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 成比例線段 第1課時素養目標1.在具體情境中體會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由圖形的比例來理解線段的比.2.知道線段的比的概念,應用線段的比解決實際問題.3.知道線段的比和成比例線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及其簡單應用.◎重點::比例線段及性質的應用.【預習導學】知識點一:線段的比閱讀教材本課時“做一做”以上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兩條線段的長度 一致時,可直接求線段的比;2.若給出的線段長度單位不同,則必須化為 后再求線段的比;3.兩線段的長度比值總是 ,如在運算過程中出現負數,必須舍去,結果一般化為最簡整數比. 知識點二:比例線段閱讀教材本課時“做一做”,回答下列問題.1.在四條線段中,若兩條線段的比等于另外兩條線段的比,則這四條線段叫作 ,簡稱 .就是說在四條線段a、b、c、d中,如果a與b的比等于c與d的比,那么四條線段a、b、c、d是成比例線段,即=,不能寫成其他形式,即比例線段有順序性. 2.(1)線段的比是指 條線段之間的比的關系,比例線段是指 條線段間的關系.(2)線段的比有 ,四條線段成比例也有 .如=是指線段 成比例,而不是線段a、c、b、d成比例. 知識點三:比例線段的基本性質 閱讀教材本課時“議一議”及“例1”,完成下列填空.1.基本性質:如果a∶b=c∶d,那么 ,比例的基本性質反過來也成立,即如果ad=bc,那么a∶b= (b,d≠0);特別地,如果a∶b=b∶c,那么b2=ac,反過來也有如果b2=ac,那么 (b,c≠0). 2.(1)由a∶b=c∶d 可變為a∶c= ,(2)反比性質:由a∶b=c∶d 可變為b∶a= . 1.如果2m=3n(n≠0),那么下列比例式中正確的是 ( )A.= B.=C.= D.=2.已知a,b,c,d是成比例線段,其中a=3 cm,b=2 cm,c=6 cm,則d= cm. 【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如圖,下面右邊的四個圖形中,與左邊的圖形形狀相同的是 ( ) A B C D任務驅動二:A,B兩地的實際距離為2 500 m,在一張平面圖上的距離是5 cm,那么這張平面地圖的比例尺是 ( )A.1∶50 B.1∶500C.1∶5 000 D.1∶50 000任務驅動三:下列四組線段中,不能組成比例線段的是 ( )A.a=3,b=6,c=2,d=4B.a=1,b=,c=,d= C.a=4,b=6,c=5,d=10D.a=2,b=,c=,d=2任務驅動四:小明家有一個矩形相框,其邊長為10 cm,20 cm,小明還想做一個與該相框形狀完全相同的相框,但手中只有一根作為一邊的30 cm長的框料,那么小明還要準備多長的框料 方法歸納交流 判斷四條線段是否成比例,應先將四條線段的長度單位統一,然后將四條線段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再判斷前兩條線段的長度比是否等于后兩條線段的長度比. 矩形ABCD和矩形A'B'C'D'如圖所示,若AB=8 cm,BC=12 cm,A'B'=4 cm,B'C'=6 cm,則線段A'B',AB,B'C',BC是成比例線段嗎 參考答案【預習導學】知識點一1.單位 同一長度單位 正數知識點二1.成比例線段 比例線段2.兩 四 順序性 順序性 a、b、c、d知識點三1.ad=bc c∶d a∶b=b∶c2.b∶d d∶c對點自測1.A 2.4【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C任務驅動二D任務驅動三C任務驅動四解:因為兩個矩形形狀完全相同,所以對應邊成比例.設相框另一邊長為x cm,根據線段成比例的特征有①=,解得x=15 cm,所以還需準備的框料為(30+15×2)=60 cm;②=,解得x=60 cm,所以還需準備的框料為(30+60×2)=150 cm.綜上所述,小明還要準備60 cm或150 cm的框料.素養小測解:∵AB=8 cm,BC=12 cm,A'B'=4 cm,B'C'=6 cm,∴==,==,∴=,∴線段A'B',AB,B'C',BC是成比例線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