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15.4 等腰三角形(1)軸對稱圖形與等腰三角形第15章學習目標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兩條性質定理及推論.2.知道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特性.3.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其推論進行有關證明和計算.4.加強學生對符號語言、圖形語言與文字語言之間相互關系的理解與應用,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新知導入1.三角形按邊來怎樣分類?2.畫一個等腰三角形并標出相關元素?三角形三邊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ACB等腰三角形是一類特殊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除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質外,還具有什么樣的特殊性質呢?任務: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推論新知講解操作:畫一個等腰三角形 ABC,如圖(1). 把邊AB疊合到邊AC上,這時點B與點 C重合,并出現折痕 AD,如圖(2).新知講解觀察圖形:△ADB與△ADC有什么關系?圖中哪些線段或角相等?AD與BC垂直嗎?為什么?新知講解△ADB與△ADC全等;相等的線段:AB=AC,BD=CD,AD=AD.相等的角:∠BAD=∠CAD,∠B=∠C,∠ADB=∠ADC.AD與BC垂直.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底邊上的中線所在的直線是它的對稱軸.新知講解新知講解定理1 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簡稱“等邊對等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應用格式:在△ABC中 ,∵AC=AB,(已知)∴ ∠B=∠C.(等邊對等角)注意:1.適用條件:必須在同一個三角形中 .2.作用:是證明角相等的常用方法,應用它證明角相等時可省去三角形全等的證明,因而更簡便.新知講解證明: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簡稱“等邊對等角”.已知:如圖,△ABC中,AB=AC.求證:∠B=∠C.證明:取 BC 的中點 D,連接 AD.新知講解在△ABD 和△ACD中,∵∴△ABD≌△ACD.(SSS)∴∠B=∠C.(全等三角形的對應角相等)新知講解等邊三角形三個內角相等,每一個內角都等于60°.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的推論:注意: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具備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質:任意兩邊都可以作為腰;任意一個角都可以作為頂角 .新知講解由上面的證明可得,BD=DC,∠BAD=∠CAD,∠ADB=∠ADC=90°.ABCD例1. 已知:如圖 ,在△ABC中,AB=AC,∠BAC=120°,點 D,E是底邊上兩點,且BD=AD, CE=AE.求∠DAE的度數.新知講解解:∵AB=AC,(已知)∴∠B=∠C.(等邊對等角)∴∠B=∠C=×(180° -120°)= 30°.又∵BD=AD,(已知)∴∠BAD=∠B= 30°.(等邊對等角)例1.已知:如圖 ,在△ABC中,AB=AC,∠BAC=120°,點 D,E是底邊上兩點,且 BD=AD,CE=AE.求∠DAE的度數.新知講解同理,∠CAE=∠C= 30°.∴∠DAE=∠BAC-∠BAD - ∠CAE= 120° -30° -30°= 60°.例1中去掉AB=AC這個條件,能否求得∠DAE的度數?本題給你怎樣的啟示?新知講解去掉AB=AC這個條件,可以求∠DAE的度數.證明:∵∠BAC=120°,∴∠B+∠C=60°,∵BD=AD,CE=AE,∴△ABD與△AEC為等腰三角形,∴∠B=∠BAD,∠C=∠CAE,∴∠BAD+∠CAE=60°,∴∠DAE=∠BAC-(∠BAD+∠CAE)=120°-60°=60°.例1中去掉AB=AC這個條件,能否求得∠DAE的度數?本題給你怎樣的啟示?新知講解啟示:要靈活運動等腰三角形的性質進行解題.新知講解定理2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底邊上的高“三線合一”.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新知講解應用格式:(1)∵AB=AC,AD平分∠BAC,∴BD=CD,AD⊥BC.(2)∵AB=AC,BD=CD,∴AD平分∠BAC,AD⊥BC.(3)∵AB=AC, AD⊥BC,∴AD平分∠BAC,BD=CD.注意:1.適用條件:(1)必須是等腰三角形;(2)必須是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和頂角的平分線才互相重合 .2.作用:是證明線段相等、角相等、線段垂直的重要方法 .新知講解【知識技能類作業】必做題:課堂練習1.等腰三角形有一個角是90°,則另兩個角分別是( )A.30°,60°B.45°,45°C.45°,90°D.20°,70°B課堂練習2.如圖,在△ABC中,AB=AC,過點A作AD∥BC,若∠1=70°,則∠BAC的大小為( )A.40°B.30°C.70°D.50°A【知識技能類作業】必做題:課堂練習3.如圖,在△ABC中,AB=AC,點D在AC上,且BD=BC=AD.取AB邊上的中點E,連接DE,則∠ADE =_______.54° 【知識技能類作業】必做題:4.如圖,在△ABC中,點D在BC上,且有AB=AC=CD,BD=AD,求△ABC中各內角的度數.【知識技能類作業】必做題:課堂練習132ABCD解:∵AB=AC=CD,∴∠B=∠C,∠1=∠2.∵BD=AD,∴∠B=∠3.∵∠1=∠B+∠3,∠B+∠3+∠2+∠C=180°,∴∠B=36°,∠C=36°,∠BAC=108°.【知識技能類作業】選做題:課堂練習5.如圖,AB//CD,點E為直線AB上方一點,連接BD,DE,BE.若DE⊥CD,BE= DE,∠BDC=25°,則∠ABE的度數是( )A.125°B.130°C.135°D.140°D6.如圖,在△ABC中,A=70°,∠C=30°,點D為AC邊上一點,過點D作DE //AB,交BC于點E,且DE=BE,則∠BDE的度數是 .【知識技能類作業】選做題:課堂練習40°【綜合拓展類作業】課堂練習7.如圖,在△ABC中,AB=AC,AF⊥BC,點D在BA的延長線上,點E在AC上,且AD=AE,試探索DE與AF的位置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解:DE∥AF.證明如下:∵AB=AC,AF⊥BC,∴∠CAF=∠BAC=(180°-∠CAD).又∵AD=AE,【綜合拓展類作業】課堂練習7.如圖,在△ABC中,AB=AC,AF⊥BC,點D在BA的延長線上,點E在AC上,且AD=AE,試探索DE與AF的位置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AED=∠ADE=(180°-∠CAD),∴∠AED=∠CAF,∴DE∥AF.課堂總結1.等腰三角形的對稱性: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底邊上的中線所在的直線是它的對稱軸.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推論: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簡稱“等邊對等角”.定理2: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垂直平分底邊.推論:等邊三角形三個內角相等,每一個內角都等于60°.本課結束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