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1.4絕對值【課標要求】本節課的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理解絕對值的概念和意義,在經歷探索正數、負數和零的絕對值的過程中,體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理解絕對值的代數與幾何意義,并在此基礎上掌握求一個數的絕對值的方法,能夠運用絕對值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理解絕對值的意義,并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對數學的興趣。在不斷加深對有理數的絕對值的認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分類思想、轉化思想與分類討論能力。【教材分析】《絕對值》選自華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四節,本節課是在本章第一節數軸基礎上,以及本章第三節中利用數軸對相反數已初步認識的情況下學習的,對前面學習的基礎依賴較重,同時它又是為后面學習有理數的大小比較、有理數的加減乘除運算打基礎的,所以它在教材中起一個紐帶的作用,既為前面學過的舊知識作一個總結,又為后面的新知識的學習做好銜接。本節課要求讓學生理解絕對值的概念與意義,在此基礎上,進而掌握求一個數的絕對值的方法,并會用絕對值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掌握求有理數絕對值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分類思想與分類討論能力。在不斷加深對有理數的絕對值的認識的同時,體會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由有理數中求負數的絕對值的過程,體會數學中轉化思想的應用。【學情分析】1.在知識掌握方面,學生已經學習了正數、負數、有理數、數軸、相反數等,為這節課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但是考慮我們學生基礎比較薄弱,我對上面這些知識進行了快速、全面的復習。2.七年級學生思維活躍,對新知識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能夠通過觀察、比較和歸納來探索數學概念。但由于絕對值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學生可能在理解其代數意義和幾何意義時遇到困難。3.七年級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學生這一生理心理特點。一方面要用具體事例引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多讓學生發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核心素養】數學抽象、數學運算與幾何直觀。借助數軸的概念以及相反數的含義,利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把數與形結合起來,直觀感受數軸上絕對值的概念與幾何意義。【教學目標】1.理解絕對值的概念及其幾何意義,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理解絕對值的意義。2.掌握求一個數的絕對值的方法,能夠正確地求出任意有理數的絕對值。3.經歷探索正數、負數和零的絕對值的過程,理解絕對值的代數意義.通過絕對值的學習,體會數形結合、分類等思想方法。【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正確理解絕對值的概念,會利用數軸理解絕對值的意義。教學難點:絕對值的幾何意義及對負數的絕對值的理解。【教法學法】教法上主要采用討論法、合作探究法和歸納法進行教學。通過一起探究,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向學生滲透數形結合思想和分類討論思想,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學法上根據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親自經歷知識的產生和歸納總結過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全程參與教學活動、動手畫數軸、動眼觀察數,進而觀察比較總結規律。【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師:同學們還記得上一節課A 、B兩同學地在講臺前走動的情境表演嗎(A 、B 兩同學在講臺前前后重疊站好,A同學向右走3步,B同學向左走3步)?當時我們用數軸上表示了這一情景,思考 1:從數軸上看,A 、B兩同學所走的路線相同嗎?思考 2:從數軸上看,A 、B兩同學所走的路程一樣嗎?請同學們畫出數軸,重現當時情況,小組討論并回答以上兩個思考問題。在實際生活中,有時存在這樣的情況:有些問題我們只需要考慮數的大小而不考慮方向。 這樣就必須引進一個新的概念——絕對值。【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有利于學生銜接前后知識,為新知作鋪墊,能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點出課題:1.4 絕對值。二、合作探究1.活動一:探究什么是一個數的絕對值問題1:與情境問題類似地,10和-10互為相反數,在數軸上分別用點A、B表示這兩個數,可以發現,點A、B與原點的距離各是多少 學生活動:學生容易得出:A、B與原點的距離都是10。思考:討論并觀察數軸上的點與原點的距離,你能發現這個距離與什么有關嗎?學生小組活動: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并組織語言,教師引導得出結論:在討論數軸上的點與原點的距離時,只需要觀察它與原點之間相隔多少個單位長度,而與它位于原點哪一邊無關。師生共同總結概括:概念:一般地,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記作|a|。發現結論概括:①這里的a可以是正數、0和負數。②絕對值表示一段距離。【設計意圖】在觀察、討論、歸納總結的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數形結合思想和概括能力。2.活動二:探究一個的絕對值與這個數的關系問題2:完成P17的第一個“試一試”,利用數軸,在小組內討論:一個的絕對值與這個數有什么關系?學生活動:學生小組合作,借助數軸探究正數、零和負數的絕對值與這個數的關系,并用語言和符號表示這個結論.師生共同總結歸納:①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②0的絕對值是0;③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完成P17的第二個“試一試”:如果a>0,那么|a|= a;如果a=0,那么|a|= 0;如果a<0,那么|a|= -a.3.活動三:探究絕對值的非負性問題3:一個數a的絕對值的取值范圍在哪里?學生活動:小組合作探究一個數a的絕對值的范圍,并用語言和符合概括出來。師生總結歸納結果:一個數a的絕對值大于等于0(非負數),即|a|≥0。【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探究、觀察、討論并總結歸納,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數形結合思想與分類思想。4.學以致用類型一:求一個數的絕對值。例 1.求下列各數的絕對值-2.3,-,0,,-1.解:|5|=5,|-2.3|=2.3,|-|=,|0|=0,||=,|-1|= 1 。學生活動:根據一個數的絕對值與這個數的關系直接求出各數的絕對值.教師活動:對學生的解答進行評價.類型二:已知一個數的絕對值,求這個數。例 2.如果一個數的絕對值等于3.7,則這個數是 。解:∵|3.7|=3.7,|-3.7|=3.7,∴絕對值等于3.7的數有3.7與-3.7。學生活動:根據一個數的絕對值與這個數的關系直接求這個數.教師活動:對學生的解答進行評價,總結強調絕對值等于某一個正數的值有兩個,它們互為相反數.類型三:由絕對值的意義求一個數。例 3.若|a-2|+|b+2024|=0,求a,b的值.解:∵|a-2|≥0,|b+2024|≥0,且|a-2|+|b+2024|=0,∴|a-2|=0,|b+2024|=0,∴ a-2=0,b+2024=0,∴ a=2,b=-2024.師生共同完成,總結歸納:如果幾個非負數的和為0,那么這每個非負數都等于0。說明:①要求學生嚴格按此格式書寫,訓練學生邏輯推理能力;②注意符號“∵”、“∴”的寫法、讀法和用法;③對于絕對值的非負性直接進行應用。【設計意圖】通過以上練習,鞏固求絕對值的方法,強化學生對絕對值的概念與意義和用絕對值解題的理解。5.總結升華有關絕對值的理解①任何數都有絕對值。正數、0、負數都有絕對值。②任何數的絕對值都是非負數。正數的絕對值大于0,0的絕對值等于0,負數的絕對值大于0。即|a|≥0 。③絕對值是正數的數有兩個。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絕對值相等。④絕對值本質上是去負號和求距離。負數的絕對值是正數,絕對值是數軸上的一段距離。三、強化鞏固1.學生練習:課本練習題1、2、3.學生口答,教師評價并給予強調.2.絕對值小于6的整數有哪些 學生解答,教師強調可以借助數軸解答.3.(1) 若|a|=|-2|, 求a的值;(2)若|a-3|+|b-2|=0,求a+b的值.學生板演,師生共同評價訂正.【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求絕對值的方法,強化學生對絕對值的概念與意義和用絕對值解題的理解。四、課堂小結1.絕對值的意義是什么?(代數意義:去負號,幾何意義:求距離)2.求一個數絕對值方法的方法;已知一個數的絕對值求這個數的方法;3.一個數絕對值的非負性及應用。【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對數學思想方法進行總結,利用數軸研究數的絕對值,體會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和歸納概括能力。五、作業布置必做作業:1.課本習題1.4 第1、2、3題 做練習本上上交;2.課本習題1.4 第4、5題 家庭作業不上交。選做作業:學習了有理數的減法以后,王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利用這種運算探究數軸上兩個點之間的距離,王老師給出這樣一個問題:如圖(1),數軸上點A和點B分別表示有理數3和-2,求A,B兩點之間的距離,甲、乙、丙、丁四名學生分別給出了如下解答過程和結果:AB=|-2|+|3|=2+3=5;AB=3-(-2)=3+2=5;AB=|-2-3|=|-5|=5 ;AB=|3-(-2)|=|3+2|=5;圖(1) 圖(2)(1)四名學生中有一名學生的解答過程不符合題目要求,不能推廣,這名學生是 ;(2)如圖(2),數軸上點A和點B分別表示有理數-5和-1,請你在四名學生中選擇一種正確的方法求A、B兩點之間的距離;(3)若數軸上A、B兩個不同點分別表示有理數a和b,求A、B兩點之間的距離.【板書設計】1.4絕對值 絕對值的概念 求絕對值的方法 絕對值的意義 絕對值的非負性 例1. 例2. 例3.【教學反思】1.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方法.2.鼓勵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討論來加深對絕對值概念的理解.3.對于難點部分,可以通過更多的實例和練習來幫助學生掌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