,接著眼角的紋路也軟了。算到最后一步時,他停了停,抬頭看我,眼睛里亮閃閃的,像落了顆小星星。
“對了?” 我問。他沒說話,只是咧開嘴笑了 —— 嘴角先往上挑,接著露出兩顆小虎牙,連帶著蘋果肌都鼓起來,剛才耷拉的 “尾巴” 好像一下子翹高了。陽光從窗戶照進來,落在他笑出的梨渦上,暖乎乎的。
【知識點】寫人類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圍繞 “人物神態與心情的關聯” 展開,核心話題是通過具體事例描寫他人因某件事產生的神態變化,屬于寫人敘事類習作任務,需以神態細節展現人物心情變化。
【題干分析】材料意義解析:關鍵詞:“神態變化”“心情反饋”“一件事”。材料明確神態是心情的直接體現,要求聚焦 “別人因一件事引發神態變化的過程”,需將 “神態” 與 “事件”“心情” 關聯,通過神態細節(如眼神、嘴角、臉色等)讓讀者感知人物情緒。要求解析:“補充題目” 需用體現心情的詞(如 “笑”“慌”“急” 等);“字跡工整、語句通順” 是基本表達要求;“400 字以上” 需有完整的事件敘述與細節描寫。
寫作思路:寫作中心:以 “一件事” 為載體,細致描寫人物在事件中的神態變化,進而展現其心情變化,突出 “神態是心情的反饋” 這一核心。可闡述的角度:事件選擇:日常小事(如考試后、比賽中、意外小事等),避免復雜情節,便于聚焦神態;神態描寫:分 “變化前 - 變化中 - 變化后”,用具體詞語(如 “眉頭緊鎖→嘴角微揚→眉開眼笑”),結合動作、環境側面烘托(如 “手攥得發白”“窗外的光落在他臉上”);心情關聯:通過神態變化倒推心情(如 “眼眶發紅” 對應 “委屈”,“鼻尖冒汗” 對應 “緊張”)。開頭:用神態特寫切入(如 “他的手指在試卷邊緣捏出了褶子,眼皮垂著,連睫毛都沒動一下”),引出事件;中間:寫事件經過,穿插神態變化(如 “老師念到他名字時,他猛地抬頭,瞳孔亮了一下,又飛快暗下去 —— 原來念的是別人的分數”),結合心理推測(不用直接寫 “他想”,用 “喉結動了動” 暗示緊張);結尾:以神態定格收尾(如 “他把試卷折成小方塊,塞進書包時,我瞥見他嘴角偷偷勾了一下,像藏了顆糖”),留有余味。
【立意提取】1.他笑了:寫同學因幫助他人(如幫老人撿菜)從拘謹到釋然的神態變化,體現善意帶來的溫暖。
2.奶奶慌了:寫奶奶因找不到常用的舊相冊(后發現被 “我” 整理好),從 “手抖”“嘴抿成線” 到 “笑出淚” 的變化,展現家人間的細膩情感。
【點評】神態描寫分層清晰:從 “眉頭擰成‘川’字”“耳朵尖紅”(緊張),到 “嘴角耷拉”(沮喪),再到 “眉頭松開”“眼睛亮閃閃”“咧開嘴笑”(喜悅),變化有層次,用 “小狗尾巴”“小星星” 等比喻讓神態更生動,符合 “神態反映心情” 的要求。事件與神態關聯緊密:以 “解數學題” 為小事,每個環節的神態都對應狀態(卡題時 “咬筆桿”,算對時 “猛地坐直”),無脫節,細節真實(如 “筆尖沙沙響”“草稿紙寫滿半張”)。情感自然流露:未直接寫 “他很開心”,而是通過 “小虎牙”“梨渦” 等細節傳遞,結尾 “陽光落在梨渦上” 的環境描寫,讓 “笑” 的畫面更溫暖,貼合立意。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兴县| 诸暨市| 衡南县| 乐陵市| 宁国市| 科技| 会东县| 罗源县| 清涧县| 古田县| 保山市| 阜康市| 满洲里市| 许昌市| 舞阳县| 丹阳市| 溆浦县| 土默特右旗| 洞头县| 荔波县| 阜平县| 吉水县| 马尔康县| 长岭县| 莱芜市| 济源市| 宾阳县| 普定县| 云龙县| 那曲县| 九寨沟县| 波密县| 普安县| 宣恩县| 繁昌县| 日喀则市| 宜都市| 格尔木市| 章丘市| 博白县| 日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