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學案一、課標要求和考綱內容:(一)課標要求歸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職權,理解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分析我國國家權力機關和人民的關系、國家權力機關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中央與地方的關系,闡述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二)考綱內容知識點一: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是人民的選擇、歷史的必然1、資本主義制度行不通(1)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的君主專制制度(2)資產階級沒有完成反帝反封的歷史任務2、人民的選擇(1)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2)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適合我國國情3、歷史的必然(1)法律基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地位,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礎。(2)組織基礎:1953年,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歷史上第一次普選,在此基礎上自下而上逐級召開的人民代表大會,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奠定了組織基礎。(3)標志:1954年9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我國正式建立起來。知識點二: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含義廣大人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選出人大代表,由他們組成各級國家權力機關,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決定全國和各級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務,并由權力機關產生行政和司法機關,各司其職,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的各項權力。這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主體——廣大人民(2)代表的產生方式——廣大人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選出(3)組成機關的性質——各級國家權力機關(4)行使權力的方式——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5)行使權限——①決定(全國和各級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務,②產生行政和司法機關(各司其職,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的各項權力)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什么)(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決定著國家的其他各種具體制度;(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徑;(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載體。知識點三:說明民主集中制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1、民主集中制的含義遵循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原則,這就是民主集中制。2、民主集中制的具體表現(1)從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的關系來看①各級人民代表受選民和原選舉單位的監督,選民或選舉單位有權罷免自己選舉出的代表;②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2)從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來看①其他國家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②在人民代表大會統一行使國家權力的前提下,其他國家機關依照法定分工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3)從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來看①地方必須服從中央;②在保證中央統一領導的同時,必須考慮地方特殊利益,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民主集中制的優越性(1)為每個中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合理的方式;(2)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紀律又有自由,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既各盡其能又各得其所。4、正確認識和堅持民主集中制(1)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正確認識民主與集中的辯證統一關系①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礎;②集中是民主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和保障。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正確認識民主與集中的辯證統一關系。一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尊重人民的民主權利,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集思廣益,才能實現正確的集中,制定出真正符合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方針、政策。離開了民主就不可能有正確的集中。另一方面,集中是民主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和保障。離開必要的集中,民主就會失去正確的方向和目標,就不會有統一的意志和行動,人民當家作主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只有在集中的指導下,才能有健全的民主生活。(2)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克服兩種錯誤傾向。①只講集中,不講民主,是官僚主義的集中;②只講民主,不講集中,必然導致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克服兩種錯誤傾向。只講集中,不講民主,是官僚主義的集中;只講民主,不講集中,必然導致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官僚主義和極端民主化、無政府主義都會給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帶來危害。官僚主義壓制民主,妨礙公民行使民主權利;極端民主化和無政府主義追求不受限制的、絕對的自由和民主,反對一切必要的集中和紀律,反對一切組織領導,只能造成社會動亂、動搖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3)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正確行使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①如何做: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正確行使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每個公民,既要充分行使民主權利,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又要按照“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的組織原則辦事②意義: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正確行使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每個公民,既要充分行使民主權利,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又要按照“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的組織原則辦事,增強紀律性,維護中央權威和全國法律、政令的統一。二、預習問答:1、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為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權、尋求適合的政權組織形式進行了怎樣的探索?2、縱觀中國近代政治發展的歷程和共產黨領導人民建立新型人民政權的實踐,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3、說明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的過程。4、人民代表大會的內涵5、為什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6、民主集中制的含義及其表現7、如何堅持民主和集中的統一?三、訓練試題:(一)單項選擇:辛亥革命后,代表各種政治勢力的政客竟相仿效西方議會民主,“建國會,立政黨”,一時間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政黨、團體三百多個。但是,它們大多成了各派軍閥、官僚、政客借以爭權奪利的工具。舊中國的多黨競選和議會民主只給歷史留下了一幕幕鬧劇。據此回答1—2題。1、在西方國家普遍采用的議會民主制度,到了中國卻形成了一幕幕鬧劇,這是因為A、在中國不適合建立民主制度B、君主專制制度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應該繼續保持君主制C、當時的政黨都是代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主義利益的D、各派軍閥、官僚、政客之間的利益不均衡2、今天仍然有人認為,如果效法歐美國家采用資本主義民主制度,近代中國就能實現現代化。你認為這種觀點()A、是正確的,歐美國家通過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成了發達國家B、是錯誤的,因為只有徹底推翻剝削階級統治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制度,建立新型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才能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C、是正確的,因為至今仍有很多人支持在中國建立資本主義民主制度D、是錯誤的,資本主義的一切制度都是與社會主義相對立的3、下列選項中屬于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黨為實現人民民主而進行探索和創造的是()①各界人民代表大會②農民協會③參議會④工農兵代表蘇維埃⑤罷工工人人表大會A、①⑤B、②⑤C、③④D、②④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根據憲法和法律行使國家權力的根本制度,具體表現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①直接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②保證每一位公民直接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③是建立其他有關的國家管理制度的基礎④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在我國,每個民族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都有本民族的代表,且人口在百萬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我國人大代表的主要職責是()①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行使國家權力②保持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③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④依法行政,有效管理社會公共事務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監督是全國各級人大的一項重要工作,而個案監督則是多年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在實踐中探索,創造的一種監督形式。據此回答6—7題。6、個案監督,即人大根據憲法原則,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較大的司法不公案件進行監督。這一工作的開展,得到司法機關和人民群眾的肯定。由此可見()A、人大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B、人大可以代行司法職權,糾正冤假錯案C、各級人大可以做到公正執法D、我國司法機關由人大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7、在我國,人民與人大代表之間、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之間是監督和被監督的關系,這種關系()①突出反映了我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②體現了民主集中制原則③有效地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④決定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人民人表大會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為每個公式參與政治生活提供了便利的合理的方式。據此回答8—10題。8、下列對民主與集中關系理解正確的是()①民主與集中是辯證統一的②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礎③集中是民主得以實現的必要條件和保障④民主與集中是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某領導說:“什么民主,我說了算!”這種說法犯的錯誤是()A、極端民主化B、無政府主義C、個人主義D、官僚主義10、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社會主義國家有個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干一件事,一下決心,一作出決議,就立即執行,不受牽扯。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A、社會主義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B、實行人民民主專政的優越性C、民主集中制原則的優越性D、社會主義國家集中高于一切(二)簡析題11、材料一: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國家政權,他對人民實行民主,對極少數破壞社會主義事業的敵人實行專政,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決大多數人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專政。 材料二: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反映了我國實行什么政治制度,二者有什么內在聯系? 12、材料一:2006年7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全國(大陸地區)縣鄉兩級人大將進行換屆選舉。縣鄉人大首次同步換屆,涉及2800多個縣級政權和35400多個鄉極級政權,9億選民將直接選舉產生縣鄉兩級人大代表200多萬人,進而由代表選舉產生新一屆縣鄉國家機關。材料二:2006年9月17日舉行的瑞典議會選舉中,以溫和聯合黨為首的中右聯盟獲勝,大選失利的社民黨政府首相佩爾松18日遞交了辭呈。10月5日瑞典議會通過投票表決方式,正式通過中右聯盟領導人賴因費爾特為瑞典新首相的提名。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西方國家政府組建和運作的原則分別是什么?在我國為什么必須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而不能走西方議會制的道路? 《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學案13、14參考答案1-10CBBCADCADC11、 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制度,材料二反映了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它們是國體與政體的關系,國體決定政體,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決定了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體反映國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直接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二者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12、(1)民主集中制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三權分立是國家政府組建和運行的基本原則,其核心內容是權力分立、制約和平衡。(2)①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上的,保障人民當家作主、行使國家權力,維護和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導。西方議會制建立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基礎之上,實質都是資產階級掌權,維護和實現資產階級的利益和意志。②人民代表大會制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它既有利于充分發揚民主,又有利于國家的集中管理。西方議會制度一般按“三權分立”的原則來組織,國家權力分別由不同機關行使,難免互相掣肘,降低效率。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政權組織形式,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顯示出巨大的優越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表現為:其一,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其二,動員人民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其三,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其四,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