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學案【學習目標】1.理解公平的含義,促進公平的原因、措施,懂得公平與效率的關系;能夠對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化的建議。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會運用辯證思維準確把握效率與公平之間的關系。3.樹立效率意識,培養公平精神;激情投入,快樂學習。【使用說明】1.獨立研讀教材P60—P63,作好標記和勾畫,標注關鍵詞。2.依據預習指導,進行二次研讀教材,自主探究導學案問題。3.完成預習檢測,將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標識出來,填寫到“我的疑問”處。4.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初步掌握收入分配公平的含義、原因、措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如何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預習案一、知識梳理(利用20分鐘,通讀教材,在教材上做好勾畫,初步掌握課本重點知識。)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收入分配和社會公平本課的主要內容:怎樣實現收入分配公平?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1.社會公平(收入分配公平)(閱讀課本60-62頁思考,注意課本勾畫)(1)什么是收入分配公平?(2)分配公平的原因?①社會主義本質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共同富裕根本目標的要求。②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只有維護勞動者公平分配的權利,保證勞動者的利益,才能激發勞動者發展生產,提高經濟效率的積極性。③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有助于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3)怎樣實現收入分配公平?①生產決定分配,根本上大力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②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③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強化稅收調節,整頓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實現公平分配)2.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讀課本60-62頁思考,注意課本勾畫)(1)效率:(2)效率與公平的關系①一致性:②矛盾性:公平與效率分別強調不同方面,又存在矛盾。(3)如何處理二者的關系?①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我國人口多,人均資源相對匱乏。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使分配的結果能促進人們奮進,使社會具有生機和活力。②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知識鏈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國民收入在物質生產部門內部進行的分配。初次分配后國民收入形成國家、企業、個人收入三部分:國家通過稅收等形式占有一部分社會財富,形成國家的財政收入;企業的稅后利潤,形成企業的收入;個人的勞動報酬,形成個人收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國民收入在全社會范圍內再次分配。再分配主要是由政府運用財政稅收進行的。1.收入分配公平與平均主義是一回事嗎?為什么?2.政府公務員的工資是初次分配還是再分配?二、預習檢測(具體要求:4分鐘限時完成自學檢測,并力求解決所有疑問。)1.為什么及怎樣實現收入分配公平?2.效率與公平的關系?3.如何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系?三、我的疑問探究案一、情景展示、合作探究今年的十一月,昌樂二中2000級的10班同學重聚校園,從西部山區趕來的李慶華給同學們講起了他支教小山村的情況,那里沒有公路、電話,電視很難接收到信號。村民們只依靠耕種幾分薄田維持著生存。班上有個12歲女孩。她5歲那年,父親患重病無錢醫治去世了。母親用一瓶農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65歲的奶奶和5歲的孩子,日子的艱辛不言而喻。在漫無邊際的貧困與勞作中,她一天天長大。1.李慶華的話反映我國個人收入分配領域存在什么問題?這個問題發展下去有什么危害?李慶華的話使同學們的心都沉了一下,于是同學們決定捐款幫助小山村修路、建希望小學。同時,黨的十八大的召開也帶來好消息,報告提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著力解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問題,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更公平”三個字寫進黨代會報告,是以人為本理念的進一步深化,也是執政黨將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建設的明確信號。2.如果僅靠個人捐款能解決材料中反映的問題嗎?應該怎樣解決?同學們就收入分配的問題進行了探討。有人認為我國的生產力水平還比較落后,如果我們強調公平就會影響效率,應更注重效率。有人認為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實現共同富裕,我們應該注重公平。3.請你加入一方,進行辯論。(提示:辯論要有理有據,用事實說話。1-5組正方:效率重要;6-9組反方:公平重要)4.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正確處理效率公平的關系?二、整理鞏固、構建本課知識體系:三、當堂檢測1.下列關于收入分配公平問題的理解中,正確的是()A.使社會成員的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B.平均分配,不能有收入差距C.消除社會成員間的利益差別D.只要是合法收入,不管差距多大,都是公平的“做蛋糕”與“分蛋糕”是經濟社會面臨的最基本問題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會影響人們把“蛋糕”做大的積極性。上述材料要求我們必須()A.正確處理集體與個人的關系B.正確處理生產與消費的關系C.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D.正確處理發展生產與保障基本生活的關系3.在收入分配中,應當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假如你是先富起來的人,應該做到()A.通過個人高消費來縮小與其他社會成員的收入差距B.停止個人投資與創業活動,在精神追求上下功夫C.在個人創業貢獻的同時,帶動和幫助后富,發揚奉獻精神,回報社會D.遵紀守法,等待國家調節與其他社會成員的收入差距4.在企業分配中,如果過分壓低勞動報酬,則不利于調動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終將限制企業的發展。這說明()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證B.要貫徹“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C.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基礎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5.中國共產黨山東省第九次代表大會指出,近年來,城鄉、地區、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成拉大趨勢,分配不公問題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從經濟生活角度分析,要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就必須()①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大力發展生產力②改革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③加大收入調節力度,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著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④擴大就業,加快社會保障制度建設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探究案1.材料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發展下去會影響人們工作的積極性,不利于社會的穩定,不利于經濟發展、社會和諧。2.不能。①生產決定分配,根本上大力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強化稅收調節,整頓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實現公平分配。)3.圍繞公平和效率的關系來展開論述。4.①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我國人口多,人均資源相對匱乏。發展經濟必須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要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使分配的結果能促進人們奮進,使社會具有生機和活力。②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業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當堂檢測:1-5ACCA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