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呵護人類共有的家園課 標 解 讀重 點 難 點1.理解全球環境問題以及解決這一問題的基本原則。2.了解國際環保合作取得的成果。重難點: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基本原則。知識1只有一個地球1.全球環境問題的含義:全球環境問題指的不是一個或幾個國家面臨的環境問題,而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環境問題。2.全球環境問題的表現:臭氧層空洞、酸雨、物種滅絕、森林銳減、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有毒化學品污染、海洋環境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其中,全球氣候變暖是最危險、最具挑戰性的問題之一。3.全球環境問題的特點:全球環境問題具有綜合性與復雜性。4.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形勢:解決全球環境問題,具有緊迫性和挑戰性。人類解決全球環境問題,既需要觀念層面的及時調整,又需要在制度層面有所作為。從哥本哈根到坎昆再到德班,應對氣候變化,踐行低碳發展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和世界各國共識。然而,發達國家的責任缺失、遲疑消極,南北陣營的意見不一,使得哥本哈根黯然落幕,坎昆再次陷入迷局猜想,德班分歧依舊。多哈氣候大會2012年12月8日深夜通過決議后落幕。談判取得一些成果,但仍給未來留下不少問題,可謂得失互現,喜憂參半。全球環境問題的綜合性和復雜性意味著什么?【提示】 全球環境問題的綜合性和復雜性意味著導致全球環境問題的原因多種多樣,治理起來相當困難。一個全球環境問題的解決,不僅有賴于其他全球環境問題的解決,還有賴于其他社會問題的解決。知識2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基本原則1.共同但又有差別的義務的原則(1)堅持共同義務原則,是因為地球是人類共有的唯一家園,保護地球是所有人、所有國家的共同義務。(2)堅持共同義務原則,并不意味著所有國家都應該或都有能力承擔相同的義務。因為發達國家在當前仍然是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者,對全球環境的惡化負有主要責任,同時,它們也擁有較雄厚的資金和較發達的技術。2.兼顧國家環境主權與國際合作義務的原則(1)原因:堅持國家環境主權,是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基礎;履行國際合作義務,是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保障。世界各國都應當以全球問題的解決為宗旨,把這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2)國家環境主權主要包括環境資源的享有權、環境資源的開發利用權、環境事務的管理權,以及抵制他國損壞本國環境的反抗權。(3)國際合作的義務主要有:保護好本國的環境;確保在其管轄范圍內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動,不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環境造成損害;遵守已經達成的國際環保協議,積極履行協議規定的義務;積極推動全球環保立法,創建有效的國際環保執法機制。2012年11月20日,中國、印度、巴西、南非代表在北京舉行“基礎四國”第十三次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并發表聯合聲明,呼吁聯合國氣候變化多哈會議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以來確立的共識,包括“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及各自能力”原則。(1)這一原則意味著所有國家都應該享有相同的權利并承擔相同的義務。(×)(2)這一原則理應成為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基礎和行動指南。(√)(3)這一原則對發達國家有失公平。(×)(4)這一原則考慮到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不同現實能力。(√)知識3共有的家園 共同來守護1.國際環保合作取得的成果(1)發表了一系列指導和協調全球環保活動的宣言。(2)制定了許多具有法律效力的國際環保公約和條約。(3)啟動了許多國際性的環境保護計劃和項目。(4)建立了全球性的環境保護基金。(5)成立了許多政府間的環保合作機構以及全球性的非政府組織。2.《京都議定書》的生效(1)在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聯合國于2005年宣布,《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2)《京都議定書》的宗旨是控制溫室效應,以解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3)《京都議定書》的達成和生效集中體現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環境保護問題上既沖突又合作的歷程。1.教材P97探究問題【提示】 (1)地球氣溫升高是由自然氣候的波動和人為因素共同引起的。其中,人為因素是主要的,人類過度開發自然、利用自然,卻不注重保護自然,以至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增多,致使地球熱量難以散發,從而導致全球氣候變暖。(2)除了全球變暖,人類目前還面臨著許多共同的全球環境問題,如臭氧層空洞、酸雨、物種滅絕、森林銳減、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有毒化學品污染、海洋環境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其中,全球氣候變暖是最危險、最具挑戰性的問題之一。2.教材P98探究問題【提示】 要堅持共同但又有差別的義務的原則和兼顧國家環境主權與國際合作義務的原則。3.教材P100探究問題【提示】 (1)國際環境保護公約和國際環境保護法有:《國際捕鯨管制公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防治荒漠化公約》、《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1972年倫敦公約》等。國際性的環境保護計劃和項目,如“人與生物圈計劃”,2005年旨在控制全球氣候變暖的《京都議定書》等。(2)以上也是國際社會在保護全球環境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另外還面臨挑戰和困難:一些發達國家拒不履行在國際環境保護方面的義務;全球性公約、國際環境保護法等約束力差,資金不足,技術不夠成熟,環保意識不強,環境保護倫理原則堅持不夠等。4.教材P101探究問題【提示】 這一舉動不符合環境倫理的基本原則,違背了環境正義原則和尊重自然的原則。(1)強調環境權利與環境義務之間的平衡,是環境正義原則的基本精神。既要公平地分配由公共環境提供的好處,又要共同承擔發展經濟所帶來的環境風險。而個別發達國家的行為顯然割裂了環境權利與環境義務之間的平衡關系。(2)尊重自然是人類道德進步的表現。對自然的尊重和愛護,已經成為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和個人道德素養的重要標志。探究1共同但又有差別的義務的原則【問題導思】多哈氣候大會2012年12月8日深夜通過決議后落幕。在發展中國家的力爭之下,談判取得一些成果,但仍給未來留下不少問題,可謂得失互現,喜憂參半。大會堅持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維護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議定書》的基本制度框架。這是多哈會議最重要的成果,把聯合國氣候變化多邊進程繼續向前推進,向國際社會發出了積極信號。1.何謂“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提示】 共同但有區別原則指,各國對保護全球負有共同的但是有區別的責任,包括共同責任和區別責任兩方面。共同責任指國際社會的每個成員國不論大小、強弱,都有義務去保護地球環境。區別責任指不同國家主要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承擔有差別的責任,包括責任的大小、多少、時限等方面。2.請根據你的理解談談這一原則的合理性。【提示】 地球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環境問題本身的復雜性和人類環境問題的共同性要求各國摒棄狹隘的民族觀念,同心協力,共同應對環境問題的挑戰。因而共同責任的存在是十分合理的。發達國家工業化的實現是建立在長期過度消耗地球資源和嚴重污染地球環境的基礎之上的。當今發展中國家的許多傳統工業對環境形成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發達國家向外轉移和嫁接的結果。發展中國家經濟困難、科技落后,因而有差別的責任和義務也有一定的合理性。3.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的意義何在?【提示】 首先,有利于在全球范圍內環境正義原則的實現。其次,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最后,有利于發達國家有步驟的執行污染治理和技術資金援助計劃。共同但又有差別的義務的原則1.堅持共同義務的原則堅持共同義務的原則,是因為地球是人類共有的唯一家園,保護地球是所有人、所有國家的共同義務。共同義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理解:①各國都有義務保護本國的環境。各國有責任采取有效的措施,通過制定一系列法規嚴格追究國內環境損害責任。②各國有責任對該國管轄內的企業或個人的活動給他國造成環境損害承擔責任。③各國需要對其管轄范圍內的活動給不屬任何國家的地球生態系統造成的環境損害承擔責任。④各國之間要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全球環境保護一體化。2.堅持有差別的義務原則堅持共同義務原則,并不意味著所有國家都應該或都有能力承擔相同的義務。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缺乏充足的資金和必要的技術,在保護環境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承擔與其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環保義務。發達國家在以往工業化的過程中,曾利用全球的資源和市場積累了大量財富,也制造了大量的環境污染問題,當前仍然是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者。發達國家既擁有較雄厚的資金和較發達的技術,又對全球環境的惡化負有主要責任,理應在保護全球環境的事務中承擔與其資金和技術相稱的較多的義務。國際環境法規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承擔責任的方式有三種。一種為分別規定適用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不同的標準;一種為明確規定要考慮發展中國家的需要;一種為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援助以幫助發展中國家履行義務。雖然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從字面上看違背了公平和公正的原則,但是其實質含義和本質內容卻是體現了公平正義的精神。這一原則的目的在于追求國際環境保護秩序中的平等,以實質的正義代替形式的正義,這才是真正的正義。【題組訓練】1.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基本原則有( )①可持續發展原則 ②尊重自然原則 ③環境正義原則 ④共同但又有差別的義務的原則 ⑤兼顧國家環境主權與國際合作義務的原則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C.④⑤D.②③【解析】 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基本原則主要有兩個:共同但又有差別的義務的原則和兼顧國家環境主權與國際合作義務的原則,④⑤符合題意。【答案】 C2.共同但又有差別的義務的原則是指( )①堅持共同義務原則,并不意味著所有國家都應該或都有能力承擔相同的義務②發展中國家在環保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應盡量不讓其承擔責任③地球是人類共有的唯一家園,保護地球是所有人、所有國家的共同義務④發達國家理應承擔與其資金和技術相稱的較多的義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 ②說法錯誤,雖然發展中國家資金、實力等不夠雄厚,但也應承擔一定的責任,選C。【答案】 C探究2兼顧國家環境主權與國際合作 義務的原則【問題導思】 亞馬遜熱帶雨林有著“地球之肺”之稱,它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的熱帶原始森林,其中60%的面積分布在巴西境內。近年來,由于開發不當和保護不力,巴西境內的亞馬遜熱帶雨林遭到了嚴重破壞,有數據顯示,亞馬遜熱帶原始森林覆蓋率由原來的80%銳減到58%,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近年來西方一些國家和組織打著“環境保護”的旗號,表現出對亞馬遜異乎尋常的“關心”。美國CNN電視臺一部關于亞馬遜的電視片包含了這樣的解說詞:“亞馬遜屬于人類,巴西沒有能力保護它”。美國一位前總統曾有這樣的名言:“當具有活力的民族需要水的時候,他們就會到有水的地方去尋找,不管那里的水屬于誰”。1.如何評價某些國家的言論?【提示】 這并不真的是僅僅出于生態方面的考慮,而是著眼于該地區富有的自然資源。是在今天環境保護的美麗外衣下,昔日殖民主義特征的重現,是對巴西國家環境主權的侵犯。2.國家環境主權包括哪些內容?【提示】 國家環境主權主要包括環境資源的享有權和開發利用權、環境事務的管理權,以及抵制他國損壞本國環境的反抗權。3.如何看待國際環境合作對國家主權帶來的挑戰?【提示】 國際環境合作對國家主權的挑戰一方面是維護人類共同利益的必然要求,有其積極的一面。但也要防止和反對西方國家以保護環境為借口推行環境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4.如何處理維護國家環境主權與履行國際合作義務的關系?【提示】 堅持國家環境主權,是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基礎;履行國際合作義務,是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保障。世界各國都應當以全球問題的解決為宗旨,把這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兼顧國家環境主權與國際合作義務的原則1.堅持國家環境主權(1)堅持國家環境主權,是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基礎。國家環境主權主要包括環境資源的享有權和開發利用權、環境事務的管理權,以及抵制他國損壞本國環境的反抗權。(2)國際環境合作及其制度構架的建立和完善,要求強化“地球村”意識,提高各國國際化、全球化程度,強化國際社會的權威性,這必然對傳統意義上的國家主權帶來挑戰。國際環境合作對國家主權的挑戰一方面是維護人類共同利益的必然要求,有其積極的一面。但也應看到,在現有世界不合理政治經濟秩序的框架下,西方國家憑借其軍事、經濟實力,以及信息和技術上的優勢,在國際社會的舞臺上占據支配地位。少數發達國家從維護自身利益的需要出發,以人類共同利益和保護環境為借口,以環境外交為手段,推行環境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達到在經濟、政治上控制發展中國家的目的。2.加強國際合作(1)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尤其是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劇,各國都無法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謀求發展,世界市場已把各國緊緊聯系在一起,在利益上互相掣肘。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一方面加強了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也使得各種利益集團無法過多地暗箱操作。非政府組織異軍突起,廣泛參與各種國際公共事務。國際組織、區域性組織的存在也為環境問題國際合作積累了不少經驗。這些因素都為國際合作的實現帶來了有利的契機。(2)然而不利的因素也是存在的。由于環境問題的復雜性,現有的科學研究還無法充分證明許多污染的原因與作用機理,這很大程度上麻痹了各國的危機意識。環境問題發生的滯緩性也使人們不易產生現實的急迫感。貧困的現實性使得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成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當務之急對外政策的全部,不惜步西方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之后塵,陷入環境破壞與貧困激化的惡性循環之中。部分發達國家也利用自身在規則制定中的優勢地位逃避責任的承擔。除此之外,在全球環境保護問題上還存在著“搭便車”的傾向,各國政府都希望免費搭車或將負擔轉嫁給其他國家。【題組訓練】3.對環境殖民主義的理解錯誤的是( )A.環境殖民主義違背了環境正義原則B.一些發達國家的政府和企業,把高風險、重污染的工廠遷往發展中國家,這種輸出污染的行為即環境殖民主義C.環境殖民主義對發展中國家的環境造成極大損失D.環境殖民主義是過去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掠奪的方式之一【解析】 本題是逆向性選擇題,考查環境殖民主義這一知識點。A、B、C三項均是對環境殖民主義的正確理解,不符合題意。【答案】 D4.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總數的1/4,卻消耗了大約3/4的地球資源。從國際環境正義的角度看( )A.應限制發達國家對資源的利用B.發達國家有義務為環境保護提供必要的資金和技術C.發達國家應通過高新技術降低能耗D.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應加強交流與合作【解析】 注意設問的角度是“國際環境正義的角度”,C、D不是從該角度出發的措施。A錯誤。【答案】 B【走進生活】《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八次締約方大會及其《京都議定書》第八次締約方會議于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8日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超過200個國家和機構的代表參加多哈大會,核心議題是討論《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規劃。會議上各方分歧較大,只取得有限成果,把不少被擱置的難題留給了計劃下一年11月召開的華沙氣候大會。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多哈召開之際,世界氣象組織28日發布了《世界氣候狀況年度臨時聲明》,認為2012年是極端氣候現象頻發的一年。【知識對接】材料信息知識對接《世界氣候狀況年度臨時聲明》認為2012年是極端氣候現象頻發的一年全球環境問題的表現多哈大會分歧較大,只取得有限成果,把不少被擱置的難題留給了計劃下一年11月召開的華沙氣候大會全球環境問題的特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京都議定書》締約方會議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基本原則;共有的家園,共同來守護【感悟應用】1.下列不屬于全球環境問題的是( )A.臭氧層空洞、酸雨、物種滅絕B.森林銳減、土壤沙化C.水土流失、有毒化學品污染、海洋環境污染D.地區沖突不斷,世界并不太平【解析】 地區沖突、戰爭使局部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但不屬于全球環境問題。故選D。【答案】 D2.人類解決全球環境問題,需要( )①樹立全球意識 ②所有國家都應該承擔相同的義務③建立既尊重各國主權又能夠有效監督和協調各國政府的、對全球環境問題進行“全球治理”的國際機構④世界范圍的廣泛合作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 發達國家既擁有較雄厚的資金和較發達的技術,又對全球環境的惡化負有主要責任,理應在保護全球環境的事務中承擔與其資金和技術相稱的較多的義務,②說法錯誤,排除。【答案】 B3.多哈大會,核心議題是討論《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規劃。會議上各方分歧較大,只取得有限成果,把不少被擱置的難題留給了計劃下一年11月召開的華沙氣候大會。全球氣候問題談判任務任重而道遠意味著什么?【解析】 由于世界各國的利益糾結,特別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沖突,全球氣候談判任重而道遠。因此可以從全球氣候問題的特征角度思考答題。【答案】 全球氣候問題具有綜合性和復雜性;不僅有賴于其他全球環境問題的解決,還有賴于其他社會問題的解決。1.一天,宇宙醫院來了一位重病患者——地球。眼科醫生:“你患了沙眼,眼中全是沙子。”血液科醫生:“你的血液里有大量的雜質,血液粘稠度增大,已經變色。”皮膚科醫生:“你的綠色皮膚開始脫落,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潰瘍,可以說是將體無完膚。”地球聽完三個醫生的話,要求醫生給他分別開三副藥。(1)地球得了什么病?主要病因是什么?(2)請你為治好地球的病開個藥方?【解析】 本題材料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增強了趣味性,考查基礎知識。第(2)問又具有探究和擴展的性質。【答案】 (1)沙漠化迅速擴展;水體污染日益嚴重;森林遭毀壞。主要病因是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2)分別開各“病”的藥方。措施合理即可。(略)2.一些發達國家的政府和企業,打著“經濟援助”、“經濟合作”的旗號,把那些為本國法律所禁止的嚴重污染環境或在本國生產將付出較高環保成本的企業遷往那些急于擺脫貧困的發展中國家,損害別國環境,換取一己私利。這種輸出污染的行為被稱為環境殖民主義。抵制公害輸出,反對環境殖民主義,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的使命。(1)這些發達國家違背了保護環境中的哪些原則?(2)這些國家應該怎樣補救?(3)環境殖民主義給我們什么啟示?【解析】 本題材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全球環境問題的現狀,發達國家為謀取私利而轉嫁污染的后果,造成對發展中國家的損害,違背了環境正義原則、共同義務的原則以及兼顧國家環境主權與國際合作義務的原則,理應對全球環境問題承擔主要責任。【答案】 (1)這些發達國家違背了環境正義原則、共同但又有差別的義務的原則以及兼顧國家環境主權與國際合作義務的原則。(2)這些發達國家對全球環境的惡化負有主要責任,在保護全球環境的事務中理應承擔與其資金和技術相稱的較多的義務。不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環境造成損害;遵守已達成的國際環保協議,積極履行協議規定的義務。(3)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反對環境殖民主義,積極推動全球環保立法,創建有效的國際環保執法機制。一、選擇題1.漫畫說明( )①全球環境問題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環境問題 ②如何共同應對全球環境問題帶來的挑戰,已成為人類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 ③解決全球環境問題,要堅持共同但又有差別的義務的原則 ④全球環境問題,危及人類的生存與發展A.①② 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解析】 本題通過漫畫考查全球環境問題的特征。③說法不符合題意,排除,①②④說明了全球環境問題的全球性和危害性,符合題意。【答案】 C2.“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是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核心和基石,應當始終堅持。發達國家必須率先大幅量化減排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這是不可推卸的道義責任,也是必須履行的法律義務。這符合( )A.環境正義原則B.尊重自然的原則C.環境道德規范D.優勝劣汰原則【解析】 環境正義原則強調環境權利與環境義務之間的平衡。發達國家在以往的工業化過程中,曾利用全球的資源和市場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也制造了大量的環境污染問題,理應承擔與其資金和技術相稱的較多的義務。【答案】 A3.對兼顧國家環境主權與國際合作義務的原則理解正確的是( )①每個國家都擁有自己的國家環境主權,同時負有保護全球環境的共同義務 ②堅持國家環境主權,是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保障 ③履行國際合作義務,是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基礎 ④該原則是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基本原則之一A.①④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 堅持國家環境主權,是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基礎;履行國際合作義務,是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保障,②③說法均錯誤,排除含②③的選項,故選A。【答案】 A4.第一部旨在控制溫室效應,要求各締約方共同減少排放造成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等六種氣體的國際性條約是( )A.《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B.《京都議定書》C.《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D.《內羅畢宣言》【解析】 《京都議定書》旨在控制溫室效應,符合題意,選B。【答案】 B二、非選擇題5.“陽光呢,雨水呢,我們曾擁有的一切呢?森林呢,花朵呢,還有你曾答應你唯一的兒子的呢……難道你不曾注意嗎?我們的一切正在消失,地球在落淚,海岸在哭泣……”這首歌出奇的怨緩,仿佛充滿著無奈與痛苦,人們落著淚聽著它,感受著它,不禁捫心自問,我們對地球做了什么?(1)這首歌反映的是什么問題?(2)這一問題有什么特點?解決這一問題有什么特點?(3)怎樣解決這一問題?【解析】 本題以歌詞為切入點,考查學生對全球環境問題的識記和理解,側重考查了高考要求的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兩種能力。做好本題第(1)問很關鍵,要抓住材料中關鍵語句“地球”及“我們對地球做了什么”,即可歸納出材料反映的是全球環境問題。明確了第(1)問之后,第(2)問和第(3)問就不難回答。本題要求學生準確識記和理解基礎知識。【答案】 (1)這首歌反映的是全球環境問題。(2)全球環境問題指的不是一個或幾個國家面臨的環境問題,而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環境問題。也就是說,這種環境問題所帶來的損失和影響,擴展到了整個世界,不限于某些國家或地區。全球環境問題,不是孤立的單項問題,而是同其他環境和社會問題聯系在一起的“問題群”,具有綜合性與復雜性。因此,解決這種環境問題,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所能獨自承擔,需要世界范圍的廣泛合作。全球環境問題,危及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發展,解決全球環境問題,具有緊迫性和挑戰性。(3)①人類解決全球環境問題,既需要觀念層面的及時調整,如樹立全球意識,又需要在制度層面有所作為,如建立既尊重各國主權又能夠有效監督和協調各國政府的、對全球環境問題進行“全球治理”的國際機構。②堅持解決全球環境問題的基本原則,如共同但又有差別的義務的原則,兼顧國家環境主權與國際合作義務的原則。6.材料一 天氣變暖困擾著地球上眾多生命:北極熊因為冰面融化正面臨生存威脅;北歐動物園里的狗熊不得不在人工降溫的幫助下冬眠。全球氣候變暖將導致高溫、熱浪、臺風、強降水等極端天氣現象的頻繁發生,使地球物種加速消亡,人類已處在十字路口。材料二 中國提出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明確規定了“十二五”時期節能減排的目標。個別發達國家以維護自己國家經濟發展利益為由,宣布不履行《京都議定書》所規定的義務。(1)材料一中全球氣候變暖反映的是什么問題?解決這一問題有什么特點?(2)從環境倫理的角度,評價個別發達國家的做法。【解析】 第(1)問直接明確是全球環境問題。解決這一問題單靠一個國家的力量是無法解決的,需要國家間的合作。第(2)問主要從解決全球環境問題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入手。【答案】 (1)反映的是全球環境問題。解決全球環境問題,不是任何國家可以獨自承擔的,需要世界范圍的廣泛合作。(2)①違背了環境正義原則。該原則強調環境權利與環境義務之間的平衡。世界各國既要公平地分配由公共環境提供的好處,又要共同承擔發展經濟所帶來的環境風險。②違背了共同但又有差別的義務的原則。這些發達國家對全球氣候變暖負有主要責任,理應在保護全球環境的事務中承擔與其資金和技術相稱的較多的義務。③違背了兼顧國家環境主權與國際合作義務的原則。每個國家都擁有自己的國家環境主權,同時負有保護全球環境的共同義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