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 春1.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春天的腳步近了,萬物(yùn niànɡ)著生機。眨眼間,冰雪 甲 (消散/消融),河水上漲,鳥兒們也從窠巢中飛出來了,賣弄著清脆的(hóu lónɡ),相互應和著,唱出一支支迎春曲。老老小小都出來 乙 (舒活/舒展)筋骨,抖擻精神。□一年之計在于春□,春風細雨中,農人們披蓑戴笠,在田間勞作著。 (1)根據文段中的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①(yùn niànɡ) ②(hóu lónɡ) (2)文段中加點字的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 )A.應和(hé) 抖擻(sòu)B.應和(hé) 抖擻(sǒu)C.應和(hè) 抖擻(sǒu)D.應和(hè) 抖擻(sòu)(3)從文段中的括號內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分別填入橫線處。甲: 乙: (4)請在文段中方框內填入正確的標點符號。(5)根據下圖,推測“眨”的意思,填寫在橫線上。2.試想象“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描繪的畫面。下列詩句中與它描繪的畫面最接近的一項是 ( )A.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B.離離原上草(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C.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D.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3.根據提示,下列句子的停連標示錯誤的一項是 ( )停連,指朗讀語流的停頓和連接。停頓,用“∧”標示在詞語之間,不限于標點處,句中有時也有小停頓;連接,用“”標示在詞語之間的上方,表明為了表達的需要,在此處要一口氣連貫地讀下來,有標點也不停頓。A.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B.坐著,∧打兩個幾腳球,∧賽幾趟幾回迷藏。C.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D.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4.寫出下列句子運用的修辭手法。(1)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 )(2)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 )(3)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5.本段寫出了春花的什么特點 6.“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中的“鬧”改成“叫”好不好 為什么 7.※(教材變式題,見課后習題四)選段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有什么表達效果 8.語段中寫“蜜蜂嗡嗡地鬧著”“蝴蝶飛來飛去”,對寫春花有什么作用 從春天出發丁立梅①風,暖起來了。云,輕起來了。雨也變得輕盈,像溫柔的手指,撫到哪里,哪里就綠了。“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奇妙就在這里。你追著一片綠色去,那些毛茸茸的綠,多像雛雞身上的毛啊。可是,等你到了近前,突然發現,它不見了。你一抬眼,卻又看見它在遠處綠著,一堆兒一堆兒的,沖你擠眉弄眼。春天的綠,原是個調皮的小伙伴,在跟你捉迷藏呢。而你知道,春天,真的來了。②那么,我們出發吧,從春天出發。③先去問候一下河邊的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真的是這樣啊,你須微仰了頭,看它們在春風里翩翩起舞。毫無疑問,柳是春天最美的使者,它一抬胳膊,燕子飛來了;它一扭腰肢,光禿禿的枝條上就爬滿翠色的希望。折一枝柳吧,裝進我們的行囊,在春天,我們學會收藏希望。④去問候一些花兒。桃花、梨花、菜花,它們偷了春天的顏料,把自己裝扮得鮮艷明媚。粉紅,瑩白,鵝黃,晃花人們的眼。河邊的小野花們,也在春風里,爭相張開了笑臉,星星點點。它們沒有桃花的艷,沒有梨花的白,沒有菜花的恢宏,可是,它們也一樣開出生命的美麗。萬紫千紅總是春呢,它們也一樣是春的主人。摘下一朵小野花吧,裝進我們的行囊,在春天,我們學會收藏美麗。⑤去問候一些小生靈。蜜蜂、蝴蝶、蟋蟀、螞蚱……一個冬天過去了,它們過得好嗎 側耳傾聽,我們會聽到它們撥動泥土的聲音,它們就要出來了,帶著它們的歌聲。那好,就讓我們靜靜坐一會兒吧,坐在小河邊,坐在山坡旁,或者,就坐在一棵樹下,等待著那些歌聲響起,那些來自大自然的聲音,美妙,純潔,是天籟。用心記下那些旋律吧,放進我們的行囊,在春天,我們學會收藏歌聲。⑥去問候飄蕩的春風。“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其實,它何止是吹在手中 它是吹在心里。于是,草綠了,花開了,人的臉上蕩起微笑。嚴冬終于過去了,所有的生命,在春風里欣欣向榮。請與春風相握吧,在春天,我們學會感恩與珍惜。⑦去問候一些種子。葵花、玉米、棉花……那些香香的種子,它們的身體里積蓄著陽光和夢想。泥土的懷抱,已變得濕潤柔軟,它們迫不及待地撲進泥土里,那里,很快會生長出一片葳蕤。而到了夏秋,會有果實累累的喜悅。⑧只有在春天種下夢想,才能在夏秋收獲。那么,讓我們學會播種吧,在春天,跟著一粒種子一起成長。(有刪改)1.第②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中第④段中開頭的“桃花、梨花、菜花”能不能顛倒順序 為什么 3.※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第③段畫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4.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賞析第④段畫波浪線的句子。 5.從全文來看,作者認為在春天應該學會什么 6.題目《從春天出發》有什么含義 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 7.(文化自信)請你參加以“尋覓春天的腳步”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1)下面四幅書法作品中,你會選擇哪一幅來搭配課文中描繪的春風圖 說說理由。① ② ③ ④我選 ,它屬于 (字體),理由: (2)一位同學搜集到下面一幅關于“春”字的圖案,請你向同學們介紹圖案內容及寓意。 (3)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有人為春天擬寫了下聯,請你寫出上聯。上聯: 下聯:紅杏點點繡千山8.【寫法練筆】朱自清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從不同的角度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描繪春天。如他在《春》中從觸覺、嗅覺、視覺、聽覺等角度,運用比喻、擬人、引用等修辭手法,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天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請你仔細觀察春天的景物,試著從不同角度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進行描寫。(不少于120字) 對點練習:見“課堂達標”7題,“課后提升”3題。題型:①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下面的句子。②下列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③畫線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有什么好(妙)處 方法:(1)掌握比喻修辭手法的特征及其表達效果。特征: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和喻體(用來作比喻的事物)之間有相似點。效果:能使景物形象化,給人豐富的想象;能使人物形象鮮明;能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2)先準確辨析本體、喻體,然后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對句子進行賞析。(3)分析表達效果。在一般情況下,可以從生動形象地表現本體的特征和表達作者的情感這兩個方面來分析。答題模式: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比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本體)的……特點,抒發了作者……的情感。【詳解答案】課堂達標1.(1)①醞釀 ②喉嚨(2)C 解析:“應和”的“和”應讀作“hè”;“抖擻”的“擻”應讀作“sǒu”。(3)甲:消融 乙:舒活(4)“ ”(5)(眼睛)閉上立刻又睜開2.C 解析:“草色遙看近卻無”,這是小草破土的時候,只能見其顏色而很難看出其狀貌。C項描寫的畫面最接近。3.B 解析:正確的停連應為“坐著,∧躺著,∧打兩個幾腳幾趟幾回迷藏”。4.(1)擬人、反復(2)擬人、排比(3)比喻、排比5.多、艷、香。6.不好。因為“鬧”字不僅寫出了蜜蜂的聲音,還寫出了蜜蜂爭喧的場景,內容更豐富;而“叫”只是從聲音方面來寫。7.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草叢中的小花的形態,擬人手法賦予了花以人的情態,使野花鮮活生動,形象逼真。8.運用了側面描寫,襯托了花多、花艷、花香。課后提升1.結構上承上啟下,照應文題,內容上點明文章主旨。2.不能。因為桃花、梨花、菜花是次第開放的,有時間先后順序,且和下文中的“粉紅,瑩白,鵝黃,晃花人們的眼”“它們沒有桃花的艷,沒有梨花的白,沒有菜花的恢宏”等語句照應。3.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柳比作春天的使者,賦予其人的動作,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春柳的輕柔優美姿態,同時在它身上,我們發現了新生的希望,表達了作者對充滿希望的春天的贊美之情。4.運用對比的表現手法,突出了小野花為春天而美麗綻放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小野花自信、樂觀精神的贊揚。5.學會收藏希望,學會收藏美麗,學會收藏歌聲,學會感恩與珍惜,學會播種。6.“從春天出發”是指在人生的旅途啟程時要播下夢想,一路收藏美好與快樂,同時學會感恩與珍惜,收獲成長的幸福。7.(1)示例:③ 行書 這幅作品看上去流暢、自然、隨意,和作者筆下的春風圖溫暖、舒適、清新的意境相符。(2)圖案中“春”字用紅紙剪成,紅色象征著生活紅紅火火;“春”字上部及周圍點綴著綻放的花朵的圖案,顯示春天鮮花盛開、春意盎然的生機和活力;“春”字下部的“日”字用一個圓形來表示,且圓形里面有一個“福”字,象征著一家人團圓幸福。(3)(示例)上聯:春雨絲絲潤萬物8.示例:春間二三月,微風輕輕地吹拂著,如毛的細雨無聲地灑落著,千條萬條的柔柳,舒展著它們黃綠的枝條。紅的花,散發著清香;綠的草,釋放出一種沁人心脾的青草味兒。那些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唧唧地從南方飛回來,加入了美妙無比的春景中,為春光平添了無限的樂趣。這美麗的春天,象征著新的開始,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