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 紀念白求恩學習完了《紀念白求恩》后,學校開展“學習偉大時代楷模 ,大力弘揚奉獻精神”主題活動,請你參與。1.閱讀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時代楷模,對國家對人民從來都是滿腔熱忱。他們具有純粹的心靈和 甲 (激昂/昂揚)的精神。我們佩服那些對技術精益求精的醫生,我們 乙 (敬佩/仰慕)那些在危急時刻以身(xùn zhí)的年輕戰士……這個時代,(bǐ bó)懦弱的“膽小鬼”,看不起拈輕怕重的自私者。這個時代充滿正能量,讓我們對未來充滿希冀。 (1)根據文段中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①(xùn zhí) ②(bǐ bó) (2)給文段中加點的字注音。①熱忱( ) ②拈輕怕重( )(3)從文段的括號內選擇符合語境的詞語,分別填入橫線處。甲: 乙: 2.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我們要學習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反思的。B.通過學習《紀念白求恩》,使衛生工作者增強了責任感,為實現“健康中國”作出新的貢獻。C.經過精心設計的第31屆大運會吉祥物“蓉寶”,外形憨態可掬,寓意豐富深刻,深受大家喜愛。D.據調查,青少年近視的原因主要是戶外運動時間偏少、不科學使用電子產品造成的。3.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排列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彎下腰來,火紅滿眼。我拾起幾片紅葉,是白求恩家楓樹上的紅葉呵。②樓前是綠色的草坪,紅葉層層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麗。③將紅葉隨手夾在《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作品集》中。④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筑。淡綠色的二層小樓,掩映在樹木中。⑤直起身來,驀然回首,那座小樓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燒的火。⑥這就是白求恩誕生的地方。A.④②①⑤③⑥ B.④②①③⑤⑥C.②①③④⑤⑥ D.④①③②⑤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他。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別人打算。出了一點力就覺得了不起,喜歡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產黨員,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晉察冀邊區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生的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每一個共產黨員,一定要學習白求恩同志的這種真正共產主義者的精神。4.(教材變式題,見課后習題四)結合加點詞賞析文中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 5.※選段的中心內容是什么 6.選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有什么作用 7.現實生活中還有不少像白求恩同志一樣,有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的人。請舉出一個典型的例子加以說明。(要求:先敘后議) 紀念白求恩同志(節選)朱 德白求恩同志是真正充滿著共產主義國際主義精神的優秀黨員,他的身上,表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純樸的品質。白求恩同志是富于國際主義精神的模范。他清楚地知道,無產階級如果不能解放一切勞動人民、解放一切民族、解放全人類,就不能解放自己,所以他忠誠地幫助一切被壓迫人民、一切被壓迫民族爭取自己解放的斗爭。他曾經參加了西班牙人民反對德意法西斯侵略者和反對本國反革命軍閥的斗爭,又參加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他把中國人民的解放當作他自己的事業。他在致毛澤東同志的一封信中熱烈地表示:“我在此間不勝愉快,且深感我們應以英勇的中國同志們為其美麗之國家而與野蠻搏斗的偉大精神來解放亞洲。”白求恩同志這種國際主義的偉大精神,每個中國共產黨員都應該學習。白求恩同志的高尚的共產主義品質,還表現在他對工作的無限責任心、他的實際主義作風和對同志對人民的無限熱忱。他已五十多歲了,不顧戰地各種危險和困難,親自跑到火線附近,在炮火下搶救受傷的將士,他說:“一個革命醫生坐在家里等著病人來叩門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醫生應該跑到病人那里去,而且愈早愈好。”甚至在意外的情形下,即使不能趕到作戰地區,至少也可以在半路上找到傷兵運回后方。他的技術高明,在我軍中為第一位,但仍精益求精,研究在游擊戰爭環境下如何進行醫療工作。他不但以這種極端負責任的精神來執行自己的業務,并且教育了他周圍一切人,從醫生、護士到勤務、馬夫,告訴他們“沒有哪一件工作是小的,沒有哪一件工作是不重要的”,鼓勵他們每個人“要學習獨立工作,不要那半斤八兩的幫助”。白求恩同志,是一個富于實際主義精神的人。他看到我軍許多醫生技術水平低,便把提高醫生、護士的技術水平作為自己的職務。他自己寫課本,辦學校,走到哪里,教到哪里,沒有夸夸其談、言多于行的壞習氣。他說:“空談代替不了行動,話是人們發明來描寫行動的,照它本來的目的去用它吧。”白求恩同志的工作和著述中正充滿著這種明亮清透的實際主義的光輝。白求恩同志對同志對人民滿腔熱忱,坦白正直。他對一切傷病員、一切同志、勞動人民,表現了他無限的忠誠熱愛,他無條件地幫助他們,平等地看待他們中的任何人,體貼關心,無微不至。他也最能坦白正直,批評他們的缺點,嚴正地指斥工作中的毛病,幫助改正。凡是受過他治療或看見過他工作的人,莫不為之感動,至今晉察冀的軍民心中,仍懷念著“白求恩”這個親切的名字。(有刪改)1.※選文的中心是什么 2.選文是從哪幾個方面闡述觀點的 3.結合文章,說說你對畫線句中“半斤八兩”的理解。 4.選文第2段中使用了兩個事例,說說它們可以放到課文《紀念白求恩》的哪一段中,并說明你的理由。 5.選文在表現手法、寫作目的這兩個方面與毛澤東的《紀念白求恩》有什么異同 6.(思維能力)學完《紀念白求恩》一課后,班級開展了“學習白求恩精神,做一個奉獻社會的人”的活動,請你參加。(1)閱讀下面文字,請仿照“感動中國”人物張桂梅的頒獎詞,為白求恩同志寫一段頒獎詞。 白求恩(1890—1939),國際主義戰士、加拿大共產黨黨員、著名醫生。1936年德意法西斯侵犯西班牙時,他曾親赴前線為反法西斯的西班牙人民服務。1938年初,他率領加拿大美國醫療隊來到中國,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3月底到延安,不久赴晉察冀邊區,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在一次為傷員施行急救手術時被細菌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縣逝世。(示例)張桂梅頒獎詞: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2)有人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學完這篇文章后,你該如何反駁這種觀點 7.【寫法練筆】正反對比論證是議論文常用的論證方法,即文章在正面闡述的同時還列舉了一些反面的事實進行對比論證,從而突出文章的中心,增強文章的思想性和說服力。課文第2、3段都有對比。對比使白求恩同志的高貴品質更加突出,從而更加有力地證明了學習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試著運用這種寫法寫一段話。(150字左右) 對點練習:見“課堂達標”5題,“課后提升”1題。題型:請概括本文(段)的中心論點(內容)。方法:“四看一析法”:①看句式。捕捉表現作者見解和主張的判斷句。這個判斷句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②看位置(標題、開頭、結尾、過渡句)。議論文標題分為論點型和論題型兩種。論點型標題揭示了文章的論點,論題型標題引出論點。有些文章在開頭提出論點,有些文章在結尾歸納論點,有些文章的論點為文中的過渡句。③看標志。中心論點出現時大多有“可見”“所以”“總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詞語作標志。④看分論點。有些文章運用了幾個分論點進行論證,可以通過概括分論點得出中心論點。⑤析論據。通過分析論據,看這些論據共同證明了什么問題,從而來反推論點。【詳解答案】課堂達標1.(1)①殉職 ②鄙薄(2)①chén ②niān(3)甲:昂揚 乙:敬佩2.C 解析:A項,成分殘缺,應在“是值得我們反思的”前加“這種精神”;B項,介詞濫用,導致句子缺少主語,可刪去“通過”或“使”;D項,句式雜糅,可刪去“造成的”或“的原因”。3.B 解析:通讀語段可知,此語段介紹了“我”在白求恩故居的所見所感,結合“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筑”這一表述,可判斷④句是第一句;②句銜接④句中的“二屋小樓”,是第二句;①③句表現了一個連貫動作,彎下腰、拾紅葉、將紅葉夾入書中,銜接緊密,依次是第三句、第四句;⑤句中“直起身來”與前面銜接緊密,照應了上文中的“彎下腰”,是第五句;最后⑥句總結。故應排序為④②①③⑤⑥。4.此處運用兩個雙重否定句,極其有力地強調了無一例外,每個人都佩服,每個人都感動的事實,這比一般的陳述句顯得更斬釘截鐵、不容置疑。5.贊揚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6.對比論證。選段將白求恩同志與那些對工作不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漠不關心的人進行對比,是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的可貴。7.示例:雷鋒。從小身為孤兒的他在新中國成立后受到黨和人民的幫助,長大后,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黨和人民。他對工作負責且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地為人民付出,將攢下的錢捐給災區;工地上,看到戰友沒帶飯,把自己的飯送給他;冒雨把大嫂和小孩送到家;節假日不休息,在車站扶老攜幼;火車上,他端水擦地,給老人讓座。雷鋒用一個又一個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永遠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里拿取”的決心,也弘揚了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給世人樹立了光輝榜樣。課后提升1.白求恩同志是真正充滿著共產主義國際主義精神的優秀黨員,他的身上,表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純樸的品質。2.①白求恩同志富于國際主義精神;②白求恩同志對工作負責;③白求恩同志富于實際主義精神;④白求恩同志對同志對人民滿腔熱忱,坦白正直。3.“半斤八兩”本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多含貶義)。這里是指那些學問不深刻、技術不精的人,還去指揮別人的工作。白求恩同志以此教育周圍每個人要學會獨立工作,不要依靠不實際的幫助。4.可以放到《紀念白求恩》的第1段中。課文第1段論述的是白求恩同志具有國際主義精神,選文第2段中的兩個事例也是用來證明白求恩同志具有國際主義精神的,因此放到課文《紀念白求恩》的第1段比較合適。5.同:兩文都采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高度贊揚了白求恩同志的共產主義精神,表達了對白求恩同志的懷念之情。異:毛澤東的《紀念白求恩》運用對比手法,在贊揚白求恩同志的同時,還批評了黨內的不良傾向,并大力號召全黨同志學習白求恩同志的精神;朱德的《紀念白求恩同志》主要從正面介紹了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精神、共產主義精神,表達了對白求恩同志的懷念之情。6.(1)示例:為了支援中國的抗日戰爭,你奔波于戰火之間;為了挽救中國戰士的生命,你奮戰在死亡邊緣。你揮舞著手術刀,在戰火硝煙中傳遞著共產主義精神,用博大的愛心為中國的解放事業撐起一片藍天。(2)示例: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人類共同構成了一個大的社會,為了社會的利益,我們應該少一些為己,多一些為人、為社會。推崇“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社會理念,將會惡化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削弱社會的凝聚力。7.示例:那些君子翩翩風度的背后,是誠實、守信和執著的信念;那些易水邊一去不復返的壯士,義無反顧地遠離自己的家園,深入虎穴,是帶著對國君的忠誠和對誓言的忠貞。那些想著“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的貪婪的人們,或許忘記了當初在黨旗下旦旦的誓言,那誓言是行為的約束,更是信仰的自白。一個連自己的信仰都可以拋棄的人,社會最終也會將他拋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