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案2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走進生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宣布,全國銷售電價每千瓦時平均提高約3分錢。居民生活用電價格暫不調整。未來居民用電價格調整將實行階梯電價制度,由各地政府召開價格聽證會后確定。擬實施的階梯電價分為三檔,超出第一檔擬每度提價5分錢;超過第二檔每度擬提價3毛錢。此外,為控制煤炭價格過快上漲,國家發改委決定2012年度合同發電用煤(電煤)價格漲幅不得超過上年合同價格的5%。思考:你知道商品的價格是由什么決定的?試分析電費上漲的原因。提示:價值決定價格。電費上漲一方面是因為價值決定價格,另一方面是受供求關系等多種因素影響。目標導航1.識記商品的二因素與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系;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貨幣的起源與本質。2.通過把握貨幣的起源與本質,樹立正確的金錢觀。3.掌握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以及表現形式,體會價值規律的作用。4.明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一、商品、貨幣理論1.商品的二因素與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1)商品及商品的二因素①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②商品滿足人們需要的屬性,稱為商品的使用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是商品的價值。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提醒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存在著對立統一的矛盾關系,任何人都無法同時得到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1.判斷: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因此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總是不可分割地屬于商品所有者。(×)提示 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存在著對立統一的矛盾關系,任何人都無法同時得到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2)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①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勞動叫具體勞動。具體勞動創造出各種各樣的使用價值。②人的體力和腦力的耗費,即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叫抽象勞動。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提醒 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不是兩種勞動,也不是兩次勞動,而是生產商品的同一個勞動過程的兩個方面。2.想一想: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關系是怎樣的?提示 (1)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是生產商品的同一個勞動過程的兩個方面,不是兩種勞動,也不是兩次勞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聯系。(2)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也存在著對立面,從性質上說,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是各不相同的,而抽象勞動在性質上是無差別的,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對立也表現為相互排斥,生產者和消費者要互相讓渡才能實現各自的目的,總之,生產商品的勞動是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統一。(3)勞動二重性學說的意義勞動二重性學說是由馬克思創立的。這一學說不僅科學地揭示了價值的源泉,使勞動價值論成為科學,而且為剩余價值論等其他理論奠定了基礎,從而成為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3.想一想:商品的二因素與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的關系是怎樣的?提示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決定的,具體勞動與自然物質是商品使用價值的源泉,價值的源泉只有一個,就是抽象勞動。2.商品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的關系(1)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2)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提醒 商品的價格是由商品的價值決定的,并不是由商品的質量,即使用價值決定的。3.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在同樣時間里,復雜勞動所創造的價值比簡單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大。4.貨幣的起源與本質(1)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2)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二、價值規律理論1.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按照價值量相等的原則進行。2.表現形式: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發揮作用的表現。3.作用(1)自發地使社會資源在不同的生產部門之間流動。(2)促使商品生產者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技術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3)實現優勝劣汰。4.局限性(1)會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2)在私有制條件下,容易形成技術壟斷,阻礙新技術的推廣和利用,不利于生產力的發展。(3)在私有制條件下,會使商品生產者兩極分化。提醒 馬克思的價值規律理論全面科學地揭示出價值規律的作用。價值規律像一只“看不見的手”,自發地調節人、財、物在各部門的分配,優化資源配置,但是,單純依靠價值規律的作用具有局限性,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政府發揮“看得見的手”的作用。4.想一想: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等價交換能實現嗎?提示 等價交換并非是價格與價值完全相等的交換。由于供求關系不斷變化,商品的價格有時高于價值,有時低于價值。供不應求時,價格高于價值;供過于求時,價格低于價值。但是,價格既不可能無限上漲,也不可能無限下跌,而是以商品的價值為基礎,始終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從單個交換過程來看,價格時漲時落,但從一段較長時間來看,商品的價格總的來說仍然與價值相符合。三、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1.馬克思認為商品和價值體現的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勞動的生產關系,都是歷史的產物。2.馬克思區分了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揭示了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與商品的二因素之間的關系,回答了古典學派沒有回答、也不可能回答的問題,使勞動價值論成為科學。3.馬克思正是在其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聯系及其發展趨勢。提醒 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并沒有受到挑戰和否定,相反,越發證明了它無可比擬的生命力。5.判斷:馬克思對各種不同質的勞動會形成質上相同的價值的問題無法正確回答。(×)提示 馬克思認為不同形式的勞動,消耗了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探究點一 商品的二因素與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背景材料材料一 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3米麻布換一件上衣等,這種在貨幣被發明之前的原始交易方式現在借助當今的高科技得到了“新生”,這種交換每天都在易物網上發生。材料二 甲經過數十載的學習、研究和實踐成了火箭的成功制造者,而乙未經專門學習、訓練,當了植樹工人。?問題探究(1)人們為什么要交換這些物品?它們之間相交換的量的比例是由什么決定的?(2)甲乙的勞動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他們在同樣時間里創造的價值相同嗎?答案 (1)這些物品具有不同的使用價值,人們交換這些東西是為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它們之間相交換的量的比例是由價值決定的。(2)①二者的勞動在形式上是不同的,即具體勞動不同,創造出的使用價值也是不同的。②二者勞動的相同之處是:都是人的體力和腦力的耗費,都凝結著無差別的人類勞動。③在同樣時間里,甲的復雜勞動所創造的價值比乙的簡單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大。?深度思考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告訴我們,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關系是怎樣的?答案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但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存在著對立統一的矛盾關系,任何人都無法同時得到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歸納總結 全面把握商品、貨幣理論(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2)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勞動叫具體勞動。具體勞動創造出各種各樣的使用價值。人的體力和腦力的耗費,即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叫抽象勞動。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3)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4)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思維拓展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告訴我們,一切商品的價值都是由人的勞動創造的,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社會勞動是決定商品價格的終極因素。探究點二 價值規律理論?背景材料繼生姜、大蒜價格“低頭”之后,身價頗高的山藥也大幅跌價。2011年山藥行情大好,導致2012年種植戶大量生產,產量加大使得市場上的山藥價格一路下降。一位批發商分析,近幾年興起的養生熱潮,一時間讓山藥供不應求,價格大漲,但是種植戶又加緊大量擴大種植面積,使得今年山藥產量大增,“賣的多了,山藥自然就不值錢了,價格就低了,有些批發商因此破產了,有些已經轉行了”。?問題探究(1)有些批發商為什么要改變經營方向?轉行即生產經營方向的改變對社會資源配置有何影響?(2)有些山藥批發商因此破產了,有些已經轉行了,這一現象表明了什么?答案 (1)①當商品供過于求,價格低于價值時,生產者不會盈利,于是有些山藥批發商改變經營方向,轉向供不應求、價格高且獲利大的商品生產。②生產經營方向的改變,一方面有利于社會資源在各部門的配置,另一方面由于這種調節具有局限性,也會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2)表明了在市場競爭中,存在著優勝劣汰的現象。技術先進、管理水平高的企業處于有利地位,而情況相反的企業則處于不利地位。這是優勝劣汰的過程。這一方面會使社會資源從效益差的企業轉入效益好的企業,從而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在私有制條件下,也會使商品生產者兩極分化。歸納總結 全面理解價值規律的作用(1)一方面自發地使社會資源在不同的生產部門之間流動,有利于社會資源在各部門的配置,另一方面由于這種調節具有局限性,也會導致社會資源的浪費。(2)促使商品生產者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技術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私有制條件下,也容易形成技術壟斷,阻礙新技術的推廣和利用,不利于生產力的發展。(3)實現優勝劣汰。從而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在私有制條件下,也會使商品生產者兩極分化。探究點三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背景材料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穿越了時空,至今仍然散發著熠熠的光輝。不僅為勞動者爭取社會主體地位的解放斗爭提供了理論根據,也為無產者的人性升華提供理論支撐,更使政治經濟學,乃至全部哲學和社會科學在研究方法上提升了一個層次;勞動價值論為思想界一百多年來人類的階級分析和社會運動確立了一個標準,也為理解當前的西方世界的金融危機和債務危機提供一個視野和分析框架。?問題探究當今世界,應重新認識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科學性,其科學性體現在哪兒?答案 (1)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在批判地繼承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學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2)馬克思認識到商品和價值體現的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勞動的生產關系,都是歷史的產物。(3)馬克思區分了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揭示了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與商品的二因素之間的關系,回答了古典學派沒有回答、也不可能回答的問題,使勞動價值論成為科學。歸納總結 全面認識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1)從理論基礎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在批判地繼承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學說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2)從對商品研究上:與斯密、李嘉圖把商品和價值等看成是“永恒的”不同,馬克思認為它們體現的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勞動的生產關系,都是歷史的產物。(3)從其科學性上:馬克思正是在其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聯系及其發展趨勢。1.兩種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換的原因,在于它們( )A.有不同的使用價值B.都是具體勞動的產物C.對人們有共同的效用D.在生產中都耗費了一般人類勞動答案 D解析 不同商品的使用價值在質上是不同的,不同質的東西在量上無法進行比較。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夠互相交換,是因為它們都耗費了撇開勞動的具體形式的一般人類勞動,都包含著價值。2.根據價值規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值量進行交換的。這就會( )①導致商品生產者的優勝劣汰 ②使價格與價值完全相等③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 ④使供求關系影響價格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答案 B解析 價值規律自發地使社會資源在不同的生產部門之間流動;促使商品生產者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技術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實現優勝劣汰,①③符合題意。②表述錯誤;④本身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方法領悟]排謬法與排異法相結合 在做單項選擇題時,要注意把排謬法與排異法相結合,即在弄清題干基本意思后,首先把選項本身說法不正確的排除(逆向選擇題除外),然后再把選項本身正確,但與題干內容無關的排除,這樣正確的答案就容易選出了。3.下列關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表述錯誤的是( )A.它正確揭示了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和發展方向B.它科學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聯系及其發展趨勢C.馬克思認為商品和價值體現的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交換勞動的生產關系,都是歷史的產物D.馬克思區分了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揭示了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與商品的二因素之間的關系,回答了古典學派沒有回答、也不可能回答的問題,使勞動價值論成為科學答案 A解析 本題考查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B、C、D項都是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但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并沒有揭示,故A項符合題意。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未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國很多企業面對低碳經濟的發展機遇摩拳擦掌,卻面臨資金、技術等困難。發展低碳經濟不僅成本高、周期長、見效慢,而且少數發達國家還壟斷著低碳經濟的核心技術,不愿意轉讓。為推動企業走低碳發展之路,國家強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落實研發投入抵扣所得稅政策,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鼓勵國際合作等,從而堅定了企業發展的信心。低碳商品上市初期,價格往往會高于同類非低碳商品,但最終其價格會下降。運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有關知識,闡釋低碳商品價格下降的必然性。答案 (1)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格以價值為基礎。(2)商品生產者通過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等手段降低個別勞動時間,客觀上促進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縮短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降低單位商品價值量,因而價格會下降。(3)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發揮作用的表現。低碳商品供給的增加,使價格下降。解析 本題知識范圍指向明確,學生只要運用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中有關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的知識結合材料分析即可。一、選擇題1.下列屬于商品的是( )A.空氣B.氧氣C.壓縮空氣D.用于銷售的壓縮空氣答案 D解析 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作為商品必須滿足兩個必備條件:一是勞動產品,二是用于交換,兩者缺一不可。2.形成商品價值的勞動是( )A.抽象勞動B.具體勞動C.腦力勞動D.體力勞動答案 A解析 抽象勞動創造商品的價值。正是因為生產商品的勞動作為抽象勞動具有同一性,才使各種商品的價值可以相互比較。3.關于商品二因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價值是使用價值的物質承擔者B.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C.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照樣有價值D.沒有價值的東西能成為商品答案 B解析 一切商品都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價值的存在要以使用價值的存在為前提,沒有使用價值的物品就不會有價值。故選B。4.一切商品都包含著價值與使用價值兩個因素,這是因為( )①凡是沒有使用價值的物品,就不會有價值 ②沒有價值的物品,雖然有使用價值也不能成為商品 ③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承擔者 ④有使用價值的物品,就必然有價值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 C解析 一切商品都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價值的存在要以使用價值的存在為前提,沒有使用價值的物品就不會有價值,價值總是寓于商品的使用價值之中,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說法錯誤。5.下列關于勞動二重性的說法錯誤的是( )A.具體勞動是使用價值的唯一源泉B.抽象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C.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不是兩種勞動D.勞動二重性學說是馬克思創立的答案 A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所涉及知識是勞動二重性學說,勞動二重性學說是教材基礎知識。但需要學生結合教材,仔細理解選項,可看出選A。6.某企業集團通過采取新技術,實現效益的超常規增長。因為通過采用新技術能夠( )A.縮短社會必要勞動時間B.增加單位商品的價值量C.使企業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D.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使商品的價值量發生變化答案 C解析 個別企業采用先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個別勞動時間,使其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商品的價值量無關,故A、B、D三項錯誤。7.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是( )A.剩余價值學說B.勞動力商品理論C.經濟危機理論D.勞動二重性學說答案 D解析 正是在勞動二重性學說的基礎上,馬克思科學地闡明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二重性、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劃分、資本有機構成和資本積累、社會資本再生產、生產價格等理論,因此,D項正確。8.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等價交換”是通過________實現的( )A.價格波動B.不等價交換C.國家宏觀調控D.統一的市場答案 A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馬克思價值規律的理解,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但由于供求關系影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選A。9.尊重和利用價值規律,就是要( )①利用價格杠桿,調節供求,使社會資源配置趨于合理,經濟整體素質不斷提高 ②不斷采用新技術,加強管理,降低成本 ③堅持市場導向,調整產品結構,提高企業競爭力 ④鼓勵公平競爭,反對壟斷行為、地方保護主義及各種不正當競爭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A解析 ①②③實際上是價值規律在商品經濟中的三個作用,④則是價值規律的應有之義,因為要堅持等價交換原則,就必須保護公平競爭,規范市場經濟秩序。10.價格受供求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而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這是因為( )①商品交換都是按等價交換原則進行的 ②各種商品價格的變動,是以各自的價值為基礎的 ③從商品交換的總體看,價格總額與價值總額是相等的 ④從商品交換的較長時間看,價格與價值是趨于一致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B解析 等價交換并非是價格與價值完全相等的交換。商品的價格有時高于價值,有時低于價值。但是,價格既不可能無限上漲,也不可能無限下跌,而是以商品的價值為基礎,始終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但從一段較長時間來看,商品的價格總的來說仍然與價值相符合。②③④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11.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我們經常發現下列現象:現象一:當某類商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時,其價格高于價值。這時,不僅原來生產該類商品的企業會擴大生產規模,而且會吸引部分本來生產其他不賺錢的商品的企業將資本轉移到這一行業中來。而當該類商品供過于求、其價格低于自身價值時,生產該類商品的企業會縮小生產規模,甚至將資本轉移到別的部門中去。現象二:各企業為了在競爭中獲勝,都想采用本行業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并不斷加強管理,以提高自己的生產效率。現象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同一行業內有的企業經營良好,而有的企業經營不善,經常發生虧損企業被同行業中效益好的企業兼并的事件。請回答以下問題:(1)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是什么?(2)價值規律的作用有哪些?答案 (1)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它的基本內容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按照價值量相等的原則進行。(2)①現象一中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由于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可能高于價值也可能低于價值,這反映了價值規律自發地使社會資源在不同的生產部門之間流動。②現象二中各企業為了在競爭中獲勝,都想采用本行業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并不斷加強管理,以提高自己的生產效率反映了價值規律促使商品生產者采用新技術、改善管理,有利于技術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③現象三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同一行業內有的企業經營良好,而有的企業經營不善,經常發生虧損企業被同行業中效益好的企業兼并的事件,反映了價值規律實現優勝劣汰的作用。12.2012年3月14日,溫家寶在北京舉行的總理記者會上回答中國新聞社記者提問時說,將從四個方面入手,緩解收入分配差距的問題。溫家寶指出,第一,提高城鄉居民的收入,提高最低工資水平,使城鄉居民的收入能與經濟增長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相適應。第二,調節收入分配。要限制高收入者的收入,特別是國有企業和國有金融企業高管人員的收入,要增加中等收入的比重。第三,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第四,保護合法收入和取締非法收入。請運用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的有關觀點,簡要說明上述做法的積極意義。答案 (1)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認為,具體勞動形成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該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同一勞動過程的兩個方面。因此,我們要尊重勞動,堅持勞動光榮的原則。(2)改善勞動者生活水平,使勞動者收入與經濟增長提高相適應;縮小收入差距,規范收入秩序,促進收入分配的公平,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調動全體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提升生活質量等措施有利于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堅持勞動光榮的良好風尚。13.材料一 近年來,我國汽車特別是轎車的價格呈不斷下降的趨勢,每年的下降幅度達兩成左右。材料二 在國內汽車市場旺盛需求的刺激下,我國汽車制造業和汽車服務貿易業的投資急劇擴張,但汽車產業組織結構與國際上相比明顯落后。目前全國有近200多家整車生產廠,其中產量超過50萬輛的只有4家,超過10萬輛的為數很少,產量不足1萬輛和1000輛以下的廠家眾多。運用經濟學常識的相關知識回答:(1)分析我國汽車價格不斷下降的原因。(2)怎樣才能促使我國汽車工業進一步健康發展?答案 (1)①汽車行業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生產成本下降。②汽車生產能力的增長開始超過需求的增長,供求關系發生變化。③國外進口轎車的增加,汽車廠商為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紛紛通過降價增強競爭力。(2)①提高汽車企業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積極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②依靠科技,加強管理,不斷提高汽車的勞動生產率,提高我國汽車生產的國際競爭力。③積極引導推動汽車產業結構的調整和重組,提高市場集中程度,避免散、亂、低水平重復建設。④實施品牌經營戰略,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解析 本題實質是考查價值規律的內容和作用。回答時要從影響價格的因素上來分析我國汽車價格不斷下降的原因,要結合價值規律的作用和啟發回答怎樣促使我國汽車工業進一步健康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