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4.3 線段的長短第4章 直線與角第2課時 線段的中點情境導入如何找到一條繩子的中點呢?線段AB上有一點C,且點C到點A,B的距離相等,那么點C是線段AB的什么點呢?CBA思考問題:描述一下線段中點的概念呢?(對照圖形)點 C在線段 AB 上,且AC=BC,像這樣把一條線段分成兩條相等的線段的點,叫作線段的中點.因為 C 是線段 AB 的中點,所以 AC = CB = AB ,(或 AB = 2AC = 2CB).中點定義數學語言:注意:(1)線段的中點一定在直線上,并且只有一個.(2)若點C是線段AB的中點,則AC=CB;但反過來,若AC=CB , 點C不一定是AB的中點,如圖所示.知識拓展:線段的三等分點:如圖,若點C,D將線段AB分成相等的三條線段AC,CD,DB,則點C,D叫作線段AB的三等分點,這時AC=CD=DB= AB(類似地,還有四等分點、五等分點等).解:如圖,因為AB=4,點D為AB的中點,所以AD= AB=2.又因為AC=11,點E為AC中點,所以AE= AC =5.5.所以DE=AE-AD =5.5-2 =3.5.例1 已知線段AB=4,延長AB至點C,使AC=11.點D是AB的中點,點E是AC的中點,求DE的長.ACDBE變式 如圖,在直線上有 A,B,C 三點,AB=4 cm,BC=3 cm,如果 O 是線段 AC 的中點,求線段 OB 的長度.解:因為 AB=4 cm,BC=3 cm,所以 AC=AB+BC=7 cm.因為點 O 是線段 AC 的中點,所以 OC= AC=3.5 cm.所以 OB=OC-BC=3.5-3=0.5(cm).(1)逐段計算:求線段的長度,主要圍繞線段的和、差、倍、分關系展開.若每一條線段的長度均已確定,所求問題可迎刃而解.計算線段長度的一般方法:(2)整體轉化:巧妙轉化是解題關鍵.首先將線段轉化為兩條線段的和,然后再通過線段的中點的等量關系進行替換,將未知線段轉化為已知線段.歸納總結例2 如圖,B、C 兩點把線段 AD 分成 2 : 3 : 4 的三部分,點 E 是線段 AD 的中點,EC=2 cm,求:(1) AD 的長; (2) AB : BE.解:(1) 設 AB=2x,則 BC=3x,CD=4x,由線段的和差,得 AD=AB+BC+CD=9x.由 E 為 AD 的中點,得 ED= AD= x.由線段的和差,得 CE=DE-CD= x-4x= =2.解得 x=4. ∴ AD=9x=36 (cm).(2)AB : BE.解:AB=2x=8 cm,BC=3x=12 cm.由線段的和差,得 BE=BC-CE=12-2=10(cm).所以 AB : BE=8 : 10=4 : 5.方法總結:在遇到線段之間比的問題時,往往設出未知數,列方程解答.變式:如果線段 AB=6,點 C 在直線 AB 上,BC=4,D 是 AC 的中點,那么 A、D 兩點間的距離是( )A. 5 B. 2.5 C. 5 或 2.5 D. 5 或 1【解析】本題有兩種情形:(1)當點 C 在線段 AB 上時,如圖:所以 AC=AB-BC=6-4=2.因為 D 是 AC 的中點,所以 AD=1.(2)當點 C 在線段 AB 的延長線上時,如圖:所以 AC=AB+BC=6+4=10,因為 D 是 AC 的中點,所以 AD=5.故選D.方法總結:解答本題關鍵是正確畫圖,本題滲透了分類討論的思想,體現了思維的嚴密性,在今后解決類似的問題時,要防止漏解.合作探究 AB如圖,從 A 地到 B 地有四條道路,除它們外能否再修一條從 A 地到 B 地的最短道路?如果能,請你在圖上畫出最短路線.發現:兩點之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思考:2. 如圖,人們修建公路遇到大山阻隔時,常會打一條隧道直穿過去,為什么?因為修隧道可以縮短兩地之間的路程, 實現路途近的目的。 線段有如下的基本事實:兩點之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兩點之間線段的長度,叫作這兩點之間的距離.這5條線中,線段AB最短.線段AB的長度就是A,B兩點之間的距離.AB注意:(1)兩點間的距離是一個具體的數量,而線段是圖形,因此不能把A,B兩點間的距離說成線段AB;(2)兩點間的連線是指以兩個點為端點的任意線,包括線段、折線和曲線,有無數條.典例精析[解析] 在 MN 上任選一點 P,它到 A,B 的距離即線段 PA 與 PB 的長,結合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可求.例3 如圖所示,直線 MN 表示一條鐵路,鐵路兩旁各有一點 A 和 B,表示兩個工廠.要在鐵路上建一貨站,使它到兩廠距離之和最短,這個貨站應建在何處?解:連接 AB,交 MN 于點 P,則這個貨站應建在點 P 處.PP(1) 兩點之間的距離的概念描述的是數量,而不是圖形,指的是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而不是線段本身.(2) 在解決選擇位置、求最短距離等問題時,通常轉化為“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歸納總結1. 如圖,P是線段MN的中點,那么MN=____MP=____PN,MP=PN=______MN.MNP222. 如圖,用刻度尺量出AB,AC,BC的長度,并比較AB+AC與BC的長短.不通過測量,你能比較AB+AC與BC的長短嗎?依據是什么?ABC解:AB+AC >BC.能,依據是“兩點之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連結兩點的線段叫作兩點間的距離B.在所有連接兩點的線中,直線最短C.線段AB就是表示點A到點B的距離D.點A到點B的距離就是線段AB的長度D4.已知A、B、C三點在同一直線上,如果線段AB=6cm,BC=3cm,A、C兩點的距離為d,那么( )A. d=9cm B. d=3cmC. d=9cm或d=3cm D. d大小不確定C5.如圖,已知線段AB=6 cm,C是AB的中點,D是AC的中點,求線段BD的長.ABCD解:因為AB=6 cm,C是AB的中點,所以AC=BC= AB=3 cm.因為D是AC的中點,所以AD=CD= AC=1.5 cm.所以BD=BC+CD=3+1.5=4.5 ( cm ).2.線段的基本事實:兩點之間的所有的連線中,線段最短.3.兩點之間線段的長度,叫作這兩點之間的距離.1.線段的中點點 C在線段 AB 上,且AC=BC,像這樣把一條線段分成兩條相等的線段的點,叫作線段的中點.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