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美國的兩黨制學案一、【課程標準】評述“驢象之爭”的典故,結合實例,揭示美國兩黨制的實質【考試說明】(1)美國兩黨制的實質二、【學習目標】(課標解讀)(1)學生結合所學歷史知識,敘述美國“驢象之爭”的典故,能說出美國的政黨制度——兩黨制,了解美國政黨的主要職能和特征。(2)學生合作探究美國選舉具體案例,能夠揭示并歸納出美國兩黨制的實質。提高合作探究、透過現象揭示事物本質的能力。三、【學習重點、難點】美國兩黨制的實質四、【溫故知新】1、美國聯邦制的特點2、美國聯邦制的利與弊五、課前導學:【自主預習】(閱讀課本P47-51,梳理基礎知識,并將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標注出來)學生自主探究:(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在美國,每四年要進行一次總統選舉,人們習慣地稱之為“驢象之爭”(1)為什么在美國把總統選舉稱之為“驢象之爭”?(2)“驢象之爭”反映出美國實行的是什么政黨制度?1、如何理解美國政壇上的“驢象之爭”?2、美國的兩黨制的主要表現?美國的兩黨制主要表現為。(1)在總統選舉中:(2)在國會選舉中:3、美國政黨的職能、特征4、美國兩黨制的實質是什么?(1)(2)(3)(4)(5)誤區警示:1、美國執政黨執政后要維護本黨利益。2、兩黨制的實質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的。我的疑惑:六:課中導學:合作探究、能力提升合作探究1:材料一美國總統大選的預選形勢逐漸明朗,麥凱恩已獲得共和黨總統侯選人提名,奧巴馬獲得總統侯選人提名,最后奧巴馬獲得總統大選的勝利。材料二:美國中期選舉結果揭曉,民主黨在參眾兩院大獲全勝。在100個參議院席位中,民主黨獲得51席位,共和黨獲得49席。民主黨以總數51席獲得參議院100個席位的多數席位,4年來首次獲得參議院控制權。而在改選的眾議院所有435個席位中,民主黨以229席戰勝共和黨成為多數黨。至此民主黨時隔12年,再次完全奪得對國會的控制權。思考:(1)實行兩黨制的美國是否只存在兩個政黨或者只允許兩個政黨參加競選 (2)在美國一個政黨如何才能成為執政黨?為什么?合作探究2:希拉里(民主黨)奧巴馬(民主黨)麥凱恩(共和黨)稅收問題上的立場針對性減稅計劃實現大范圍減稅支持永久減稅計劃伊拉克問題上的立場制定從伊拉克撤軍計劃反對伊拉克戰爭支持伊拉克戰爭思考:(1)兩黨在稅收政策上趨同的政治目的是什么?客觀上會起到什么效果?(2)在伊拉克問題上的不同政見,對兩黨會有什么影響?說明了什么?合作探究3:美國總統選舉中選民的參與率一直很低,所以,美國總統實際獲得的選票占資格選民的百分比往往很低,多年來一直在35%以下。思考:為什么美國民眾對兩黨競選失去信心?七:知識總結、構建體系八:課后導學——鞏固提升:1、材料一:民主黨的希拉里在其個人網站上以一句“我來了,我要贏”宣布她將角逐總統寶座。但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對兩黨都失去信心,把大選稱為“從兩個爛桃子中挑一個不太爛的。”材料二:一些美國學者認為“明智的政黨領袖們總是按照中間路線辦事,而避免采取可能使大部分選民驚慌和疏遠的極端做法。候選人如果不走中間路線,落選的可能性將增大。有的人說;“在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沒有價值一角錢的區別”材料三:奧巴馬和希拉里為獲得黨內提名均投入了龐大的競選經費,僅3月份奧巴馬就籌集競選資金4280萬美元,希拉里籌集了2090萬美元。思考:(1)材料一、二反映了美國的哪種政治制度?(2)結合上述材料評價這種政治制度的實質2、美國總統大選的預選形勢逐漸明朗,麥凱恩已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希拉里獲得黨內提名均投入了龐大的競選經費。僅3月份奧巴馬就籌集競選資金4280萬美元,希拉里籌集2090萬美元。為爭取選民,兩黨在競選綱領方面既向中間立場靠攏,又存在差異并相互牽掣。如在伊拉克問題上,共和黨麥凱恩支持伊拉克戰爭及增兵計劃,民主黨奧巴馬反對伊拉克戰爭,希拉里主張制定從伊拉克撤軍計劃。(1)有人說,美國總統選舉是“有錢人的權力游戲,有權人的金錢游戲”。請對此進行簡要評析(2)請簡述美國兩黨制的實質。并說明競選綱領的差異沒有改變兩黨制實質的原因。九、【課后反思】(本節課的收獲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