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學習更有效 新課備課備考 | 數學學科/ 讓學習更有效 新課備課備考 | 數學學科2025-2026學年五年級數學上冊單元提升培優精練北師大版第4單元 多邊形的面積 專項03 判斷題1.一個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分別擴大到原來的2倍,它的面積就擴大到原來的4倍。( )2.一個梯形,上底減少2厘米,下底增加2厘米,高不變,得到的新圖形的面積與原梯形的面積相等。( )3.兩個大小相等的三角形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4.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36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底是4分米。( )5.把一個長方形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不變。( )6.平行四邊形有4條高,三角形有3條高,梯形有無數條高。( )7.小學數學中的很多內容都蘊含著轉化的思想方法。( )8.周長相等的兩個三角形面積一定相等。( )9.如果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那么這兩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也分別相等。( )10.一個三角形的底不變,要使面積擴大到原來的2倍,則底邊對應的高就要擴大到原來的4倍。( )11.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42平方分米,底是7分米,則這條底對應的高是6分米。( )12.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下底減小3厘米,高不變,則得到的新梯形的面積與原梯形的面積相等。( )13.面積相同的兩個梯形,它們的形狀一定完全相同。( )14.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24平方米,它的底是10米,則這條底對應的高是2.4米。( )15.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底也相等,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2倍。( )16.兩個面積相等的圖形的形狀也一定相同。( )17.面積相等的兩個梯形,它們的底和高一定分別相等。( )18.把一個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后,它的面積沒有發生變化。( )19.三角形的底增加2厘米,高減少2厘米,面積不變。( )20.兩個高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形狀不一定完全相同,但面積一定相等。( )21.三角形的底擴大2倍,高擴大2倍,面積是原來的4倍。( )22.三角形的一條高必定能把三角形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 )23.一個梯形的面積是40dm2,它的上、下底的和是8dm,高是5dm。( )24.如果兩個梯形的高相等,下底也相等,那么它們的面積相等。( )25.平行四邊形可以從邊上任意一點向對邊畫垂線,畫出的這些線段都是高。( )26.梯形的上底擴大為原來的2倍,下底也擴大為原來的2倍,高不變,則面積擴大到原來的2倍。( )27.如果平行四邊形的高增加1厘米、底減少1厘米,得到的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8.如果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那么它們的底相等。( )29.一個梯形的上、下底的長度和是40米,高是5米,這個梯形的面積是100平方米。( )30.面積和底分別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的高是三角形的2倍。( )31.沿著任意一條高把平行四邊形剪成兩部分,一定能拼成一個長方形。( )32.面積相等的兩個直角梯形不一定能拼成一個長方形。( )33.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擴大4倍,面積就擴大16倍。( )34.梯形的面積比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 )35.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底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邊形的2倍。( )36.等底等高的兩個平行四邊形,它們的面積一定相等。( )37.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8平方厘米,則與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積是14平方厘米。( )38.一塊三角形紙板的底是4分米,對應的高是7分米,這塊三角形紙板的面積是28平方分米。( )39.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都大于三角形的面積。( )40.把一個三角形的高擴大為原來的4倍,底不變,它的面積就擴大為原來的2倍。( )41.一個三角形的高不變,對應的底邊擴大到原來的3倍,面積就擴大到原來的6倍。( )42.兩底之和與高分別相等的兩個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43.梯形的上底和高不變,下底擴大到原來的3倍,它的面積就擴大到原來的3倍。( )44.在一個平行四邊形中,只要把其中一條底邊和與它對應的高相乘,就能計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45.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積是a平方米,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a平方米。( )46.梯形的面積只與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有關,與其他的量無關。( )47.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一個長方形,周長變大,面積也變大。( )48.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底是,對應的高是。( )49.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6.4平方米,底是1.6米,對應的高是0.4米。( )50.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20平方厘米,底是10厘米,那么它的高是4厘米。( )51.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魚塘,底是300m,對應的高是200m,這個平行四邊形魚塘的面積是。( )52.平行四邊形的高不變,對應的底越長,面積就越大。( )53.一個三角形的高不變,對應的底擴大到原來的4倍,面積就擴大到原來的2倍。( )54.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6.5平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3平方厘米。( )55.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60平方厘米,底是20厘米,對應的高是3厘米。( )56.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高也相等。若平行四邊形的底是12厘米,則三角形的底是6厘米。( )57.一個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變,高擴大到原來的2倍,則梯形的面積擴大到原來的4倍。( )58.一個平行四邊形的一組底與高都是6cm,另一條底是9cm,則它對應的高是4cm。( )59.兩個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不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60.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拉成一個長方形,周長不變,面積變大。( )61.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48平方厘米,則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比它大48平方厘米。( )62.兩個三角形的底和高相等,它們的面積相等,形狀也相同。( )63.用四根木條釘成的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后,面積變大了。( )64.如果兩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對應得高都相等,那么它們的面積也一定相等。( )65.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下底減少3厘米,高不變,則它的面積不變。( )66.一個三角形的底邊長5厘米,對應的高是10厘米,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50平方厘米。( )67.一個梯形的上底增加5厘米,下底減少5厘米,高不變,面積也不變。( )68.面積相等的兩個梯形形狀一定一樣。( )69.把一個活動的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比原來長方形面積小。( )70.把一個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后,所得圖形和原圖形的周長相等,面積也相等。( )71.把一個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后,所得圖形和原圖形的周長相等,面積也相等。( )72.每個三角形都有三條高、三個頂點、三條邊和三條對稱軸。( )73.周長相等的兩個梯形,面積一定相等。( )74.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一個長方形框架,面積會變小。( )75.一個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擴大到原來的2倍,則它的面積就擴大到原來的8倍。( )76.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長方形,周長不變,面積變了。( )77.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割補成一個長方形后,面積大小不變。( )78.把一個長方形木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面積不變,形狀變了。( )79.一個直角三角形,三邊長分別為6cm,8cm,10cm,它的面積為24cm2。( )80.把一個由4根木條釘成的長方形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它的面積變大。( )/ 讓學習更有效 新課備課備考 | 數學學科/ 讓學習更有效 新課備課備考 | 數學學科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1.×【分析】根據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采用賦值法舉例說明即可。【解析】假設梯形的上底2厘米,下底4厘米,高3厘米。(2+4)×3÷2=6×3÷2=9(平方厘米)(2×2+4×2)×3÷2=(4+8)×3÷2=12×3÷2=18(平方厘米)18÷9=2一個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分別擴大到原來的2倍,它的面積就擴大到原來的2倍,所以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2.√【分析】根據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舉例說明即可。【解析】假設梯形上底4厘米,下底6厘米,高3厘米。(4+6)×3÷2=10×3÷2=15(平方厘米)[(4-2)+(6+2)]×3÷2=[2+8]×3÷2=10×3÷2=15(平方厘米)一個梯形,上底減少2厘米,下底增加2厘米,高不變,得到的新圖形的面積與原梯形的面積相等,說法正確。故答案為:√3.×【分析】三角形面積=底×高÷2,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大小相等。大小相等的三角形形狀各異,但只有形狀也完全相同的兩個三角形才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據此分析。【解析】如圖,兩個三角形大小相等,但是不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所以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4.×【分析】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將高是9分米,底是4分米的三角形的面積求出來,與題干作對比即可。【解析】4×9÷2=36÷2=18(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底是4分米的三角形的面積是18平方分米,與題干不符。故答案為:×5.×【分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由底和高決定的,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把一個長方形框架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它的底不變,高變短,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變小。【解析】根據分析可得,平行四邊形的底不變,高變短,所以面積變小。故答案為:×6.×【分析】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向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平行四邊形有兩組對邊互相平行,可以畫無數條垂直線段,所以有無數條高。從三角形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作一條垂線,頂點到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三角形的底。三角形有3條邊,所以有3條高。從梯形一條底邊上的一點到它對邊的垂直線段叫做梯形的高。梯形上底和下底互相平行,可以畫無數條垂直線段,所以有無數條高。【解析】平行四邊形有無數條高,三角形有3條高,梯形有無數條高。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7.√【分析】轉化思想就是將未知或難以解決的問題,通過觀察、分析、聯想、類比等思維過程,化為已知知識范圍內已經解決或容易解決的問題的數學思想。如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中,我們利用商不變規律,把它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通過切拼,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轉化為長方形的面積;把多邊形的內角和轉化為求幾個三角形的內角和等,這些都蘊含著轉化的數學思想,據此解答。【解析】通過分析可得:小學數學中的很多內容都蘊含著轉化的思想方法。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8.×【分析】三角形的周長是三條邊的長度的和,而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如果兩個三角形的周長相等,但兩個三角形的底與高相乘的積不相等,那么面積就不相等,所以周長相等的兩個三角形面積不一定相等。【解析】由分析可知,周長相等的兩個三角形,面積不一定相等,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9.×【分析】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面積相等的兩個平行四邊形,底和高不一定相等,舉例說明即可。【解析】如果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那么這兩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不一定相等。如:6×2=12(平方厘米)4×3=12(平方厘米)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6厘米,高2厘米,另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4厘米,高3厘米,面積都是12平方厘米。故答案為:×10.×【分析】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以及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乘(或除以)幾”,據此判斷。【解析】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以及積的變化規律可知,一個三角形的底不變,要使面積擴大到原來的2倍,則底邊對應的高就要擴大到原來的2倍。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1.√【分析】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那么平行四邊形高=面積÷底,代入數據計算即可。【解析】42÷7=6(分米)所以,這條底對應的高是6分米。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12.√【分析】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上底增加3厘米,下底減少3厘米,則梯形上底、下底的和不變;再根據高不變,所以梯形的面積不變。【解析】上底+3厘米+下底-3厘米=上底+下底,高不變,根據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可知,得到的新梯形的面積與原梯形的面積相等。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13.×【分析】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面積與上底、下底和高有關系,即使上下底之和與高都相等,梯形的形狀也不一定相同,舉例說明即可。【解析】如圖所示,兩個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均相等,但是它們形狀不相同,所以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4.×【分析】根據三角形面積公式:面積=底×高÷2,高=面積×2÷底,代入數據,求出高,再看高是否是2.4米。【解析】24×2÷10=48÷10=4.8(米)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24平方米,它的底是10米,則這條底對應的高4.8米。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5.×【分析】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S=ah÷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S=ah,據此假設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24,底為4,然后求出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高,進而進行判斷即可。【解析】假設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24,底為4平行四邊形的高為:24÷4=6三角形的高為:24×2÷4=48÷4=1212÷6=2則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底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邊形的高的2倍。原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6.×【分析】確定一個圖形面積的大小,不僅是根據圖形的形狀,更重要的是根據圖形所占格子的多少來確定。【解析】比如下面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都是占4個格子,它們的面積相等,形狀卻不同,所以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7.×【分析】根據梯形的面積公式:S=(a+b)h÷2,據此舉例判斷即可。【解析】假設一個梯形的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2厘米,高是2厘米(4+2)×2÷2=6×2÷2=12÷2=6另一個梯形的上底是1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是3厘米(1+3)×3÷2=4×3÷2=12÷2=6此時兩個梯形的面積相等,但它們的底和高都不相同,所以原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8.×【分析】把一個長方形木框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原來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小于原來長方形的寬,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比原來長方形的面積變小了。【解析】由分析可知:把一個長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后,它的面積變小了。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19.×【分析】假設三角形的底是20厘米,高是10厘米,底增加2厘米,高減少2厘米后底為(20+2)厘米,高是(10-2)厘米,再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S=ah÷2,據此求出變化前后三角形的面積,再進行對比即可。【解析】假設三角形的底是20厘米,高是10厘米20×10÷2=200÷2=100(平方厘米)(20+2)×(10-2)÷2=22×8÷2=176÷2=88(平方厘米)則面積不相等。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20.×【分析】由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可知,兩個高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底不一定相等,所以面積不一定相等,由此判斷。【解析】兩個高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形狀不一定完全相同,面積也不一定相等,則原說法錯誤。故答案為:×21.√【分析】三角形面積=底×高÷2,據此再結合積的變化規律,一個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多少倍,積也擴大多少倍,求出三角形的底擴大2倍,高擴大2倍,面積擴大多少倍即可。【解析】2×2=4所以,三角形的底擴大2倍,高擴大2倍,面積是原來的4倍。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積,熟記并靈活運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解題的關鍵。22.×【分析】根據等底同高的三角形的面積相等可知,三角形的中線將三角形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解析】三角形的一條高必定能把三角形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此題考查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對中線的認識。23.×【分析】根據梯形面積公式:面積=(上底+下底)×高÷2,高=面積×2÷(上底+下底),代入數據,即可解答。【解析】40×2÷8=80÷8=10(dm)一個梯形的面積是40dm2,它的上、下底的和是8dm,高是10dm。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梯形的面積公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24.×【分析】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據此舉例說明即可。【解析】假設兩個梯形的高都是4,下底都是5,一個梯形的上底是2,另一個梯形的上底是3(2+5)×4÷2=7×4÷2=14(3+5)×4÷2=8×4÷2=16如果兩個梯形的高相等,下底也相等,那么它們的面積不一定相等,所以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關鍵是掌握并靈活運用梯形面積公式。25.√【解析】平行四邊形可以從邊上任意一點向對邊畫垂線,畫出的這些線段都是高。如圖: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26.√【分析】設梯形的上底為a,下底為b,高為h,則現在的梯形的上底為2a,下底為2b,高為h,依據梯形的面積公式分別求出原來和現在的面積,問題即可得解。【解析】設梯形的上底為a,下底為b,高為h,則現在的梯形的上底為2a,下底為2b,高為h。原來的面積:現在的面積:=÷=2故答案為:√【點評】此題主要考查梯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的靈活應用。27.×【分析】假設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是3厘米,高是4厘米,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分別求出原來和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比較即可。【解析】假設原來平行四邊形的底是3厘米,高是4厘米,3×4=12(平方厘米)(3-1)×(4+1)=2×5=10(平方厘米)12≠10如果平行四邊形的高增加1厘米、底減少1厘米,得到的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不一定等于原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應用,掌握相關公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28.×【分析】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由底和高決定的,所以若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則它們的底和高不一定相等。【解析】如: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面積:6×3=18(平方厘米);另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是9厘米,高是2厘米:面積:9×2=18(平方厘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底不相等。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靈活應用。29.√【分析】根據梯形面積公式: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代入數據求出面積進行判斷即可。【解析】由分析可得:40×5÷2=200÷2=100(平方米)所以一個梯形的上、下底的長度和是40米,高是5米,這個梯形的面積是100平方米。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了梯形面積公式,解題的關鍵是熟背公式,并且會結合題目靈活運用。30.×【分析】根據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面積=底×高;三角形面積公式:面積=底×高÷2;面積相等,底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三角形的高÷2,即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邊形高的2倍,據此解答。【解析】根據分析可知,面積和底分別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邊形高的2倍。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熟練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和三角形面積公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31.√【分析】如圖: 把一個平行四邊行沿著高割成兩部分,通過平移法,可以把兩部分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它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它的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解析】沿著任意一條高把平行四邊形剪成兩部分,一定能拼成一個長方形。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評】本題主要根據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進行解答。32.√【分析】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但不一定能拼成長方形,因只有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才能拼成一個長方形。據此求解。【解析】兩個面積相等的直角梯形,不一定完全一樣,所以不一定能拼成一個長方形。所以原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評】此題考查了圖形的拼組。有四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長方形是解決此題的關鍵。33.√【分析】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S=ah,再根據積的變化規律,積擴大到原來的倍數等于因數擴大到原來倍數的乘積。據此判斷。【解析】4×4=16所以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擴大4倍,面積就擴大16倍。因此題干中的結論是正確的。故答案為:√【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與積的變化規律的靈活應用。34.×【分析】根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判斷即可。【解析】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 ×高÷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在沒有任何前提條件下兩者沒有可比性。故答案為:×【點評】需掌握梯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35.√【分析】根據題意,一個平行四邊形與一個三角形的面積相等,底也相等,設底為a,高為6厘米,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6a,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即6a=a×高÷2,所以高為12厘米,據此回答。【解析】根據題意設平行四邊形的底為a厘米,高為6厘米,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6a(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高為6a÷a×2=6×2=12(厘米)平行四邊形的高為6厘米,三角形的高為12厘米,12÷6=2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邊形的2倍;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公式。36.√【分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若兩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對應高相等,則它們的面積相等,據此即可解答。【解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若兩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對應高相等,則它們的面積相等,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計算方法的靈活應用。37.√【分析】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若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等底等高,則三角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據此即可求解。【解析】28÷2=14(平方厘米)一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8平方厘米,則與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積是14平方厘米。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評】解答本題的主要依據是:三角形的面積是與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38.×【分析】根據“三角形面積=底×高÷2”解題即可。【解析】4×7÷2=28÷2=14(平方分米)所以,一塊三角形紙板的底是4分米,對應的高是7分米,這塊三角形紙板的面積是14平方分米,故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熟記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是解答此題的關鍵。39.×【分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三角形面積=底×高÷2,據此舉例說明即可。【解析】如平行四邊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三角形的底是15厘米,高是6厘米,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5×4=20(平方厘米),三角形的面積是15×6÷2=45(平方厘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小于三角形的面積,據此解答。通過舉例說明,可以判斷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不是都大于三角形的面積。故答案為:×【點評】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不是所有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都大于三角形的面積。40.×【分析】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底×高÷2,當底不變的時候,高擴大為原來的4倍,那么此時的面積是:底×4×高÷2=底×高×2,則相當于三角形的面積擴大到原來的4倍,由此即可判斷。【解析】由分析可知:把一個三角形的高擴大為原來的4倍,底不變,它的面積就擴大為原來的4倍,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熟練掌握它的面積公式并靈活運用。41.×【分析】設原三角形的底和高都為2,則底邊擴大到原來的3倍的三角形的底為6,高為2,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底×高÷2,分別求出兩個三角形的面積后,再求出底擴大到原來的3倍后的三角形的面積是原來三角形面積的幾倍即可。【解析】2×2÷2=4÷2=22×3×2÷2=6×2÷2=12÷2=66÷2=3即面積就擴大到原來的3倍,原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的應用,解答此類問題利用賦值法比較簡便。42.×【分析】上底和下底的和與高都分別相等的梯形,并不能代表是完全相同的梯形,比如,甲乙兩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為8厘米,甲梯形上底可以為2厘米,下底為6厘米,乙梯形上底為3厘米,下底為5厘米,由此可見上底與下底的和相等,并不代表上底和下底分別相等,由此判斷即可。【解析】由分析可得:下圖兩個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與高都分別相等,但是形狀不同,就不能拼成平行四邊形。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了梯形的拼接問題,只有完全一樣的兩個梯形才能保證一定能拼成平行四邊形。43.×【分析】梯形面積=(上底+下底)×高÷2,根據梯形面積公式可知: 2是固定值,上底與下底的和,作為一個因數存在,另外一個因數是高,再根據積的變化規律:如果一個因數擴大若干倍,另一個因數不變,那么積也擴大相同倍數,進行判斷即可。【解析】由分析可得:因為上底與下底的和,作為一個因數存在,高不變時,只有上底和下底同時擴大3倍,才會讓面積擴大到原來的3倍,只把下底擴大3倍,不會使面積擴大3倍。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了梯形面積公式和積的變化規律,需要學生熟練掌握積和因數之間的變化關系。44.√【分析】根據“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可以計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據此解題即可。【解析】根據分析可知,在一個平行四邊形中,只要把其中一條底邊和與它對應的高相乘,就能計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正確的。故答案為:√【點評】熟練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是解答此題的關鍵。45.√【分析】當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等底等高時,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解析】根據分析可知,當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平行四邊形等底等高時,三角形的面積是a平方米,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是2a平方米。故答案為:√【點評】根據三角形面積=底×高÷2和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即可看出它們的倍數關系。46.√【分析】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所以梯形的面積只與公式中的量有關,與其它量無關,據此判斷。【解析】由分析可知,梯形的面積只與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有關,與其他的量無關。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評】此題考查了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牢記公式是解題關鍵。47.×【分析】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一個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四條邊與長方形的四條邊相等,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長方形面積=長×寬,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比長方形的寬短,故平行四邊形面積比長方形面積小。【解析】根據分析可知,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一個長方形,周長不變,面積變大。故答案為:×【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平面圖形變形的理解與認識,根據面積公式,判斷即可。48.×【分析】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可知: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面積×2÷底,據此可代入數據進行解答。【解析】60×2÷10=120÷10=12(m)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三角形面積的靈活運用。49.×【分析】據題意,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高=平行四邊形面積÷底,代入數據求出該平行四邊形的高,和0.4米對比即可。【解析】由分析可得:該平行四邊形的高為:6.4÷1.6=4(米)4≠0.4,故答案為:×【點評】此題的考查了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熟記公式是解題的關鍵。50.√【分析】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可知:三角形的高=面積×2÷底,據此代入數據求出三角形的高并判斷即可。【解析】20×2÷10=40÷10=4(厘米)故答案為:√【點評】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51.√【分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據此代入數據求出平行四邊形魚塘的面積并判斷即可。【解析】300×200=60000(m2)故答案為:√【點評】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52.√【分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底×高,再根據積的變化規律,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擴大到原來的幾倍,積就擴大到原來的幾倍。據此判斷。【解析】由分析得:平行四邊形的高不變,對應的底越長,面積就越大。這種說法是正確的。故答案為:√【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靈活運用,積的變化規律及應用。53.×【分析】分析題目,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三角形的高不變,對應的底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則面積也擴大到原來的多少倍,據此解答。【解析】一個三角形的高不變,對應的底擴大到原來的4倍,面積也擴大到原來的4倍。故答案為:×【點評】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54.√【分析】三角形的面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用三角形的面積乘2,即可求出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多少。【解析】6.5×2=13(平方厘米)所以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6.5平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13平方厘米。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評】解決本題關鍵是明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之間的關系。55.×【分析】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底×高÷2,要求高是多少,需要用面積×2÷底,據此回答即可。【解析】60×2÷20=120÷20=6(厘米)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三角形面積公式的靈活運用。56.×【分析】分析題目,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面積相等,高也相等,則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邊形底的2倍,據此解答。【解析】12×2=24(厘米)三角形的底是24厘米。故答案為:×【點評】掌握面積和高都相等的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底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57.×【分析】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變時,高擴大到原來的幾倍,面積也擴大到原來的幾倍,據此解答。【解析】一個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變,高擴大到原來的2倍,則梯形的面積擴大到原來的2倍。故答案為:×【點評】掌握梯形的面積公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58.√【分析】根據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面積=底×高,代入數據,求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再根據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代入數據,求出高,進行比較,即可解答。【解析】6×6÷9=36÷9=4(cm)一個平行四邊形的一組底與高都是6cm,另一條底是9cm,則它對應的高是4cm。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評】熟練掌握和靈活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注意底和高是對應關系。59.√【分析】兩個三角形的底和高相等時,只能確定三角形的面積,不能確定三角形的形狀,形狀不一定完全相同,則這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解析】由分析得: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而兩個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只是面積相同,但形狀不一定相同。所以兩個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不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故答案為:√【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平行四邊形的特點,掌握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平行四邊形是解題關鍵。60.√【分析】把平行四邊形拉成長方形,四個邊的長度沒變,則其周長不變;但是它的高變長了,所以它的面積就變大了。【解析】把平行四邊形拉成長方形,四個邊的長度沒變,則其周長不變;但是它的高變長了,所以它的面積就變大了。故答案為:√【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結合題意,根據平行四邊形的特征及性質,得出結論。61.√【分析】根據三角形面積公式:面積=底×高÷2,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面積=底×高;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用三角形面積×2,求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再用平行四邊形面積-三角形面積,再進行比較,即可解答。【解析】48×2-48=96-48=48(平方厘米)一個三角形的面積是48平方厘米,則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比它大48平方厘米。原題干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明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62.×【分析】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則當兩個三角形的底和高相等,它們的面積也相等,但是它們的形狀不一定相等,如下圖所示,兩個三角形底和高都相等,但它們的形狀不同。【解析】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可知,兩個三角形的底和高相等,它們的面積相等,但它們的形狀不一定相同。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面積公式是解題的關鍵。63.×【分析】我們通過畫圖進行解決,假設長方形的長是10寬是5,平行四邊形的底是10高是4,分別用長方形及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進行計算,再進行比較。【解析】畫圖如下:長方形的面積=10×5=50平行四邊形的面積=10×4=40把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高一定小于長方形的寬,因此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故答案為:×【點評】本題運用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進行解答.64.√【分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若底和高分別相等的兩個平行四邊形,它們的面積一定相等;據此判斷即可。【解析】由分析得:如果兩個平行四邊形的底和對應得高都相等,那么它們的面積也一定相等。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評】此題考查了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之間的關系,應熟練掌握。65.√【分析】根據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將上底增加3厘米,下底減少3厘米代入公式,據此解答即可。【解析】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上底增加3厘米,下底減少3厘米,則上底與下底的和不變,高不變,所以它的面積不變。所以題干說法是正確的。故答案為:√【點評】熟練掌握梯形的面積公式,是解答此題的關鍵。66.×【分析】根據三角形面積公式:面積=底×高÷2,代入數據,求出三角形面積,再進行比較,即可解答。【解析】5×10÷2=50÷2=25(平方厘米)一個三角形的底邊長5厘米,對應的高是10厘米,這個三角形的面積是25平方厘米。原題干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熟練掌握三角形面積公式是解答本題的關鍵。67.√【分析】根據梯形的面積公式:S=(a+b)×h÷2,一個梯形,如果高不變,上底增加5厘米,下底減少5厘米,上下底之和沒有變,所以面積不變。【解析】一個梯形,如果高不變,上底增加5厘米,下底減少5厘米,上下底之和沒有變,所以面積不變。故答案為:√【點評】熟練掌握梯形的面積公式,是解答此題的關鍵。68.×【分析】根據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可知,梯形的面積與上底、下底的和、梯形的高有關系,和梯形的形狀無關。【解析】面積相等的兩個梯形形狀不一定一樣。所以題干說法是錯誤的。故答案為:×【點評】熟練掌握梯形的面積公式,是解答此題的關鍵。69.√【分析】把一個活動的長方形框架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每條邊的長度都不變,也就是周長不變,但是高變短了,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可知,它的面積變小了,據此解答即可。【解析】如圖所示:把一個活動的長方形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則: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比長方形的寬短;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應用。70.×【分析】當長方形被拉成平行四邊形后,它的長和寬沒變,所以周長不變,但是拉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小于長方形的寬,所以面積就變小了。據此判斷。【解析】把一個長方形活動框架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它的長和寬沒變,所以周長不變,但是高變小了,所以面積就變小了。因此,題干中的說法是錯誤的。故答案為:×【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公式、面積公式的靈活應用。71.×【分析】當長方形被拉成平行四邊形后,它的長和寬沒變,所以周長不變,但是拉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小于長方形的寬,所以面積就變小了。據此判斷。【解析】把一個長方形活動框架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它的長和寬沒變,所以周長不變,但是高變小了,所以面積就變小了。因此,題干中的說法是錯誤的。故答案為:×【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平行四邊形易變形的特征,以及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公式、面積公式的靈活應用。72.×【分析】根據三角形的特征,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條邊、三個頂點、三個角、三條高;軸對稱圖形的定義:一個圖形沿某條直線對折,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就是這個圖形的一條對稱軸,據此解答。【解析】根據三角形的特征可知,每個三角形都有三條高、三個頂點、三條邊;但只有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其他的三角形不是軸對稱圖形;所以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解答此題應根據三角形的特點及分類進行解答。73.×【分析】梯形的周長包括上底、下底和兩條腰,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據此解答。【解析】兩個梯形的周長相等,它們的上、下底之和不一定相等,高不一定相等。根據梯形的面積公式,它們的面積不一定相等。故答案為:×【點評】掌握梯形周長的意義和梯形的面積公式是解題的關鍵。74.×【分析】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一個長方形,它的底沒變,但是高變長了,所以面積變大了;據此判斷。【解析】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一個長方形框架,面積會變大。故答案為:×【點評】理解“變化過程中,底不變,高變長”是解題的關鍵。75.×【分析】根據梯形的面積公式:S=(a+b)h÷2,再根據積的變化規律,兩個數相乘,一個因數擴大a倍,另一個因數擴大b倍,積就擴大它們的乘積倍。據此判斷。【解析】根據分析可知: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擴大到原來的2倍,梯形的面積就擴大到原來的2×2=4倍。故答案為:×【點評】此題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梯形的面積公式、積的變化及應用。76.√【分析】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平行四邊形底邊的鄰邊,則長方形周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周長,比較長方形的寬和平行四邊形高的大小關系,即可求得長方形的面積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大小關系,據此解答。【解析】由圖可知,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平行四邊形底邊的鄰邊,則長方形的寬>平行四邊形的高。周長: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底邊+鄰邊)×2因為(長+寬)×2=(底邊+鄰邊)×2,所以長方形的周長=平行四邊形的周長。面積: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因為長×寬>底×高,所以長方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綜上所述,把一個平行四邊形框架拉成長方形,周長不變,面積變了。故答案為:√【點評】分析長方形的寬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的大小關系是解答題目的關鍵。77.√【分析】由于把平行四邊形割補成一個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長方形的長相等,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長方形的寬,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底×高;長方形的面積公式:長×寬,由此即可判斷。【解析】由分析可知:把一個平行四邊形割補成一個長方形后,面積大小不變。此說法正確。故答案為:√。【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理解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熟練掌握它們的面積公式并靈活運用。78.×【分析】把一個活動的長方形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四個邊長沒有改變,它的周長不變,由于拉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小于原來長方形的寬,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底×高,長方形面積公式:長×寬,底=長,高<寬,平行四邊形面積就比原來長方形面積小了,從長方形邊長平行四邊形,所以形狀變了;據此即可解答。【解析】把一個長方形木框架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不變,面積變小,形狀變了。原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知識,周長不變,面積變小。79.√【分析】因為同一個直角三角形中斜邊最長,可知這個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分別是6cm和8cm,從而可以根據三角形面積=底×高÷2,求其面積。【解析】由分析可知,這個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長分別是6cm和8cm6×8÷2=48÷2=24(cm2)故答案為:√【點評】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確定出這個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的長度,進而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求解。80.×【分析】將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后,每個邊的長度沒變,所以它的周長就不變,但是它的高變小了,根據“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底不變,高變小了,面積就變小了。【解析】將長方形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底邊的長度不變,高變小了,根據平四邊形面積=底×高可知,它的面積變小了。故答案為:×【點評】本題根據平行四邊形的特性進行分析,解答即可。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