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1面對經濟全球化導學案學習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經濟全球化的含義、主要表現形式、經濟全球化的載體。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利弊影響,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全球化的應對態度。能夠結合實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在經濟全球化中,我國應當如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2、能力目標培養辯證全面地分析問題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應對挑戰,關鍵在自身的努力,樹立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努力奮斗的偉大志向。學習重難點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及影響。知識梳理1.經濟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的趨勢。2.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3.經濟全球化的載體——_________。即經濟全球化是通過實現的。跨國公司的目的:,意義:。4.經濟全球化的影響: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5.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小組合作探究欣賞小品:《吉利滿天下》探究一情景一:在改革開放前,我國珠江三角洲是一個經濟落后的地區。如今,這里已成為舉世聞名的現代化制造業中心。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緣于它抓住了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充分發揮了本地區的優勢。那么經濟全球化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哪些機遇?情景二:2009年,世界年GDP總額高達60萬億美元。但是,財富的分配呈現兩極分化。“七國集團”(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人口占世界的11%,GDP卻占世界的6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的人口占世界人口也占世界人口的11%,GDP只占有1%......說明什么問題?情景三: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金融危機,連鎖反應,影響到世界相關國家的經濟下滑和金融機構出現擠兌風潮,蔓延成全球金融危機。有人說“華爾街一打噴嚏,世界金融就會感冒。”說明什么問題?探究二世界品牌大師麥奎爾指出,目前世界上30%的產品都是“madeinchina”。但美國《商業周刊》評選出的世界品牌前200位中沒有一個品牌來自中國。我們國家是一個制造大國,但確確實實是一個品牌的小國,或者是品牌的弱國,國內或者是國際知道中國知名品牌的都不多。2010年度全球最具價值的100強品牌排行榜中,美國占了53位,歐洲占了37位,剩下的就是日本和韓國,一共占了10位,都是都市發達國家。我們國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進入100強的排行榜里,還沒有我們的品牌。假如你是國家商務部長的智囊團成員,面對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的不利處境,你將向商務部長提什么建議?準備從哪幾個大方向去把握應對 當堂落實(一)歸納小結(思維導圖)要求:限定時間5分鐘,獨立完成后小組內互批,找出問題,并商量解決。(二)鞏固練習、1、某種玩具娃娃,由中國大陸生產棉衣服,臺灣地區生產塑料身體,日本制尼龍頭發,馬來西亞負責組裝,最后在美國貼上標簽全球銷售。這從一個側面不能反映出( )A.生產的全球化和貿易的全球化 B.經濟全球化的載體是相互競爭與合作的國家或地區C.產品分工向生產環節分工深化 D.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2、從2008開始的金融危機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從華爾街到全世界,從虛擬經濟到實體經濟,各國都面臨著危機的沖擊。這一現象表明( )A.經濟全球化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 B.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C.經濟全球化也意味著“風險全球化” D.全球化造成了無可挽回的損失3、2012年10月8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布調查報告,毫無根據地猜疑和指控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商華為和中興公司對美國構成安全威脅,呼吁與這兩家公司有業務往來的美國公司“考慮選擇其他供應商”,并要求聯邦政府阻止兩家公司在美國的并購活動。美國此舉( )A.違背了貿易全球化要求,不利于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B.體現了當今經濟全球化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實質C.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國企業規避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D.在“國民待遇”上違背了世貿組織的非歧視原則要求拓展(課外作業)請同學們通過網上搜索了解吉利的成長過程和現在面臨的困難,為吉利應對經濟全球化提出合理建議,實現吉利滿天下的夢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