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公平競爭與誠信經營課 標 解 讀重 點 難 點1.懂得經營者之間要公平競爭。2.了解不正當競爭的表現。3.分析經營者應保護消費者的權益,說明依法經營對成功創業的意義。4.結合生活實踐經驗認識“制假售假”的危害性,培養公平競爭意識,樹立誠信意識。重點:體會經營者之間公平競爭的必要性。難點:分析經營者應保護消費者的權益,說明依法經營對成功創業的意義。知識1市場經濟也要“費厄潑賴”1.經營者之間要公平競爭(1)市場經濟要求公平競爭。(2)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產品質量法等確立了有關市場公平競爭和誠信經營的規則。2.不正當競爭的三種主要行為(1)假冒或者仿冒是典型的“搭便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2)發布虛假宣傳、制作虛假廣告的行為。(3)以不正當手段盜取、泄露、使用他人的商業秘密的行為。3.其他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商業詆毀行為、低價傾銷行為、強制搭售行為、不當有獎銷售行為、串通招投標行為、商業賄賂行為、壟斷行為或者限制競爭的行為、政府部門濫用職權限制競爭的行為等。(1)某超市將已過期的食品半價出售。(×)(2)某游泳池的經營者在游泳池入口處掛牌聲明:“沒有深水證者禁止入內”。(√)(3)某美容院推出套系服務,要求凡光顧的顧客必須選擇“美容+美體+護手+足底保健”整套服務。(×)(4)某藥品推銷商在銷售中隱瞞所推銷的藥品可能引發的副作用。(×)知識2別得罪你的“上帝”1.在市場經濟中,消費者的地位(1)在市場經濟中,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損害。(2)我國制定了一系列專門的法律,如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用以平衡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2.經營者對消費者權益的維護(1)經營者首先必須保證消費者享有安全消費的權利。經營者對于可能危及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2)經營者應當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①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能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②對消費者就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詢問,經營者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3)經營者應當尊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李某在飲用從甲超市購買的啤酒時發生爆炸,朋友王某、孫某一起被炸傷。王某作為消費者的哪種合法權利被侵害了?【提示】 安全權。1.教材P63探究問題1【提示】 本探究活動旨在從魯迅先生的文章《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導入新課,討論市場經濟與公平競爭的關系問題。建議教師先引導學生對魯迅先生的文章進行分析,再就兩種觀點進行討論。通過本探究活動從而明白,競爭是市場經濟的特征,有市場就有競爭,而競爭要遵守法律和規則,堅持正當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使競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2.教材P63探究問題2【提示】 本探究活動旨在通過寓言故事說明“搭便車”這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引導學生討論在市場經營活動中確立公平競爭規則的重要性。3.教材P64探究問題【提示】 本探究活動旨在通過兩個鏡頭引導學生思考廣告對人們生活的作用和影響。教師要結合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規定幫助學生認識防治虛假廣告、規范廣告活動的重要性。4.教材P65探究問題【提示】 本探究活動以產品質量為例探討如何建立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關系。這種信任關系的建立雙方都要付出成本,經營者希望消費者對自己經營的產品質量信以為真,而消費者則需要用某種方式來判斷經營者的陳述是否屬實,為此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降低這種成本,可以從遵守法律規則,請教專業人士和從生活經驗中獲知。5.教材P66探究問題【提示】 本探究活動涉及公眾對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和打假者的做法所持有的不同觀點,旨在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了解,教師可結合具體事例引導學生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的規定進行討論,辯證分析職業打假者對于社會進步的利與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需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探究1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類與法律調整【問題導思】2013年五一節期間,某商場搞了一次大規模的促銷活動,發布廣告稱部分商品七折出售。消費者李某在此期間購買了一臺空調,從買回之日超不過10天,因質量問題不能正常工作,李某于是持“三包”憑證及發票找到該家商場解決問題。令李某沒想的是,得到的答復是打折商品不負責“三包”。后經有關部門查明,該商場是先將部分商品提價,然后又以七折出售,讓利空間極其有限。1.該商場的行為以先漲價、后打折的方式銷售商品違背了市場交易的什么原則?【提示】 商場的行為屬于價格欺詐,違背了誠實信用的交易原則。2.該商場的經營屬于正當競爭還是不正當競爭?為什么?【提示】 該商場做虛假廣告,作出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3.材料中利用廣告進行宣傳的行為對廣告主和廣告經營者有什么啟示?【提示】 在發布廣告時,廣告主和廣告經營者既要遵守廣告法的規定,也要受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約束。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經營者要遵守公平競爭和誠信經營的原則。全面認識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種類經營者在市場中的活動是豐富多樣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也各有不同。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列舉了11種具體的不正當競爭行為:1.經營者采用假冒商標或者仿冒其他商業標記等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利益。2.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立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3.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4.經營者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5.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6.經營者采用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侵犯競爭對手的商業秘密。7.經營者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8.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時,違背購買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9.經營者利用欺騙方式從事有獎銷售,或者以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10.經營者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11.投標者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或者投標者和招標者相互勾結,排擠競爭對手的不公平競爭。很顯然,以上列舉并沒有窮盡所有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因此,《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條作了概括性規定:“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即使某一市場行為并不在法律所列舉的11種行為之中,但是,只要它違背誠實信用原則,違反公認的商業道德,就同樣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不正當競爭行為與正當競爭行為的區別正當競爭不正當競爭法律基礎依法競爭違法行為競爭目的促進自身發展,也為社會創造財富擊敗競爭對手控制市場,牟取暴利或優勢競爭手段采用正常的、積極的手段,本著誠實信用、公平交易原則進行競爭非法的、不道德的手段,違背或規避法律,詆毀、損害對方,損害消費者競爭后果受法律保護和支持,給社會和經營者都必然帶來正面效果不但為其他經營者、消費者帶來危害,為社會造成負面效應,而且也為自身帶來經濟上的不利后果和法律上的制裁后果【題組訓練】 1.哈爾濱第二藥廠的亮菌甲素、安徽的大頭娃娃奶粉事件,都對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以次充好違背了市場經營的誠信原則②假冒偽劣商品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安全消費權和知情權③沒有公平競爭,是典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④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名優標志,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 材料中的現象是以次充好,并沒有冒用名優商標。【答案】 A2.下列哪些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①假冒他人外觀設計專利②擅自使用他人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裝潢③經營者利用廣告對商品的質量、性能、用途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④為刺激消費,商家對商品進行低價傾銷或不當有獎銷售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記憶能力。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列舉了11種具體的不正當競爭行為,①②③④均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答案】 B探究2我國法律規定的消費者權利與經營者的義務【問題導思】2013年2月3日,我國公安部公布了10起打擊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涉及制售有毒有害羊肉、有害保健品、假洋酒、注水牛肉、假劣飲料、假劣白酒、“毒豆芽”、病死豬等。頻頻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讓消費者們驚慌不已的同時又無奈至極。縱觀這些頻頻曝光的質量問題,產品安全已深深地引起人們的擔憂。1.消費者的權利主要有哪些?【提示】 消費者享有安全消費的權利、知情權、自主選擇權。2.食品安全問題侵害了“上帝”的什么權利?【提示】 材料中食品安全存在問題的企業沒有保證消費者的安全消費的權利,侵害了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3.我國制定了哪些法律用以平衡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提示】 我國制定了一系列專門的法律,如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4.消費者應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示】 消費者權益受到侵犯時,可通過以下方式維權:協商和解,由消費者協會調解,向國家有關機關申訴控告、仲裁、訴訟。消費者可以要求退換貨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要求予以賠償;對于經營者的欺詐行為,消費者有權要求加倍賠償。我國法律規定的消費者權利與經營者的義務1.消費者的權利,就是經營者的義務我國有關規定消費者權利和經營者義務的法律包括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等。它們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都可依法保護其權益。經營者與消費者進行交易,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由此可見,消費者的權利,就是經營者的義務。經營者應當保證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并且,經營者如果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嚴重缺陷,即使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仍可能對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應當立即向有關行政部門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取措施,防止危害發生。2.我國法律規定的消費者權利主要有以下內容:(1)安全消費的權利消費者人身和財產的安全,是其最基本的權利,也是經營者在提供任何產品或者服務時必須做到的要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7條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2)消費者知情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分、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不能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商店出售商品應當明碼標價,經營者還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3)消費者自主選擇權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此外,我國法律還規定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權、結社權、人格尊嚴權和進行監督、檢舉、控告等權利。消費者權益受到侵犯的,可通過以下方式解決:協商和解,由消費者協會調解,向國家有關機關申訴控告、仲裁、訴訟。消費者可以要求退換貨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要求予以賠償。對于經營者的欺詐行為,消費者有權要求加倍賠償。【題組訓練】 3.某商場打出“清倉大處理”的廣告,西服一套原價1888元,現價188元。小李立即購買了一套,但在其他商場,他看到同樣品牌、同樣質量的西服才88元,小李感到上當了,就對某商場進行了投訴,告其損害了消費者的權利。對該商場的行為。認識正確的是( )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蒙騙消費者 ②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③屬于正當競爭的行為 ④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A.① B.①② C.③ D.①②④【解析】 “清倉大處理”的廣告是虛假的,商家稱西服一套原價1888元,現價188元,商場利用虛假廣告蒙騙消費者,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①②④符合題意。【答案】 D4.關于消費者的知情權,經營者應當做到( )①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真實信息②對消費者就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詢問,經營者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③商店出售商品應當明碼標價,經營者還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④可以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 ④做法不正確,①②③正確且符合題意,應選A。【答案】 A【走進生活】最近兩年,各種廣告充斥著媒體,不能不說這是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結果。廣告帶給我們信息和快樂的同時,有時卻讓我們陷于沉思,我們發現,廣告所體現的內涵卻總是不能讓人滿意。請看下面三則廣告內容:(1)制藥廠產品廣告欲向消費者表明新產品比舊產品療效更好,于是在廣告中這樣展示:當廣告中的女孩得知自己所購買的產品是舊產品時,憤憤地將舊產品扔掉以示自己要買新產品的決心。(2)廣告牌這樣展示自己的藥品療效:中國有××××萬人患骨質增生病,你可能就是下一位……(3)還有這樣一則廣告:據說人一生的幸福和你的名字有莫大的關系,你想知道你的愛情和前途嗎?請編寫以你的姓名為內容的短信,發送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中央宣傳部、公安部等部門正在嚴厲查處夸大功能療效的藥品等六種虛假違法廣告。【知識對接】 材料信息知識對接各種廣告充斥著媒體,不能不說這是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結果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三則廣告的內容不正當競爭及市場經濟應遵循的規則國家嚴厲查處虛假違法廣告國家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感悟應用】 1.社會團體在虛假廣告中向消費者推薦食品、藥品等,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與生產者承擔連帶責任。這樣規定,有利于( )①經營者誠信經營 ②制止經營者發布虛假廣告③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④保障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 ④與題干內容不符,排除。【答案】 A2.某商場在春節期間,為吸引消費者,在廣告中表示對在一個月消費超過1000元的消費者獎勵價值100元的商品。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商場的行為構成行賄B.商場的行為屬于正當競爭C.商場的行為構成限制競爭D.商場的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解析】 商場的行為屬于有獎銷售行為,是正當競爭,所以B正確。【答案】 B3.目前,市場上部分藥品質量令人擔憂,為此,我國一些知名企業率先提出“藥品工業就是道德工業”的理念,在業內引起強烈反響。這一理念表明( )①誠信是現代市場的基本精神 ②藥品企業要重道德、輕營利 ③企業經營者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④藥品工業更應關注消費者的生命安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C【解析】 本題為組合式選擇題。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市場主體,②表述不準確。1.2012年河南濮陽市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以來,共立案查處侵權假冒案件21起,結案10起,查獲大批侵權假冒物品,案值25.72萬元。這次專項行動與各部門整體聯動,協調配合,形成整治合力,收效非常明顯。(1)從消費者角度分析,為什么要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商品?(2)就此案分析公平競爭和誠信經營的意義。【解析】 第(1)問從消費者的權益角度分析原因。第(2)問,從消費者、經營者和市場經濟角度說明其意義。【答案】 (1)假冒偽劣商品如果被消費者購買,消費者的安全消費權、知情權和公平交易權等合法權利將受到侵犯。因此,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必須予以嚴厲打擊。(2)公平競爭和誠信經營可以維護消費者和其他經營者等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可以給經營者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促進經營者自身效益的提高和發展;可以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2.一家汽車4S店的銷售人員表示,“買某系列車型,不強制要求在4S店買全保,但必須在店內辦理上牌、驗車等手續。”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車價大幅下滑,利潤不斷受挫的情況下,不少車商為了彌補在車價方面的虧損,在售車時,強制捆綁銷售車險或代辦上牌等服務,以便從中謀利。試用法律常識的知識對該4S店的行為進行分析。【解析】 本題以某些汽車4S店強制搭售為背景,考查不正當競爭、消費者的權利等知識點。回答問題時一方面要指出強制搭售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另一方面應運用有關消費者的權利的知識對該商店的行為進行分析。【答案】 (1)4S店的強制搭售行為是不正當競爭行為。(2)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權。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某些4S店強制搭售,沒有尊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一、選擇題1.商家“禁止自帶酒水”“最低消費”的做法已成消費者投訴的熱點。這些做法( )①是一種搭售行為,違背了市場經濟的公平性②說明企業有自主經營權,企業可以自主規定③妨礙了消費者的正常消費行為,不利于市場競爭④反映了市場經濟的發展還不完善、不規范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解析】 企業有其自主經營權,但企業的規定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必須遵循市場交易的原則,不能妨礙、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能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故②說法不正確,排除,①③④正確且符合題意。【答案】 B2.下列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是( )①假冒或者仿冒的“搭便車”行為②虛假宣傳、虛假廣告行為③盜取、泄露、使用他人的商業秘密的行為④為吸引消費者,進行低價傾銷的行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 以上行為都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故答案選D。【答案】 D3.在某商場推出的“一等獎為價值2000元家電一臺”的促銷活動中,李先生獲得一等獎,獎品是一臺舊冰箱。李先生要求更換新品,商場以“此次活動的最終解釋權歸本商場”為由拒絕更換。此事表明( )①商場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②規范市場秩序是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③商場的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安全權④商家競爭手段都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合理選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消費者權利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李先生購買商品中獎卻是一臺舊冰箱,但是商家以“最終解釋權歸本商場”為由拒絕更換新品,顯然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也說明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對于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性,所以選①②。商場沒有侵犯消費者的安全權,排除③,④說法錯誤。故選A項。【答案】 A4.某煤氣公司規定,凡安裝管道煤氣的用戶,必須到其指定的企業購買煤氣灶,否則不予安裝。該公司的行為( )①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②維護了企業的信譽和形象 ③保護了國家、集體和消費者的利益 ④是法律所禁止并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行為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消費者權益和企業信譽形象等知識的理解。煤氣公司強行要求客戶到指定地點購買煤氣灶,否則不予安裝的做法,不僅侵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損害了企業的信譽和形象。由此可知,①④正確,②③錯誤,應選C項。【答案】 C二、非選擇題5.“美食園”飯店是甲市有一定知名度的餐館,其店面裝潢、服務員的制服、餐具、菜單等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美味園”飯店是一家新開業的餐館,為了使生意興隆,“美味園”飯店做了大量宣傳,特別是在店前掛起了一條橫幅,上面寫著:“特聘美食園飯店一級廚師主廚,歡迎各位光臨。”同時,其服務員的制服以及菜單等都與“美食園”飯店相似。請運用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知識分析“美味園”飯店的做法。【解析】 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不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答案】 (1)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要求市場主體應公平競爭和誠信經營。“美味園”飯店的做法是假冒或仿冒行為,是典型的“搭便車”,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2)“美味園”飯店利用“美食園”飯店已經建立起來的商業信譽,通過一系列仿冒或假冒行為使消費者產生誤認。這種行為既侵犯了“美食園”飯店的商業信譽,又可能對消費者構成欺詐,損害公眾利益,嚴重違反了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有關規定,是違法行為。6.某“減肥苦丁茶”的宣傳單上赫然寫著:服用“減肥苦丁茶”一個月便可起到消除體內垃圾毒素、消炎利便、降低血脂、對口腔炎有明顯防治等功效;服用“減肥苦丁茶”一生,則可以使血黏度下降、使抗血小板凝聚、預防心血管疾病、預防癌癥、延緩衰老。依照該宣傳單所說,此“減肥苦丁茶”不僅具有保健功能,甚至還具有防癌的醫療作用。但是,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某“減肥苦丁茶”并不是保健食品,只是普通食品。此案例中的宣傳行為是不正當競爭行為嗎?試運用法律知識作簡要分析。【解析】 此題考查不正當競爭的知識。要首先判斷出材料中的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其次要從市場經濟遵循原則及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角度分析原因。【答案】 材料中的宣傳行為是不正當競爭行為。首先,保健功能是針對保健品而言,必須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審核批準后才能進行宣傳。而某“減肥苦丁茶”并不是保健食品,只是普通食品,所以其虛假宣傳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其次,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材料中該企業的廣告宣傳違反了這一規定,因而是不正當競爭行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