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高頻考點檢測卷-2025-2026學年數學六年級上冊蘇教版一、選擇題1.下面能折成正方體的是( )。A. B. C.2.下圖是一個長方體的展開圖,它的表面積是( )平方厘米。A.476 B.322 C.3863.做一個長方體油箱要用多少鐵皮是求油箱的( ),這個油箱有多大是求油箱的( ),這個油箱能裝多少油是求油箱的( )。A.表面積,體積,容積 B.體積,容積,表面積 C.容積,表面積,體積4.下圖是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的長方體,圖形( )不是這個長方體的面。A. B. C.5.用沙布做一個棱長是8厘米的正方體沙包如下圖,如果在接縫處都縫上花邊,則花邊的總長度是( )厘米。A.96 B.64 C.1926.一個長8分米、寬5分米、高6分米的長方體紙箱,最多能放( )個長2分米的正方體木塊。A.30 B.24 C.20二、填空題7.正方體的6個面上分別寫著、、、、、,那么與相對的字母是( )。8.7.2平方千米( )公頃 160毫升( )升 2噸60千克( )噸9.用一根長96厘米的鐵絲焊接成一個長方體框架(焊接處忽略不計),已知框架的長是10厘米,寬是8厘米,這個框架的體積是( )立方厘米。10.用12個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長方體,有( )種不同的拼法,其中表面積最大的長方體是( )平方厘米。11.如圖,一個有蓋的近似長方體鐵皮茶葉盒,長15厘米,寬8厘米,高6厘米。做這個茶葉盒至少要用鐵皮( )平方厘米(重疊處忽略不計)。12.如圖,一個長方體是由三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成的,如果去掉一個正方體,表面積就比原來減少30cm2,原來長方體的表面積是( )cm2。三、判斷題13.在長方體中,如果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則其余四個面完全相同。( )14.兩個體積相等的長方體,表面積一定相等。( )15.。( )16.搭一個正方體需要12根長短相等的小棒和8個橡皮泥小球。( )17.棱長是3厘米的正方體的表面積比它的體積大。( )四、計算題18.求下面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單位:cm) 19.計算下面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單位:分米)五、解答題20.中秋節(jié)時麗麗的媽媽買了一盒禮品,長10厘米,寬8厘米,高6厘米,她想讓麗麗幫她用塑料繩捆扎起來(如圖)。你能告訴麗麗至少要準備多長的塑料繩嗎?(打結部分用30厘米)21.一個長方體的底面是面積為4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高是長的4倍。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米?22.王叔叔用鐵皮做了一個長方體的容器,下面是這個容器展開的三個面。(單位:分米)(1)在下圖上畫出其余的三個面,使它成為一個完整的展開圖。(2)這個容器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23.天天用下面的鐵皮制作了一個無蓋水箱。(單位:厘米)(1)這個水箱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2)制作這個水箱用了多少平方米鐵皮?(3)現有50升水,這個水箱能盛下嗎?24.一個完全封閉的長方體容積,里面的長是20厘米,寬是16厘米,高是10厘米,平放時水面高7厘米(左圖),如果把這個容器豎起來放(如圖),水的高度會是多少厘米?(單位:厘米)25.如圖,一個長方體木塊割去了一個正方體,請計算剩余部分的體積和表面積分別是多少呢?(單位:厘米)(1)剩余的體積。(2)剩余部分的表面積。《第1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高頻考點檢測卷-2025-2026學年數學六年級上冊蘇教版》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答案 C C A C A B1.C【分析】正方體展開圖有11種特征,分四種類型,即第一種:“1 4 1”結構,即第一行放1個,第二行放4個,第三行放1個,此種結構有6種展開圖;第二種:“2 2 2”結構,即每一行放2個正方形,此種結構只有一種展開圖;第三種:“3 3”結構,即每一行放3個正方形,此種結構只有一種展開圖;第四種:“1 3 2”結構,即第一行放1個正方形,第二行放3個正方形,第三行放2個正方形,此種結構有3種展開圖。【詳解】A.不屬于正方體展開圖,不能折疊成一個正方體;B.不屬于正方體展開圖,不能折疊成一個正方體;C.屬于正方體展開圖的“1 3 2”型,能折疊成一個正方體。故答案為:C【點睛】本題考查了正方體的展開圖的特征,熟練掌握正方體展開圖的特征并靈活運用。2.C【分析】觀察長方體的展開圖可知,這個長方體的寬是7厘米,高是4厘米,長是(38-4×2)÷2=15(厘米)。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據此代入數據計算。【詳解】(38-4×2)÷2=(38-8)÷2=30÷2=15(厘米)(15×7+15×4+7×4)×2=(105+60+28)×2=193×2=386(平方厘米)則它的表面積是386平方厘米。故答案為:C3.A【分析】物體所有面的總面積叫做物體的表面積;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它們的容積,據此解答。【詳解】做一個長方體油箱要用多少鐵皮是求油箱的表面積,這個油箱有多大是求油箱的體積,這個油箱能裝多少油是求油箱的容積。故答案為:A4.C【分析】觀察可知,這個長方體的長是由4個小正方體排列而成的,因此這個長方體的長是1×4=4(厘米);寬是由3個小正方體排列而成的,因此這個長方體的寬是1×3=3(厘米);這個長方體有兩層,因此這個長方體的高是1×2=2(厘米),據此即可判斷。【詳解】A.,長是3厘米,寬是2厘米,是長方體的左面和右面;B.,長是4厘米。寬是3厘米,是長方體的上面和下面;C.,不是長方體的面。下圖是用棱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的長方體,圖形不是這個長方體的面。故答案為:C5.A【分析】接縫相當于正方體棱長,根據正方體棱長總和=棱長×12,列式計算即可。【詳解】8×12=96(厘米)花邊的總長度是96厘米。故答案為:A6.B【分析】分別用長方體紙箱的長、寬、高除以正方體棱長,用去尾法保留近似數,求出沿著長、寬、高能放的個數,根據長方體體積=長×寬×高,即可求出正方體木塊總個數。【詳解】(8÷2)×(5÷2)×(6÷2)≈4×2×3=24(個)最多能放24個長2分米的正方體木塊。故答案為:B7.B【分析】結合3種擺放情況可知,B對面不可能是A、E、C、F,所以B對面是D。據此解答。【詳解】根據分析可知,正方體的6個面上分別寫著、、、、、,那么與相對的字母B。8. 720 0.16 2.06【分析】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進率100;毫升和升之間的進率1000;千克和噸之間的進率1000;單位之間的換算,高級單位換算成低級單位要乘它們之間的進率;低級單位換算成高級單位要除以它們之間的進率。【詳解】7.2×100=720(公頃),7.2平方千米=720公頃160÷1000=0.16(升),160毫升=0.16升60÷1000=0.06(噸),2+0.06=2.06(噸),2噸60千克=2.06噸9.480【分析】由題意可知,鐵絲的長度是這個長方體框架的棱長總和。將鐵絲的長度除以4,求出一組長、寬、高的和,再將這個和減去長和寬,求出這個長方體框架的高。長方體體積=長×寬×高,將數據代入公式,求出這個框架的體積。【詳解】96÷4-10-8=24-10-8=6(厘米)10×8×6=480(立方厘米)所以,這個框架的體積是480立方厘米。10. 4 50【分析】要確定用12個棱長1厘米小正方體拼成長方體的不同拼法,需考慮12的因數組合情況,因為長方體體積等于長×寬×高,而12個小正方體體積為12立方厘米,所以通過12的因數組合能得到不同的長寬高組合方式。再根據長方體的表面積=(長×寬+寬×高+長×高)×2,分別計算出各種情況的長方體的表面積,再進行比較即可解答。【詳解】因為12=1×1×12,此時長方體長寬高分別為12厘米、1厘米、1厘米;12=1×2×6,長方體長寬高分別為6厘米、2厘米、1厘米;12=1×3×4,長方體長寬高分別為4厘米、3厘米、1厘米;12=2×2×3,長方體長寬高分別為3厘米、2厘米、2厘米。所以共有4種不同拼法。第一種拼法:1×1×12,長方體表面積為:(1×1+1×12+1×12)×2=(1+12+12)×2=(13+12)×2= 25×2=50(平方厘米)第二種拼法:長方體的表面積為:(6×2+2×1+6×1)×2=(12+2+6)×2=(14+6)×2=20×2=40(平方厘米)第三種拼法:長方體的表面積為:為(1×3+1×4+3×4)×2=(3+4+12)×2=(7+12)×2=19×2=38(平方厘米)第四種拼法:長方體的表面積為:(2×2+2×3+2×3)×2=(4+6+6)×2=(10+6)×2=16×2=32(平方厘米)因為50>40>38>32,所以其中表面積最大的長方體50平方厘米。11.516【分析】根據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S=(ab+ah+bh)×2,把數據代入公式解答。【詳解】(15×8+15×6+8×6)×2=(120+90+48)×2=258×2=516(平方厘米)則做這個茶葉盒至少要用鐵皮516平方厘米。12.105或210【分析】如果去掉一個正方體,有兩種情況:去掉兩邊的任意一個或中間的一個,表面就少了4個面或2個面,表面積比原來減少30平方厘米,所以用30÷4或30÷2求出正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然后由圖可知:把三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拼成一個大長方體,少了4個面,長方體的表面積即(6×3-4)個正方形面的面積和,進而解答即可。【詳解】30÷4×(6×3-4)=7.5×14=105(平方厘米)30÷2×(6×3-4)=15×14=210(平方厘米)原來長方體的表面積是105平方厘米或210平方厘米。13.√【分析】據長方體的特征,長方體的6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當長方體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時,其余四個面的面積相等,形狀完全相同。【詳解】如:長方體的上下面是“2×2”的正方形,則它的前后面、左右面都是“5×2”的長方形。所以,在長方體中,如果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則其余四個面是完全相同的長方形。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14.×【分析】長方體的體積V=abh,長方體的表面積S=(ab+bh+ah)×2,可以假設出長方體的體積,進而就能確定出長、寬、高的值,求出其表面積,于是就可以進行判斷。【詳解】假設長方體的體積為24立方厘米,則長方體的長、寬、高可以為4厘米、2厘米和3厘米,也可以為2厘米、2厘米、6厘米,所以其表面積分別為:(4×2+2×3+3×4)×2=(8+6+12)×2=26×2=52(平方厘米)(2×2+2×6+6×2)×2=(4+12+12)×2=28×2=56(平方厘米)因此它們的表面積不一定相等。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5.×【分析】一個數的立方等于這個數自乘三次,例如23=2×2×2=8,據此解答。【詳解】由分析得:,因此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6.√【分析】一個正方體有12條相等的棱和8個頂點,據此判斷即可。【詳解】搭一個正方體需要12根長短相等的小棒作為正方體的12條相等的棱,8個橡皮泥小球作為8個頂點,說法正確。故答案為:√17.×【分析】立體圖形的表面積是指組成它的所有面的面積和,而其體積是指它所占空間的大小,兩者意義不同,不能比較大小。【詳解】棱長是3厘米的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不是同類量,無法比較大小。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8.360;486【分析】長方體的底面是一個邊長為6cm的正方形,長方體的表面積=底面周長×高+兩個邊長為6cm的底面積;據此代入數據計算即可;正方體的表面積=棱長×棱長×6,據此代入數據計算即可。【詳解】6×4×12+6×6×2=24×12+36×2=288+72=360()9×9×6=81×6=486()長方體的表面積是360,正方體的表面積是486。19.表面積:216平方分米;體積:204立方分米【分析】觀察圖形可知,圖形被挖去了3個面的面積,同時又增加了3個面的面積,所以表面積沒有變化。根據正方體表面積公式:S=6a2(a為棱長),已知正方體棱長為6分米,把數據代入計算即可。對于體積,圖形被挖去一個長3分米,寬2分米,高2分米的小長方體。根據長方體體積公式:體積=長×寬×高,把數據代入公式計算可得出被挖去的部分的體積。原正方體的棱長為6分米,根據正方體體積公式:體積=棱長×棱長×棱長,把數據代入公式計算得出原正方體的體積,然后減去挖去的部分的體積即可。【詳解】表面積:6×62=6×6×6=216(平方分米)體積:3×2×2=12(立方分米)6×6×6=216(立方分米)216-12=204(立方分米)該圖形的表面積是216平方分米,體積是204立方分米。20.90厘米【分析】結合圖示可知,需要的塑料繩的長等于長方體禮盒的2個長、2個寬、4個高的和,再加上打結部分的長度。【詳解】10×2+8×2+6×4+30=20+16+24+30=36+24+30=60+30=90(厘米)答:麗麗至少要準備90厘米的塑料繩。21.72平方米【分析】因為2×2=4,所以該長方體的底面是邊長為2米的正方形,而長方體的長和寬都是2米,所以高為2×4=8米,根據底面為正方形的長方體的表面積=底面周長×高+2個底面積計算即可。【詳解】2×2=4所以底面正方形的邊長為2米,高為2×4=8(米)2×8×4+4×2=16×4+8=64+8=72(平方米)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72平方米。22.(1)見詳解(2)300平方分米【分析】(1)長方體的展開圖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在同一行中,中間隔一個面就是相對的面,據此可知,左面畫在下面的左邊,長畫15分米、寬畫5分米;前面畫在下面的下面,長為20分米、寬為5分米;上面畫在前面的下面,長為20分米、寬為15分米,據此畫圖。(2)這個容器的占地面積就是下面的面積,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代入數據計算即可。【詳解】(1)如圖所示:(2)20×15=300(平方分米)答:這個容器的占地面積是300平方分米。23.(1)0.41平方米;(2)0.7268平方米;(3)不能盛下【分析】(1)觀察鐵皮圖形,折疊部分是一個邊長12厘米的正方形。折疊后水箱的長為原鐵皮水平方向長度減去右側折疊部分:94-12=82厘米;水箱的寬為原鐵皮垂直方向長度減去上下兩側折疊部分:74-12×2=74-24=50厘米。根據長方形面積公式:面積=長×寬,把數據代入公式即可得到水箱的占地面積。(2)求制作這個水箱用了多少平方米鐵皮,就是求這個無蓋水箱的表面積,表面積=底面積+兩個“長×高”的側面積+兩個“寬×高”的側面積(其中高為折疊部分的長度12厘米,長為82厘米,寬為50厘米,底面積為(82×50))。把數據代入計算即可。(3)先根據長方體體積公式:體積=長×寬×高,已知長方體的長為82厘米,寬為50厘米,高為12厘米,把數據代入公式計算即可得出長方體的體積,然后再與50升比較即可。【詳解】(1)水箱長:94-12=82(厘米)水箱寬:74-12×2=74-24=50(厘米)(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4100÷10000=0.41(平方米)答:這個水箱的占地面積是0.41平方米。(2)82×50+(82×12+50×12)×2=4100+(984+600)×2=4100+1584×2=4100+3168=7268(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7268÷10000=0.7268(平方米)答:制作這個水箱用了0.7268平方米鐵皮。(3)82×50×12=49200(立方厘米)1升=1000立方厘米49200÷1000=49.2(升)49.2升<50升答:這個水箱不能盛下50升水。24.14厘米【分析】長方體體積公式為V=a×b×h(其中V表示體積,a表示長,b表示寬,h表示高)。已知容器平放時,長a=20厘米,寬b=16厘米,水面高h=7厘米,此時水的形狀為長方體,所以水的體積為20×16×7=2240(立方厘米)。容器豎起來后水的體積不變,容器豎起來放時,底面的長變?yōu)?6厘米,寬變?yōu)?0厘米,所以此時的底面積為16×10=160(平方厘米)。因為水的體積不變,根據h=V÷S(其中h為高,V為體積,S為底面積),把體積2240立方厘米,底面積160平方厘米,代入公式即可解答。【詳解】20×16×7=2240(立方厘米)16×10=160(平方厘米)2240÷160=14(厘米)答:如果把這個容器豎起來放,水的高度是14厘米。25.(1)264立方厘米;(2)304平方厘米【分析】(1)剩余部分的體積等于長是厘米,寬是6厘米,高是8厘米的長方體的體積減去棱長為6厘米的正方體的體積,再根據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據此解答即可;(2)剩余部分的表面積等于長是厘米,寬是6厘米,高是厘米的長方體的表面積加上2個邊長是6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加上2個長是6厘米,寬是4厘米的長方形的面積,據此解答即可。【詳解】(1)(立方厘米)答:剩余的體積是264立方厘米。(2)(厘米)(厘米) (平方厘米)答:剩余部分的表面積是304平方厘米。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