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摸底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摸底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南陽市第一中學2024-2025高二上學期語文摸底考試
原題:10分 易錯題:16分 高考題:9分
一、現代文閱讀(共9個小題,36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小題(共5小題,19分)
關于中國古代有無悲劇的問題,最先并沒有在中華本土引起辯難,而是在域外文化界發生了爭議。十八世紀三十年代,《趙氏孤兒》的法文簡譯本在杜赫德編的《中國通志》上刊出時,編者竟鄙薄說“在中國,戲劇跟小說沒有多少差別,悲劇跟喜劇也沒多少差別”,“中國戲劇不遵守三一律”,“也不遵守當時歐洲戲劇的其他慣例,因此不可能跟當時的歐洲戲劇相比”。然而此后不久,英國的李卻德·赫爾德卻辯駁道“《趙氏孤兒》就它的布局或者結構來談,跟希臘悲劇是很相近的”,雙方的觀念,針鋒相對,可以看作是當時西方文化界在中國古代有無悲劇問題上的輿論的代表。
中國的問題,終不會永遠只由外國人去談論、裁決。1904年,蔣觀云發表了《中國之演劇界》,率先引進“悲劇”概念并極力推崇悲劇是“有益人心”的偉業,但在總體上卻認為:“我國之劇界中,其最大缺憾,誠如訾者所謂無悲劇?!?912年,王國維的《宋元戲曲考》問世,明確斷言元代“有悲劇”,并具體指出“其最有悲劇之性質者,則如關漢卿之《竇娥冤》,紀君祥之《趙氏孤兒》”。蔣、王的文章揭開了由中國人自己判定中國古代有無悲劇的學術論戰歷史的第一頁。
這場論戰,自1904年迄今,一直沒有停止,而論戰的關鍵在于確立怎樣的判定中國古代悲劇的科學標準。1980年5月,國內部分文藝理論專家第一次就判定中國古代悲劇的科學標準進行理論上的深入討論,提出了“人物典型說”“悲主喜賓說”“審類情感說”等五種觀點。盡管“五說”莫衷一是,卻大都注意了從中國古代戲曲的實際出發,試圖用最精練的語言,表述中國悲劇的基本民族特征。只是這“五說”有意無意地繞過了早已構成體系的西方悲劇理論的門墻。
亞里士多德的《詩學》,歷來被認作是西方悲劇理論的經典?!对妼W》中關于悲劇的兩大原則性界定——其一,只有身世顯赫的大人物才能充當悲劇的主角;其二,悲劇的結尾只能是“由順境轉入逆境”——常常使我們望而生畏,自愧弗如。這顯然是一種未能完全知己知彼而輕易妄自菲薄的心態。
不錯,作為西方悲劇范型的古希臘悲劇都是以名聲顯赫的著名人物充當悲劇主角。但在西方悲劇史上,這一法則卻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文藝復興和嗣后的啟蒙運動時期,這一傳統觀念便有所突破。特別是到啟蒙運動時期,創作上出現了第一部市民悲劇——萊辛的《薩拉·薩姆遜小姐》,于是宣告了僅由身世顯赫的大人物獨霸悲劇劇壇的歷史的結束。因而在西方悲劇的“變革”中,大人物和小人物一齊登上了悲劇舞臺。如果我們再將審視的目光投向中國古代劇壇,便不難發現,中國古代戲曲中,既有以大人物為主角的悲劇,如《漢宮秋》《梧桐雨》等,也有以小人物為主角的悲劇,如《竇娥冤》《雷峰塔》等。僅就這種意義而言,中國古代悲劇可謂毫不遜色。
中國無悲劇論者,往往認為“先離后合,始窮終達,這是中國劇的常套”,其“結局必終于團圓”,并以此來否定中國古代悲劇的存在。其實,拿《詩學》中關于悲劇結尾只能是“由順境轉入逆境”的模式來規范,中國古代戲曲中一般被認可為悲劇的作品,也有并不是“終于團圓”的。例如《梧桐雨》第四折,就只寫到唐明皇幸蜀還京,獨自退居西宮后對楊貴妃的苦苦思量,讓全出戲在雨打梧桐、淚染龍袍的悲涼、凄清境況中落下了帷幕?!稘h宮秋》第四折,也只是在漢元帝獨返咸陽,孤處昭陽,聞雁叫而增悲的舞臺氣氛中結束了全劇。這些作品,一概不是先離后合,始窮終達,也都沒有以團圓終其結局,倒是符合了“由順境轉入逆境”的“常規”。
即使就我們認可為悲劇而遭一些人反對的結尾“終于團圓”的某些作品看,也明顯存在著結局表面團圓而內里悲痛的現象。最有代表性的例證英過于《竇娥冤》。《竇娥冤》第四折寫到生父與死女相認,冤獄終于平反,大仇得以申報,善和惡都在冥冥之中有所報應,構成了一種帶喜劇性的結局。但是,舞臺上以“魂旦”行當主唱的竇娥的鬼魂,實質上是以“冤魂”身份出現的一個特殊的悲劇形象,是生時的悲劇主角竇娥在特定的藝術環境中的復活。她是冤死的鬼,卻又是“急煎煎把仇人等待”的不甘屈服的“人”。她鳴冤,訴苦,告狀,復仇,將生時遭受的種種苦難乃至屈死后的“一靈兒怨哀哀”都血淚俱迸地傾吐了出來。關漢卿在結局中讓竇娥繼續“活”下來,自己來憑吊,自己來見證,自己來灑淚,讓已經感受過竇娥苦難的臺下觀眾,同臺上雖死猶生的竇娥一起,再感受一次全劇的悲哀,并使這般悲哀感受升華到感天動地泣鬼神的境界。這種帶“喜劇性”的悲劇結局,放到悲劇美學的天平上衡量,實質上是一種富有“悲劇性”的悲劇結局。綜上所述,中國古代之有悲劇,難道還有什么疑義嗎?
(選自楊建文《中國古典悲劇史》,有刪改)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杜赫德、蔣觀云等人認為中國古代無悲劇,是因為中國戲劇既不遵守三一律,也不遵守當時歐洲戲劇的其他慣例。
B.“這顯然是一種妄自菲薄的心態”中的“這”,是指《詩學》中關于悲劇的兩大原則性界定常使我們望而生畏,自愧弗如。
C.《梧桐雨》和《漢宮秋》都是以身世顯赫的大人物為主角,且結局并非終于團圓,是符合《詩學》關于悲劇的界定的。
D.文章結尾,給人一種針對西方編者的鄙薄和某些國人的遺憾,給以有力的駁斥之后的揚眉吐氣之感。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判定中國古代有無悲劇,不能只依據西方的悲劇理論,還要結合中國悲劇的基本民族特征。
B.即使完全用西方的悲劇理論來評判中國古代戲曲,中國古代也是有許多毫不遜色的悲劇的。
C.既然西方戲劇中也有以小人物為主角的悲劇,那么就應該取消以主角的身份地位判定悲劇的標準。
D.萊辛的《薩拉·薩姆遜小姐》的出現標志著西方悲劇僅以身世顯赫的大人物充當悲劇主角時代的結束。
3.根據訪談內容,補全橫線處語句,每處不超過 10 字。(3分)
關于中國古代悲劇的研究涵蓋三個維度:① ,② ,③ 。三者共同推動對中國古代悲劇的認知。
4.《竇娥冤》不符合《詩學》中關于悲劇的評判標準,“大團圓式”的結局甚至帶有“喜劇性”,為什么作者認為它是悲劇?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5分)
5.作者如何一步步地批駁“中國古代無悲劇”這一觀點的?請根據材料簡要概括。(5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小題(共4小題,17分)
懸著的菊花
蔣靜波
到了秋天,村子里再也找不到比菊嬸家更美的地方了。
看吶,紫紅色的菊花鬧盈盈地掛在籬笆上,像爹爹喝酒的酒盞,又像媽媽衣服上的小花,風一吹,一晃一晃的,像是向人招著手。院子里,菊花滿地都是,高的矮的、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各自黃著、白著、粉著、紅著、紫著。有的像春節才能吃到的湯圓,有的像緊握的拳頭,也有的像扎成一團的墨魚須,一不留神,那須子便一根根爬出花團之外。
我像被釘子釘住似的,瞧瞧這一叢,看看那一簇。
“阿波,進來呀?!本諎鹣抵鴩梗┲患∮行‰r菊的衣裳,打開了用繩子系著的籬笆門。
菊嬸拿著剪刀,東挑西揀,剪著菊花,剪得很輕很慢,好像怕剪疼花兒。她將剪下的菊花整齊地放在石凳上,一朵比一朵美。菊嬸的發髻上,插著一朵橘紅的小菊花,十分漂亮。阿華哥吹著口哨,打著響指,從屋里出來。新衣服、新鞋子,他打扮得比過年還要隆重。我指著他又油又亮的頭發,學著大人的口氣說:“奶油包頭錚光亮,蒼蠅飛過打滑脫?!比缓?,假裝自己快要摔倒的樣子。
菊嬸和阿華哥哈哈大笑起來。
菊嬸拿起一根絲帶,將剪下的菊花細細扎成一束,對阿華哥說:“要有禮貌,嘴巴要甜……”沒等她說完,阿華哥一手搶過花束,一手扶起靠在墻邊的自行車,一抬腿,飛也似的離開了。
菊嬸用圍裙擦了一下眼角,自言自語道:“他爹要是知道,不知該有多高興??!”
我沒見過菊嬸的丈夫。聽人說,許多年前,生產隊的一頭牛丟了,全村十幾個男人分頭去山上尋找。天快黑時,人們看見那頭牛拴在懸崖邊的一棵樹上,菊嬸的丈夫卻摔死在懸崖下面,手里還緊攥著幾朵菊花。
村里向上級申報,要求給予菊嬸一些補償??墒?,調查的結論是,死者并非因公而死,不能補償。人們替死的人和活的人可惜,都說,如果不去采菊花就好了。
菊嬸沒哭也沒鬧。人們發現,第二年,她家的院子里,栽上了好多菊花,后來一年比一年多。那菊花開的時間長,到了下雪天還在開。
村子里,誰家要是來了客人,一定會帶客人參觀菊嬸家的院子。后來,那些客人又帶親朋好友來參觀。如果有人向菊嬸討菊花,菊嬸會笑瞇瞇地剪下兩朵相送。菊嬸說:“阿波,進屋來。我做了菊花糕,你來吃幾塊?!?br/>屋里墻上的相框里有一個酷似阿華哥的男人,沖著我們微笑。他看見滿院的菊花,肯定也滿心歡喜吧。
菊花糕又香又甜。菊嬸說,那是菊花和蜂蜜的功勞。菊嬸告訴我,院子的一角,有一個野蜂窩。蜜蜂喜歡這里的菊花,不肯飛走了。菊嬸將剩下的幾塊菊花糕用盆子盛著,讓我帶回家。
傍晚,媽媽還盆子回來,一進家門,就播放新聞:“知道嗎?阿華第一次去女朋友家,被女朋友的父母掃地出門了。他們還朝他吐唾沫,連說‘晦氣晦氣’?!钡f:“怎會這樣?”
媽媽神秘地說:“問題就出在阿華帶去了一束菊花。”
我插嘴道:“那菊花可好看了?!?br/>“那戶人家說,菊花是送給死人的?!眿寢屨f。
“好像……也有一定的道理?!钡f。
那天晚上,我又來到菊嬸家的院子門口。籬笆上的菊花默默地低著頭。屋子里,隱隱約約傳來菊嬸的嘆息聲。
第二年,也是這個季節的一天,一陣又一陣的爆竹聲鉆進我的耳朵。妹妹沖進屋,拉起我的手,邊往外飛奔,邊興奮地說:“新娘子快到了,去攔轎門!”原來,今天是阿華哥結婚的日子。新娘子是城里的姑娘。有一次,她慕名來到菊嬸家的院子里,像蜜蜂一樣,再也不想離開了。
我、妹妹和小伙伴們用一根木棍擋在籬笆門外,菊嬸歡笑著撒出一把又一把的喜糖,又送給我一只大紅包,說:“阿波,你和大家一起歡歡喜喜分紅包哦?!蔽覀兂妨诵∧竟鳎粋€穿潔白婚紗的新娘在伴娘的簇擁下,走進菊花盛開的院子。
沒多久,菊花嬸在村里租了很大的一塊地,種起了菊花,阿華夫妻在城里開起了花店,據說生意特別紅火。
我始終不明白:菊花的含義在村里和城里怎么會不一樣呢?長大后,我一定要到城里去看一看。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開篇運用比喻,形象地描繪出菊嬸家院子里菊花的各種姿態,是為了展現鄉村秋日景色的優美。
B.阿華的新娘子是城里人,慕名來到菊嬸家看菊花,后又決定嫁給阿華,這不僅緣于對菊花的喜愛,更是對農村生活的喜愛。
C.作為文中的重要物象,“菊花”和《哦,香雪》中的“鉛筆盒”都含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D.結尾“我”對菊花含義在村里和城里不同的疑惑,引發讀者思考的同時,表達了對城鄉文化差異的批判與反思。
7.下列關于文中菊嬸丈夫情節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菊嬸的丈夫墜崖時手里緊攥著菊花,說明他對菊花有著特殊的喜愛,這種喜愛超越了對尋找牛這件事的重視。
B.村里為菊嬸丈夫申報補償,人們為他的去世感到惋惜,對菊嬸表示同情,可以看出村里人的溫情。
C.菊嬸在丈夫墜崖后,選擇以種植菊花來緬懷丈夫,樹立起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展現了她的堅韌。
D.菊嬸丈夫墜崖的情節作為小說的插敘部分,補充交代了菊嬸大量種植菊花的原因,豐富了文章的內容。
8.小說從孩子的角度講述菊嬸的故事,請簡要分析這樣寫的好處。(5分)
9.小說以“懸著的菊花”為題,“懸著”一詞意蘊豐富,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共8個小題,38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4小題(共5個小題,23分)
材料一:
楚王將游荊臺,司馬子祺諫,王怒之。令尹子西賀于殿下,諫曰:“今荊臺之觀,不可失也。”王喜,拊子西之背曰:“與子共樂之矣。”子西步馬十里引轡而止曰臣愿言有道王肯聽之乎?王曰:“子其言之?!弊游髟唬骸俺悸劄槿顺级移渚?,爵祿不足以賞也;諛其君者,刑罰不足以誅也。夫子祺者,忠臣也;而臣者,諛臣也。愿王賞忠而誅諛焉?!蓖踉唬骸拔医衤犓抉R之諫,是獨能禁我耳。若后世游之何也?”子西曰:“禁后世易耳。大王萬歲之后,起山陵于荊臺之上,則子孫必不忍游于父祖之墓以為歡樂也?!蓖踉唬骸吧啤!蹦诉€??鬃勇勚?,曰:“至哉子西之諫也!入之于十里之上,抑之于百世之后者也。”
孔子謂宓子賤①曰:“子治單父,眾悅,子何施而得之也?子語丘所以為之者。”對曰:“不齊之治也,父恤其子,其子恤諸孤,而哀喪紀。”孔子曰:“小節也,小民附矣,猶未足也?!痹唬骸安积R所父事者三人,所兄事者五人,所友事者十一人。”孔子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舉善矣。中節也,中人附矣,猶未足也?!痹唬骸按说孛裼匈t于不齊者五人,不齊事之而稟度②焉,皆教不齊之道?!笨鬃訃@曰:“其大者乃于此乎有矣!昔堯舜聽天下,務求賢以自輔。夫賢者,百福之宗也,神明之主也。惜乎不齊之所以治者小也?!?br/>(節選自《孔子家語·辯政》)
材料二:
且以尚賢為政之本者,亦豈獨子墨子之言哉!此圣王之道,先王之書《距年》之言也?!秱鳌吩唬骸扒笫ゾ苋?,以裨輔而身。”《湯誓》曰:“聿求元圣,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則此言圣之不失以尚賢使能為政也。故古者圣王唯能審以尚賢使能為政,無異物雜焉,天下皆得其利。
古者舜耕歷山,陶河瀕,漁雷澤,堯得之服澤之陽,舉以為天子,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伊摯,有莘氏女之私臣,親為庖人,湯得之,舉以為己相,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傅說被褐帶索,武丁舉以為三公,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此何故始賤卒而貴,始貧卒而富?則王公大人明乎以尚賢使能為政。是以民無饑而不得食,寒而不得衣,勞而不得息,亂而不得治者。
(節選自《墨子·尚賢》)
[注]①宓子賤:春秋時魯國人,名不齊,字子賤,孔子弟子。②稟度:受教。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
子西步馬A十里B引轡C而止曰D臣愿言E有道F王G肯H聽之乎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句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至哉子西之諫也”,與《齊桓晉文之事》中的“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句式相同。
B.“所兄事者五人”與《鴻門宴》“吾得兄事之”中的“兄”用法相同。
C.“以裨輔而身”與《種樹郭橐駝傳》“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中“而”的用法不相同。
D.審,意為慎重、審慎,與《歸去來兮辭·并序》中“審容膝之易安”中“審”的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在司馬子祺反對楚王游覽荊臺時,令尹子西卻表示不可錯過游賞之樂,這讓楚王非常高興,和子西相約一同前去。
B.子西認為爵位俸祿不足以表達對忠臣的獎賞、各種刑罰不足以表達對諛臣的懲處,他希望君主獎賞忠臣處罰諛臣。
C.宓子賤治理單父時讓父親照顧好自己的兒子,兒子照顧那些孤兒,處理喪事時心懷哀痛,孔子認為這種做法不對。
D.伊摯曾經是有莘氏女陪嫁的奴隸,也做過廚師,他能由起初的低賤貧窮而變得顯貴富裕,是因為被商湯重用。(3分)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我今聽司馬之諫,是獨能禁我耳。若后世游之何?
(2)傅說被褐帶索,武丁舉以為三公,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14.兩則材料都提及堯舜之事,其內容與用意有何不同?請簡要說明。(6分)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15-16小題(共2題,9分)(2022年新高考全國Ⅱ卷)
詠雪①
辛棄疾
書窗夜生白,城角曉增悲。
未奏蔡州捷②,且歌梁苑詩。
餐氈懷雁使,無酒羨羔兒。③
農事勤憂國,明年喜可知。
【注】①本詩寫于詩人罷官閑居帶湖(今江西上饒)時。②蔡州捷:用唐將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叛事。梁苑詩:指文人宴集賞雪賦詩。③“餐氈”句:用蘇武牧羊事。羔兒:美酒名。
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第二句的“角”聲,與《燕歌行》“寒聲一夜傳刁斗”類似,都有以聲襯情的作用。
B.第二聯“未奏”“且歌”對舉,表達了詩人既然不受重用,不妨暫且逍遙的豁達。
C.尾聯由下雪聯想到來年農業的豐收,既拓寬了詩歌的意境,也豐富了詩人的形象。
D.這首詩雖以“詠雪”為題,但不以詠物寫景取勝,而是重在以雪生發,言志抒懷。
16.“餐氈懷雁使”一句借蘇武故事來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蘇武傳》的相關內容對此作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共1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長自居,消除弟子顧慮,讓弟子們暢所欲言的句子是:“ , 。”
(2)下圖描繪的是燭之武“ , ”的場景,刻畫了燭之武臨危受命、慷慨赴難的勇士形象。
(3)“五一”假期,岳陽樓景區舉辦“背詩免門票”活動,游客凡是能背出含有“岳陽”二字的詩句,即可免費領取門票一張。假如你是游客,你會背“ , ”兩句。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4小題,16分)(易錯題)
鄉土文學作為中國文學的重要分支,有著獨特的魅力與深遠的意義,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文學的星空中熠熠生輝。它始于魯迅的《故鄉》,在20世紀20年代嶄露頭角。①當時,一批來自鄉村、寓居都市的作家,②受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所啟發,③提筆創作,④描繪鄉村生活,⑤訴說農民疾苦,⑥鄉土文學一時間很快蔚然成風。
鄉土文學的顯著特點,首先在于其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色彩。從沈從文筆下( 甲 ),到莫言筆下高密的粗獷豪放,作家們用細膩的筆觸,帶領讀者走進一幅幅風格各異的鄉土畫卷,讓讀者產生一種 之感,真切地體會各地鄉土的獨特韻味。
從主題表達來看,鄉土文學內涵豐富。它既展現鄉村的變遷與發展,反應時代浪潮對鄉土的沖擊,又聚焦農民的命運與掙扎,揭示人性的善惡美丑。魯迅的《阿Q正傳》,借阿Q這一典型形象,深刻剖析國民性,批判封建社會的種種敝病,震聾發聵。作家們以鄉土為舞臺,演繹著時代的風云變幻,體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在表現手法上,( 乙 )。有的以寫實手法,描繪鄉村生活的質樸與艱辛,如趙樹理的作品《小二黑結婚》,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小二黑與小芹的愛情故事,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有的融入浪漫元素,賦予鄉土以詩意與溫情,如孫犁的《荷花淀》,以清新明快的筆調講述了白洋淀地區的抗日故事,( 丙 )。
鄉土文學作為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其誕生之日起,便以獨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內涵,為中國文學的發展 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值得我們深入品味與研究。
18.文中第三段有多處錯別字,請找出兩處并加以改正。(2分)
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4分)
20.文中第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
21.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四、作文(60分)
22.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諫太宗十思疏》
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抖Y記·大學之道》
其安易持?!肚f子》
治不忘亂,安不忘危?!獡P雄《冀州箴》
以上含有“安”字的語句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梢跃鸵陨夏骋痪湓捖撓胨伎?,也可以把幾個語句聯系起來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試卷第1頁,共3頁南陽市第一中學2024-2025高二上學期語文摸底考試參考答案
1.A 2.C 3. 中西觀點之爭辯 判定標準之探討 作品實例之剖析 4.①竇娥雖然是小人物,但西方判定悲劇的標準后來也有所變化,西方也有以小人物為悲劇主角的。②《竇娥冤》的結局其實是“團圓”的表象、悲劇的實質,竇娥只能在死后以“冤魂”的身份為自己鳴冤、復仇,大仇得報的表象之下是深沉的悲苦和控訴,增強了故事的悲劇性。 5.①首先指出這場論戰由來已久,關鍵在于確立一個科學標準,駁斥中國無悲劇論者只依據西方的悲劇理論判斷中國古代無悲劇不科學。②然后指出西方判定悲劇的法則本身也是在發展變化的。③接下來退一步講,舉例證明,即使按照西方的判定悲劇的理論,中國古代也有合其標準的悲劇。④以《竇娥冤》為例,進一步反駁某些人不正確的看法,從本質上證明了其悲劇性。
【導語】這篇學術論文圍繞“中國古代有無悲劇”的爭議展開,從西方學者的早期偏見切入,梳理了中西方學界對該問題的百年論辯。作者以《趙氏孤兒》《竇娥冤》等經典劇作為例,通過中西悲劇理論的對比分析,有力駁斥了“中國無悲劇論”。文章結構嚴謹,先破后立:先呈現爭議焦點,再系統解構西方標準,最后確立中國悲劇的民族特性。論證方法上注重文本分析與理論闡釋相結合,既尊重西方理論體系,又強調中國戲曲的獨特性,展現出文化自信的學術立場。
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杜赫德、蔣觀云等人認為中國古代無悲劇,是因為中國戲劇既不遵守三一律”錯誤。中國戲劇“不遵守三一律”是杜赫德的觀點,蔣觀云并未提及此觀點;“遵守三一律”也不是判斷悲劇的標準。
故選A。
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C.“那么就應該取消以主角的身份地位判定悲劇的標準”錯誤。從文中可以看出,西方以主角的身份地位來判定悲劇,經歷了一個變化的過程,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悲壯,小人物有小人物的辛酸,沒說應該取消這個評判標準。
故選C。
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文章開篇闡述了中西關于中國古代有無悲劇的觀點爭議,對應①中西觀點之爭辯;
中間重點論述了判定中國古代悲劇的科學標準問題,對應②判定標準之探討;
最后通過具體的戲曲作品如《竇娥冤》《梧桐雨》等進行分析論證,對應③作品實例之剖析。
三者從不同方面概括了中國古代悲劇研究的主要內容。
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小人物主角符合悲劇發展的標準。原文明確指出,西方悲劇法則并非一成不變,“啟蒙運動時期,創作上出現了第一部市民悲劇——萊辛的《薩拉 薩姆遜小姐》,于是宣告了僅由身世顯赫的大人物獨霸悲劇劇壇的歷史的結束”,此后“大人物和小人物一齊登上了悲劇舞臺”。而《竇娥冤》作為“以小人物為主角的悲劇”,符合西方悲劇發展后的標準,因此具備悲劇屬性。
②結局表象團圓,實質充滿悲劇性。原文分析《竇娥冤》時提到,其結局“表面團圓而內里悲痛”:竇娥以“冤魂”身份“鳴冤,訴苦,告狀,復仇,將生時遭受的種種苦難乃至屈死后的‘一靈兒怨哀哀’都血淚俱迸地傾吐了出來”。作者強調,這種結局讓觀眾“同臺上雖死猶生的竇娥一起,再感受一次全劇的悲哀,并使這般悲哀感受升華到感天動地泣鬼神的境界”,因此“實質上是一種富有‘悲劇性’的悲劇結局”。
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論證思路的能力。
①指出論戰核心是科學標準,駁斥單一西方理論的不科學性。原文明確“這場論戰的關鍵在于確立怎樣的判定中國古代悲劇的科學標準”,并批評此前“未能完全知己知彼而輕易妄自菲薄的心態”,即反對僅以西方《詩學》的傳統標準(如“大人物主角”“逆境結局”)否定中國悲劇的做法。
②闡明西方悲劇法則本身在發展變化。原文指出,西方悲劇并非固守“身世顯赫的大人物充當主角”的法則,“文藝復興和嗣后的啟蒙運動時期,這一傳統觀念便有所突破”,啟蒙運動后“大人物和小人物一齊登上了悲劇舞臺”,說明西方標準本身具有動態性,不能作為僵化標尺。
③舉例證明中國古代有符合西方標準的悲劇。原文列舉《梧桐雨》《漢宮秋》等作品,強調它們“不是先離后合,始窮終達,也都沒有以團圓終其結局,倒是符合了‘由順境轉入逆境’的‘常規’”,直接反駁“中國悲劇必團圓”的論調。
④以《竇娥冤》為例,剖析“團圓結局”的悲劇本質。針對“團圓結局非悲劇”的質疑,原文分析《竇娥冤》“結局表面團圓而內里悲痛”,竇娥以冤魂傾訴苦難,使悲哀感受升華,證明其“實質上是一種富有‘悲劇性’的悲劇結局”,從本質上確立其悲劇屬性。
6.C 7.A 8.①兒童視角純真質樸,能更客觀展現菊嬸故事,增強敘述的真實性與感染力。
②通過有限視角逐步揭示菊嬸的遭遇,制造懸念。
③以孩童的天真和成人世界的沉重形成對比,深化主題。 9.①指菊嬸家院子里菊花垂掛的姿態,是直觀的視覺呈現,描繪出菊花生長的模樣。菊花作為線索“懸而未決”,強化敘事懸念。
②象征菊嬸對丈夫的懷念之情,丈夫墜崖攥著菊花,此后菊花承載著她的思念,“懸著”體現情感的難以釋懷。
③暗示菊嬸生活的不確定性,丈夫離世后,她的生活如懸著的菊花,在希望與思念中搖曳,反映出她生活的堅韌與迷茫。
④暗含城鄉對菊花意義理解的差異,反映城鄉文化差異。
【導語】這篇小說以菊花為意象,通過孩子的視角展現了鄉村生活的溫情與堅韌。菊嬸以種菊寄托對亡夫的思念,菊花既是情感的載體,也象征生命的延續。城鄉文化差異的沖突成為情節轉折點,最終又以菊花的商業價值實現和解。結尾孩童的疑問留下開放思考空間,使簡單的鄉村故事具有了文化反思的深度。
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內容,鑒賞表現手法的能力。
A.“是為了展現鄉村秋日景色的優美”錯誤,開篇描寫菊花姿態,不僅展現鄉村秋景,也借以引出菊嬸及相關故事。
B.“更是對農村生活的喜愛”錯誤,文中未體現新娘子因喜愛農村生活決定嫁給阿華。
D.“表達了對城鄉文化差異的批判與反思”錯誤,結尾疑惑體現城鄉文化差異,但“批判與反思”過度解讀。原文僅客觀呈現差異,未表達批判(如“長大后去看看”體現好奇而非批判)。結尾引發對菊花含義及相關現象思考。
故選C。
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情節、語段的能力。
A.“這種喜愛超越了對尋找牛這件事的重視”錯誤,文中未體現丈夫對菊花喜愛超越找牛,他墜崖攥著菊花可能是多種因素,選項表述絕對。
故選A。
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敘述視角的能力。
①由“我像被釘子釘住似的,瞧瞧這一叢,看看那一簇”“我指著他又油又亮的頭發,學著大人的口氣說:‘奶油包頭锃光亮,蒼蠅飛過打滑脫’”可知,“我”以孩子的眼睛觀察菊嬸家滿院的菊花、阿華哥的裝扮,如實呈現了菊嬸家菊花的美與生活的溫馨,讓讀者更能感同身受,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與感染力。
②由“我沒見過菊嬸的丈夫”“聽人說,許多年前,生產隊的一頭牛丟了……手里還緊攥著幾朵菊花”可知,“我”作為孩子,通過大人的“聽說”碎片化地揭示菊嬸的遭遇,制造了“菊嬸為何種這么多菊花”的懸念。
③由“那菊花可好看了”“問題就出在阿華帶去了一束菊花”“那戶人家說,菊花是送給死人的”可知,孩童視角的天真爛漫與成人世界的世俗偏見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傳統觀念對人的束縛。由“新娘子是城里的姑娘……像蜜蜂一樣,再也不想離開了”可知,孩童視角下“美與愛能跨越偏見”的結局,更含蓄地表達了對純真情感的贊美以及對打破世俗桎梏的期待,深化了“真愛與美超越世俗定義”的主題。
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標題的含義和作用以及詞語的含義的能力。
①由“紫紅色的菊花鬧盈盈地掛在籬笆上,像爹爹喝酒的酒盞……風一吹,一晃一晃的”可知,“懸著”首先是對菊花垂掛于籬笆、隨風搖曳姿態的直觀描寫。而菊花作為貫穿全文的線索,從菊嬸栽菊、阿華哥送菊遇挫到最終靠菊花致富,“懸著”的姿態暗喻故事走向的“懸而未決”,強化了敘事懸念。
②由“菊嬸的丈夫摔死在懸崖下,手里還緊攥著幾朵菊花”“第二年她家院子栽了好多菊花,一年比一年多”可知,菊嬸年年種菊、發髻插菊的行為,表明她對丈夫的思念從未消散?!皯抑币辉~恰如其分地體現了這種情感雖歷經歲月,卻始終“懸”在心中,難以釋懷。
③由“調查結論是死者并非因公而死,不能補償”“阿華第一次去女朋友家被掃地出門”可知,丈夫離世后,菊嬸的生活陷入困境,如同“懸著”的菊花在風中搖擺,但她“沒哭也沒鬧”,堅持種菊、送菊,又展現出堅韌一面?!皯抑奔劝凳酒渖畹娘h搖,也隱含她在困境中對希望的堅守,在迷茫中保持生命的韌性。
④由“村里誰家來客人必參觀菊嬸的院子,討菊花時菊嬸笑瞇瞇相送”與“城里女友父母罵‘晦氣’,朝阿華吐唾沫”可知,菊花在鄉村是美的象征,承載著鄰里溫情與自然詩意;而在城市語境中,菊花因多用于追思故人,被視為“不吉利”。這種意義的割裂通過“懸著”的菊花得以凸顯,隱喻現代文明與鄉土傳統的碰撞,引發對文化差異的深層思考。
10.BDF 11.D 12.C
13.(1)我現在聽從司馬的勸諫,這只能禁止我一個人這樣做罷了,怎么對待還想去游玩的后人呢?
(2)傅說穿著粗布衣服,系著繩索,武丁推舉他讓他做三公,參與管理天下的政事,治理天下的百姓。
14材料一:提及堯和舜治理天下致力于求賢,意稱贊宓子賤有治政大才。
材料二:用堯推舉舜做天子治理好天下之例,是為了證明古代圣王以尚賢為治政之本。
【導語】這兩則材料展現了先秦時期兩種不同的政治智慧。材料一通過楚王游荊臺的故事,突出子西“以退為進”的勸諫藝術,體現了儒家“忠諫”與“禮制”的思想內核;材料二則以墨子“尚賢”主張為核心,列舉堯舜舉賢的史實,強調任人唯賢的治國理念。兩文雖都引堯舜為典范,但前者側重君主納諫的品德修養,后者著重選賢任能的制度設計,折射出儒墨兩家不同的政治理想。
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令尹子西騎馬走了十里路,忽然拉住馬韁繩停下來說:“我想說說合乎為臣之道的話,大王您愿意聽嗎?”
“子西步馬十里”中“十里”是“步馬”的補語,故在B處斷句;
“曰”引出后文所說內容,是標志性斷句詞,故在其后D處斷句;
“臣愿言有道”是主謂賓結構,“臣”是主語,“言”是謂語,“有道”是賓語,表意完整,故在F處斷句;
“王肯聽之乎”是疑問句,“王”是主語,“聽”是謂語,“之”是賓語,“乎”是句末語氣詞,表疑問語氣,表意完整,中間不斷開。
故選BDF。
1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和句式的理解能力。
A.正確。均為主謂倒裝句。正常語序為:子西之諫也至哉。/百姓之謂我愛也宜乎。句意:子西的勸諫太好了啊!/百姓認為我吝嗇是應該的啊。
B.正確。“兄”,均為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兄長一樣。句意:以對待兄長的禮節侍奉五個人。/我應當用對待兄長的禮節對待他。
C.正確?!岸?, 通 “爾”,你/連詞,表并列,并且。句意:來輔助你自身。/并不是有能力使它結果實早并且多。
D.錯誤?!皩彙?,慎重、審慎/深知。句意:慎重地以崇尚賢能來治理政事。/深知住在陋室中反而容易使人安適。
故選D。
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C.“孔子認為這種做法不對”錯誤。材料一提到“‘不齊之治也,父恤其子,其子恤諸孤,而哀喪紀?!鬃釉唬骸」澮玻∶窀揭?,猶未足也’”,孔子認為這是小的方面,小民會依附,但還不夠,并不是認為這種做法不對。
故選C。
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聽”,聽從;“是”,這;“若……何”,怎么對待……呢。
(2)“被褐帶索”,穿著粗布衣服,系著繩索;“以為”,讓……做;“接”,管理。
1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句段含義和作用的能力。
材料一:根據“昔堯舜聽天下,務求賢以自輔。夫賢者,百福之宗也,神明之主也。惜乎不齊之所以治者小也”可知,材料一中提到堯舜之事,是孔子在與宓子賤討論治政之道時,以堯舜“務求賢以自輔”為例,稱贊宓子賤能“事賢稟度”,有治政大才,不過孔子認為宓子賤治理單父的方法還不夠宏大,比不上堯舜聽天下。
材料二:文中提到“故古者圣王唯能審以尚賢使能為政,無異物雜焉,天下皆得其利”“古者舜耕歷山,陶河瀕,漁雷澤,堯得之服澤之陽,舉以為天子,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材料二以堯推舉舜做天子,舜得以“與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為例,是為了論證“古者圣王唯能審以尚賢使能為政,無異物雜焉,天下皆得其利”這一觀點,即證明古代圣王以尚賢為治政之本。
參考譯文:
材料一:
楚昭王將要到荊臺去游玩,司馬子祺諫阻,楚昭王對他很生氣。令尹子西在殿下附和贊成,進諫說:“現在到荊臺去觀賞是不可錯過的大好機會啊。”昭王非常高興,拍著子西的背說:“我要和你共同去享受賞玩的樂趣?!绷钜游黩T馬走了十里路,忽然拉住馬韁繩停下來“我想說說合乎為臣之道的話,大王您愿意聽嗎?”昭王說:“你說說看?!弊游髡f:“我聽說作為人臣而忠誠于他的君主,那么即使是爵位和俸祿也不足以獎賞他;而那些阿諛奉承君主的人,那么即使是刑法也不足以懲罰他。司馬子祺,是一個忠臣;而我,卻是一個阿諛之臣。希望大王獎賞忠臣而懲罰諛臣。”昭王說道:“我現在聽從司馬的勸諫,這只能禁止我一個人這樣做罷了,拿還想去游玩的后人怎么辦呢?”子西說:“想要禁止后世去游玩也很容易。大王您去世以后,將陵寢修建在荊臺上面,那么子子孫孫都將不忍心到父祖的墓地上把這作為游樂之地了?!闭淹跽f:“好的!”于是就中途返回了??鬃勇犅勥@件事之后,說:“令尹子西的勸諫真是好極了!走了十里地的路程就諫止了昭王,也諫止了百世之后的后人??!”
孔子對宓子賤說:“你治理單父的時候,百姓們都很高興,你是用怎樣的辦法使那里得到如此好的治理的呢?請你告訴我你治理的辦法?!卞底淤v回答說:“我治理的辦法,就是父親要照顧教育好自己的兒子,而兒子要去照顧那些孤兒,而且對表事要哀痛?!笨鬃诱f:“不過這些都是小的方面,能使小民親附,還是不夠的?!卞底淤v說:“我以對待父親的禮節侍奉三個人,以對待兄長的禮節侍奉五個人,以對待朋友的禮節侍奉十一個人?!笨鬃诱f:“以對待父親的禮節侍奉三人,這樣就可以使百姓懂得孝順;以對待兄長的禮節侍奉五人,這樣就可以使百姓懂得敬愛兄長了;以對待朋友的禮節侍奉十一人,這樣就可以使百姓懂得尊崇賢才。不過這也只是平常的善行,可以使一般的人親附,還是不夠的。”宓子賤說:“這個地方的百姓中有五個比我賢明的人,我侍奉他們而且還接受他們的教誨,他們都教給我為政之道。”孔子感嘆地說:“成就大業的方法就是從這里顯現出來的?。那皥蚝退粗卫硖煜拢冀吡λ亚筚t人來輔佐自己。賢人是一切福祉的本源,也是神明的根本。可惜子賤只能用圣王之道治理很小的地方啊。”
材料二:
況且把崇尚賢能的人作為治理政務的根本,難道只是墨子一個人的說法嗎?這是圣明的君王的道術,是先王的書《距年》的記載?!秱鳌氛f:“尋找圣賢的君子和才識超群的人,用來輔佐你。”《湯誓》說:“尋找大圣人,和他同心協力,來治理天下。”這就是說圣人不放棄把崇尚賢能的人任用有能力的人作為治理政務的根本。所以古代的圣明的君王,能夠慎重地把崇尚賢能的人任用有能力的人作為治理政務的根本,不受外物的干擾,天下都得到了利益。
古代的時候舜在歷山耕種,在黃河邊做陶器,在雷澤捕魚,堯在服澤的北岸得到了他,推舉他讓他做天子,接管天下的政務,治理天下的百姓。伊摯,是有莘氏女陪嫁的奴隸,曾經做過廚師,湯得到了他,推舉他讓他做自己的相國,參與管理天下的政務,治理天下的百姓。傅說穿著粗布衣服,系著繩索,武丁推舉他讓他做三公,參與管理天下的政事,治理天下的百姓。這些人為什么起初低賤而最后卻變得顯貴,起初貧窮而最后變得富裕呢?那就是因為王公大人明白把崇尚賢能的人任用有能力的人作為治理政務的根本。所以百姓不會饑餓了卻得不到食物,不會寒冷了卻得不到衣服,不會疲勞了卻得不到休息,國家也不會混亂了卻得不到治理。
15.B 16.①“餐氈”寫蘇武在匈奴嚼雪吞氈毛的經歷,暗含詩人不會因處境艱難而屈服的頑強斗志;②“雁使”寫漢朝以大雁傳書為由,最終接蘇武回國之事,表達了詩人重回朝廷效力的渴望;③詩句借蘇武困守北海、持節不失類比詩人閑居帶湖、心憂國事,表達了詩人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懷。
【導語】辛棄疾的《詠雪》通過描寫雪景,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自身懷才不遇的感慨。詩中既有對未能報國的遺憾,也有對未來豐收的期盼,情感復雜而深沉。借用歷史典故,增強了詩歌的厚重感和思想深度。
15.本題考查學生綜合鑒賞詩歌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
B.“表達了詩人既然不受重用,不妨暫且逍遙的豁達”錯誤?!拔醋嗖讨萁?,且歌梁苑詩”,意思是還沒有奏報平定蔡州、淮西的勝利消息,權且以歌詠梁園的詩歌寄情。結合注釋①可知,詩人罷官閑居,不受重用,此處“未奏”是暗指國事多難,山河破碎,詩人無能為力,“且歌”是無奈之舉,表達了詩人因懷才不遇而憤懣不平。
故選B。
16.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結合《蘇武傳》的相關內容來看,“餐氈”應當指蘇武不肯投降之后,匈奴人“乃幽武置大窖中”,蘇武“絕不飲食。天雨雪,武臥嚙雪,與旃毛并咽之,數日不死”這一故事,對照辛棄疾“罷官閑居帶湖”的經歷,其中暗含的應是詩人期望自己如蘇武一樣,雖遭遇艱難困苦的處境,也要保持頑強的斗志,不能輕言投降的心志。
②“雁使”所指的內容,應是《蘇武傳》結尾部分所述的蘇武歸國的故事,即“(常惠)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边@一段內容。詩人以“懷”字搭配“雁使”一詞,表達的就是自己也懷有等待“雁使”的言外之意,具體而說,就是希望能像蘇武一樣,雖遭磨難,但最終能回歸朝廷,再次為國效力。
③詩人特意用蘇武出使匈奴、持節不失的故事,肯定也有以蘇武勉勵自己的用意,結合詩人在全詩中所要表達的心憂國事卻報效無門的悲憤,即可推斷出詩句用蘇武典故,借以表達詩人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懷。
17. 以吾一日長乎爾 毋吾以也 夜縋而出 見秦伯 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氣蒸云夢澤 波撼岳陽城/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錯字詞:“爾”“毋”“縋”“蒸”“撼”“迥”。
18.“應”改為“映”,“敝”改為“弊”,“震”改為“振”。 23.A身臨其境 B源源不斷 24.句②去掉“所”或改為“的”。句⑥去掉“很快”或“一時間”。 25.甲:湘西的寧靜祥和 乙:鄉土文學不拘一格(多種多樣) 丙:充滿了浪漫色彩 26.示例一:傳統中醫作為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有著獨特的理念與深厚的底蘊,宛如一座巍峨的豐碑在醫學的歷史長河中屹立不倒。
示例二:傳統中醫作為民族傳承的珍貴遺產,有著精妙的技法與神奇的功效,像一座堅固的堡壘在疾病的面前守護安康。
【解析】22.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并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的能力。
“反應”的“應”應寫作“映”。“反應”,因為事件所引發的回應。“反映”,把客觀事物的本質表現出來。本處是說通過文學作品將時代浪潮對鄉土的沖擊體現出來,應是“反映”。
“敝病”的“敝”應寫作“弊”。“敝”,破舊、簡陋的意思。“弊”,害處。所以應是“弊病”。
“震聾發聵”的“震”應寫作“振”。“振聾發聵”,指聲音很大,連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麻木的人。
19.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A.語境強調讀者通過文字仿佛置身于鄉土場景中,可填“身臨其境”。“身臨其境”,指親身面臨那種境地。
B.修飾“注入了新的活力”,需體現持續不斷的特點,并且結合語境“自誕生之日起”,說明鄉土文學為中國文學的發展不斷地注入新活力,可填“源源不斷”?!霸丛床粩唷?,接連不斷、連綿不絕。
20.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句②,結構混亂?!笆荇斞浮脑靽裥浴枷胨鶈l”句式雜糅,可去掉“所”或改為“的”。
句⑥,成分贅余?!耙粫r間很快”語義重復,可去掉“很快”或“一時間”。
21.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甲處:需與“莫言筆下高密的粗獷豪放”形成地域風格對比,結合沈從文作品特點(如《邊城》),體現其筆下湘西特色,可填“湘西的寧靜祥和”。
乙處:后文分述“寫實手法”和“浪漫元素”,此處需總括鄉土文學在表現手法上的多樣性,可填“鄉土文學不拘一格(多種多樣)”。
丙處:前文說到鄉土文學在表現手法上有“寫實手法”和“浪漫元素”,而孫犁的《荷花淀》是針對“浪漫元素”舉的事例,所以具有浪漫色彩,可填“充滿了浪漫色彩”。
22.例文:
居安思危,行穩致遠
“治不忘亂,安不忘?!?,揚雄在《冀州箴》中留下的這八個字,穿越兩千年的歷史塵埃,依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它揭示了一個永恒的真理:真正的安定不是對危險的視而不見,而是在歌舞升平中保持清醒的警覺。這穿越千年的智慧之語,對當下的我們而言,依舊是振聾發聵的警示,時刻提醒著:唯有居安思危,方能行穩致遠。
在個人成長的漫漫長路中,居安思危是不可或缺的智慧。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說,當我們在某次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沾沾自喜之時,或許成績下滑的危機已悄然潛伏。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看似一帆風順的學習進程中,若不能時刻保持危機感,被一時的成功沖昏頭腦,便極易陷入成績下滑的困境。相反,那些始終保持警惕、居安思危的同學,會將每一次成功視為新的起點,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極限,在學業上持續進步。
從更宏觀的社會層面來看,居安思危更是推動社會進步和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以華為公司為例,在通信領域取得巨大成就后,華為并沒有滿足于現狀,而是敏銳地察覺到行業發展的趨勢和潛在的挑戰。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和技術封鎖的風險,華為加大研發投入,積極布局 5G 技術,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正是這種居安思危的戰略眼光,讓華為在面對美國的技術制裁時,能夠從容應對,成功突破困境,在全球 5G 市場占據領先地位。相反,柯達公司在膠卷市場長期占據主導地位,卻未能及時察覺到數碼技術帶來的變革,依舊沉浸在過去的輝煌中,故步自封。最終,隨著數碼時代的到來,柯達公司失去了市場優勢,走向衰落。這一正一反的案例充分說明,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國家,只有時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識,才能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痹谶@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機遇和挑戰。一時的安逸可能只是短暫的假象,潛在的危機或許正悄然逼近。我們應當將居安思危的理念融入到學習和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中。在學習上,保持謙遜和進取的態度,不斷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在生活中,珍惜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未雨綢繆;在面對社會發展的浪潮時,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的思維,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
本題選取了學生比較熟悉的一些經典語句,希望學生圍繞“安”探討其哲理情思,論述其在當今社會的價值,領悟其對青少年的現實意義。
材料中的第一句出自《諫太宗十思疏》,這是學生必背篇目中非常熟悉的一句話,意思是將要興建什么,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定。這句話充分體現了政治治理中“安”的核心地位。古代中國的政治理想是建立“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的安定社會,這種安定不是強制的凝固,而是各得其所的動態平衡。第二句意思是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有所收獲。這句話則闡述了“安”對于個人修養的重要作用。作者意在說明,這種“安”不是消極的靜止,也不是對外界的無知無覺,而是充分感知后的超越與釋然,是回歸本然后的澄明狀態,是歷經滄桑后的淡然與通透。如果說,上述兩則材料重點探討了“安”對于個人以及國家的積極意義,那么,第三、四句話,就意在警醒我們注意到“安”的一部分負面影響,對“安”進行思辨性思考。材料第三句《莊子》言“其安易持”,看似強調安定的重要性,實則暗含警示——過于安穩反而容易喪失警惕。揚雄“治不忘亂,安不忘?!眲t直接點明了這種辯證思維——真正的安定生于憂患意識,而非對危險的忽視。
試題要求考生針對材料中的某一句話或幾句話展開思考。對此,可以選擇第二句,結合當代社會精神焦慮普遍存在的現象,討論我們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如何看待與追求“安”,并可強調當代人追求的“安”,不應僅是外在環境的穩定舒適,更應是通過自我修養達到的“不動心”狀態——無論外界如何變化,都能保持內心的從容與明晰。也可以重點針對材料第三、四句,對“安”進行辯證性思考。考生可通過說明“安”不是逃避現實的鴕鳥策略,而是直面生活后的豁達;不是消極的停滯不前,而是積極的內在平衡,從而強調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立意:
1.居安思危,方得長安。
2.在變動不居的世界中保持心靈安定的能力。
3.在動態平衡重實現安定和諧。
4.“安”非外在,而屬內在。
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肃省| 车致| 县级市| 乌拉特前旗| 进贤县| 平南县| 甘肃省| 杭州市| 镇沅| 徐水县| 大田县| 商水县| 札达县| 和平区| 察雅县| 广安市| 汝阳县| 南通市| 依安县| 汽车| 襄垣县| 梁河县| 从化市| 彰武县| 镇平县| 阳高县| 鹿邑县| 益阳市| 榆中县| 遂平县| 益阳市| 库车县| 外汇| 临汾市| 芜湖县| 余姚市| 满城县| 曲松县| 江西省| 河北省| 洛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