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學習更有效 新課備課備考 | 數學學科/ 讓學習更有效 新課備課備考 | 數學學科2025-2026學年五年級數學上冊單元提升培優精練北師大版第4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專項01 選擇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1.樂思用12厘米和7厘米長的木條各2根,釘成了一個長方形。然后將它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是12厘米,它的高可能是( )。(接口處忽略不計)A.8厘米 B.12厘米 C.7厘米 D.5厘米2.一個長方形木框,把它拉成平行四邊形后(如圖),面積減少54平方厘米,平行四邊形的高是( )厘米。A.11 B.12 C.153.在下面四個圖形中,面積最小的是( )(單位:cm)。A.A B.B C.C D.D4.把一個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后,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周長面積都不變 B.面積不變,周長變小C.周長不變,面積變小 D.周長不變,面積變大5.一個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是12厘米,面積是24平方厘米;用兩個這樣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高是( )厘米。A.1 B.2 C.46.下面兩條平行線間的四個圖形中,面積相等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②和④7.一堆圓木,堆成梯形的形狀,最上層7根,最下層18根,每相鄰兩層差一根,這堆圓木共有_____根。( )A.57 B.50 C.150 D.1808.圖中的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比,正確說法是甲面積( )乙面積。A.大于 B.小于 C.等于9.如圖,將一張長方形紙折疊形成一個梯形。這個梯形的面積是( )cm2。A.48 B.96 C.104 D.12810.如圖所示的點子圖中有兩條平行線,且平行線之間有甲、乙、丙、丁四個圖形。下面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甲、乙、丙、丁四個圖形的面積相等。B.三角形的面積最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最大。C.面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乙<丙<甲<丁。D.無法比較四個圖形的面積大小。11.在研究梯形的面積公式時,淘氣把梯形轉化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下列面積計算方法的思路和淘氣的想法相對應的是( )。A. B.C. D.12.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6厘米,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高是( )厘米。A.12 B.9 C.6 D.313.以下幾個問題情境,能用2(a+6)表示的是( )。A.買2支鋼筆和2個修正帶的錢B.C.梯形的面積14.數學課上,老師做了一個長方形活動框架,笑笑把它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與原來的長方形相比,( )。A.周長、面積都不變 B.周長變小、面積變大C.周長不變、面積變大 D.周長不變、面積變小15.如圖所示,將一個梯形分成三部分,這三部分的面積相比較,( )。A.①的面積最大 B.②的面積最大 C.③的面積最大 D.這三部分的面積一樣大16.如圖,天天量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相鄰兩邊的長分別是5厘米和3厘米,還量出一條高是4厘米,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A.12 B.15 C.2017.將一個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梯形,這兩個梯形的( )一定相等。A.底 B.高 C.面積 D.形狀18.如圖,在三角形ABC中,AB邊上的高是( )。A.① B.② C.③ D.以上都不是19.如圖,這個梯形中面積相等的三角形有( )。A.1對 B.2對 C.3對 D.4對20.下列各圖中,與③面積相等的圖形是( )。A.① B.② C.④ D.⑤21.如圖,用面積為1cm2的小正方形來測量下圖梯形面積是( )cm2。A.20 B.24 C.28 D.無法確定22.陰影部分的面積不是圖形①面積的一半的是( )。A.A B.B C.C D.D23.在長方形中,厘米,厘米,P為上一點,垂直于,垂直于,則與的長度之和是( )。A.10 B.12 C.24 D.3024.為響應“全民健身促健康,同心共筑中國夢”活動的號召,幸福村在村口做了一塊底是8m,高是3m的三角形宣傳牌。這塊三角形宣傳牌的面積是( )。A.24m2 B.16m2 C.12m2 D.8m225.我國古代數學名著《九章算術》中記載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是“半廣以乘正從”(“廣”指三角形的底,“從”指三角形的高)。著名數學家劉徽在注文中用“以盈補虛”的方法加以說明,即將三角形轉化成長方形(如右圖)。關于這種推導三角形面積的方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長方形的長等于三角形的高 B.長方形的寬等于三角形的底的一半C.長方形的面積等于三角形的面積 D.長方形的寬等于三角形的底26.下列過程沒有用到轉化方法的是( )。A.梯形面積=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2B.平行四邊形面積=拼成的長方形面積C.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D.,把被除數和除數都乘100,就轉化成整數除法了27.人們經常把圓木、鋼管、水泥管堆成如下圖的樣子。下面求總共根數的方法錯誤的是( )。A.3+4+5+6+7 B.(3+7)×5÷2 C.5×5 D.(3+7)×528.無人機表演國慶啟幕大秀在深圳灣公園上空擺出不同的隊形。這些隊形中,與下側涂色三角形面積相等的是( )。A.A B.B C.C D.D29.如圖,將一個活動的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周長變小,面積變小 B.周長不變,面積不變C.周長變大,面積變大 D.周長不變,面積變小30.如圖,下面四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比較圖中陰影部分面積,說法正確的是(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①=②=③31.小新正在計算一個三角形的高,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24平方厘米,底是8厘米。他想知道這個三角形的高是多少厘米?( )A.6厘米 B.12厘米 C.18厘米 D.20厘米32.下面四個完全相同的梯形中,陰影部分面積相等的是(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② D.③和④33.梯形的上底增加5cm,下底減少6cm,高不變,面積( )。A.擴大 B.縮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34.在一次戶外活動中,老師要求學生們測量并計算一個梯形花園的面積,花園的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A.25 B.30 C.35 D.5035.小白正在設計一個小型花園,三角形花壇的底是8厘米,高是6厘米,他計劃將三角形花壇的底邊增加2厘米,而高度保持不變。他想知道這樣做會使花壇的面積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A.10平方厘米 B.8平方厘米 C.6平方厘米 D.4平方厘米36.淘氣用籬笆圍了一個平行四邊形的菜地(如圖),至少需要( )米的籬笆(接頭處忽略不計)。A.16 B.35 C.36 D.4037.下面一組平行線間有三個圖形,它們的面積相比較,( )。A.三角形的面積大 B.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 C.梯形的面積大 D.一樣大38.下面各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與圖1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相等的有( )。 A.③和④ B.①和② C.①、②和③ D.②、③和④39.張阿姨靠墻邊圍了一塊梯形的菜地,圍菜地的籬笆長35m。求這塊菜地的面積,下面4位同學的算法或想法,正確的是( )。A. B.C. D.不知道上、下底,無法計算40.下面三個圖形的高相等,它們的面積相比,( )。(單位:厘米)A.平行四邊形最大 B.梯形最大 C.三角形最大41.如圖所示,笑笑把一個梯形割補成一個長方形,下面四位同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甲:長方形面積等于梯形的面積。乙:長方形的寬等于梯形的高。丙:長方形的長等于梯形上底與下底和的一半。?。洪L方形的周長等于梯形的周長。A.甲、丙和丁 B.甲、乙和丁 C.乙、丙和丁 D.甲、乙和丙42.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之和為48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積是( )。A.12平方分米 B.16平方分米 C.24平方分米43.如圖,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是一個長方形,的長度是的3倍,三角形的面積是( )。A. B. C. D.44.如圖,梯形的面積是平方米,三角形的面積是平方米,則三角形的面積是( )。A.平方米 B.平方米 C.平方米 D.平方米45.如圖,有一條長3厘米的線段AB,請在方格紙中找一個點C,使形成的三角形ABC面積是3平方厘米,C點一共有( )種可能。A.2 B.3 C.5 D.無數46.如下圖,陰影部分的面積是8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 )。A.8平方厘米 B.16平方厘米 C.24平方厘米 D.不能確定47.計算如圖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下面選項正確的是( )。A. B. C. D.48.以下運用了“轉化”思想方法的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9.下圖ABCD是梯形,兩條對角線分割出了幾個三角形。下列三角形面積相等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③和③+④ D.②+①和③+④50.一個三角形的底是8cm,如果底不變,高增加3cm,面積增加( )。A.12cm2 B.24cm2 C.48cm2 D.高不知道,無法計算51.下圖中,平行線間的梯形A和B面積相等,梯形B的下底長( )cm。A.9 B.12 C.10.5 D.1552.下面的圖形,面積相等,高也相等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④53.如圖,三角形A的面積是3.6平方分米,平行四邊形B的面積是( )平方分米。A.1.8 B.3.6 C.6.4 D.7.254.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 )。A.梯形上底與下底之和 B.梯形的上底 C.梯形的高55.一個三角形,它的面積是35平方厘米,高是7厘米,底是( )厘米。A.5 B.10 C.2856.如圖,在兩條平行線之間有A、B、C、D,4個圖形,( )的面積最大。A.A B.B C.C D.D57.如圖,三角形ABC的面積是60平方厘米,E、F分別是BC、AC邊的中點,三角形EFC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A.15 B.20 C.30 D.4558.正確計算下邊三角形面積的算式是( )。A.9.8×2.3 B.9.8×2.3÷2 C.6.2×2.3 D.6.2×2.3÷259.有一個正方形框架,若將它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則( )。A.周長變了,面積不變 B.周長變了,面積變了C.周長不變,面積不變 D.周長不變,面積變了60.下圖中,點O是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中點,則梯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 )倍。A.2 B.3 C.461.如圖所示,在三角形ADE中,DE邊上的高是( )。A.EF B.AD C.AC62.下圖中用割補法能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是( )。 ① ② ③ ④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3.下面三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中,涂色部分的面積( )。甲 乙 丙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樣大64.如圖,在等腰梯形中三角形甲的面積( )三角形乙的面積。A.= B.> C.< D.無法確定65.如下的點子圖中有兩條平行線,且平行線之間有甲、乙、丙、丁四個圖形。下面敘述中正確的是( )。A.甲、乙、丙、丁四個圖形的面積相等B.三角形的面積最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最大C.面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乙<丙<甲<丁D.無法比較四個圖形的面積大小66.如圖,圖中大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6平方米,A、B是上下兩邊的中點,陰影部分的面積是( )。A.4平方米 B.8平方米 C.10平方米 D.12平方米67.如圖,平行線間的三個圖形,它們的面積相比,( )。A.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 B.三角形的面積大C.梯形的面積大 D.面積都相等68.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沿高剪開,拼成一個長方形后,面積( ),周長( )。A.變大;變小 B.不變;變大 C.不變;不變 D.不變;變小69.下面圖形中,面積與其他圖形不相等的是( )。A.A B.B C.C D.D70.下圖是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示意圖,其中陰影部分面積是16平方厘米,BG=6厘米,AF=4厘米,則梯形FECG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A.24 B.36 C.48 D.7271.平行四邊形底擴大到原來的4倍,高縮小到原來的,面積( )。A.不變 B.擴大到原來的2倍 C.擴大到原來的4倍 D.擴大到原來的8倍72.下圖中,平行線之間的3個圖形的面積關系是( )。A.圖1面積大 B.圖2面積大 C.圖3面積大 D.一樣大73.將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長方形,比較框架拉動前后的變化,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周長不變,面積變小 B.周長不變,面積變大C.周長和面積都不變 D.無法確定74.已知下圖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個。(1)平行四邊形ABCD的CD邊上的高是15cm。(2)DE=10cm。(3)四邊形ABED是一個直角梯形。(4)。A.1 B.2 C.3 D.475.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拼成新的圖形,下面一定不能拼出的圖形是( )。A.平行四邊形 B.長方形 C.梯形 D.三角形76.在圖中(單位:cm),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0cm2,圖中涂色部分的面積是( )cm2。A.4 B.6 C.8 D.1077.四個同學計算下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方法如下,正確的是( )。①淘氣:18×15 ②奇思:15×13.5 ③笑笑:20×15 ④妙想:20×13.5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78.下圖梯形的面積是( )。A.(8+12)×12÷2 B.8×12÷2×2C.(8+12)×8÷2 D.無法計算79.察下面兩個圖形,圖①和圖②的面積相比,( )。A.圖①的面積大 B.圖②的面積大 C.一樣大80.淘氣將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推拉成一個長方形,如下圖所示。長方形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相比,( )。面積不變面積增加了,增加的面積等于圖①的面積面積增加了,增加的面積等于圖②的面積面積增加了,增加的面積等于圖①與圖②的面積之和/ 讓學習更有效 新課備課備考 | 數學學科/ 讓學習更有效 新課備課備考 | 數學學科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1.D【分析】用12厘米和7厘米長的木條各2根釘成的長方形,長是12厘米,寬是7厘米。把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后,底的長度不變(這里底是12厘米),但是高會變小,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高是從一邊向對邊作的垂線段,拉的過程中傾斜程度變大,高小于原來長方形的寬(7厘米)。【解析】A.8厘米>7厘米,不符合高小于7厘米的要求,該選項錯誤。B.12厘米>7厘米,不符合高小于7厘米的要求,該選項錯誤。C.7厘米等于原來長方形的寬,拉成平行四邊形后高應小于7厘米,該選項錯誤。D.5厘米<7厘米,符合高小于7厘米的要求,該選項正確。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高可能是5厘米。故答案為:D2.B【分析】已知長方形的長為18厘米、寬為15厘米,根據“長方形面積=長×寬”求出長方形的面積;已知把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后面積減少54平方厘米,用長方形的面積減去54,求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從圖中可知,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同,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高=面積÷底,據此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高。【解析】長方形的面積:18×15=270(平方厘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270-54=216(平方厘米)平行四邊形的高:216÷18=12(厘米)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高是12厘米。故答案為:B3.A【分析】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三角形面積=底×高÷2,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將數據分別代入公式,求出四個圖形的面積,再比較面積的大小即可。【解析】圖形A面積:4×4=16(cm2)圖形B面積:10×4÷2=20(cm2)圖形C面積:5×4=20(cm2)圖形D面積:(3+6)×4÷2=9×4÷2=18(cm2)16<18<20,所以圖形A的面積最小。故答案為:A4.C【分析】將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時,各邊長度不變,因此周長不變。但平行四邊形的高小于原長方形的寬,導致面積變小。【解析】根據分析可知,把一個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后,說法正確的是周長不變,面積變小。故答案為:C5.C【分析】已知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是12厘米,面積是24平方厘米,根據“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可推導出“梯形的高=面積×2÷(上底+下底)”可計算出梯形的高;因為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高和梯形的高相等(拼接時高的長度不變 ),所以計算出的梯形高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解析】24×2÷12=48÷12=4(厘米)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高是4厘米。故答案為:C6.D【分析】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假設平行線間的距離是hcm,根據長方形面積=長×寬,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三角形面積=底×高÷2,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分別計算出各圖形的面積,即可確定面積相等的圖形。【解析】①4×h=4h(cm2)②6×h=6h(cm2)③13×h÷2=6.5h(cm2)④(8+4)×h÷2=12×h÷2=6h(cm2)面積相等的是②和④。故答案為:D7.C【分析】從題意可知:這堆原木共18-7+1=12(層),也就是梯形的高。根據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代入數據計算即可。【解析】18-7+1=12(層)(7+18)×12÷2=25×12÷2=150(根)這堆圓木共有150根。故答案為:C8.C【分析】觀察可知,兩個平行四邊形等底等高,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據此解答。【解析】因為兩個平行四邊形等底等高,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所以甲面積等于乙面積。故答案為:C9.C【分析】梯形的面積=長方形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根據公式長方形面積=長×寬求出長為16 cm,寬為8 cm的長方形面積;根據三角形面積=底×高÷2求出底為8cm,高為6cm的三角形面積,最后相減即可。【解析】16×8-6×8÷2=128-24=104(cm2)所以這個梯形的面積是104cm2。故答案為:C10.B【分析】設相鄰兩個點之間的距離是1;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代入數據計算,分別求出各圖形的面積,再比較大小,找出敘述正確的選項即可。【解析】設相鄰兩個點之間的距離是1;甲長方形的面積:3×2=6乙梯形的面積:(1+4)×2÷2=5×2÷2=5丙三角形的面積:4×2÷2=4丁平行四邊形的面積:6×2=124<5<6<12A.甲、乙、丙、丁四個圖形的面積不相等,原題敘述錯誤;B.三角形的面積最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最大,原題敘述正確;C.面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丙<乙<甲<丁,原題敘述錯誤。D.可以比較四個圖形的面積大小,原題敘述錯誤。故答案為:B11.B【分析】由圖可知,把梯形轉化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高的一半,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即可得出梯形的面積。【解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S=(a+b)×(h÷2)梯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所以梯形的面積S =(a+b)×(h÷2)故答案為:B12.D【分析】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等面積等底,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邊形高的2倍,三角形的高÷2=平行四邊形的高,據此列式計算。【解析】6÷2=3(厘米)平行四邊形的高是3厘米。故答案為:D13.A【分析】A.分析題目,根據總價=單價×數量分別求出2支鋼筆和2個修正帶的錢數,再相加即可;B.據圖可知,線段的總長度=a×2+6,據此列式計算即可;C.根據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列式計算即可。【解析】A.買2支鋼筆和2個修正帶的錢:6×2+a×2=2(a+6)元;B.a×2+6=(2a+6)厘米;一共是(2a+6)厘米;C.(4+6)×a÷2=10a÷2=5a;梯形的面積是5a;能用2(a+6)表示的是:買2支鋼筆和2個修正帶的錢。故答案為:A14.D【分析】把一個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后,長方形的長變成了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變成了平行四邊形的鄰邊;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底+鄰邊)×2,所以周長不變;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因為長方形的寬大于平行四邊形的高,所以面積變小,由此判斷即可。【解析】據分析可知,數學課上,老師做了一個長方形活動框架,笑笑把它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與原來的長方形相比,周長不變、面積變小。故答案為:D15.B【分析】三部分的高都是原梯形的高,假設高是h,根據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三角形面積=底×高÷2,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分別表示出三部分的面積,比較即可。【解析】假設高是h。①的面積:3×h=3h(cm2)②的面積:8h÷2=4h(cm2)③的面積:(2+4)h÷2=6h÷2=3h(cm2)3h<4h,所以,這三部分的面積相比較,②的面積最大。故答案為:B16.A【分析】量出的平行四邊形的高是4厘米,則對應的底是3厘米,再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代入數據計算即可。【解析】3×4=12(平方厘米)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故答案為:A17.B【分析】將一個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梯形,一個梯形的上底+另一個梯形的下底=平行四邊形的底,兩個梯形的高都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解析】將一個平行四邊形分成兩個梯形,如圖,這兩個梯形的高一定相等。故答案為:B18.A【分析】根據三角形高的意義,在三角形中,從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的直線畫垂線,頂點到垂足之間的線段叫作三角形的高,再根據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重線的方法,即可解題。【解析】在三角形ABC中頂點C的對邊是AB,即在三角形ABC中,AB邊上的高是①。故答案為:A19.C【分析】根據梯形的特征:互相平行的一組對邊分別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可知,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解析】如圖:(1)三角形ABC和三角形DBC等底等高,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積=三角形DBC的面積。(2)三角形ABD和三角形ADC等底等高,所以三角形ABD的面積=三角形ADC的面積。(3)三角形ABD的面積-三角形ADO的面積=三角形ABO的面積三角形ADC的面積-三角形ADO的面積=三角形DCO的面積因為三角形ABD的面積=三角形ADC的面積,所以三角形ABO的面積=三角形DCO的面積。這個梯形中面積相等的三角形有3對。故答案為:C20.D【分析】①是梯形,根據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求出①的面積;②是正方形,根據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求出②的面積;③是平行四邊形,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求出③的面積;④是組合圖形,組合圖形的面積等于邊長為2的正方形與邊長為1的正方形的面積之和,根據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求出④的面積;⑤是長方形,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求出⑤的面積;比較各圖形的面積,從中找出與③面積相等的圖形。【解析】①的面積:(2+3)×2÷2=5×2÷2=5②的面積:2×2=4③的面積:2×3=6④的面積:2×2+1×1=4+1=5⑤的面積:3×2=6綜上所述,與③面積相等的圖形是⑤。故答案為:D21.B【分析】根據小正方形的面積是1cm2,則小正方形的邊長是1cm,觀察可知,梯形的上底有5個小正方形,即上底是5cm,下底有7個小正方形,即下底是7cm,高有4個小正方形,即高是4cm,根據,代入數據計算即可得解。【解析】(cm2)如圖,用面積為1cm2的小正方形來測量下圖梯形面積是24cm2。故答案為:B22.C【分析】觀察圖形可知,陰影部分是一個底是4,高是2的平行四邊形,根據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面積=底×高,代入數據,求出陰影部分面積;再分別求出A、B、C、D的面積,再進行比較,即可解答。【解析】陰影部分面積:4×2=8。A.底是4,高是2的三角形;面積:4×2÷2=8÷2=4面積是圖形①面積的一半。B.底是2,高是4的三角形;面積:2×4÷2=8÷2=4面積是圖形①面積的一半。C.上底2,下底是3,高是2的梯形;面積:(2+3)×2÷2=5×2÷2=10÷2=5面積不是圖形①面積的一半。D.三個三角形的底的和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三個三角形的底和是4;高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高都是2;面積:4×2÷2=8÷2=4面積是圖形①面積的一半。陰影部分的面積不是圖形①面積的一半的是C。故答案為:C23.C【分析】連接OP,如圖。長方形中OB=OC。因為三角形OBP面積=,三角形OCP的面積=,所以三角形BOC的面積=。因為AB=30厘米,BC=40厘米,所以AC=BD=50厘米,所以OB=25厘米。因為長方形ABCD的面積=30×40=1200(平方厘米),所以三角形BOC=長方形ABCD的面積=300(平方厘米),即(厘米)。【解析】因為AB=30厘米,BC=40厘米,所以AC=BD=50厘米(厘米)(厘米)在長方形中,厘米,厘米,P為上一點,垂直于,垂直于,則與的長度之和是24厘米。故答案為:C【點評】因為AB=30厘米,BC=40厘米,可以確定AC=BD=50厘米,考查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以及對角線把長方形平均分成4份,據此解答。24.C【分析】分析題目,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代入數據列式計算即可。【解析】8×3÷2=24÷2=12(m2)為響應“全民健身促健康,同心共筑中國夢”活動的號召,幸福村在村口做了一塊底是8m,高是3m的三角形宣傳牌。這塊三角形宣傳牌的面積是12m2。故答案為:C25.D【分析】觀察圖形發現,用“以盈補虛”的方法,將下面的三角形,翻轉補到上方,得到一個長方形,那么轉化成的長方形的長是三角形的高,寬是三角形底的一半,長方形的面積等于三角形的面積,據此逐項分析,進行解答。【解析】根據分析可知:A.長方形的長等于三角形的高,說法正確;B.長方形的寬等于三角形的底的一半,說法正確;C.長方形的面積等于三角形的面積,說法正確;D.長方形的寬等于三角形的底的一半,原題干說法錯誤。關于這種推導三角形面積的方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長方形的寬等于三角形的底。故答案為:D26.C【分析】轉化思想:把未解決的或復雜的問題,通過某種轉化過程,歸結到一類已經解決或比較容易解決的問題中去,充分調動和運用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和經驗,最終獲得解決問題的辦法。據此逐項分析。【解析】A.把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根據已經學過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除以2,即可求出梯形的面積,用到了轉化方法;B.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開,并移到左邊,拼成一個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轉化為學過的長方形的面積,用到了轉化方法;C.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則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用到了集合思想,沒有用到轉化方法;D.,把被除數和除數都乘100,就轉化成75÷25,小數除法轉化為學過的整數除法了,用到了轉化方法。故答案為:C27.D【分析】觀察圖片可知:一共有5層,從最上層到最下層分別是3根、4根、5根、6根、7根,除最上層外,每層都比上一層多1根。據此逐項分析。【解析】A.3+4+5+6+7,把五層各自的根數相加,可以求出總根數,此選項方法正確;B.(3+7)×5÷2,把它的截面看作一個上底是3,下底是7,高是5的梯形,根據梯形的面積公式列出算式(3+7)×5÷2,求出梯形的面積即是總根數,此選項方法正確;C.5×5,從最上層到最下層分別是3根、4根、5根、6根、7根,中間一層的根數是它們的平均數,用平均根數乘層數,即5×5,可以求出總根數,此選項方法正確;D.(3+7)×5,根據梯形的面積公式,這個式子列式錯誤,不能求出總根數,此選項方法錯誤。故答案為:D28.C【分析】觀察可知,兩條虛線互相平行,即這些圖形的高都相等,假設它們的高是2m,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代入數據計算再比較即可。【解析】(m2)A.該圖形是三角形,(m2),,該圖形面積與涂色三角形面積不相等。B.該圖形是梯形,(上底+2)×2÷2m2,上底+2≠2,該圖形面積與涂色三角形面積不相等。C.該圖形是平行四邊形,(m2),,該圖形面積與涂色三角形面積相等。D.該圖形是平行四邊形,(m2),,該圖形面積與涂色三角形面積不相等。故答案為:C29.D【分析】把一個活動的長方形框架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四條邊的長度不變,所以周長不變;由于拉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小于原來長方形的寬,高變小了,面積比原來長方形的面積小。【解析】如圖,將一個活動的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周長不變,面積變小。故答案為:D30.D【分析】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當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等底等高時,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據此解答。【解析】三個圖的陰影部分都是三角形,且與平行四邊形等底等高,則三角形的面積是等底等高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因為三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所以三個圖中的陰影部分面積也相等,即①=②=③。故答案為:D31.A【分析】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則三角形的高=面積×2÷底,列式計算即可。【解析】24×2÷8=6(厘米)這個三角形的高是6厘米。故答案為:A32.A【分析】陰影部分都是三角形,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據此分析三角形底和高之間的關系即可。【解析】看圖可知,①和③中陰影部分的底都是梯形的下底,高都等于梯形的高,①和③的面積相等。故答案為:A33.B【分析】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可以假設原來梯形的上底是2cm,下底是8cm,高是2cm,從而求出原來的梯形面積。再將上底增加5cm,下底減少6cm,再求出后來的梯形面積,最終比較出面積的變化情況即可。【解析】假設原來梯形的上底是2cm,下底是8cm,高是2cm,(2+8)×2÷2=10×2÷2=10(cm2)上底增加5cm,下底減少6cm后,(2+5+8-6)×2÷2=9×2÷2=9(cm2)9<10,所以面積縮小了。故答案為:B34.A【分析】根據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列式計算即可。【解析】(4+6)×5÷2=10×5÷2=25(平方厘米)它的面積是25平方厘米。故答案為:A35.C【分析】增加的部分也是三角形,根據三角形面積=底×高÷2,用增加的底×高÷2=增加的面積,據此列式計算。【解析】2×6÷2=6(平方厘米)這樣做會使花壇的面積增加6平方厘米。故答案為:C36.C【分析】求籬笆的長就是求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據此用10乘6可以求出這塊菜地的面積。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除以它的高7.5米,可以求出對應的底,即平行四邊形斜邊的長。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用10和斜邊的長分別乘2,再把它們的積相加即可求出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即籬笆的長。【解析】10×6÷7.5=60÷7.5=8(米)10×2+8×2=20+16=36(米)則至少需要36米的籬笆。故答案為:C37.D【分析】通過圖可知,三個圖形的高都是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所以它們的高相等,可以假設高是10,則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梯形的面積公式: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把數代入求出三個圖形的面積,然后比較即可。【解析】假設高是10。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梯形的面積:它們的面積相比較一樣大。故答案為:D38.A【分析】圖1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等于小正方形面積的一半加上一個底是小正方形邊長,高是大正方形的邊長的三角形的面積,據此找出各圖與此陰影部分面積相同的圖形。【解析】圖①陰影部分的面積等于小正方形面積的一半加上大正方形面積的一半,與圖1中陰影部分的面積不相等,不符合題意;圖②陰影部分的面積等于一個底為小正方形邊長,高為大正方形邊長的三角形面積加上大正方形面積的一半,與圖1中陰影部分的面積不相等,不符合題意;圖③陰影部分的面積等于小正方形面積的一半加上一個底是小正方形邊長,高是大正方形邊長的三角形的面積,與圖1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相等,符合題意;圖④陰影部分的面積等于小正方形面積的一半加上一個底為小正方形邊長,高是大正方形邊長的三角形的面積,與圖1中陰影部分的面積相等,符合題意。因此各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與圖1陰影部分的面積相等的有③和④。故答案為:A39.C【分析】通過觀察圖形可知,一面靠墻,用籬笆圍成一個高是15m的直角梯形,用籬笆的長度減去高就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根據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是:,把數據代入公式解答。【解析】這個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是(35-15)m、高是15m。菜地(梯形)的面積是:(35-15)×15÷2=20×15÷2=300÷2=150(m2)故答案為:C40.B【分析】設三個圖形的高都是h,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分別求出它們的面積,再進行比較即可。【解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4h(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積=8h÷2=4h(平方厘米)梯形的面積=(4+6)h÷2=10h÷2=5h(平方厘米)5h>4h所以梯形的面積最大。故答案為:B41.D【分析】根據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可知:把一個梯形割補成一個長方形,雖然形狀變了,但是面積不變,即長方形的面積等于梯形的面積;長方形的寬等于梯形的高。觀察圖形可知:長方形兩條長的和等于梯形上底與下底和,即長方形的長等于梯形上底與下底和的一半。長方形的周長不等于梯形的周長。【解析】經分析知:①長方形面積等于梯形的面積,甲說法正確;②長方形的寬等于梯形的高,乙說法正確;③長方形兩條長的和等于梯形上底與下底和,即長方形的長等于梯形上底與下底和的一半,丙說法正確;④長方形的周長不等于梯形的周長,丁說法錯誤。所以甲、乙和丙說法正確。故答案為:D42.B【分析】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面積之和÷(2+1)=1倍數,即三角形的面積,據此列式計算。【解析】48÷(2+1)=48÷3=16(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積是16平方分米。故答案為:B43.A【分析】因為的長度是的3倍,所以EF的長度是BE的倍,是一個長方形,EF=AC,三角形ABC,與三角形AEB的高相等,三角形ABC的底是三角形AEB的底的倍,根據,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積是三角形AEB的倍,由圖可知,三角形ABC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一半,所以可以先計算三角形ABC的面積,再用三角形ABC的面積除以,即可得解。【解析】(cm2)三角形的面積是9cm2。故答案為:A44.C【分析】根據梯形的特點知:線段AD與線段BC平行,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因為三角形面積=底×高÷2,觀察圖形知:三角形ABC和三角形BCD是以BC為底的“同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所以面積相等。【解析】三角形ABC和三角形BCD是“同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所以面積相等。又知三角形的面積是平方米,故三角形的面積是平方米。故答案為:C45.D【分析】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S=a×h÷2”可求出三角形的高為2厘米。由平行線間的所有垂直線段都相等可知,點C在方格紙最上面的橫線上任意位置都可以。據此解答。【解析】3×2÷3=2(厘米)三角形的高為2厘米,向上數兩格,點C在方格紙最上面的橫線上任意位置都可以。所以C點一共有無數種可能。故答案為:D46.B【分析】根據圖示,2個三角形加起來的底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2個三角形的高與平行四邊形也相等,根據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底×高,三角形面積公式=底×高÷2,底和高都相等,由此得知,三角形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那么平行四邊形面積=2×陰影三角形面積,據此解答。【解析】8×2=16(平方厘米)陰影部分的面積是8平方厘米,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6平方厘米。故答案為:B47.A【分析】由圖可知,高8cm垂直于7cm這條底邊,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代入數據計算即可。【解析】(cm2)計算如圖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應用算式。故答案為:A48.D【分析】①已知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梯形可以分成兩個三角形,所以梯形的內角和是180°×2=360°。②把平行四邊形沿高剪下一個小直角三角形,然后平移到右邊,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這兩個圖形的面積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等,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③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如果小數的位數不夠,需要在前面補0占位。④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然后按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解析】①求梯形的內角和轉化成求兩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運用了“轉化”思想;②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轉化成求長方形的面積,運用了“轉化”思想;③計算2.6×0.8時,轉化成26×8,把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運用了“轉化”思想;④計算5.1÷0.3時,轉化成51÷3,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運用了“轉化”思想。綜上所述運用了“轉化”思想方法的有①②③④。故答案為:D49.C【分析】三角形面積=底×高÷2,通過已知條件圖形分析可知:△ABC與△DBC同底等高;△ABD與△ACD同底等高,即②+③和③+④面積相等,②+①和①+④面積相等,據此解答即可。【解析】根據分析可知,②+③和③+④面積相等,②+①和①+④面積相等。故答案為:C50.A【分析】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可知,原來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三角形的底8cm不變,高增加3cm,則變化后的三角形的面積=底×(高+3)÷2,那么三角形增加的面積=變化后三角形的面積-原來三角形的面積=底×(高+3)÷2-底×高÷2=底×高÷2+底×3÷2-底×高÷2=底×3÷2,代入數據計算即可求出增加的面積。【解析】8×3÷2=24÷2=12(cm2)面積增加12cm2。故答案為:A51.C【分析】觀察圖形可知,梯形A和梯形B的高相等;根據題意可知,梯形A和梯形B的面積相等,根據梯形面積公式:面積=(上底+下底)×高÷2,面積相等,高相等,則梯形A的上底與下底的和等于梯形B的上底與下底的和,進而求出梯形B的下底,據此解答。【解析】6+9-4.5=15-4.5=10.5(cm)平行線間的梯形A和B面積相等,梯形B的下底長10.5cm。故答案為:C52.A【分析】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據此先確定高相等的圖形,再根據三角形面積=底×高÷2,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分別計算出各圖形面積,找到面積相等,高也相等的圖形即可。【解析】①2×2÷2=2②1×2=2③(1+3)×1÷2=4×1÷2=2,這個梯形與其余3個圖形的高不相等,排除;④2×2=4面積相等,高也相等的是①和②。故答案為:A53.D【分析】觀察圖形可知,三角形A和平行四邊形B等底等高,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可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與它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積的2倍,據此解答。【解析】3.6×2=7.2(平方分米)平行四邊形B的面積是7.2平方分米。故答案為:D54.A【分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面積=梯形面積×2,平行四邊形的底=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梯形的高,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據此分析。【解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上底與下底之和。故答案為:A55.B【分析】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可知,三角形的底=面積×2÷高,直接列式計算即可。【解析】35×2÷7=10(厘米)底是10厘米。故答案為:B56.C【分析】根據題意可知,4個圖形的高都相等,設高為h;根據梯形面積公式:面積=(上底+下底)×高÷2,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面積=底×高;三角形面積公式:面積=底×高÷2,分別求出4個圖形的面積,再進行比較,即可解答。【解析】設4個圖形的高為h。A圖形:(1+2)×h÷2=3h÷2=1.5h(cm2)B圖形:2×h=2h(cm2)C圖形:5×h÷2=2.5h(cm2)D圖形:1×h=h(cm2)h<1.5h<2h<2.5h,即D<A<B<C,C的面積最大。在兩條平行線之間有A、B、C、D,4個圖形,C的面積最大。故答案為:C57.A【分析】由圖可知,E、F分別是BC、AC的中點,EC=BC,三角形EFC中EC邊上的高也等于三角形ABC的邊BC上高的一半,三角形EFC中CF邊上的高也等于三角形ABC的邊AC上高的一半,所以三角形EFC的面積等于三角形ABC面積一半的一半,據此解答。【解析】60÷2÷2=30÷2=15(平方厘米)三角形EFC的面積是15平方厘米。故答案為:A58.B【分析】三角形的底和高要一一對應,從圖中可知,三角形的高2.3cm對應的底是9.8cm,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據此列出算式。【解析】9.8×2.3÷2=22.54÷2=11.27(cm2)三角形面積是11.27cm2。正確計算下邊三角形面積的算式是9.8×2.3÷2。故答案為:B59.D【分析】把一個正方形框架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四條邊的長度沒變,所以平行四邊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相等;把一個正方形框架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正方形的邊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小于正方形的邊長;根據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可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小于正方形的面積。【解析】如圖:平行四邊形的周長=正方形的周長平行四邊形的底=正方形的邊長平行四邊形的高<正方形的邊長底×高<邊長×邊長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正方形的面積。所以,有一個正方形框架,若將它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則周長不變,面積變了。故答案為:D60.B【分析】從圖中可知,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分成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它們的高相等??梢栽O平行四邊形的底是4,高是2。已知點O是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中點,那么平行四邊形底邊的一半是4÷2=2,也就是三角形的底、梯形的上底都是2。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代入數據計算,分別求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積。最后用梯形的面積除以三角形的面積,即可求出梯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幾倍。【解析】設平行四邊形的底是4,高是2;平行四邊形底邊的一半:4÷2=2三角形的面積:2×2÷2=2梯形的面積:(2+4)×2÷2=6×2÷2=6梯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6÷2=3則梯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3倍。故答案為:B61.C【分析】畫三角形給定底邊上的高,相當于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直線段。先確定畫哪條底邊上的高,再從對著該底邊的頂點(或對邊上的某一點)向這個底邊畫垂直線段。【解析】畫三角形ADE中DE邊上的高,從DE邊相對的頂點A作DE邊的垂直線段會與AC重合,所以DE邊上的高是AC。故答案為:C62.C【分析】①把平行四邊形沿高剪下一個小直角三角形,然后平移到右邊,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這兩個圖形的面積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等,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②在平行四邊形沿高剪下一個小直角梯形,然后平移到右邊,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這兩個圖形的面積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和長方形的寬相等,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③在平行四邊形的左邊剪下一個小三角形,然后平移到右邊,把平行四邊形又轉化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所以不能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④N、M是平行四邊形兩條邊上的中點,沿N、M向底邊作垂線,在平行四邊形的左下角、右上角各剪下一個小直角三角形,再補回左上角、右下角,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長方形面積,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可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析】從分析中可知,①②④都是用割補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長方形面積,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可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故答案為:C63.D【分析】因為三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所以它們的面積相等,陰影部分=總面積減去空白部分的面積,空白部分的面積都是以梯形的上底為底,以梯形的高為高的三角形的面積,所以空白部分的面積是相等的,由此即可判斷它們面積的大小。【解析】三圖中,空白部分總面積都是以梯形的上底為底,以梯形的高為高的三角形的面積,因為三個梯形完全相同,由此可得:涂色部分的面積都相等。故答案為:D64.A【分析】如圖,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因此三角形ACD的面積=三角形BCD的面積,同時減去下邊空白部分的面積,剩下的面積依然相等,據此分析。【解析】根據分析,三角形甲的面積+下邊空白三角形=三角形乙的面積+下邊空白三角形,根據等式的性質1,兩邊同時減去下邊空白三角形,可得三角形甲的面積=三角形乙的面積。故答案為:A65.B【分析】根據題意,因為在兩平行線之間的距離相等,所以這幾個圖形的高都相等,根據長方形面積=長×寬;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三角形面積=底×高÷2;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進行解答。【解析】假設點與點之間的距離為1,高為2;長方形的面積為:3×2=6梯形的面積為:(1+4)×2÷2=5×2÷2=10÷2=5三角形的面積為:2×4÷2=8÷2=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6×2=1212>6>5>4?。炯祝疽遥颈?br/>所以敘述中正確的是三角形的面積最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最大。故答案為:B66.B【分析】根據題意可知,A、B是上、下兩邊的中點,所以陰影部分是一個平行四邊形,它的底等于大平行四邊形的底的一半,高等于大平行四邊形的高,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面積=底×高,陰影部分面積=大平行四邊形的底÷2×高,即陰影部分面積=大平行四邊形面積÷2,據此解答。【解析】16÷2=8(平方米)陰影部分的面積是8平方米。故答案為:B67.D【分析】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假設高都是h,根據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三角形面積=底×高÷2,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分別計算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比較即可。【解析】假設高都是h。平行四邊形面積:4h三角形面積:8h÷2=4h梯形面積:(2+6)h÷2=8h÷2=4h面積都是4h,他們的面積相比,面積都相等。故答案為:D68.D【分析】如下圖所示,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沿高剪開,拼成一個長方形后,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運用了割補的方法,則它們的面積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周長是圍成圖形的四條線段的和,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但長方形的寬小于平行四邊形底的鄰邊,則長方形的周長小于平行四邊形的周長。據此解答。【解析】通過分析可得: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沿高剪開,拼成一個長方形后,面積不變,周長變小。故答案為:D69.B【分析】根據三角形面積=底×高÷2,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分別求出每個圖形的面積,找到面積與其他圖形不相等的即可。【解析】三角形面積:4×3÷2=6(cm2)梯形面積:看圖可知上底小于2cm,梯形面積一定小于(2+2)×3÷2=12÷2=6(cm2)平行四邊形面積都是6cm2長方形的面積是6cm2面積與其他圖形不相等的是B。故答案為:B70.C【分析】通過觀察可知,三角形AEF的面積是16平方厘米,已知它的高是4厘米,根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面積×2÷高,用16×2÷4即可求出EF,也就是8厘米,根據推導過程可知,GC=2EF,所以CG=2×8=16(厘米),梯形FECG的高也是4厘米,根據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用(8+16)×4÷2即可求出梯形FECG的面積。【解析】16×2÷4=8(厘米)2×8=16(厘米)(8+16)×4÷2=24×4÷2=48(平方厘米)梯形FECG的面積是48平方厘米。故答案為:C71.B【分析】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到原來的幾倍或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一(0除外),積也擴大到原來幾倍或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一; 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和積的變化規律,將平行四邊形底擴大到原來的4倍,高縮小到原來的,則面積擴大到原來的(4÷2)倍。【解析】4÷2=2平行四邊形底擴大到原來的4倍,高縮小到原來的,面積擴大到原來的2倍。故答案為:B72.D【分析】根據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可知每個圖形的高相等,都為7,上底相等,下底也相等,根據梯形的面積公式可知每個圖形的面積相等。【解析】根據分析可知,每個圖形的面積都是(3+6)×7÷2=9×7÷2=31.5所以它們的面積都相等。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了梯形的面積公式的靈活應用,關鍵是明確兩條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73.B【分析】把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長方形,四條邊的長度沒變,所以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周長相等。把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大于平行四邊形的高;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可得出:長方形的面積大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解析】如圖:長方形的周長=平行四邊形的周長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平行四邊形的高長×寬>底×高所以,長方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將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長方形,周長不變,面積變大。故答案為:B74.C【分析】(1)從點A向CD邊作的垂線段的長度是15厘米,這條垂線即為CD邊上的高;(2)平行四邊形的對邊互相平行,邊AD與邊BC互相平行,由圖可知從點A向BC邊作的垂線段的長度是10厘米,這個垂線段即為BC邊上的高,從點D向BC邊作的垂線段(也是BC邊上的高),所以線段DE的長度也是10厘米,(3)四邊形ABED有一組對邊互相平行,AD邊與BE邊互相平行,另外一組對邊不平行,即這個四邊形只有一組對邊互相平行,所以是梯形,且DE邊與BE邊互相垂直,即為直角梯形。(4)AB邊與AD邊是相鄰的兩條邊,它們是相交的關系,不是平行的關系。【解析】(1)平行四邊形ABCD的CD邊上的高是15厘米,這句話說法正確;(2)DE=10厘米,是正確的;(3)四邊形ABED是一個直角梯形,這句話是正確的;(4),這個結論是錯誤的。所以共有3個是正確的。故答案為:C75.D【分析】根據梯形面積公式推導過程可知,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一定可以拼出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如果將直角邊的腰拼起來,上底和上底連接,下底和下底連接,則可以拼出梯形,據此畫圖說明即可。【解析】A.如圖,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一定能拼出平行四邊形;B.如圖,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一定能拼出長方形;C.如圖,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一定能拼出梯形;D.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一定不能拼出三角形。故答案為:D76.A【分析】從圖中可知,涂色部分是一個底為2cm的三角形,它的高與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已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0cm2,底是(2+3)cm,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高=面積÷底,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高,也是三角形的高;再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代入數據計算,即可求出涂色部分的面積。【解析】平行四邊形的高:20÷(2+3)=20÷5=4(cm)涂色三角形的面積:2×4÷2=4(cm2)涂色部分的面積是4cm2。故答案為:A77.A【分析】在求平行四邊形面積時,用平行四邊形的底乘與它對應的高可得面積,據此解答。【解析】由圖可知,18cm的高對應的是15cm的底,13.5cm的高對應的是20cm的底,所以正確的是18×15和20×13.5。故答案為:A78.A【分析】左邊直角三角形未知的那個角是180°-90°-45°=45°,由此可知左邊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因為等腰三角形的兩條腰長度相等,由此通過對圖的觀察,可知該梯形的高等于12cm,根據梯形面積公式:S=(上底+下底)×高÷2,將數據代入求解即可。【解析】(8+12)×12÷2=20×12÷2=240÷2=120(cm2) 梯形的面積是(8+12)×12÷2。故答案為:A79.C【分析】假設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分別計算出圖①和圖②的面積,比較即可。【解析】假設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則三角形的面積為6×3÷2=18÷2=9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3×3=99=9,所以圖①和圖②的面積一樣大。故答案為:C80.B【分析】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活動框架拉成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大于平行四邊形的高;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可得出:長方形的面積大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如下圖,圖②與箭頭所示的三角形的面積相等;那么長方形的面積=圖①的面積+圖②的面積+公用空白部分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圖②的面積+公用空白部分的面積,由此可知長方形的面積比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多了圖①的面積。【解析】淘氣將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推拉成一個長方形,長方形與原來平行四邊形相比,面積增加了,增加的面積等于圖①的面積。故答案為:B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