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案3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走進生活1993年3月,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在這一憲法修正案中,明確規定“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全會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是要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要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思考: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作了哪些規定?提示:可以從市場主體、市場體系、政府職能、分配制度、保障制度五個角度概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目標導航1.識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及建立過程,明確市場主體的培育、市場體系的完善及有效宏觀調控體系建立的措施和意義。2.培養辯證思維能力,樹立發展的觀點,提高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3.增強關注國家經濟建設的社會責任感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1)市場主體: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2)市場體系: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3)政府職能: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4)分配制度: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5)保障制度: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醒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中,市場主體、市場體系和宏觀調控是三個最為重要的環節。1.想一想:把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寫入憲法有何意義?提示 把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寫入憲法,標志著它的發展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奠定了法律基礎。二、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1.地位: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性工程。2.類型:企業、家庭和政府。其中,最基本的是企業。3.培育:黨的十四大以后,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基本形成。提醒 在市場上從事交易活動的組織和個人,稱為市場主體。市場主體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以一定組織形式出現的法人;既包括營利性機構,也包括非營利性機構。合格的市場主體是指有獨立財產權利,自主決策,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2.想一想: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容和基本特征是什么?提示 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容包括三方面,即現代企業的產權制度、現代企業的組織制度和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其基本特征是: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三、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1.地位: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環節。2.建立:黨的十四大以來,我國的生產要素市場發展加快;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逐步形成,市場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大加強。提醒 市場體系就是相互聯系的各類市場的有機統一體。市場體系包括一般商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3.判斷:生產資料市場屬于生產要素市場。(×)提示 一般商品市場包括消費資料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生產要素市場包括勞動力市場、金融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等。不能認為生產資料市場屬于生產要素市場。四、建立有效的宏觀調控體系1.原因:建立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是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2.構成:宏觀調控體系包括調控目標、任務、手段、方式等方面的內容。3.建立:黨的十四大以來,我國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逐步形成。提醒 國家的宏觀調控,是指國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調節和控制。我國國家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4.想一想:我國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提示 國家宏觀調控的手段包括經濟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探究點一 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背景材料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規定,國家制定和實施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競爭規則,完善宏觀調控,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材料二 20世紀90年代后,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迅速,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和外匯市場相繼建立。勞動力市場的發展促進了勞動者自主擇業,技術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交易量不斷擴大。1999年,國家指令性的工業品只有12種,95%以上的商品的生產由生產者根據市場供求自主決定。2000年末,市場形成價格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占92%,在生產資料銷售總收入中占81.1%,在農副產品收購中占79%。?問題探究(1)材料二說明了什么問題?(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為什么要求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答案 (1)說明20世紀90年代后,我國各類市場在迅速發展和逐步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日漸增強,我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逐漸形成。市場已經成為調節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在資源配置中發揮基礎性調節作用。(2)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環節,是市場經濟有效配置資源的條件。只有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才能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深度思考我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是怎樣形成的?答案 黨的十四大以來,在一般商品市場繼續發展的同時,我國的生產要素市場發展加快;隨著我國價格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已經形成,市場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大加強。探究點二 建立有效的宏觀調控體系?背景材料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去年我國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遏制物價過快上漲,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我們堅定不移地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確保調控政策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投機、投資性需求得到明顯抑制,多數城市房價環比下降,調控效果正在顯現。今年繼續搞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進一步鞏固調控成果,促進房價合理回歸。?問題探究(1)我國的宏觀調控體系包括哪些內容?(2)解決房價過高問題,為什么溫總理稱“我們要堅定不移地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答案 (1)宏觀調控體系包括調控目標、任務、手段、方式等方面的內容。(2)①單純的市場調節有弱點和缺陷: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會造成房地產市場不穩定,因此需要加強國家宏觀調控。②對房地產市場加強國家宏觀調控,有利于克服房地產市場的缺陷,有利于保證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有利于實現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歸納總結 市場體系與市場主體、宏觀調控體系的關系(1)市場體系與市場主體、宏觀調控體系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2)市場主體的有序活動離不開完善的市場體系。市場主體和市場體系的培育離不開國家的宏觀調控。國家宏觀調控的實施又要以市場主體和市場體系的自發調節為基礎。歸納總結 全面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宏觀調控(1)含義:宏觀調控是國家運用計劃、法規、政策、道德等手段,對經濟進行調節和控制,以保證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2)宏觀調控的必要性:首先,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有些領域不能讓市場來調節,有些領域不能依靠市場來調節。其次,即使在市場調節可以廣泛發揮作用的領域,市場也存在著固有的弱點和缺陷,包括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宏觀調控有利于保證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3)目標:最主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其次是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4)手段: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經濟手段包括財政政策和計劃,經濟手段有時是政府制定的經濟政策;法律手段有時是政府制定的經濟法規;行政手段則是政府發布的經濟命令。思維拓展 建立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加強宏觀調控,不只是為了彌補市場調節的不足,更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的目標要求國家必須發揮宏觀調控職能。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是( )①市場主體 ②市場體系 ③宏觀調控體系 ④基本經濟制度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 C解析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中,市場主體、市場體系和宏觀調控是三個最為重要的環節。因此答案為C項。2.在下列關于市場經濟和宏觀調控相互關系的表述中,正確的觀點是( )①加強宏觀調控是充分發揮市場機制調節作用的前提 ②加強宏觀調控能有效避免單純市場調節的不足和缺陷 ③兩者都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內容,不能割裂和對立 ④宏觀調控應以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為基礎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D解析 宏觀調控應以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為基礎,加強宏觀調控能有效避免單純市場調節的不足和缺陷,二者不能割裂和對立。②③④均符合題意。[方法領悟]關系型選擇題的做法 這類選擇題往往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及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如市場和計劃、市場經濟與宏觀調控、生產和消費等。題目可能讓我們談談對某一關系的理解或如何正確處理某一關系。在進行選擇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關系是否成立、正確。第二,是否有關系。第三,選項中提到的關系和材料中提到的關系是否統一。3.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里的市場是指( )A.生活消費品市場B.生產資料市場C.技術、信息市場D.包括各種市場在內的市場體系答案 D解析 市場體系指相互聯系的各類市場的有機統一體,包括一般商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故選D項。4.位于丹陽城西的司徒鎮,是中國著名的眼鏡之鄉。該鎮擁有眼鏡企業近400余家,樹脂片、鏡架、隱形眼鏡等產品遠銷東南亞、歐美、中東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總產量約占國內的六分之一強,但其發展歷程可謂艱辛。改革開放前,該地眼鏡銷售以私下走村串戶沿街叫賣為主,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該鎮生產逐步向集鎮延伸,自發形成了眼鏡市場。1985年,在當地政府的主持下,司徒正式開辦眼鏡集貿市場,全國各地客商蜂擁而至。目前該鎮正在積極打造中國(丹陽)眼鏡產業創業園,堅持以品牌提升和技術創新為先導,使之成為世界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和亞洲最大的眼鏡產品集散地。司徒雖然眼鏡企業眾多,發展迅速,但在產量、質量和品牌打造、工藝提升等方面能與國外公司抗衡的只有萬新、東方、海昌等幾家公司。同時,眼鏡企業的快速上馬也帶來了環境問題,加上個別企業缺乏品牌意識和市場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眼鏡市場的進一步發展。(1)結合司徒眼鏡市場成長經歷,簡要概括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歷程。(2)丹陽司徒鎮應如何進一步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答案 (1)①在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小商小販只能私下叫賣。②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我國實行“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政府開始積極引導并組建商品市場。③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揭開了改革開放的新篇章。司徒鎮正努力成為世界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和亞洲最大的眼鏡產品集散地。(2)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過程中,司徒鎮應努力完善市場體系,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同時建立強有力的宏觀調控體系,有效整治污染問題,推動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積極推動企業創新營銷方式,逐步實現將城市代理商經銷的模式轉變為企業自主連鎖銷售的新模式,使眼鏡生產優勢直接成為品牌優勢、競爭優勢。一、選擇題1.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的一次重要會議,它提出了( )A.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目標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C.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D.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答案 B解析 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2.下列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框架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 ②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 ③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 ④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 ①②③④都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本框架的正確描述。故選D項。3.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性工程,市場主體中最基本的是( )A.企業B.家庭C.個人D.政府答案 A解析 市場主體包括企業、家庭和政府。其中,最基本的是企業。故選A。4.現代企業的基本特征是( )A.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B.現代企業的產權制度、組織制度和管理制度C.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D.在宏觀調控下,讓企業成為市場活動的主體答案 A解析 現代企業制度基本特征是: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因此選A項。5.對國家宏觀調控認識正確的是( )A.市場調節必須排斥國家宏觀調控B.國家的宏觀調控是市場發揮作用的基礎C.只有社會主義國家才有宏觀調控D.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有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答案 D解析 宏觀調控應以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為基礎,加強宏觀調控才能避免單純市場調節的不足和缺陷,二者不能割裂和對立。D符合題意。6.我們要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那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性工程是( )A.培育合格的企業B.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C.做大做強國有企業D.大力發展民營企業答案 B解析 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性工程。因此選B項。7.1993到1997年,我國政府對經濟運行采取有效的宏觀調控,國民經濟由高增長,高通脹轉變為“高增長、低通脹”,世界輿論認為我國成功實現了國民經濟的軟著陸。這說明在社會主義條件下( )A.市場經濟以宏觀調控為基礎B.宏觀調控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內容C.低通脹以高增長為必要條件D.高增長和低通脹是相輔相成的答案 B解析 題干表明,國民經濟由高增長、高通脹轉變為“高增長、低通脹”的重要原因是我國政府對經濟運行采取有效的宏觀調控。因此B項正確。8.市場經濟條件下之所以要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是因為( )A.市場經濟本身有固有的缺陷B.市場經濟離不開國家的宏觀調控C.加強宏觀調控能促進經濟更好地運行D.宏觀調控能杜絕市場的各種弊端答案 A解析 正是由于市場經濟本身有固有的缺陷,所以要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因此A項符合題意。9.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應具備的特點是( )①統一、開放 ②競爭、有序 ③間接調控為主 ④政企分開A.①②B.①④C.②④D.①②④答案 A解析 ①②符合題意,選A。10.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 )A.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B.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建立合理的個人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D.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答案 B解析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二、非選擇題11.在產業轉移浪潮洶涌的大背景下,在改革開放和如火如荼的大舞臺上,各地政府上演招商大戲。招商引資成為不少地方政府官員的頭等大事。有的地方招商的確是引來了“金鳳凰”,但盲目招商上當受騙、打著招商的幌子貪污腐敗等有損政府誠信和公信力的現象屢屢發生。區域產業同質化、低水平重復現象嚴重。據報道,某鎮政府為招商引資建廠房,毀掉了即將豐收的千畝玉米田。專家指出,招商引資以政府為主導,是不折不扣地拿計劃經濟的手段管市場經濟的事。結合材料,運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相關知識,談談材料中地方政府在產業轉移背景下招商大戲中的角色定位。答案 (1)招商引資應是一種市場行為,其行為主體理應由企業擔當,政府主導招商引資是政府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角色錯位。(2)政府依靠其支配的公共資源,給投資者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優惠,在短期內可能會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材料所反映的招商引資中的種種不正常現象也表明,政府主導招商引資與建立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顯然背道而馳,不利于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3)在招商引資中,政府應該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建立完善的市場體系,促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的充分發揮。政府應該在樹立“民本”意識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推進政府職能的轉型,強化“服務”意識,優化投資環境,從而實現科學發展。解析 本題考查經濟學常識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的理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本題主要涉及對市場經濟和政府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的理解。12.材料一 目前有些地方,當某種商品和資源緊張時,就筑關設卡,全力干預,禁止這些商品、資源外流;當本地商品銷售疲軟時,則不準外地質優價廉的商品流入。有人認為,這樣做也是市場競爭,有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材料二 《國務院關于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的決定》指出,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以任何形式阻撓、干預外地產品或工程建設類等服務進入本地市場,不得限制公平競爭。說明國家為什么要做出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的決定?答案 (1)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的特點。所以,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需要正常的秩序和國家的宏觀調控。(2)阻撓、干預外地產品或工程建設類等服務進入本地市場的行為不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這種地方保護主義行為自我封閉,分割市場,進行不正當競爭,影響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的建立,影響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效益的提高,阻礙生產力的發展。國家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利用經濟、法律、行政等手段,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夠健康有序地進行。13.經過30多年的改革,我國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已基本形成。大部分國有企業進行了公司制改造,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各種非國有企業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發展迅速,其中僅個體私營企業創造產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就已達1/3,外資企業大量引進,中國已成為跨國公司云集之地。(1)市場主體主要有哪些?我國為什么要造就一大批合格的市場主體?(2)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是怎樣形成的?答案 (1)①市場主體主要有三類:企業、家庭和政府。其中,最基本的是企業。②這是因為,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礎性工程。(2)黨的十四大以后,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非公制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基本形成。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市場主體的理解,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微觀基礎的理解。學生可以聯系我國培育市場主體的過程及背景,從而得出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