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9.1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主題學案快樂記憶一、呼喚和平、渴望發展的歷史潮流1.和平問題。(1)含義: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2)重要性:世界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世界和平的維護將給各國經濟發展和其他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創造必要的前提。(3)當今世界的和平形勢。①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的國際環境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②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有所上升,有的大國常常打著“自由”“民主”“人權”的幌子,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局部動蕩頻繁發生,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網絡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2.發展問題。(1)含義:指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2)當今世界的發展形勢。①經濟全球化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經濟特征;世界經濟發展趨于注重提高質量,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經濟可持續發展日益受到關注。②當今世界經濟發展存在問題的原因:當今世界仍是貧富懸殊的世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還在損害著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朝鮮核試驗朝鮮宣布進行了核試驗后,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關于朝鮮核試驗問題的第1718號決議。安理會第1718號決議對朝鮮核試驗表示譴責,要求朝方放棄核武器和核計劃,立即無條件重返六方會談。中國外交部發表聲明指出,實現半島無核化,反對核擴散,是中國政府堅定不移的一貫立場。中方強烈要求朝方信守無核化承諾,停止一切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的行動,重新回到六方會談的軌道上來。維護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符合有關各方的共同利益。中國政府呼吁有關各方冷靜應對,堅持通過協商和對話和平解決問題。中方將為此繼續作出不懈的努力。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上述材料體現了哪些道理。解析:抓住“安理會”“共同利益”“協商和對話”等關鍵詞,從聯合國的宗旨、原則、作用,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當今時代的主題等相關知識作答。答案:①體現了聯合國的宗旨、原則和作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朝方放棄核武器和核計劃,體現了聯合國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和解決地區沖突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②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重返六方會談符合有關各方的共同利益。③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總體局勢是和平的,但是還存在一些不穩定因素,威脅著全世界的安全,說明實現世界和平穩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④中國政府堅持通過協商和對話和平解決問題,說明中國積極推動建設和諧世界。二、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有效途徑1.當代世界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2.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改變舊的國際秩序,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3.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內容。(1)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2)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3)保障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4)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4.中國關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和作為反映了愛好和平、向往發展的國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贏得了許多國家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贊賞和支持。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利益中美關系是當前世界主要的大國關系之一。回顧中美關系的發展歷史,可謂一波三折。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兩國在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造福了兩國人民,這是兩國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凝聚著兩國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心血,值得我們倍加珍惜和呵護。但近年來,美國實施重返亞太戰略,在中國的釣魚島和南海問題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國的身影;經濟上美國不斷實施的貿易保護主義也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對外貿易。事實表明,中美兩個大國,“和則共榮,斗則俱傷”。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請結合材料,運用所學“政治生活”的相關知識,為中美兩國如何建立健康穩定的大國關系提出你的建議。答案:①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利益對立是國家斗爭和沖突的根源。中美在南海、釣魚島和經貿往來中的摩擦糾紛是兩國維護自己國家利益的表現,所以兩國要建立健康穩定的關系必須要有智慧,尋求共同利益。②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中美建交以來巨大的成就說明了要建立健康穩定的兩國關系必須向前看,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一、全面理解和平與發展1.和平與發展的關系。(1)維護和平是發展經濟的前提條件。只有在和平的國際環境中,世界各國才能保持正常的經濟交往和順利實現本國經濟計劃;戰亂不僅給參戰國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導致交通運輸癱瘓,國際貿易中斷,給世界經濟的發展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2)發展經濟是維護和平的重要基礎。因為世界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國際分工,加強了各國間的交流合作,抑制了世界戰爭的爆發;經濟的發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穩定因素,減少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世界經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壯大。(3)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經濟是維護和平的有力保障。2.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和平與發展的障礙。(1)霸權主義,指大國不尊重弱小國家的主權和獨立,蠻橫地對別國進行干涉、控制和統治,推行侵略擴張政策,謀求一個地區或世界的霸主地位的行徑。(2)強權政治,指超級大國以強凌弱,肆意干涉別國內政,任意宰割別國人民,侵害他國利益的政策和活動。(3)“強權就是真理”,這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核心思想;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潤、追逐利益是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根本原因。(4)建立以世界各國共同利益為基礎,并有利于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是抑制霸權主義、強權政治,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 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沒有和平,發展就無從談起。國家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做和平的維護者和促進者。這表明( )A.各國無論大小強弱都應一律平等B.維護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C.世界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D.和平與發展相輔相成,發展是和平的堅實基礎解析:題干表明世界和平對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性,C項正確;A、B、D三項表述正確,但與題意不符,不選。答案:C二、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有效途徑1.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2.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是什么?(1)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2)改變舊的國際秩序,建立國際新秩序。3.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國際新秩序的內容:(1)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2)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3)保障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4)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 中國主張建設和諧世界與建立國際新秩序,為此,必須保障( )①各國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 ②各國平等參與國際事務 ③各國經濟均衡發展 ④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各國國情不同,發展程度有異,不可能均衡發展,故③錯誤,應選C項。答案:C一、單項選擇題1.2014年3月19日,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表示,“東伊運”組織(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在網站發布視頻,公然宣稱支持死傷162人的昆明“3·01”暴力恐怖襲擊,充分暴露了該組織的恐怖主義本質。這充分表明(C)①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②當今時代,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 ③恐怖主義是反人類的,危害著人們的安寧生活 ④恐怖主義是維護和平和促進發展的主要障礙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東伊運”組織的恐怖活動充分暴露了該組織的恐怖主義本質,這說明恐怖主義是反人類的,危害著人們的安寧生活,同時作為公民,我們要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故題肢①③正確;題肢②與題意無關;題肢④說法錯誤,應該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最大障礙。2.2014年10月2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消費擴大和升級,促進經濟提質增效,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國務院重視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是(B)①我國政府履行經濟職能的要求 ②我國政府履行文化職能的要求 ③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應對國際競爭的要求 ④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的要求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解析:政府促進我國經濟發展主要是政府要履行經濟建設職能,還因為當前國際競爭實質的要求,故①③符合題意,其余觀點不符合題意。3.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全國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步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開局之年。為應對國內外復雜形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穩中求進”定為2015年經濟工作的主基調,主動適應“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的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這表明(C)A.發展是各國當前的中心任務B.發展由此成為時代主題C.解決發展問題對我國具有重要意義D.發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解析:把“穩中求進”定為2015年經濟工作的主基調,體現了解決發展問題的重要性,C正確。A、B觀點錯誤。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D錯誤。4.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車站發生蒙面暴徒砍殺無辜群眾事件,造成眾多人員傷亡。調查表明,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勢力策劃組織的暴力恐怖事件。國際社會紛紛對此予以強烈譴責。上述材料表明(D)A.民族矛盾和沖突已嚴重影響我國社會穩定B.各國的根本利益因打擊恐怖主義而趨于一致C.恐怖主義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D.恐怖主義反社會、反人類,是全人類的公敵解析:A錯誤,題中涉及的是恐怖主義,而并非民族矛盾和沖突,故排除。B選項觀點錯誤,各國的根本利益并沒有因打擊恐怖主義而趨于一致,故排除。C選項觀點錯誤,恐怖主義并不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故排除。D選項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針對中國的暴力恐怖事件,國際社會予以強烈譴責,說明恐怖主義反社會、反人類,是全人類的公敵,故入選。5.當前,中東地區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重大變化。地區國家民眾的自主和變革意識上升,部分國家局勢動蕩。地區熱點問題同步升溫,局部沖突有增無減,極端恐怖勢力加緊滲透,傳統安全問題與非傳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聯動的影響進一步顯現。這表明(B)A.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B.世界和平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C.地區沖突是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D.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解析:中東地區傳統安全問題與非傳統安全問題相互交織聯動說明世界和平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A、D材料沒有體現,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是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C錯誤。6.當今世界各類新聞異彩紛呈:20國集團會議上各國就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措施認同有別但意向一致、聯合國主導的伊朗核問題談判在討價還價中推進、法國總統訪問中國并簽署貿易大單……這些事件從一定意義上說明(C)A.國家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B.國際組織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C.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D.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解析:題中材料“20國集團會議上各國就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的意向一致”“聯合國主導的伊朗核問題談判正在推進”“法國總統訪問中國并簽署貿易大單”,體現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故C項符合題意,可以入選;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故A項表述有誤,不能入選;B、D兩項表述正確但與題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選。7.和平之所以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因為(C)①和平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條件 ②維護和平將給經濟發展和其他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創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 ③和平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問題 ④和平是人類追求的理想目標,和平具有現實的可能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南北發展不平衡問題指的是發展問題,故排除③,應選C項。8.2014年5月22日,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在上海舉行,共有47個亞洲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參會,中國已接任2014-2016年亞信主席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題為《積極樹立亞洲安全觀共創安全合作新局面》的主旨講話,提出倡導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續安全的亞洲安全觀,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這體現了(C)A.當今時代主題在發生深刻變化,安全日益成為新的時代主題B.中國的不斷發展強大,已經逐漸在亞洲安全合作中發揮主導作用C.亞信成員國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在安全問題上具備合作的堅實基礎D.亞信成員國之間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使各國都非常重視亞洲各國的安全合作解析: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A錯誤;B中“中國發揮主導作用”觀點錯誤;D中“成員國根本利益一致”觀點錯誤;C符合題意。9.2014年金秋時節,中國周邊外交迎來又一次豐收。習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杜尚別峰會,并對塔吉克斯坦、馬爾代夫、斯里蘭卡、印度進行國事訪問,掀開我國睦鄰友好合作新篇章,開啟“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新航程。這種局面有利于中國與周邊國家(B)①合作共贏主導國際秩序 ②加強友好合作促進共同繁榮 ③增進互信推動和平與發展 ④維護國家利益實現獨立自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本題考查和平與發展的有關知識。材料中的局面有利于合作共贏,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②③符合題意;“主導國際秩序”的說法不符合事實,①錯誤;我國早已實現獨立自主,④錯誤。二、非選擇題1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伴隨著敘利亞危機、朝鮮發射衛星等國際問題發生,以及歐債危機的持續蔓延,許多國家之間的分歧、競爭等進一步顯現出來,由此產生一系列的摩擦或沖突,這給全球和平與發展遮上了一道陰影。對此,有人認為:在國際關系中,維護國家利益必然引起摩擦乃至沖突。因此,世界不可能實現和諧與共贏。根據上述材料談談你對這一觀點的看法。解析:首先要判斷觀點中的“必然”與“不可能實現”的說法是錯誤的,其次要分析原因,既要看到利益對立,又要看到共同利益。答案: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利益對立則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各國追求的利益不同,就可能引起國家間的摩擦與沖突,這顯然不利于世界的和諧與共贏。②但是國家間也存在著共同的利益,而共同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所以國家間可以通過加強合作來維護共同的利益,這有利于世界的和諧與共贏。③當前,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大多數國家都贊成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這些國際形勢都有利于世界的和諧與共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