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 平均數與方差(3) 第六章 數據的分析 學習目標 1.經歷數據的收集與處理的過程,探索算術平均數與加權平均數的聯系和區別,提高學生的統計意識和數據處理的能力,通過有關平均數問題的解決,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理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一般地,對于n個數x1,x2,…,xn,我們把1????(x1+x2+…+xn), 叫做這n個數的算術平均數,簡稱平均數,記作????. ? 1.什么是算術平均數? 2.什么是加權平均數? 一般地,如果在n個數中,x1出現f1次,x2出現f2次,……,xk 出現fk次(這時f1+f2+……+fk=n),那么這n個數的加權平均數為 新課導入 1.加權平均數的定義:在很多實際問題中,一組數據里各個數據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計算這組數據的平均數時,往往根據各個數據的“重要程度”賦一個“權”,這時求出的平均數稱為加權平均數. 加權平均數中的“權”反映了各個數據在這組數據中的“重要程度”,權越大,數據越重要. 新課講授 探究:加權平均數 2.加權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一般而言,一組數據x1,x2,…,xn,每個數據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如果分別賦予它們的權數為f1,f2,…,fn,那么這組數據的平均數為????1????1+????2????2+…+????????????????????1+????2+…+????????, 這個平均數稱為加權平均數. ? 新課講授 3.算術平均數與加權平均數的區別與聯系: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區別 聯系 算術 平均數 算術平均數對應的一組數據中的各個數據的“重要程度”相同. 若各個數據的“權”相同,則加權平均數就是算術平均數,因而算術平均數實際上是加權平均數的一種特例. 加權 平均數 加權平均數對應的一組數據中的各個數據的“重要程度”不一定相同,即各個數據的“權”不一定相同. 新課講授 權的表現形式: 新課講授 在實際問題中,權的表現形式通常有三種. 對于一組數據x1,x2,…,xn, ①將它們按照f1∶f2∶…∶fn的比例計算; ②它們出現的次數分別是f1次、f2次、…、fn次; ③它們所占的百分比分別為f1,f2,…,fn(f1,f2,…,fn均為百分數,且f1+f2+…+fn=100%). 以上三種情況,這組數據的加權平均數均為????1????1+????2????2+…+????????????????????1+????2+…+????????. ? 例1.在一次“愛心互助”捐款活動中,某班第一小組8名同學捐款的金額如下表所示: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金額/元 5 6 7 10 人數 2 3 2 1 人數應是“權”. 典例分析 這8名同學捐款的平均金額為( ) A.3.5元 B.6元 C.6.5元 D.7元 C 【解析】x=5×2+6×3+7×2+10×18=6.5(元). ? 1.為了解學生參與家務勞動情況,某老師在所任教班級隨機調查了10名學生一周做家務勞動的時間,其統計數據如下表: D 時間/h 4 3 2 1 0 人數 1 3 3 1 2 小牛試刀 這10名學生做家務的平均時間為( ) A.3.5 h B.3 h C.2.5 h D.2 h 例2.某校擬招聘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設置了筆試、面試、試講三項水平測試,綜合成績按照筆試占30%, 面試占30%,試講占40%進行計算,小徐 的三項測試成績如圖所示,則她的綜合成 績為________分. 典例分析 筆試 面試 試講 測試項目 分數 85.8 【解析】86×30%+80×30%+90×40%=85.8(分). 因此,她的綜合成績為85.8分. 2.學校廣播站要新招1名廣播員,甲、乙兩名同學經過選拔進入到復試環節,參加了口語表達、寫作能力兩項測試,成績如下表: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應聘者 項目 口語表達 寫作能力 甲 80分 90分 乙 90分 80分 小牛試刀 學校規定口語表達按70%,寫作能力按30%計入總成績,根據總成績擇優錄取.通過計算,你認為 ________ 同學將被錄取. 乙 1.在學校的衛生檢查中,規定各班的教室衛生成績占30%,環境 衛生成績占40%,個人衛生成績占30%.八年級一班這三項成績分 別為85分,90分和95分,則該班衛生檢查的總成績是( ) ? C A.88分 B.89分 C.90分 D.91分 學以致用 2.在一次數學測評中,一班的23名男生的平均分為????,22名女生 的平均分為???? ,則這個班全體同學的平均分為( ) ? C A.????+????45 B.????+????2 C.23????+22????45 D.23(????+????)45 ? 學以致用 3.某校八(3)班第二小組期中數學測驗成績分布如表所示: 成績/分 60 70 80 90 人數 1 3 2 該班第二小組這次數學測驗成績平均分是77分,則成績為 80分的人數為( ) A A.4 B.3 C.2 D.1 學以致用 4.學校食堂有15元、18元、20元三種盒飯供學生選擇(每人購買 一份).某天盒飯銷售情況如圖所示,則當天學生購買盒飯費用 的平均數是( ) B A.16元 B.17元 C.18元 D.19元 學以致用 5.開學初,張明和李強結伴去買筆記本,二人購買三種筆記本的價格 和數量如下表所示.(1)從平均價格看,二人誰買的筆記本要便宜些? 價格/(元/本) 4 3 2 張明購買數量/本 2 2 2 李強購買數量/本 1 2 3 學以致用 解:????張明=4×2+3×2+2×22+2+2=3(元/本); ????李強=4×1+3×2+2×31+2+3=83(元/本). 因為83<3, 所以李強買的筆記本要便宜些. ? 5.開學初,張明和李強結伴去買筆記本,二人購買三種筆記本的價格 和數量如下表所示.(2)學期中,張明又分別購買了三種筆記本各1本, 請你計算此次購買筆記本的平均價格與 他開學初購買時相比是否發生變化. 價格/(元/本) 4 3 2 張明購買數量/本 2 2 2 李強購買數量/本 1 2 3 學以致用 解:因為????=4+3+23=3(元/本), 所以此次購買筆記本的平均價格 與他開學初購買時相比沒有發生變化. ? 5.開學初,張明和李強結伴去買筆記本,二人購買三種筆記本的價格 和數量如下表所示.(3)學期末,李強又購買了三種筆記本共12本,且 平均價格與自己開學初購買時相比未 發生變化,請你直接寫出他學期末 購買三種筆記本的數量分別為多少? (寫出一種可能的購買情況即可) 價格/(元/本) 4 3 2 張明購買數量/本 2 2 2 李強購買數量/本 1 2 3 學以致用 解:購買價格為4元/本的2本,價格為3元/本的4本,價格為2元/本 的6本.(答案不唯一). 課堂小結 加權平均數 加權平均數的概念. 加權平均數的實際應用. 權的不同,導致結果不同,故權的差異對結果有影響. 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