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1 平面內點的坐標(1) 第11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1.理解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及橫軸、縱軸、原點、坐標等概念,認識并能畫出平面直角坐標系;(重點) 2.在給定的直角坐標系中,會根據坐標描出點的位置,并能求出順次連接所得圖形的面積.(難點) 學習目標 小明父子倆周末去電影院看大片,他們買了兩張票,座位號分別是 3 排 6 號和 6 排 3 號.怎樣才能既快又準確地找到座位? 情境導入 問題1:在數軸上,如何確定一個點的位置呢? A 點記作 -2,B 點記作 3. 例如: 在數軸上一般用一個實數就可以表示一個點的位置. -1 0 1 2 3 4 -2 -3 A B . . 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的坐標表示 1 新知講解 問題2:如圖是某教室學生座位的平面圖,你能描述小明和小紅同學座位的位置嗎? 1 2 3 4 5 6 7 8 6 5 4 3 2 1 小明 小紅 行 列 講臺 (1)在電影票上“6 排 3 號”與“3 排 6 號”中的“6”的含義有什么不同?你能找到它們對應的位置嗎? (2)如果將“6 排 3 號”簡記作(6 ,3),那么“3 排 6 號”如何表示?(5 ,6)表示什么含義? (6 ,5)呢? (3)在只有一層的電影院內,確定一個座位一般需要幾個數據? 答:兩個數據,排數和號數. 問題3:根據導入新課中的情景回答下列問題: 思考:怎樣確定一個點在平面內的位置呢? 可以參照數軸上表示點的方法. 優化 平面直角坐標系: 水平的數軸叫作 x 軸或橫軸, 取向右為正方向 在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并且原點重合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 xOy . 這個平面叫作坐標平面. 3 1 4 2 5 -2 -4 -1 -3 O y 1 2 3 4 5 -4 -3 -2 -1 x 豎直的數軸叫作 y 軸或縱軸,取向上為正方向 兩軸的交點 O 為原點 x O 練一練:1.下面四個圖形中,是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是( ) -3 -2 -1 1 2 3 3 2 1 -1 -2 -3 y x x y A. 3 2 1 -1 -2 -3 x y B. 3 2 1 -1 -2 0 -3 -2 -1 1 2 3 3 2 1 -1 -2 -3 C. O 3 2 1 -1 -2 -3 -3 -2 -1 1 2 3 y D. O D 規定把橫坐標寫在前,縱坐標寫在后,記作:P(-2,3). (-2,3) 就叫作點 P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簡稱點 P 的坐標, P 表示為 (-2,3). -4 -3 -2 -1 O1 2 3 1 2 3 4 -1 -2 -3 x y 思考:如圖的點 P 如何表示呢? 后由 P 點向 y 軸作垂線,垂足 N 在 y 軸上的坐標是 3,稱為 P 點的縱坐標. N M P 有了平面直角坐標系,平面內的點就可以用一對有序實數來表示了. 先由P點向 x 軸作垂線,垂足M在x軸上的坐標 -2, 稱為P點的橫坐標;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點 橫坐標 縱坐標 坐標 A 4 2 (4,2) B 2 4 (2,2) C D E F 1.把圖中 C,D,E,F 各點對應的坐標填入下表: C E A B F D -3 -2 3 -3 (-3,-2) -3 ( 3, -3) 0 (-3, 0) 0 1 ( 0, 1) 操作 C E A B F D 點 A 的坐標是(4,2), 點 B 的坐標是(2,4). 可見,(4,2)與(2,4)表示的兩個點是不同的. 表示平面上點的坐標是一個有序實數對. 歸納總結 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描出下列各點: A( 3, 4),B ( 3,-2), C(-1,-4),D (-2, 2), E( 2, 0),F ( 0,-2). A(3,4) D(-2,2) E(2,0) F(0,-2) B(3,-2) C(-1,-4) 操作 知識要點 通過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我們把平面內的點與有序實數對一一對應起來,即對于坐標平面內任意一點 P,都有唯一的一個有序實數對 ( x,y) 和它對應;反之,對于任意一個有序實數對 ( x,y) ,在坐標平面內都有唯一的點 P 和它對應. 一般地,如果平面直角坐標系內點 P 的橫坐標為 x,縱坐標為 y ,我們就說有序實數對 ( x,y) 是點 P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坐標,記作 P (x,y). 畫一畫:你能在直角坐標系里描出點 A(-4,-5),B(-2,0), C(4,0)嗎?并連線. A B C ● ● ● O x y -5 -4 -3 -2 -1 1 2 3 4 5 3 2 1 -1 -2 -3 -4 -5 坐標平面內圖形面積的計算 2 問題:你能求出△ABC 的面積嗎? 解:過點A作AD⊥x軸于點D. 因為A (-4,-5), 所以D (-4,0) . 由點的坐標可得 AD=5 ,BC= 6, 所以S△ABC=12·BC·AD=12×6×5=15. ? D 例1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描出下列各組點,并將各組內的點用線段依次連 接起來得到一個封閉圖形,說說得到的是什么圖形,并計算它們的面積. (1)A(5,1),B(2, 1),C(2,-3); (2)A(-1,2),B(-2,-1),C(2,-1),D(3,2). 典例精析 (2)得到一個平行四邊形, 如圖所示. 所以 S = 3×4 = 12. (1)得到一個直角三角形, 如圖所示. 所以 S=12×3×4 = 6. ? 例2 如圖,已知點 A(2,-1),B(4,3),C(1,2),求△ABC 的面積. 解析:本題宜用補形法. 分別過點 A 作 x 軸的平行線,過點 C 作 y 軸的平行線,兩條平行線交于點 E,過點 B 分別作 x 軸、y 軸的平行線,分別交 EC 的延長線于點 D,交 EA 的延長線于點 F,然后根據 S△ABC=S長方形BDEF-S△BDC-S△CEA-S△BFA 即可求出△ABC 的面積. D E F 解:如圖,作輔助線. 因為 A(2,-1),B(4,3),C(1,2), 所以 BD=3,CD=1,CE=3, AE=1,AF=2,BF=4, 所以 S△ABC=S長方形BDEF-S△BDC-S△CEA-S△BFA =BD·DE-12DC·DB-12CE·AE-12AF·BF =12-1.5-1.5-4 =5. ? D E F 本題主要考查如何利用簡單方法求坐標系中圖形的面積.已知三角形三個頂點坐標,求三角形面積通常有三種方法: 方法一:直接法,計算三角形一邊的長,并求出該邊上的高; 方法二:補形法,將三角形面積轉化成若干個特殊的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的和與差; 方法三:分割法,選擇一條恰當的直線,將三角形分割成兩個便于計算面積的三角形. 歸納總結 1.如圖,點 A 的坐標為( ) A. ( -2, 3) B. ( 2,-3) C . ( -2,-3) D . ( 2 , 3) x y O 1 2 3 -3 -2 -1 1 2 -1 -2 A A 課堂檢測 y A B C 2.已知 A(1,4),B(-4,0),C(2,0). △ABC的面積是___. 12 O (1,4) (-4,0) (2,0) C y A B (-4,0) (2,0) O 3.若 BC 的坐標不變,△ABC 的面積為 6, 點 A 的橫坐標為 -1,那么點 A 的坐標 為 . (-1,2)或(-1,-2) 課堂檢測 4.已知點 A、B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位置如圖所示,求△AOB 的面積. 解:由圖可知 A(-1,2) , B(3,-2) 得C(1,0) , D(3,0) ,E(-1,0). 由點的坐標可知 AE = 2 ,OC = 1,BD = 2 . S△AOB = S△AOC + S△BOC = 12OC·AE +12OC·BD = 12×1×2 +12×1×2 = 2. ? O -2 -1 1 2 3 4 x y 3 1 -1 -3 A B C E D 在坐標平面內描點作圖 坐標平面內圖形面積的計算 平面直角坐標系 構成:原點、坐標軸 課堂總結 本課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