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學案1.識記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從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2.理解不同區域的文化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特色;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及其意義。3.增強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及推動中華文化發展的責任感、使命感,樹立愛國主義精神。知識點一 獨樹一幟,獨領風騷文學藝術科學技術不同點地位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特點歷史輝煌而悠久、內涵豐富而絢麗、風格鮮明而獨特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作用(意義)對于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是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和艱苦奮斗精神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生動體現相同點都是中華文化極為豐富的重要內容,都體現了中華文化的獨特性知識點二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1.我國區域文化的成因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2.不同區域文化之間的關系不同區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知識點三 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1.中華文化的形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2.各民族文化的關系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們都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3.中華文化的作用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4.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的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5.中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勵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強大精神力量。1988年1月,世界各地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集會通過的《巴黎宣言》開宗明義地呼吁: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思想。也就是說,去學習和吸收富有人文主義精神的中華民族文化思想,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結合起來。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盛贊中國文化,尤其崇拜孔子,他大聲疾呼,歐洲人對中國“應該贊美,應該慚愧,尤其應該效仿”。美國漢學家德克·卜德說:中國文化西傳的結果,甚至“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成了我們整個現代文明的基礎。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科學家李約瑟博士說:在中世紀時代中國幾乎所有的科學技術領域都遙遙領先于西方,中國的科技常常為歐洲人望塵莫及。英國思想家培根曾高度稱贊中國的四大發明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狀態。據說日本企業成功靠的是《論語》加算盤,新加坡的繁榮得益于重視儒學教育,那里的中小學普遍設有儒學課,講授“四書五經”。外國人高度評價中華文化,對此你有什么想法?提示:(1)中華文化已經深深地影響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我們應該為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2)中華民族文化,像一塊巨大的磁石,緊緊地將世界的目光吸住,是豐富多彩的。燦爛的成就,對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十分杰出的貢獻。一、中華文化的兩個基本特征比較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區別側重點不同側重于從動態上即從中華文化發展的軌跡上說明中華文化的特點側重于從靜態上,從中華文化的內涵上說明中華文化的特征見證或表現不同漢字和史書典籍①文學藝術、科學技術②豐富多彩的區域文化③異彩紛呈的民族文化聯系①二者都是中華文化區別于其他文化的特征②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二、正確理解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性1.含義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所謂“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處;所謂“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2.包容性的意義(1)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各民族間經濟的和政治的、歷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種因素不同,決定了各民族文化間存在著差異,但這并不影響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因為在實踐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規律,這樣,在文化交流中既可以“求同存異”又可以“兼收并蓄”。(2)有利于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個性和特征,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色彩。在文化交流中,既可以增強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認同,增強民族凝聚力,又可以“取長補短”,豐富充實自身文化,還可以加強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考點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典例1] (2012·天津高考)初到臺灣的大陸游客,常會因臺灣民眾把“花生”叫“土豆”,把“熊貓”叫“貓熊”,把“公共汽車”叫“公車”,把“窩心”解釋為“溫馨、貼心”,而引發一些“美麗的誤會”。兩岸民眾對詞語使用的差異反映了( )A.兩岸文化同根同源B.中華文化底蘊厚重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解析] 臺灣和大陸居民在語言方面存在的差異,體現了不同區域的文化,因自然、經濟、歷史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反映的是文化的區域性,故C正確。A、B、D都不符合題意。[答案] C[演練1] 中醫學以在結構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為用、病理上相互影響的優勢,對解決諸多疑難病癥提供了治療思路,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這表明( )①中華文化在世界文化領域獨樹一幟、獨領風騷②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③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具有整體性特點④中醫學能夠展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D.①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華文化獨樹一幟、獨領風騷等特點。中醫學體現了中華文化獨樹一幟、獨領風騷,其特點反映了中國科學技術的特點以及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①②③④均符合題意。答案:A[演練2] 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以其輝煌而悠久的歷史、豐富而絢麗的內涵、鮮明而獨特的風格,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位置。我國文學藝術的這一特點所反映的中華文化的特征是( )A.博大精深B.求同存異C.兼收并蓄D.源遠流長解析:文學藝術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體現,在世界文化史上獨樹一幟、獨領風騷,故選A。答案:A全面理解文學藝術(1)文學藝術是反映社會生活的特殊的意識形態。作為上層建筑,它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它源于社會,折射人類共同情感又承載獨特民族傳統。(2)文學藝術范圍廣泛,既包括文學,也包括書法、繪畫、剪紙、舞蹈、武術、戲劇、篆刻等藝術。(3)文學藝術對于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具有獨特的作用。考點二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典例2] (2011·福建高考)材料:鄭和七下西洋,祈“和順萬方,共享太平之?!?,同時進行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朝貢貿易;林則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孫中山考察各國興衰,指出“國力之盛衰強弱,常在海而不在陸”。早期西方海上列強通過殖民擴張和掠奪性貿易爭奪海外市場和資源,大力開發和經營海洋。美國海權論創始人馬漢指出:“所有帝國的興衰,決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中國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張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根據材料所給的信息,請你運用中華文化包容性的知識,就樹立正確的海洋意識提出建議。[解析] 解答此題首先要掌握中華文化的包容性的相關知識;然后依據此題所賦分值分兩個方面作答,一是求同存異,二是兼收并蓄;最后結合材料與教材原理分析論述。[答案] (1)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2)要求我們能與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處,求同存異,建設和諧海洋,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3)要求我們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積極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反對海洋霸權主義。[演練3] 2012年9月28日上午,“2012孔子文化節祭孔大典”在山東濟寧曲阜孔廟大成殿隆重舉行。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這一思想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昂投煌狈从沉酥腥A文化具有的特點是( )A.包容性B.階級性C.民族性D.地域性解析:“和而不同”是說意見可以不同但要和睦相處,要善于求同存異。從文化關系的意義上看,這就是處理不同文化關系的最高境界?!昂投煌狈从沉酥腥A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點。B、C、D三項都不符合題意。答案:A[演練4] (2012·東北三校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題。所謂包容性增長,就是要在兼容各種文明的基礎上的健康增長,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方面。其中從全球視野看,文化的“包容性增長”應該允許多種文明共同繁榮進步,不能企圖用一種文明鏟除、取代另一種文明,也就是不能搞“文明的沖突”。結合材料,分析中華文化包容性的意義。在全球化條件下怎樣才能使中華文化在包容中發展?解析:此題應分兩小問進行解答:第一小問答包容性的意義;第二小問答怎樣在包容中發展。包容性的意義可從以下方面著手:第一,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原因;第二,各民族文化交流;第三,認同自身文化;第四,理解外域文化。怎樣在包容中發展可從以下方面答起:第一,尊重文化的多樣性;第二,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第三,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答案:(1)①在全球化條件下,要強調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②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2)①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要能夠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②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促進中華文化的創新與發展,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③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堅持中華文化的包容性(1)不同區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這是中華文化包容性的具體體現,也是中華文化的優點。(2)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我們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善于吸收外來文化的優秀成果,堅持借鑒與創新相結合,加強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提高我國文化產品的競爭力。第九屆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開幕2012年7月5日至7日,第九屆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暨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在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舉辦。本屆藝術節主要包括開幕式、蒙古族服裝服飾大賽、頒獎文藝晚會以及蒙古族服裝服飾陳列展銷等活動,設立傳統蒙古族服裝、現代蒙古族服裝、蒙古族行業工作服裝、蒙古族飾品等4個比賽項目。藝術節邀請蒙古國、俄羅斯的蒙古族服裝服飾代表隊和內蒙古鄂倫春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服裝服飾表演隊參加蒙古族服裝服飾表演,重點突出中國歷史上蒙古族不同部落的服飾文化內涵、體現現代蒙古族服飾的創新風尚。由于文化內涵豐富、可觀賞性強等多種因素,已連續舉辦八屆的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深受廣大游客喜愛,成為廣大游客了解內蒙古的重要“窗口”和內蒙古旅游節慶活動知名品牌。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談談你對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的認識。(1)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著多民族文化的豐富多彩。中華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中國蒙古服飾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特有的包容性,這種文化上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1.第九屆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重點突出中國歷史上蒙古族不同部落的服飾文化內涵、體現現代蒙古族服飾的創新風尚。由于文化內涵豐富、可觀賞性強等多種因素,藝術節深受廣大游客喜愛。這從一個側面表明( )①中華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②中華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③中華文化呈現著多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④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A.① 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題考查對中華各民族文化的認識,題中所列各項均正確且符合題意,故應選D項。答案:D2.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對民族文化認識錯誤的是( )A.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與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特有的,其他民族無認同感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性,又有中華文化的共性D.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中華民族的驕傲解析:本題考查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A、C、D三項均正確。民族文化雖是本民族特點的深刻體現,但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能夠得到其他民族的認同,是民族凝聚力強大的表現。故B項觀點錯誤。答案:B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2012年“五一”黃金周期間,人們紛紛外出旅游,領略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人們或去參觀古代藝術建筑,感嘆它的神奇,或去參觀革命老區,接受紅色教育,或去南方感受水鄉文化,或去民族地區體驗民俗生活。據此回答1~2題。1.下列選項可以證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是( )①文學藝術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②科技成就始終處于世界前列?、鄣胤轿幕骶唢L采?、苊褡逦幕惒始姵?br/>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②的說法錯誤,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走在世界前列,到了近代中華文化日漸衰微,科技成就始終處于世界前列不符合實際。答案:C2.我國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這是因為( )①自然條件不同?、诮洕鐣l展程度不同 ③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不同?、苁軞v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不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①②④揭示了我國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的原因,而③是各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是否認同的認識,決定了中華文化是否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而與中華文化的區域性無關。答案:B3.“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芳魂感舊游。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穗拂人頭”,南唐后主李煜的這首詩至今仍為很多人動容。從《詩經》《離騷》到元代散曲,中國很多古詩詞都散發著獨特的韻味。這表明中華文化中文學藝術具有________特點。( )①輝煌悠久的歷史?、谪S富絢麗的內涵?、埘r明獨特的風格 ④與時俱進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從《詩經》《離騷》到元代散曲,中國很多古詩詞都散發著獨特的韻味,說明中華文化中文學藝術輝煌悠久的歷史、豐富絢麗的內涵、鮮明獨特的風格,①②③符合題意,故答案選A項,④材料體現不出,應舍去。答案:A4.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體工程規劃科學、布局合理,綜合發揮了分水、導水、壅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學的、完整的、調控自如的工程體系,既能保證內江灌區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災害發生。它體現了人和自然的和諧共存,是全世界僅存的一項古代“生態工程”。這一工程說明了( )①在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長期處于世界的前列②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具有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征③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和艱苦奮斗的精神④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和最具創造性的民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④存在民族優等論嫌疑,含④的選項均應排除,故答案選A項。答案:A5.2012年12月19日,由兩岸媒體、民間團體聯合主辦的“2012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在臺北揭曉,“平”字以36萬余票當選2012年兩岸年度漢字。票選結果揭曉現場,臺灣知名書法家張炳煌、嚴建忠等,與廈門市書法家劉堆來、張承錦等共同揮毫書寫當選漢字,為評選活動劃下圓滿句點。材料說明( )①傳統思想是兩岸人民的精神紐帶?、趦砂度嗣駥χ腥A文化具有強烈認同感、歸屬感?、壑腥A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軅鹘y文化對社會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兩岸書法名家共書漢字,體現了兩岸人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②③觀點正確。中華文化是兩岸人民的精神紐帶,①觀點錯誤;傳統文化中先進健康的部分對社會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④觀點錯誤。答案:B6.歷時18個月、有290多萬北京市民參與投票的“北京精神”表述語于2011年11月2日正式向社會發布,“愛國、創新、包容、厚德”從候選表述語中脫穎而出?!皭蹏笔潜本┚竦暮诵?,“創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質?!皭蹏撔?、包容、厚德”組成的北京精神表述語,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質。這表明中華文化( )A.薪火相傳,一脈相承B.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C.獨樹一幟,獨領風騷D.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先進性解析:北京精神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質,這表明中華文化具有區域特征,故選B。答案:B7.有人說,奧運賽場上,對手就是成就一名運動員夢想的另一只手。是的,你和我,其實是不可分離的“辯證法”,有我,就有你,你我相互依存、相互成就!這也正如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中華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積極意義在于(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和諧相處、相互交流 ②有利于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和借鑒?、凼怪腥A文化始終處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統率地位?、芡渌褡逦幕?,使中華文化更加發揚光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③解析:此題考查“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兼收并蓄”,①說的是求同存異,②說的是兼收并蓄。③④觀點表述是錯誤的,故選C項。答案:C二、非選擇題8.材料一 據加拿大《世界日報》報道,參加2011加拿大華裔青少年“文化尋根”夏令營的一行18人結束了十天在中國福建的夏令營活動,于2011年7月23日回到多倫多。在十天的夏令營活動中,除了諸子文化和茶文化等人們熟知的中華文化外,提線木偶、影雕等傳統文化也讓營員們大開眼界。同時營員們還品嘗了地道的小吃,體驗了中華美食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這十天的夏令營活動中,營員們都感悟和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魅力所在,親眼目睹了家鄉近年來的發展與進步,對中國的現狀和發展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認識,對自己在中國的“根”也有了深刻的認同。材料二 中華文化與西藏文化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一方面,以漢文化為核心的中華文化對藏族文化有重要影響;另一方面,西藏文化也對中華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離開西藏文化,中華文化就不完整;離開中華文化,西藏文化就不會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中華文化的繁榮有賴于西藏和其他地區民族文化的繁榮,而中華文化的發展也必然有力地促進包括藏族文化在內的各地區各民族文化的繁榮。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試從文化生活角度告訴參加2011加拿大華裔青少年“文化尋根”夏令營的營員們,中華文化為什么博大精深,蘊涵著無窮的魅力。(2)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說明各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解析:第(1)問,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蘊涵著無窮魅力的原因在于其特有的包容性,考生需結合教材知識回答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的意義;第(2)問,這一問直接考查了考生對書本知識的記憶,回答時只需適當聯系材料加以說明。答案:(1)①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蘊涵著無窮的魅力,這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扒笸娈悺本褪悄芘c其他民族文化和諧相處;“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②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2)①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這其中也包括藏族文化。中華各民族的文化包括藏族文化在內,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②中華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③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造了中華文化。④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