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章數據的分析 測試卷時間:100分鐘 滿分:12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服裝店老板在清點庫存時發現,某種男士襯衫L碼賣得最多,他考慮以后要多進L碼的男士襯衫,他參考的是下列統計量中的( )A.平均數 B.眾數 C.中位數 D.方差2.某學生六次數學考試的成績(單位:分)分別為72,80,77,81,89,81,則這組數據的眾數與中位數分別是( )A.81分,80.5分 B.89分,80.5分C.81分,79分 D.89分,81分3.若一組數據x1,x2,x3,…,xn的平均數是8,則另一組數據2x1+1,2x2+1,2x3+1,…,2xn+1的平均數是( )A.8 B.9 C.16 D.174.為了解陽光居民小區“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情況,某志愿者隨機調查了該小區50名成年居民一周的體育鍛煉時間,并將數據進行整理后繪制成如圖所示的統計圖.這50人一周體育鍛煉時間的眾數是( )A.6 hB.20人C.10 hD.3人5.小明參加籃球技能大賽的兩項得分如下表所示,已知總分按控球技能占60%,投球技能占40%計分,則小明的綜合成績為( )控球技能 投球技能得分/分 90 80A.170分 B.86分 C.85分 D.84分6.第8個全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的主題是“有效減少近視發生,共同守護光明未來”.我校積極響應,開展視力檢查.某班45名同學視力檢查數據如下表:視力 4.3 4.4 4.5 4.6 4.7 4.8 4.9 5.0人數 1 4 4 7 11 10 5 3這45名同學視力檢查數據的中位數是( )A.4.6 B.4.7 C.4.8 D.4.97.為考察兩名實習工人的工作情況,質檢部門將他們工作第一周每天生產合格產品的個數整理成甲、乙兩組數據,如表所示.關于這些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的眾數相同B.甲、乙的中位數相同C.甲的平均數小于乙的平均數甲 2 6 7 7 8乙 2 3 4 8 8D.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8.一次數學測試,某小組五名同學的成績(單位:分)如下表所示(有兩個數據被遮蓋),那么被遮蓋的兩個數據依次是( )組員 甲 乙 丙 丁 戊 方差 平均成績得分 81 79 ■ 80 82 ■ 80A.80,2 B.80, C.78,2 D.78,9.為了解某地氣溫變化情況,某研究小組記錄了寒假期間連續6天的最高氣溫,結果(單位:℃)如下:-6,-3,x,2,-1,3.若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1,則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A.方差是8 B.離差平方和是54C.眾數是-1 D.平均數是-110.某班37名同學中只有1位同學身高是165 cm.若除甲、乙外其余35名同學身高的平均數和中位數都是165 cm,則該班37名同學身高的平均數a和中位數b不可能是( )A.a>165 cm,b=165 cm B.a<165 cm,b=165 cmC.a<165 cm,b=164 cm D.a=165 cm,b=166 cm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20分)11.學校將平時成績、期中成績和期末成績按3∶3∶4計算學生的學期平均成績.若某同學的數學平時成績、期中成績和期末成績分別是90分、85分、90分,則該同學數學學期平均成績是 分. 12.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學參加立定跳遠訓練,他們成績的平均數相同,據此得出方差如下:=2.5,=3.1,=7,=0.9,則這四名同學中成績最穩定的是 . 13.已知點(x1,y1),(x2,y2),(x3,y3)都在函數y=2x的圖象上,若數據x1,x2,x3的平均數為3,則數據y1,y2,y3的平均數為 . 14.若一組數據6,9,11,13,11,7,10,8,12的中位數是m,眾數是n,則關于x,y的方程組的解是 . 15.若六個正整數的中位數是4.5,唯一的眾數是7,最大數與最小數的差是6,則這六個正整數的和為 . 三、解答題(共70分)16.(6分)某班組織了“我和我的祖國”演講比賽,甲、乙兩隊各有五人參加比賽,得分如表(10分制):甲隊 8 10 8 6 8乙隊 7 9 5 10 9(1)甲隊成績的眾數和乙隊成績的中位數各是多少?(2)計算乙隊成績的平均數和方差;(3)已知甲隊成績的方差是1.6,則哪個隊成績比較穩定?請說明理由.17.(6分)一次數學測驗中,以60分為標準,超過的部分用正數表示,不夠的部分用負數表示.其中5名學生的成績如下:+36,0,+12,-18,+20.(單位:分)(1)這5名學生中,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2)這5名學生的平均分是多少?18.(6分)某射擊隊有甲、乙兩名射手,他們各自射擊7次,射中靶的環數記錄如下:甲:8,8,8,9,6,8,9; 乙:10,7,8,8,5,10,8.(1)分別求出甲、乙兩名射手打靶環數的平均數、眾數、中位數;(2)如果要選擇一名成績比較穩定的射手,代表射擊隊參加比賽,應如何選擇?為什么?19.(6分)某校開展了以“不忘初心,奮斗新時代”為主題的讀書活動,校德育處對本校八年級學生九月份“閱讀該主題相關書籍的讀書量”(下面簡稱“讀書量”)進行了抽樣調查,隨機抽取八年級部分學生,對他們的“讀書量”(單位:本)進行了統計,并將統計結果繪制成如下統計圖.(1)本次所抽取學生九月份“讀書量”的眾數為 本,中位數為 本; (2)求本次所抽取學生九月份“讀書量”的平均數.20.(10分)港珠澳大橋是目前橋梁設計中廣泛采用的斜拉橋,它用粗大的鋼索將橋面拉住.為檢測鋼索的抗拉強度,橋梁建設方從甲、乙兩廠家生產的鋼索中各隨機選取5根鋼索進行抗拉強度的檢測,數據統計如表所示:(單位:百噸)甲、乙兩廠的鋼索抗拉強度檢測統計表鋼索序號 1 2 3 4 5 平均數 中位數 方差甲廠 10 11 9 10 12 10.4 10 1.04乙廠 10 8 12 7 13 a b c(1)求a,b,c的值;(2)橋梁建設方決定用抗拉強度的總體水平和穩定性來確定鋼索的質量,哪家的鋼索質量更優?21.(10分)在體操比賽中,往往在所有裁判給出的分數中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然后計算余下分數的平均分,6個裁判對某一運動員的打分數據(動作完成分)為9.8,9.8,9.5,9.4,9.4,8.5.(1)如果不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計算這組數據的平均分和方差;(2)如果去掉一個最高分和最低分,與(1)中的結果相比,平均數 ,方差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你認為哪種統計平均分的方法更合理?請說明理由.22.(12分)【定義】把一組數據從小到大排列,用m表示中位數,則m把這組數據分為兩部分,依次記為S和T.用a和b分別表示S和T的中位數.這樣a,m,b把所有數據分成個數相等的四部分,稱為四分位數.【應用】甲、乙兩組的測試成績(單位:分)如下:甲:91,96,70,89,60,70,100,80,92,98;乙:92,93,70,88,82,75,96,80,92,95.(1)求甲組數據的四分位數a,m,b;(2)觀察圖中乙組的箱線圖,根據甲組的四分位數繪制甲組的箱線圖;【理解】(3)根據箱線圖和對四分位數的理解,談談你對兩組成績的看法.23.(14分)某校八年級學生開展踢毽子比賽,每班派5名學生參加,按團體總分多少排列名次,在規定時間內每人踢100個以上(含100)為優秀.如表所示是成績最好的甲班和乙班5名學生的比賽數據:(單位:個)班級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總分甲班 100 98 110 89 103 500乙班 89 100 95 119 97 500經統計發現兩班總數相等.此時有學生建議,可以通過考察數據中的其他信息作為參考.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計算兩班的優秀率;(2)求兩班比賽數據的中位數;(3)計算兩班比賽數據的方差,判斷哪個班的方差??;(4)根據以上三條信息,你認為應該把冠軍獎狀發給哪一個班級?簡述你的理由.第六章數據的分析 測試卷時間:100分鐘 滿分:12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 1.服裝店老板在清點庫存時發現,某種男士襯衫L碼賣得最多,他考慮以后要多進L碼的男士襯衫,他參考的是下列統計量中的( B )A.平均數 B.眾數 C.中位數 D.方差2.某學生六次數學考試的成績(單位:分)分別為72,80,77,81,89,81,則這組數據的眾數與中位數分別是( A )A.81分,80.5分 B.89分,80.5分C.81分,79分 D.89分,81分3.若一組數據x1,x2,x3,…,xn的平均數是8,則另一組數據2x1+1,2x2+1,2x3+1,…,2xn+1的平均數是( D )A.8 B.9 C.16 D.174.為了解陽光居民小區“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情況,某志愿者隨機調查了該小區50名成年居民一周的體育鍛煉時間,并將數據進行整理后繪制成如圖所示的統計圖.這50人一周體育鍛煉時間的眾數是( A )A.6 hB.20人C.10 hD.3人5.小明參加籃球技能大賽的兩項得分如下表所示,已知總分按控球技能占60%,投球技能占40%計分,則小明的綜合成績為( B )控球技能 投球技能得分/分 90 80A.170分 B.86分 C.85分 D.84分6.第8個全國近視防控宣傳教育月的主題是“有效減少近視發生,共同守護光明未來”.我校積極響應,開展視力檢查.某班45名同學視力檢查數據如下表:視力 4.3 4.4 4.5 4.6 4.7 4.8 4.9 5.0人數 1 4 4 7 11 10 5 3這45名同學視力檢查數據的中位數是( B )A.4.6 B.4.7 C.4.8 D.4.97.為考察兩名實習工人的工作情況,質檢部門將他們工作第一周每天生產合格產品的個數整理成甲、乙兩組數據,如表所示.關于這些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甲、乙的眾數相同B.甲、乙的中位數相同C.甲的平均數小于乙的平均數甲 2 6 7 7 8乙 2 3 4 8 8D.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8.一次數學測試,某小組五名同學的成績(單位:分)如下表所示(有兩個數據被遮蓋),那么被遮蓋的兩個數據依次是( C )組員 甲 乙 丙 丁 戊 方差 平均成績得分 81 79 ■ 80 82 ■ 80A.80,2 B.80, C.78,2 D.78,9.為了解某地氣溫變化情況,某研究小組記錄了寒假期間連續6天的最高氣溫,結果(單位:℃)如下:-6,-3,x,2,-1,3.若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1,則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A )A.方差是8 B.離差平方和是54C.眾數是-1 D.平均數是-110.某班37名同學中只有1位同學身高是165 cm.若除甲、乙外其余35名同學身高的平均數和中位數都是165 cm,則該班37名同學身高的平均數a和中位數b不可能是( D )A.a>165 cm,b=165 cm B.a<165 cm,b=165 cmC.a<165 cm,b=164 cm D.a=165 cm,b=166 cm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20分)11.學校將平時成績、期中成績和期末成績按3∶3∶4計算學生的學期平均成績.若某同學的數學平時成績、期中成績和期末成績分別是90分、85分、90分,則該同學數學學期平均成績是 88.5 分. 12.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學參加立定跳遠訓練,他們成績的平均數相同,據此得出方差如下:=2.5,=3.1,=7,=0.9,則這四名同學中成績最穩定的是 丁 . 13.已知點(x1,y1),(x2,y2),(x3,y3)都在函數y=2x的圖象上,若數據x1,x2,x3的平均數為3,則數據y1,y2,y3的平均數為 6 . 14.若一組數據6,9,11,13,11,7,10,8,12的中位數是m,眾數是n,則關于x,y的方程組的解是 . 15.若六個正整數的中位數是4.5,唯一的眾數是7,最大數與最小數的差是6,則這六個正整數的和為 25或26或27 . 三、解答題(共70分)16.(6分)某班組織了“我和我的祖國”演講比賽,甲、乙兩隊各有五人參加比賽,得分如表(10分制):甲隊 8 10 8 6 8乙隊 7 9 5 10 9(1)甲隊成績的眾數和乙隊成績的中位數各是多少?(2)計算乙隊成績的平均數和方差;(3)已知甲隊成績的方差是1.6,則哪個隊成績比較穩定?請說明理由.解:(1)因為甲隊成績中8出現了3次,出現的次數最多,所以甲隊成績的眾數為8分.將乙隊成績從低到高排列為5,7,9,9,10,所以乙隊成績的中位數是9分.(2)乙隊成績的平均數為×(5+7+9+9+10)=8(分),所以乙隊成績的方差為×[(5-8)2+(7-8)2+(9-8)2×2+(10-8)2]=3.2.(3)成績比較穩定的是甲隊.理由:甲隊成績的平均數為×(8+10+8+6+8)=8(分).因為甲、乙兩隊成績的平均數均為8分,且1.6<3.2,所以成績比較穩定的是甲隊.17.(6分)一次數學測驗中,以60分為標準,超過的部分用正數表示,不夠的部分用負數表示.其中5名學生的成績如下:+36,0,+12,-18,+20.(單位:分)(1)這5名學生中,最高分是多少?最低分是多少?(2)這5名學生的平均分是多少?解:(1)因為在記錄結果中,+36最大,-18最小,所以60+36=96(分),60-18=42(分),所以這5名學生中,最高分為96分,最低分為42分.(2)因為(36+0+12-18+20)÷5=10(分),所以他們的平均成績=60+10=70(分),故這5名學生的平均分是70分.18.(6分)某射擊隊有甲、乙兩名射手,他們各自射擊7次,射中靶的環數記錄如下:甲:8,8,8,9,6,8,9; 乙:10,7,8,8,5,10,8.(1)分別求出甲、乙兩名射手打靶環數的平均數、眾數、中位數;(2)如果要選擇一名成績比較穩定的射手,代表射擊隊參加比賽,應如何選擇?為什么?解:(1)×(8+8+8+9+6+8+9)=8(環),×(10+7+8+8+5+10+8)=8(環),甲的眾數為8環,乙的眾數為8環,甲的中位數為8環,乙的中位數為8環.(2)選甲參加比賽.理由:×[4×(8-8)2+2×(9-8)2+(6-8)2]=×[3×(8-8)2+2×(10-8)2+(7-8)2+(5-8)2]=.因為,所以甲的成績更穩定,故選擇甲代表射擊隊參加比賽.19.(6分)某校開展了以“不忘初心,奮斗新時代”為主題的讀書活動,校德育處對本校八年級學生九月份“閱讀該主題相關書籍的讀書量”(下面簡稱“讀書量”)進行了抽樣調查,隨機抽取八年級部分學生,對他們的“讀書量”(單位:本)進行了統計,并將統計結果繪制成如下統計圖.(1)本次所抽取學生九月份“讀書量”的眾數為 3 本,中位數為 3 本; (2)求本次所抽取學生九月份“讀書量”的平均數.解:(2)本次所抽取學生九月份“讀書量”的平均數是=3(本).20.(10分)港珠澳大橋是目前橋梁設計中廣泛采用的斜拉橋,它用粗大的鋼索將橋面拉住.為檢測鋼索的抗拉強度,橋梁建設方從甲、乙兩廠家生產的鋼索中各隨機選取5根鋼索進行抗拉強度的檢測,數據統計如表所示:(單位:百噸)甲、乙兩廠的鋼索抗拉強度檢測統計表鋼索序號 1 2 3 4 5 平均數 中位數 方差甲廠 10 11 9 10 12 10.4 10 1.04乙廠 10 8 12 7 13 a b c(1)求a,b,c的值;(2)橋梁建設方決定用抗拉強度的總體水平和穩定性來確定鋼索的質量,哪家的鋼索質量更優?解:(1)a=(10+8+12+7+13)÷5=10,把這些數從小到大排列為7,8,10,12,13,位于最中間的數是10,則中位數b=10,c=×[(10-10)2+(8-10)2+(12-10)2+(7-10)2+(13-10)2]=5.2.(2)甲廠的鋼索質量更優.從平均數來看,甲廠的平均數是10.4百噸,而乙廠的平均數是10百噸,所以甲廠高于乙廠.從中位數來看,甲廠和乙廠一樣.從方差來看,甲廠的方差是1.04,而乙廠的方差是5.2,所以甲廠的方差小于乙廠的方差,所以甲廠的鋼索質量更穩定.故從總體來看,甲廠的鋼索質量更優.21.(10分)在體操比賽中,往往在所有裁判給出的分數中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然后計算余下分數的平均分,6個裁判對某一運動員的打分數據(動作完成分)為9.8,9.8,9.5,9.4,9.4,8.5.(1)如果不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計算這組數據的平均分和方差;(2)如果去掉一個最高分和最低分,與(1)中的結果相比,平均數 變大 ,方差 變小 ;(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你認為哪種統計平均分的方法更合理?請說明理由.解:(1)如果不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這組數據的平均分為×(9.8+9.8+9.5+9.4+9.4+8.5)=9.4(分);方差為×[(9.8-9.4)2+(9.8-9.4)2+(9.5-9.4)2+(9.4-9.4)2+(9.4-9.4)2+(8.5-9.4)2]=0.19.(3)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統計平均分的方法更合理,這樣可以減少極端值對數據的影響.22.(12分)【定義】把一組數據從小到大排列,用m表示中位數,則m把這組數據分為兩部分,依次記為S和T.用a和b分別表示S和T的中位數.這樣a,m,b把所有數據分成個數相等的四部分,稱為四分位數.【應用】甲、乙兩組的測試成績(單位:分)如下:甲:91,96,70,89,60,70,100,80,92,98;乙:92,93,70,88,82,75,96,80,92,95.(1)求甲組數據的四分位數a,m,b;(2)觀察圖中乙組的箱線圖,根據甲組的四分位數繪制甲組的箱線圖;【理解】(3)根據箱線圖和對四分位數的理解,談談你對兩組成績的看法.解:(1)將甲組的成績從小到大排列為60,70,70,80,89,91,92,96,98,100,故m==90,a=70,b=96.(2)如圖所示.(3)根據箱線圖和上分位數可知甲組的成績比較分散,乙組的成績比較集中.(答案不唯一)23.(14分)某校八年級學生開展踢毽子比賽,每班派5名學生參加,按團體總分多少排列名次,在規定時間內每人踢100個以上(含100)為優秀.如表所示是成績最好的甲班和乙班5名學生的比賽數據:(單位:個)班級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總分甲班 100 98 110 89 103 500乙班 89 100 95 119 97 500經統計發現兩班總數相等.此時有學生建議,可以通過考察數據中的其他信息作為參考.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計算兩班的優秀率;(2)求兩班比賽數據的中位數;(3)計算兩班比賽數據的方差,判斷哪個班的方差??;(4)根據以上三條信息,你認為應該把冠軍獎狀發給哪一個班級?簡述你的理由.解:(1)甲班的優秀率為3÷5=0.6=60%,乙班的優秀率為2÷5=0.4=40%.(2)甲班5名學生比賽成績的中位數是100個,乙班5名學生比賽成績的中位數是97個.(3)甲班的平均分=100(個),乙班的平均分=100(個),甲班在這次比賽中的方差×[(100-100)2+(98-100)2+(110-100)2+(89-100)2+(103-100)2]=46.8,乙班在這次比賽中的方差×[(89-100)2+(100-100)2+(95-100)2+(119-100)2+(97-100)2]=103.2,46.8<103.2,即甲班的方差小.(4)發給甲班.因為甲班5名學生的比賽成績的優秀率比乙班高,中位數比乙班大,方差比乙班小,綜合評定甲班踢毽子水平較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六章數據的分析 測試卷 - 學生版.docx 第六章數據的分析 測試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