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一國家與國家的管理形式考點學案《國家與國際組織常識》知識點解讀專題一國家與國家的管理形式(考點1—11) 考點1:(了解)國家的性質 (1)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政治權力機關。階級性是國家的根本屬性。 (2)國家的性質又稱國體,就是國家的階級本質。它表明國家政權掌握在什么階級手中,什么階級是統治階級,什么階級是被統治階級。 (3)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著國家的性質。 (4)根據國家性質不同,可分為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屬于社會主義國家,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 考點2:(理解)民主與專政的關系 5.民主與專政的關系 民主是指在統治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的原則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民主總是屬于統治階級的。世界上不存在超階級的民主。專政,即主要依靠暴力實行統治(即統治階級憑借國家權力,強制被統治階級服從統治階級的意志,從而實現國家政治統治職能)。從國家本質看,所有國家都是一定階級對其他階級的專政。 我國的民主與專政是辯證統一的。一方面,民主與專政相互區別、相互對立,民主只適用于人民內部,專政則適用于敵對勢力。另一方面,民主與專政相互依存,相輔相成、互為前提,共同體現國家性質。民主是專政的基礎,專政是民主的保障。 考點3:(說明)國體與政體的關系 國體、即國家性質,反映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政體,即國家管理形式,是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國體與政體,是國家制度中內容與形式兩個方面,國體決定政體,并通過一定的政體來體現;政體體現國體,并服務于特定的國體。適當的政體能夠鞏固國體,不適當的政體會危害國體。政體也具有相對獨立性,除國體決定政體外,影響政體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歷史條件、階級力量對比、傳統習慣、國際環境影響等。 考點4:(了解)代議制的含義 由選舉產生的、代表民意的機關來行使國家權力的方式。代議制充當公民與國家之間的政治紐帶,是現代民主政體的共同特征。 考點5:(了解)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和總統制 從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的產生方式及其職權范圍看,現代國家大致有兩種基本形式,即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 民主共和制(1)含義:民主共和制是同君主專制相對立的政體,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則建立起來的民主政體。(2)特點:在民主共和制國家中,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元首都是經過選舉產生的。 君主立憲制 (1)含義:在君主立憲制國家中,國家元首由世襲的君主擔任,但在憲法框架內,君主的權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的一種國家管理形式。 (2)產生:一般來說,君主立憲制是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或對君主制進行改良的產物。 (3)類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4)典型國家:英國、西班牙、日本、泰國、比利時、瑞典、挪威等。 議會制、總統制、半總統制、委員會制的劃分標準:從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的關系看,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可以分為四種形式,即議會制國家、總統制國家、半總統制國家、委員會制國家。 議會制:又稱內閣制、議會內閣制、責任內閣制。 (1)特點: ①議會制,在議會制國家,政府總攬國家的行政權力,向議會負責。 ②政府以議會為基礎產生,政府首腦一般由在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擔任。政府首腦往往從政見基本相同的議員中挑選閣員人選,提請國家元首任命。 ③政府接受議會的監督,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當議會對政府表示不信任時,政府必須集體辭職,或由政府首腦提請國家元首解散議會,重新進行議會選舉,根據新的議會選舉結果成立新的政府。 (2)典型國家:意大利、德國、芬蘭、奧地利、印度、新加坡等。 總統制 (1)特點:①在實行總統制的國家,總統擔任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②總統不僅是國家的象征和代表,而且直接行使國家最高行政權力。③總統獨立于議會之外,由選民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依憲法規定,一般有任期限制。④總統只對選民負責,不對議會負責。 (2)典型國家:美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亞等。 考點6:(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特點和實質 (1)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 英國君主立憲制國家的主要機構有國王、議會和內閣。 ①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主要有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下議院有“至尊議會”之稱,擁有極大的權力,包括立法權、財政權和監督權,是行政權力的最高來源。上院在議會體系中只起輔助作用。20世紀中期以來,議會的實際權力不斷萎縮,權力重心逐步向內閣和首相傾斜,首相成為英國最有權勢的人。②議會產生的多數黨領袖經國王任命成為首相,由首相負責組閣產生內閣,首相和內閣權力很大,但必須向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 ③國王按內閣的意志行使形式上的權力,承擔國家元首等禮儀性職能。是虛位,無實權。 (2)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實質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實質是資產階級政權的一種組織形式。 從主要機構的構成人員看——都是由資產階級和貴族代表組成的。 從執政理念和政策看——捍衛大資階級利益。 考點7:(了解)法國的國家機構、政體的運行及特點 法國國家機構由總統、政府和議會組成。 ①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的統帥,任期5年,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統位于國家權力的中心。②總理是政府首腦,由總統任命。③法國的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國民議會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主要行使:立法權、財政權、監督權。參議院由國民議會議員、省議會議員、市議會議員組成的選舉團選舉產生。 法國政體的運行特點:既包含總統制因素,又包含議會制因素,是半總統半議會制;行政領導體制實行“行政雙頭制”,“左右共治”;政黨制度實行多黨制。 考點8:(比較)英法兩國政體的異同 考點9:(理解)英法兩國政體不同的原因 英法兩國政體不同是由于兩國的歷史背景、政治傳統、階級力量對比,特別是兩國資產階級革命不同的特點造成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較妥協、不徹底,治國階級革命較激進、較徹底。 考點10:(理解)美國的三權分立與權力制衡 三權分立是美國聯邦政府組建和運行的基本原則,其核心內容是權力分立、制約和平衡。即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分別由議會、總統和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同時又相互制約,保持權力均衡。三權分立一權力制衡,作為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一項原則,為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廣泛采用。 考點11:(分析)美國三權分立制的利弊與實質 1.利: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的原則,可以防止少數人專權,使民主制度不致轉變為專制制度。這對于反對封建專制,調節資產階級內部各集團的利益,維持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有其積極作用。 2.弊:(1)人民無權參與,事實上成為協調資產階級內部權力分配的一種機制;(2)三權分立、權力制衡導致三大權力機關的工作效率低下;(3)三權分立原則難以真正貫徹。 3.實質——是一種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為資產階級統治服務,維護資產階級根本利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