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心中有數打官司課 標 解 讀重 點 難 點1.識記訴訟的含義、種類及作用。2.明確公民享有的主要訴訟權利。3.理解司法調解在解決權益糾紛中的作用。4.學會寫起訴書,提高依照法定程序解決具體糾紛的能力。重點:了解訴訟的作用;理解公民享有的主要訴訟權利。難點:剖析典型案例,理解司法調解在解決權益糾紛中的作用。知識1訴訟與訴訟權利1.訴訟的概念訴訟又稱“打官司”,是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糾紛主體的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具體糾紛的活動,是解決各種沖突和糾紛的最后途徑。2.訴訟的種類(1)根據訴訟要解決的案件性質、訴訟的內容、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訴訟可以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種。(2)規定訴訟程序的法律規范是訴訟法。根據訴訟種類的不同,我國的訴訟法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3.訴訟權利的法律基礎盡管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內容不同,參加的主體不同,訴訟權利也各有不同,但公民依法享有訴訟權利的法律基礎是相同的。老張家養的一條狗把鄰居家的孩子咬傷,因為醫療費問題兩家產生糾紛,結果鄰居一紙訴狀把老張告上法庭。這一訴訟屬于什么訴訟?【提示】 民事訴訟。知識2公民的基本訴訟權利1.我國的三大訴訟法中貫穿著一些相同的基本原則與制度。2.公民的基本訴訟權利(1)公民有委托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的權利當事人可以委托其他人幫助自己進行訴訟,這就是訴訟代理。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幫助當事人進行訴訟的人稱為訴訟代理人。在刑事訴訟中,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辯護人;幫助被害人、自訴人或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人,稱為訴訟代理人。(2)公民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如果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遇到一個可能會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人,當事人有權要求他退出,這就是我國三大訴訟法中規定的回避制度。(3)公民有上訴的權利上訴權就是由兩審終審原則而來。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同時就是終審判決,對此不能提起上訴。 張、李兩家因承包魚塘發生糾紛訴至法院。張家對法院一審判決不服。(1)老張可以上訴。(√)(2)老張經一審法院同意上訴。(×)(3)老張經訴訟代理人同意上訴。(×)(4)要求撤訴,改為仲裁。(×)1.教材P84探究問題【提示】 設計本探究活動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認識解決糾紛的不同途徑。情境一是一樁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加以解決;情境二中趙某的行為已構成盜竊罪,社會危害性較大,屬于刑事案件,不能通過協商解決,只能由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本探究活動使學生明白,并非所有糾紛都可以通過非訴訟手段解決,訴訟是解決各種沖突和糾紛的最后途徑。訴訟手段與非訴訟手段各有其優勢,它們共同發揮著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的作用。2.教材P85探究問題【提示】 本探究活動旨在通過三個導入案例,引出我國三大訴訟法中共同規定的幾項公民基本訴訟權利,使學生增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識,消除對打官司的畏懼。情境一引出的是公民委托辯護人的權利。情境二引出的是公民有申請回避的權利。情境三引出的是上訴權。小邊和王大媽的請求符合法律規定,應獲得準許;提醒尚全的父親提起行政復議,如果對行政復議不服,可提起行政訴訟。探究1全面理解訴訟【問題導思】 2011年7月份,家住海鹽的市民舒先生因為闖黃燈,收到了一張罰單。事后,舒先生以“處罰無法律依據”為由,把交警部門告到海鹽法院。然而,舒先生一審敗訴。舒先生不服,向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012年4月7日下午,浙江省嘉興市中級法院對社會廣泛關注的全國首例闖黃燈行政訴訟案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1.什么是上訴?【提示】 當事人和其他相關訴訟主體如果不服一審判決或裁定,可以在規定期限內要求上級法院進行重新審理,就是上訴。上訴權是法律賦予公民的重要訴訟權利。2.被告人舒先生是否可以再次提出上訴?為什么?【提示】 被告人舒先生不能再次提起上訴。我國訴訟實行兩審終審原則,一個案件經過兩級法院審理即告終結。被告人舒先生不服一審判決,已經向嘉興市中級法院提出上訴,法院審理后認為,一審量刑并無不當,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被告已經無權再上訴。全面理解訴訟1.含義訴訟又稱“打官司”,是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糾紛主體的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具體糾紛的活動,是解決各種沖突和糾紛的最后途徑。2.種類按照訴訟要解決的案件性質、訴訟的內容和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訴訟可以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種。盡管民事訴訟、刑事訴訟與行政訴訟內容不同,參加的主體不同,訴訟權利也各有不同,但公民依法享有訴訟權利的法律基礎是相同的。3.基本原則與制度(1)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2)對一切公民適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則;(3)合議制原則;(4)委托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的原則;(5)回避原則;(6)公開審判原則;(7)兩審終審原則;(8)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以及人民檢察機關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的原則等。這些原則和制度直接涉及公民的訴訟權利。程序法是相對實體法講的。實體法是規定實質性權利、義務的法律;程序法是規定程序性權利、義務的法律。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均屬于程序法,刑法和民法都屬于實體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都是訴訟程序法,所以它們之間有許多相似乃至相同之處,如都要規定法院審理案件的方式、方法,規定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義務,等等。但是,由于刑事訴訟法是規定處理犯罪案件的程序法,民事訴訟法是規定處理民事案件即民事權利、義務糾紛案件的程序法,行政訴訟法是規定處理行政爭議案件的程序法,所以它們之間也存在許多差異。比如,只有刑事訴訟法才規定有偵查程序、審查決定是否提起公訴程序及死刑復核程序等。【題組訓練】 1.下列屬于三大訴訟法共同的基本原則的是( )①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原則 ②回避原則③兩審終審原則 ④公開審判原則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 考查課本基礎知識,容易選出答案,①②③④均符合題意。【答案】 D2.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不同,訴訟可以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種。( )①案件的性質 ②訴訟的內容 ③程序 ④案件的危害程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 根據訴訟要解決的案件性質、訴訟的內容、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訴訟可以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種。【答案】 A探究2比較辯護人與訴訟代理人【問題導思】 小華6歲,某小學一年級學生。2013年2月14日,正在放寒假的他和另一小伙伴來到劉某經營的“超市商店”,各花4元錢分別購買了一把塑料玩具手槍,當日下午,小華玩弄玩具手槍時子彈突然射出而致其眼球穿孔,造成十級傷殘。花費醫藥費4萬多元,小華的父母要求商店支付這筆費用,遭到劉某的拒絕。小華的父母準備到人民法院提起損害賠償的訴訟。1.材料中的訴訟屬于什么類型的訴訟?該種訴訟的側重點是什么?【提示】 該案是人身傷害案,屬于民事訴訟。民事訴訟旨在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2.小華的父母在案件受理過程中充當了什么角色?【提示】 依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小華只有6歲,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父母是他的監護人,也是他的法定訴訟代理人。辯護人與訴訟代理人的關系1.區別(1)含義不同: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幫助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和在刑事訴訟中幫助被害人、自訴人或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的人,這些都被稱為訴訟代理人。在刑事訴訟中,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辯護人。(2)對象不同。前者是針對公訴案件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及自訴案件中的被告而設立的;后者是針對自訴人、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而設立的。(3)辯護人與訴訟代理人進入刑事訴訟的方式不同。前者除了因為委托進入訴訟,還可以通過法院指定進入訴訟;代理人進入訴訟,是受被代理人委托進入訴訟的。(4)辯護人與訴訟代理人的地位有較大差別。前者具有獨立的地位,不受犯罪嫌疑人的意志左右,也不受法院、檢察院及其他個人團體的干涉;后者必須在委托人依法授權的范圍內活動,因為代理人的行為不僅同被代理人在行為上有共同的效力,產生的法律效果也由委托人全部承擔。2.聯系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的主要職責相同,都是根據事實和法律,維護當事人合法的實體權益,幫助法院正確、合法、及時地審理案件。(1)在刑事訴訟中,如果未成年人沒有委托辯護人,法院應當為他指定辯護人。(2)法律明確規定,對偵查人員的回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根據《刑事訴訟法》第30條第1款和第31條的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回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回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回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回避,應當根據其所處訴訟階段等具體情況,分別由院長、檢察長或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題組訓練】 3.辯護人和訴訟代理人的主要職責是( )①根據事實和法律,維護當事人合法的實體權益②幫助法院正確、合法、及時地審理案件③維護當事人的一切權益④無理爭三分,想盡一切辦法把官司打贏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 ③④說法不正確,應排除。【答案】 B4.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了自己行使辯護權以外,還可以委托一至兩人作為辯護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的是( )①律師 ②人民團體 ③犯罪嫌疑人 ④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①②④可以被委托為辯護人。【答案】 B【走進生活】 陳杰與李亮系鄰居,2012年11月兩人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約定陳杰把自己的一套120平方米的樓房以49萬元的價格賣給李亮,房款分兩次付清,到第二次房款交清后,陳杰搬出房子,使其正式歸李亮。而李亮交了第一次房款后不久,陳杰提出房價過低,要求解除買賣合同,但遭到了李亮的拒絕,雙方最終走上了法庭。在法庭審理時,陳杰了解到負責審理案件的主審法官與李亮的父親是好朋友,因此申請主審法官回避。2013年3月,案件經過審理,最終裁定陳杰要履行合同的約定。陳杰對此表示不服,但這時正好陳杰有一樁生意要做主匆忙到外地去了。半個月后,他回來后想再請求法院重新審理此案時,他才發現判決已生效,對此他追悔莫及。【知識對接】 材料信息知識對接陳杰了解到負責審理案件的主審法官與李亮的父親是好朋友,因此申請主審法官回避公民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半個月后,陳杰回來后想再請求法院重新審理此案時,他才發現判決已生效,對此他追悔莫及公民有上訴的權利【感悟應用】 1.材料中的訴訟屬于( )A.民事訴訟 B.刑事訴訟C.經濟訴訟D.行政訴訟【解析】 民事訴訟旨在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材料中屬于民事糾紛,所以A正確。【答案】 A2.陳杰了解到負責審理案件的主審法官與李亮的父親是好朋友,因此申請主審法官回避。陳杰行使的是哪一種訴訟權利( )A.委托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的權利B.申請回避的權利C.上訴的權利D.政治自由權利【解析】 如果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遇到一個可能會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人,當事人有權要求他退出,這就是我國三大訴訟法中規定的回避制度。所以B符合題意。【答案】 B3.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被告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________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________。A.10 抗訴B.10 上訴C.15 上訴D.15 抗訴【解析】 刑事訴訟法規定,被告人不服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答案】 B1.2012年4月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公安局發布新聞發布會稱,其已成功偵破了一起特大傳銷案件,抓獲涉案高層組織領導者63人、骨干成員288人以及其他涉案人員等。其中,263名主要涉案人員被刑事拘留。截至4月8日8時,警方已查獲涉案賬戶400多個,依法凍結涉案資金6690余萬元,繳獲一批高級轎車、電腦、賬冊、銀行卡、電話卡等涉案物品。(1)如果公訴機關要對這些被刑事拘留的涉案人員提起訴訟,那么應提起什么訴訟?其側重點是什么?(2)公民的主要訴訟權利有哪些?【解析】 本題考查對我國刑事訴訟的特點及公民訴訟權利的認識。第(1)問,首先根據材料信息可以斷定其屬于刑事訴訟,然后分析刑事訴訟的側重點;第(2)問,根據教材知識回答公民主要的訴訟權利并對其作簡要分析。【答案】 (1)上述材料中案件的訴訟是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旨在準確、及時地查明案件事實,懲罰犯罪分子,保證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2)①公民有委托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的權利。當人們由于缺乏法律知識;有時無暇參加訴訟活動;有時在搜集證據和材料的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而碰壁時,當事人可以委托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幫助自己進行訴訟。②公民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如果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遇到一個可能會影響案件公正審理的人,當事人有權要求他退出,這就是我國三大訴訟法中規定的回避制度。③公民有上訴的權利。當事人和其他相關訴訟主體如果不服一審判決或裁定,可以在規定期限內提出上訴。但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同時就是終審判決,對此不能提起上訴。2.情境一 老趙對公安局用手銬強制其去公安局接受審查的行為不服。情境二 孫女士的公司與某國簽訂了一份玩具加工合同,由于我國與該國終止了外交關系,致使合同無法履行,孫女士要求法院判決政府改變決定。情境三 李先生對工商局拒發營業執照不服。問題:簡述上述糾紛哪些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答案】 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提起的訴訟。所以,除第二種情景外,其余兩種情形都可提起行政訴訟。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訴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訴訟與調解、仲裁、行政復議一樣,都是解決糾紛的方式B.訴訟又稱“打官司”,是解決各種沖突和糾紛的最后途徑C.訴訟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種D.訴訟旨在準確、及時地查明案件事實,懲罰犯罪分子,保證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析】 注意材料中要求回答“不正確的”,D項是關于刑事訴訟的目的,故符合題意。【答案】 D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一原則,在訴訟中體現為( )①對一切公民的合法權益都要依法保護②對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應該依法予以追究,特權與歧視都不被允許③在訴訟中平等地享有訴訟權利④在訴訟中平等地履行訴訟義務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現為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適用法律。本題是這一知識在訴訟活動中的具體運用,①②③④均符合題意,故選B項。【答案】 B3.被告人的近親屬提出上訴,需要先征得________的同意。( )A.起訴的人民檢察院B.原審人民法院C.被告人D.被害人【解析】 上訴權是法律賦予公民的重要訴訟權利,是否提出上訴,完全由上訴人根據自己的意志決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剝奪或限制上訴人的上訴權。【答案】 C4.小光今年15歲,涉嫌故意殺人被提起公訴,小光沒有委托辯護人,其父母也未為其聘請,對此( )A.小光可以自行辯護,不必請辯護人B.小光無需聘請辯護人,自己也無權辯護C.法院應當為小光指定辯護人D.法院可以為小光指定辯護人【解析】 依刑事訴訟法,小光為未成年人。法院應當為其指定辯護人,故應選C項。【答案】 C二、非選擇題5.材料一 16歲的小邊涉嫌多次盜竊被拘留。開庭審理前,小邊提出委托自己在大學讀書的哥哥為自己辯護。材料二 葛老漢平整宅基地時用推土機把鄰居王大媽家宅基地的一角推掉十余立方米土方,并將推出的位置占為己有。王大媽多次要求葛老漢退還多推出的地方,村干部也屢次做工作,都被葛老漢拒絕。王大媽遂告到法院。在訴訟過程中,王大媽無意間發現審理此案的法官是葛老漢的大侄子,遂要求換法官。材料三 尚全的父親開了一家小飯館,生意十分紅火。一天,區衛生局來檢查衛生,以廚房不符合衛生標準為由,沒收了衛生許可證,并罰款1000元。尚全的父親對這一行政處罰不服,起訴到法院。法院一審認為衛生局的處罰過重,判決將罰款數額減為800元。但尚全的父親認為自己根本不該受罰,因此不服一審判決,要求重新審理。根據我國的現行法律,以上三人的請求能獲得準許嗎?為什么?【解析】 根據我國三大訴訟法的相關條款,通過三個具體案例,分析出我國三大訴訟法中共同規定的幾項公民基本訴訟權利,即公民有委托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的權利,公民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公民有上訴的權利。【答案】 以上三人的請求均能獲得準許。材料一是因為公民有委托辯護人或訴訟代理人的權利;材料二是因為公民有申請回避的權利,王大媽發現審理此案的法官是葛老漢的大侄子,可能會影響案件公正審理,她有權要求他回避;材料三是因為公民有上訴的權利,尚全的父親不服一審判決,他有權在規定期限內要求上級法院對尚未生效的一審判決進行重新審理。6.臺灣唯冠和深圳唯冠同屬于香港唯冠旗下的子公司。2000年,臺灣唯冠在多個國家與地區分別注冊了“iPad”商標,深圳唯冠2001年在中國大陸注冊了“iPad”商標。2006年,蘋果公司以3.5萬英鎊購買了臺灣唯冠手中的“iPad”商標。2011年深圳唯冠以美國蘋果公司侵犯其在大陸的商標權為由起訴,受理此案的深圳福田法院一審認為,臺灣唯冠無權轉讓深圳唯冠在大陸的“iPad”商標權,判決深圳唯冠勝訴,蘋果公司不服,提起上訴。如果蘋果公司一旦二審敗訴,將要支付給唯冠一筆巨額侵權費用。(1)請指出在“iPad”商標案中,深圳福田法院一審判決深圳唯冠勝訴的理由?(2)如果二審敗訴后,蘋果公司是否一定要支付給唯冠公司一筆巨額侵權費用?【答案】 (1)根據我國商標法的規定,商標注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未經許可,他人不得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iPad”商標在大陸的注冊人是深圳唯冠,雖與臺灣唯冠同屬香港唯冠旗下子公司,但臺灣唯冠無權轉讓深圳唯冠在大陸注冊的“iPad”商標權。注冊商標有效期為10年,深圳唯冠在大陸注冊的“iPad”商標在2011年還處于法律保護期內,而且有效期屆滿后注冊人還可申請續展。因此判決深圳唯冠勝訴。(2)二審敗訴后,如果蘋果公司無異議,需要支付。在我國實行的是兩審終審制,二審裁判就是終審裁判。但如果蘋果公司認為二審裁判仍有錯誤,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