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綜合性學習 有朋自遠方來一、綜合性學習讀書好似一次遠足:你與書中人物相遇,就好像是“有朋自遠方來”。在書中,你可以和優秀的人物為伴,與深邃的思想共舞。七(1)班同學們準備開展“少年正是讀書時”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與。1.【讀書·策劃】班上要辦一次以“讀書”為主題的手抄報展,小成設計了自己的手抄報欄目,請幫他再設計兩個欄目,使手抄報的內容更豐富。欄目一:名人嗜讀趣事欄目二:讀書方法匯編欄目三: 欄目四: 2.【讀書·探究】請你提取下面兩則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話概括學校圖書館現狀。【材料一】學校圖書館經過20多年的建設,目前共有紙質圖書三萬余冊,包括文學、歷史、科技、教育、外語、計算機等類別,紙本期刊雜志60余種,藏書總量在同類校中名列前茅;圖書館除了收藏有印刷型書籍和期刊以外,還有中外經典影片、音樂唱片、教學錄像等音像資料。【材料二】學生去圖書館情況的調查統計你的概括: 3.【讀書·交流】現在的中學生,更喜歡方便快捷的網絡閱讀,較少能靜下心來閱讀紙質書籍,去領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時也只喜歡在手機、電腦上閱讀,很少閱讀紙質書籍,你將如何勸說他更多地閱讀紙質書籍呢?二、綜合題懂得處友,就懂得了處人;懂得處人,就懂得了做人。有了朋友,生命才顯出它全部的價值。九(8)班組織同學們舉行“有朋自遠方來”主題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任務。4.圍繞活動主題,請你為本次活動擬一條簡明有感召力的標語。(不超過15字)5.請你說出兩個有關交友的成語或交友的故事名稱。6.請仿照下面示例,在橫線上寫一句話使前后構成一組排比句。友誼是和煦輕柔的春風,讓人溫暖貼心; , ;友誼是茫茫大海的燈塔,讓人執著堅定。請你參與“有朋自遠方來”的語文實踐活動,并完成以下任務。7.“不求金堂玉馬登高地,但愿高山流水遇知音”,句中的“高山流水”用了一個典故。請簡述這個典故的內容。8.你的同學李明為了請朋友吃東西、看電影,最近經常向家長伸手要錢,還和學校里那些行為習慣比較差的同學走得較近。你該如何勸說他?(至少引用一個有關交友的成語、諺語或格言、詩句)9.請你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思考一下:如果想要交到更多的好朋友,你需要做出哪些具體的改變?學校舉行“有朋自遠方來”綜合實踐活動,請你參與。10.【積累交友詩詞】古代的文人墨客為歌頌友情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詩句,請寫出你最喜歡的兩句,并標明作者。11.請你列舉兩個關于交友的典故。12.【溯源交友之道】請你仔細閱讀下面材料,選出說法不正確的一項( )我國古代學者認為,交友不僅要廣取,而且要審慎,也就是說,不僅要有取友的虛心態度,而且要有擇友的正確標準。墨子把交友比作染絲,他說:“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而已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孔子也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者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A.“學者”“態度”“標準”都是名詞,“認為”“染”“居”都是動詞。B.“與善人居”中“善”的本意是美好的、友善的,這里用它的引申義,可以理解為“品德高尚的”。C.生活中,“鮑魚之肆”通常使用它的比喻義,指壞人成堆、小人聚集的地方。D.這則材料告訴我們,如果自己是君子,就只能與君子交友;如果自己是小人,就只能與小人交往。13.以下材料都是古人結交朋友的事跡,說說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材料一 東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二人于園中鋤草時,發現地里有塊金子,管寧對金子視如瓦片,華歆則拾起金子放在一旁。有一次,二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華歆卻出門觀看。管寧見華歆與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再也不與華歆為友。材料二 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去潁州。范仲淹離京時,一些平日與他交往甚密的官員,紛紛避而遠之。有個叫王質的官員則不然,他正生病在家,聞訊后,立即抱病前去,一直將范仲淹送到城門外。對范仲淹來說,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此時此刻,也就心知肚明了。踏入中學的大門,你肯定認識了許多新同學,結交了不少新朋友。請以“交友”為主題完成下列任務。14.請根據提示,在橫線上寫出恰當的詞語。年齡不相當的人結交為朋友,稱為 之交。割脖子,同生共死的交情稱為 之交。只見過一次的交情稱為 之交。15.下面是小牟同學給李老師寫的邀請函,其中有一處語句不恰當,請找出來并加以改正。①我們很榮幸的邀請您參加我們班級“有朋自遠方來”的主題活動,②期待您能抽出寶貴時間蒞臨指導。活動時間:11月11日下午第三節課。活動地點:701班教室。③感謝您的賞光和支持,④歡迎你對本次活動提出寶貴的拙見。第 句有誤(填序號),修改意見: 16.下列句子中隱含著古人的擇友標準,請各用一個詞概括。①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②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李白③大凡幾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人,以同利為朋。——歐陽修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閱讀心得分享;好書好文推薦2.學校圖書館藏書豐富(數量大、種類多),但經常去的學生極少。3.示例:小明,你好!在手機、電腦上閱讀雖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長期采用這種閱讀方式會使我們的心態浮躁,對我們的眼睛傷害也很大。閱讀紙質書籍,能使我們沉浸于優美的文字之中,放飛想象,陶冶情操。我們何不更多地閱讀紙質書籍呢?【解析】(1)本題考查活動設計。活動形式有學科綜合型、觀察實驗型、專題活動型、課題研究型。采取的形式主要有:觀察、調查、實驗、制作與設計等,這就要求學生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要利用每個單元的綜合知識開展一次實踐活動,一般活動包括五個方面:活動主題,活動目的,活動內容,活動時間,活動要求等,平常多去實踐總結。(2)本題考查圖表探究。首先要認真審讀圖表,從圖表、數據和材料中提取全面、準確的信息,很多圖表分析說明題在設置中都包括了三部分:標題、正文和注釋,我們在審題時就應注意;按照主題思想,對圖表數據中的具體內容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運用學過的知識對圖表中的數據結論進行分析和綜合,由表及里,逐層解剖;看每則表格后面有沒有注釋性說明,這樣的內容對于理解正文內容有很大的幫助,不能忽略。 規范答題,答題的規范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答題步驟的規范,一是語言的規范;因此答題時一定要做到觀點和材料的有機結合,防止脫離圖表,離題千里,堆砌教材理論;又要防止機械照搬試題所給的材料、數據,缺乏理論分析;同時要注意聯系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盡量提高答案的準確度,切忌沒有思考清楚就匆匆做答,這樣的得分一定不高。(3)本題考查如何勸說。先讀懂材料,清楚勸說的對象和內容;然后正面直接表達,有理有節,層層深入,可以引用權威話和例子,借例言理,增強勸說力量,要委婉相勸,采用各種方法,如講故事、換位推論等,不能使用命令或侮辱性的語言等。1.本題考查活動設計。根據主題“讀書”和欄目一、欄目二的提示,欄目一是關于名人讀書的事例,說明讀書的重要性,欄目二是關于讀書方法的,說明讀書技巧,所以欄目三可以是經典名著介紹或讀書心得,之后可以是書海拾貝或推薦好書等。故答案為:閱讀心得分享;好書好文推薦2.本題考查圖表探究。根據【材料一】可知學校圖書館藏書量多(三萬余冊)和藏書豐富; 根據 【材料二】圖表內容是偶爾去圖書館的比例是一半多一點,不去的占了三分之一左右,經常去的不到五分之一;故答案為:學校圖書館藏書豐富(數量大、種類多);但經常去的學生極少3.本題考查如何勸說。勸說首先要讀懂材料內容,然后禮貌打招呼,其次根據內容是好朋友小明平時只喜歡在手機、電腦上閱讀,很少閱讀紙質書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明看手機的危害和閱讀紙質書籍的好處,最后提出希望,注意語言得體。故答案為:小明,你好!在手機、電腦上閱讀雖然更快捷、更方便,但長期采用這種閱讀方式會使我們的心態浮躁,對我們的眼睛傷害也很大。閱讀紙質書籍,能使我們沉浸于優美的文字之中,放飛想象,陶冶情操。我們何不更多地閱讀紙質書籍呢?【答案】4.示例:親密無間,完美邂逅;我給你錦上添花,你對我雪中送炭。5.示例:伯牙絕弦、割席斷交、管鮑之交、刎頸之交6.示例一:友誼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示例二:友誼是五彩繽紛的花朵,讓人心曠神怡。【解析】(1)本題考查擬寫宣傳標語。首先要明確宣傳標語的要求:主題明確,號召性強,簡潔明了;比如在擬寫物品類時,先找出擬寫要求,寫出物品的特點,在擬寫時,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在擬寫活動類的宣傳標語時:在題目中圈畫關鍵詞,寫出這個活動有什么好處或者應該如何去做,并且運用修辭美化語句等。(2)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積累。要求學生不僅要了解古今中外一些著名文學家代表人物及作品等文學常識,而且要對他們的一些代表作品進行閱讀, 要求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之外,加強課外著名文學作品的閱讀,特別是少數名家的作品,平常養成多閱讀多積累多做筆記,它涉及到古今中外眾多的作家、作品、體裁和寫作技法,零散瑣碎,繁多龐雜,這么多的內容,要想很短一段時間內掌握它,確非易事,這便要求大家平時就注意搜集、歸納、整理。只要日積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積沙成塔;再加上常看常記,爛熟于心。(3)本題考查句子仿寫。句子仿寫的要求為內容要協調一致,前后呼應,內容協調一致,具體包含一是仿句和被仿句(或稱例句)的內容要有內在的聯系,要能夠互相搭配、互相銜接,二是仿句與被仿句的內容和精神實質要一致,(感情-色彩、正反對立關系、富有哲理性和啟迪性等方面。)一定要結合被仿句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前后呼應是指如果被仿句前邊的句子與后面的句子在語意上存在相互聯系、相互對應的關系,那么仿句也要在語意上體現這種相互聯系、相互呼應的關系;句式要統一句式,即句子的結構形式;修辭要相同,是指仿句和被仿句所用的修辭方法要完全相同;字數要相等或大致相等。康塞爾:一位對主人忠心耿耿的小伙子,他老實本分、性格開朗,對分類學非常入迷。他愿意冒生命危險跟隨主人參與“捕鯨”行動;看到主人落水后,勇敢地跳下去搶救;在南極缺氧的時候,把最后一絲空氣留給主人。他是一個任勞任怨、忠心耿耿的仆人。4.本題考查擬寫宣傳標語。擬寫活動類的宣傳標語時:在題目中圈畫關鍵詞,寫出這個活動有什么好處或者應該如何去做,并且運用修辭美化語句等。主題是“交友”,字數不能超過5個字,可以引用名言警句或詩句,比如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等。故答案為: 親密無間,完美邂逅;我給你錦上添花,你對我雪中送炭。5.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積累。學生平常要養成多閱讀多積累多做筆記的好習慣,比如交友的成語 常見的有同甘共苦、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同病相憐、惺惺相惜等;交友的故事有:杵臼之交,杵臼之交出自《后漢書.吳佑傳》,東漢時期,有一個窮苦好學的讀書人,名叫公沙穆。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讀書,總認為自己所學有限,想進入京城太學繼續深造。公沙穆家中窮困,沒有那麼多錢作為他入太學學習的費用。於是,公沙穆到一位吳佑的富戶家做舂米工人。吳佑曾任齊相、長史等官職。有一天,公沙穆正在舂米,吳佑來到他的身邊,吳佑見公沙穆舉止斯文有禮,根本不像做粗工的人,便和他攀談起來。言談中,吳佑發現公沙穆學識淵博,很有見解。吳佑不顧彼此貧富懸殊,便和他在杵臼前成為朋友。在封建社會,貧富縣殊,等級森嚴。一個富豪能夠屈尊降貴與一個窮苦讀書人交朋友,是件難得之事,因此被傳為一段佳話;刎頸之交,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戰國時,趙國宦者令纓賢的門客藺相如,受趙王派遣,帶著稀世珍寶和氏璧從邯鄲出發出使秦國。他憑著智慧與勇氣,完璧歸趙,得到趙王的賞識,封為上大夫。后來,秦王又提出與趙王在澠池相會,想逼迫趙王屈服。藺相如和廉頗將軍力勸趙王出席,并設巧計,廉頗以勇猛善戰給秦王以兵力上的壓力,藺相如憑三寸不爛之舌和對趙王的一片忠心使趙王免受屈辱,并安全回到邯鄲。趙王為了表彰藺相如,就封他為上卿,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還高。這下廉頗可不樂意了,他認為自己英勇善戰,為趙國拼殺于前線,是第一大功臣,而藺相如只憑一張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頗很不服氣,就決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藺相如聽到這個消息,便處處回避與廉頗見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稱病不出。有一次,藺相如有事出門在回車巷遇到廉頗。廉頗就命令手下用各種辦法堵住藺相如的路,最后藺相如只好命令回藺相如府。廉頗就更得意了,到處宣揚這件事。藺相如的門客們聽說了,紛紛提出要回家,藺相如問為什么,他們說:“我們為您做事,是因為敬仰您是個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現在您居然對狂妄的廉頗忍氣吞聲,我們可受不了”藺相如聽了,哈哈一笑,問道:“你們說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將軍厲害 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么怕廉頗呢 秦國現在不敢來侵犯,只是懾于我和廉將軍一文一武保護著趙國,作為趙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頗聽說后,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府向藺相如請罪。從此,他們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難的好朋友,齊心為國效力;莫逆之交,出自《莊子.大宗師》,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等。故答案為: 伯牙絕弦;割席斷交;管鮑之交;刎頸之交6.本題考查句子仿寫。根據上句提示“友誼是和煦輕柔的春風,讓人溫暖貼心”和最后一句“友誼是茫茫大海的燈塔,讓人執著堅定 ”,可知句式是“友誼是 ,讓人 ”,而且句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友誼可以比作鮮花、大海、美酒、花朵、火焰、常青樹、燈塔等。故答案為:友誼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友誼是五彩繽紛的花朵,讓人心曠神怡。【答案】7.示例:“高山流水”的典故講的是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欣賞,兩人成了知音之交。后來鐘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萬分,認為這世上再也不會有知音了,就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8.示例:李明你好!我知道你是一個仗義大方的人,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不是靠金錢來維系的,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以后我們要盡量遠離那些酒肉朋友,你認為呢?9.如收斂自己隨時爆發的脾氣,主動關心他人等。【解析】(1)本題考查句子理解。所謂“理解句子”,它包括三層次意思:表層意義,即字面意義;句內意義,即句子的語境意義(臨時意義);句外意義(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產生的意義;理解重點詞語的本義和語境義,結合句子分析這個加點詞讓句子哪里變得更好更優美更突出,理解文中的句子與詞語的關系,把三者結合起來才能準確理解重點句子含義。(2)本題考查如何勸說。先讀懂材料,清楚勸說的對象和內容;然后正面直接表達,有理有節,層層深入,可以引用權威話和例子,借例言理,增強勸說力量,要委婉相勸,采用各種方法,如講故事、換位推論等,不能使用命令或侮辱性的語言等。(3)本題考查結合實際談體會。首先要透徹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在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時候,應該與作者的思想觀點一致,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弄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和他的基本觀點; 結合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一定要真情實切;針對某種和文章內容有關的社會現象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讀懂文章主要內容和弄清作者思想觀點的前提下,我們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時候,要圍繞中心,結合生活實際來談。7.本題考查句子理解。“ 不求金堂玉馬登高地,但愿高山流水遇知音 ”這句話金堂玉馬——出自紅樓白玉為堂金作馬,高山流水——出自伯牙鼓琴遇知音,意思是伯牙鼓琴鐘子期都能欣賞,后鐘子期死去,伯牙到他的墓前表示再也碰不到知音了。 “高山流水”的典故講的是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欣賞,兩人成了知音之交,后來鐘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萬分,認為這世上再也不會有知音了,就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故答案為:“高山流水”的典故講的是俞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欣賞,兩人成了知音之交。后來鐘子期病故,俞伯牙悲痛萬分,認為這世上再也不會有知音了,就把自己最心愛的琴摔碎,終生不再彈琴。8.本題考查如何勸說。主題是關于“交友”,目的是勸說同學如何正確交友, 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理解和支持的基礎上, 是肝膽相照,無私幫助,是要相互多為對方考慮,不能只顧自己 ,這種關系是一種長期的、互惠的、情感上的聯系。這里小明用錢來交友肯定是不會長久的;要注意引用一個成語、名言或詩句等,比如交友的詩句有: 關于交友的詩句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合意友來情不厭,知心人至話投機;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有兄弟,不如友生;味甘終易壞,歲晚還知,君子之交淡如水等。交友的名言警句有: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君子上交不謅,下交不瀆;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等。故答案為:李明你好!我知道你是一個仗義大方的人,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不是靠金錢來維系的,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以后我們要盡量遠離那些酒肉朋友,你認為呢?9.本題考查結合實際談體會。要多交朋友,可以從三個方面注意:要胸襟豁達、善于接受別人及自己,要不失時機的給別人以表揚。但須注意的是要掌握分寸,不要一味夸張,從而使人產生一種虛偽的感覺,失去別人對您的信任;其次,要掌握交談的技巧,在與人交談時,要注意傾聽他的講話,并給予適當的反饋,在表達自己思想時,要講究含蓄、幽默、簡潔、生動,提意見、指出別人的錯誤,要注意場合,措詞要平和,以免傷人自尊心,產生反抗心理,幽默是語言的調味品,它可使交談變得生動有趣;再次,組織聚會擴大關系;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以愛好結交朋友,也是一種好辦法;搞好人際關系是一門藝術,所有的人都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才能臻于嫻熟,要能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作一個自我分析,從而沖破自我封閉的籬笆,虛懷若谷,去建立一個和諧的人際關系。故答案為:如收斂自己隨時爆發的脾氣,主動關心他人等。【答案】10.示例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示例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11.高山流水;管鮑之交;割席斷交;桃園結義(任舉兩個即可)12.D13.示例:真正的朋友應該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危難之時還能雪中送炭的人,我們應該和品質高尚的人交朋友。【解析】(1)此題考查詩文的背誦、理解與默寫能力。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時,要循序漸進積累所學的應背誦并默寫的內容,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內容;其次是在記憶、積累的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2)此題考查對文學和文化常識積累。考查時一般會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識以及稱謂、歷法、職官、地理、禮俗、文化典籍等。解答這類題目,要求學生熟記學過的名家名篇的介紹和有關的文化常識。(3)本題考查辨析詞性、理解詞義及材料內容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理解材料內容,做此類題需要學生在仔細閱讀材料時,將關鍵句子找出,利用歸納和概括的方法將各種關鍵詞語進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4)本題考查材料的探究能力,要想準確地探究材料的啟示,必須在理解材料的基礎上聯系現實生活深入地、多角度地思考材料蘊含的啟示,不能就事論事,也不能只停留在事物表面,然后再把啟示用合適的語言進行表達。10.只要能圍繞歌頌友誼這個主題寫兩句詩,標明作者,沒有錯別字即可。比如: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韓愈)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故答案為: 示例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示例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11.只要能寫出兩個關于交友的典故即可。比如:杵臼之交。東漢時期,有一個窮苦好學的讀書人,名叫公沙穆。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讀書,總認為自己所學有限,想進入京城太學繼續深造。公沙穆家中窮困,沒有那么多錢作為他入太學學習的費用。于是,公沙穆到一位吳佑的富戶家做舂米工人。吳佑曾任齊相、長史等官職。有一天, 公沙穆正在舂米,吳佑來到他的身邊,吳佑見公沙穆舉止斯文有禮,根本不像做粗工的人,便和他攀談起來。言談中,吳佑發現公沙穆學識淵博,很有見解。吳佑不顧彼此貧富懸殊,便和他在杵臼前成為朋友。割席斷交:《世說新語 德行》,講的是管寧和華歆是一對好朋友,但是他們鋤草看到金子之后,管寧選擇置之不理,華歆卻將其拾起扔走;讀書的時候,看見有禮服的人經過,管寧專心讀書,華歆卻出去觀看。管寧覺得他們不是一路人,便割席與華歆斷交的故事。比喻朋友之間因志不同道不合而絕交;從管寧和華歆的故事,我們可以學到對朋友的要求和標準要高,不交損友。故答案為: 高山流水;管鮑之交;割席斷交;桃園結義(任舉兩個即可)12.ABC正確。D.材料強調的是“交友要有擇友的正確標準”“與善人居”,并非“自己是小人,就只能與小人交往”。故答案為:D13.根據材料一“管寧見華歆與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華歆為友”分析得出:那些和自己習慣愛好、志向不一致的人,我們應遠離。根據材料二“有個叫王質的官員則不然,他正生病在家,聞訊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對范仲淹來說,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此時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分析得出:能共患難的朋友才是真心的朋友,我們應該和品質高尚的人交朋友。故答案為: 示例:真正的朋友應該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危難之時還能雪中送炭的人,我們應該和品質高尚的人交朋友。【答案】14.忘年;刎頸;一面15.④;將“拙見”改為“意見”16.看淡利益;相知;志同道合【解析】(1)本題考查文化常識的辨析。文化常識知識量大,頭緒紛繁。包括傳統文化中事關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和科舉、地理常識、宗法禮俗、服飾和器物、古代音樂和歷代刑罰等相關知識。學生平時要按照一定的線索多看多記。(2)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做好此類題首先要熟知病句的類型,然后要認真閱讀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項查找病因,找準了病因,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繼而找到解決的辦法,準確修改。要注意讀題一定要仔細,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變句子的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3)本題考查對材料的梳理及概括能力。做此類題需要學生在仔細閱讀材料時,將關鍵句子找出,利用歸納和概括的方法將各種關鍵詞語進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14.根據“年齡不相當的人”可得:忘年之交。意為:指年齡輩分不相同的人結交而成的朋友。根據“割脖子,同生共死”可得:刎頸之交。意為:指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根據“只見過一次”可得:一面之交。意為:只見過一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淺。故答案為:忘年;刎頸;一面15.第④句中的“拙見”意為:謙辭,稱自己的見解。不能用來指別人的意見,此處應用“意見”。故答案為:④;將“拙見”改為“意見”16.①意為:君子之間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樣清澈(純潔)不含雜質,小人之間的交往甜得像甜酒一樣。君子之間的交情,并不因利益驅使而怎樣,小人之間的交往,卻多因利益驅使,利益過后,人與人如過眼云煙。可得:看淡利益。②意為:人與人之間貴在彼此知心友好,相互理解,不必重在金錢交往。可得:相知。③意為:君子與君子之間的交往,是以志同道合為基礎的;小人與小人之間的交往,是以共同私利為基礎的。可得:志同道合。故答案為: 看淡利益;相知;志同道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