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1.1 集合的概念明確目標 發展素養1.通過實例了解集合的含義. 2.理解元素與集合的屬于關系. 3.掌握常用的數集及其記法. 4.掌握集合的兩種表示方法. 1.通過學習集合的概念,逐步形成數學抽象素養. 2.借助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的應用,培養邏輯推理素養. 3.借助描述法轉化為列舉法時的運算,培養數學運算素養.知識點一 元素與集合1.元素與集合的含義定義 表示元素 一般地,把研究對象統稱為元素 通常用小寫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集合 把一些元素組成的總體叫做集合,簡稱為集 通常用大寫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2.集合相等只要構成兩個集合的元素是一樣的,我們就稱這兩個集合是相等的.3.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滿足的性質確定性 一個集合一旦確定,某一個元素屬于或不屬于這個集合是確定的互異性 一個集合中的任何兩個元素都不相同.也就是說,集合中的元素 是不重復出現的無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是沒有順序的知識點二 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及常用數集1.元素與集合的關系關系 概念 記法a屬于集合A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于集合A a∈Aa不屬于集合A 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說a不屬于集合A a A2.常用數集及符號表示名稱 非負整數集(或自然數集) 正整數集 整數集 有理數集 實數集記法 N N*或N+ Z Q R[微思考] N與N*有何區別?提示:N*是所有正整數組成的集合,而N是由0和所有的正整數組成的集合,所以N比N*多一個元素0.知識點三 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舉法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一列舉出來,并用花括號“{}”括起來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舉法.2.描述法一般地,設A是一個集合,我們把集合A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P(x)的元素x所組成的集合表示為{x∈A|P(x)},這種表示集合的方法稱為描述法.[微思考](1)不等式x-3<4的解集中的元素有什么共同特征?(2)如何用描述法表示不等式x-2<3的解集?提示:(1)元素的共同特征為x∈R,且x<7.(2){x|x<5,x∈R}.題型一 集合的概念及特征 [典例1] 下列對象能構成集合的是( )A.高一年級長得高的學生B.sin 30°,sin 45°,cos 60°,1C.全體很大的自然數D.平面內到△ABC三個頂點距離相等的所有點[解析] 由于高與很大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準,因此A、C不能構成集合;B中sin 30°=cos 60°,不滿足互異性;D滿足集合的三要素.故選D.[答案] D[方法技巧]判斷元素能否構成集合,關鍵在于是否有一個明確的客觀標準來衡量這些對象,即看這些元素是否具有確定性.同時注意互異性和無序性.如果條件滿足就可以斷定這些元素可以構成集合,否則就不能構成集合.提醒: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出現一次. 【對點練清】1.(多選)下列對象能構成集合的是( )A.某市擁有小轎車的家庭B.2024年高考數學試卷中的難題C.所有的有理數D.方程x=1的實數根解析:選ACD 根據集合的概念,B選項中的“難題”標準不明確,不滿足集合中元素的確定性,顯然A,C,D選項中的對象都能構成集合,故選A,C,D.2.由實數x,-x|x|,,()2,-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________個元素.解析:由題可知x≥0,所以x,-x|x|,,()2,-可分別化為x,-x2,x,x2,-x,故由實數x,-x|x|,,()2,-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4個元素.答案:4題型二 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典例2] (1)滿足“a∈A且4-a∈A,a∈N且4-a∈N”,有且只有2個元素的集合A的個數是( )A.0 B.1C.2 D.3(2)用符號“∈”與“ ”填空:①(-1)0_____N*;+2_____Q;_____Q.②若a2=3,則a____R;若a2=-1,則a____R.[解析] (1)∵a∈A且4-a∈A,a∈N且4-a∈N,若a=0,則4-a=4,此時A={0,4}滿足要求;若a=1,則4-a=3,此時A={1,3}滿足要求;若a=2,則4-a=2,此時A中只有一個元素2,不滿足要求.故有且只有2個元素的集合A有2個,故選C.(2)①(-1)0=1∈N*;+2是無理數,故+2 Q;是無限循環小數,是有理數,故∈Q.②平方等于3的數是±,是實數;平方等于-1的實數不存在.所以a2=3時,a∈R;a2=-1時,a R.[答案] (1)C (2)①∈ ∈ ②∈ [方法技巧]解決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問題的策略(1)判斷一個元素是不是某個集合的元素,關鍵是判斷這個元素是否具有這個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2)要熟練掌握R,Q,Z,N,N*表示什么數集.(3)解決比較復雜的集合問題時要充分利用集合滿足的性質,運用轉化思想,將問題等價轉化為比較熟悉的問題解決. 【對點練清】1.集合M是由大于-2且小于1的所有實數構成的,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A.∈M B.0 MC.1∈M D.-∈M解析:選D >1,故 M;-2<0<1,故0∈M;1不小于1,故1 M;-2<-<1,故-∈M.故選D.2.設集合D是由滿足y=x2的所有有序實數對(x,y)組成的,則-1________D,(-1,1)________D.(用符號“ ”或“∈”填空)解析:-1不是有序實數對,∴-1 D.(-1,1)滿足y=x2,∴(-1,1)∈D.答案: ∈題型三 集合的表示 【分類例析】角度(一) 用列舉法表示集合 [典例3] 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1)不大于10的所有非負偶數組成的集合A;(2)小于8的所有質數組成的集合B;(3)方程2x2-x-3=0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C;(4)一次函數y=x-3與y=-2x-6的圖象的交點組成的集合D.[解] (1)不大于10的所有非負偶數有0,2,4,6,8,10,所以A={0,2,4,6,8,10}.(2)因為小于8的所有質數有2,3,5,7,所以B={2,3,5,7}.(3)因為方程2x2-x-3=0的所有實數根為-1,,所以C=.(4)由得所以一次函數y=x-3與y=-2x-6的圖象的交點為(-1,-4),所以D={(-1,-4)}.[方法技巧]用列舉法表示集合的3個步驟(1)求出集合的元素.(2)把元素一一列舉出來,且相同元素只能列舉一次.(3)用花括號括起來.提醒:二元方程組的所有實數解組成的集合、函數圖象上的所有點構成的集合都是點的集合,一定要寫成實數對的形式,元素與元素之間用“,”隔開,如{(2,3),(5,-1)}. 角度(二)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典例4]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函數y=-2x2+x圖象上的所有點組成的集合;(2)不等式2x-3<5的所有解組成的集合;(3)被3除余數等于1的所有正整數組成的集合;(4)3和4的所有正的公倍數組成的集合.[解] (1)函數y=-2x2+x圖象上的所有點組成的集合可表示為{(x,y)|y=-2x2+x}.(2)不等式2x-3<5的所有解組成的集合可表示為{x|2x-3<5},即{x|x<4}.(3){x|x=3n+1,n∈N}.(4)3和4的最小公倍數是12,因此3和4的所有正的公倍數組成的集合是{x|x=12n,n∈N*}.[方法技巧]1.描述法表示集合的2個步驟(1)寫代表元素:分清楚集合中的元素是點或是數還是其他的元素.(2)明確元素的特征:將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公共特征寫在豎線的后面.2.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注意點(1)若需要多層次描述屬性,可選用“且”“或”連接.(2)若描述部分出現元素記號以外的參數,則要說明參數的含義或指出參數的取值范圍. 【對點練清】用適當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組的解組成的集合;(2)所有小于13的既是奇數又是素數的自然數組成的集合;(3)方程x2-2x+1=0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4)平面直角坐標系內所有第二象限的點組成的集合;(5)二次函數y=x2+2x-10的圖象上所有的點組成的集合;(6)二次函數y=x2+2x-10的圖象上所有點的縱坐標組成的集合.解:(1)解方程組得故其解組成的集合可用描述法表示為,也可用列舉法表示為{(4,-2)}.(2)小于13的既是奇數又是素數的自然數有4個,分別為3,5,7,11,可用列舉法表示為{3,5,7,11}.(3)方程x2-2x+1=0的所有實數根為1,因此可用列舉法表示為{1},也可用描述法表示為{x∈R|x2-2x+1=0}.(4)集合的代表元素是點,可用描述法表示為{(x,y)|x<0且y>0}.(5)二次函數y=x2+2x-10的圖象上所有的點組成的集合中,代表元素為點(x,y),其中x,y滿足y=x2+2x-10,由于點有無數個,則用描述法表示為{(x,y)|y=x2+2x-10}.(6)二次函數y=x2+2x-10的圖象上所有點的縱坐標組成的集合中,代表元素為y,是實數,故可用描述法表示為{y|y=x2+2x-10}.第一章 集合與常用邏輯用語1.1 集合的概念【課時跟蹤檢測】層級(一) “四基”落實練1.(多選)下列每組對象,能組成集合的是( )A.中國各地最美的鄉村B.直角坐標系中橫、縱坐標相等的點C.小于π的正整數D.清華大學2025年入學的全體學生2.設A是方程2x2+ax+2=0的解集,且2∈A,則實數a的值為( )A.-5 B.-4 C.4 D.53.已知集合Ω中的三個元素l,m,n分別是△ABC的三個邊長,則△ABC一定不是( )A.銳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鈍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4.將集合用列舉法表示,正確的是( )A.{2,3} B.{(2,3)}C.{x=2,y=3} D.(2,3)5.(多選)設集合A={x|x2-2x=0},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0}∈A B.2∈AC.{2}∈A D.0∈A6.已知集合A是由偶數組成的,集合B是由奇數組成的,若a∈A,b∈B,則a+b________A,ab________A.(填“∈”或“ ”)7.若a,b∈R,且a≠0,b≠0,則+的可能取值所組成的集合中元素的個數為________.8.用適當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1)方程x(x2+2x+1)=0的解集;(2)在自然數集中,小于1 000的奇數構成的集合.層級(二) 能力提升練9.(多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在直角坐標平面內,第一、三象限的點的集合為{(x,y)|xy>0}B.方程+|y+2|=0的解集為{-2,2}C.集合{(x,y)|y=1-x}與{x|y=1-x}是相等的D.若A={x∈Z|-1≤x≤1},則-1.1∈A10.設集合A={1,2,3},B={4,5},M={x|x=a+b,a∈A,b∈B},則M中的元素的個數為( )A.3 B.4 C.5 D.611.已知含有三個實數的集合既可表示成,又可表示成{a2,a+b,0},則a2 024+b2 025________.12.已知數集A滿足條件:若a∈A,則∈A(a≠1),如果a=2,試求出A中的所有元素.13.已知集合A={x|ax2-3x+2=0}.(1)若集合A中只有一個元素,求實數a的值;(2)若集合A中至少有一個元素,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3)若集合A中至多有一個元素,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層級(三) 素養培優練14.若集合{a,b,c,d}={1,2,3,4},且下列四個關系:①a=1;②b≠1;③c=2;④d≠4,有且只有一個是正確的,則符合條件的有序數組(a,b,c,d)的個數是________.15.已知集合A={x|x=3n+1,n∈Z},B={x|x=3n+2,n∈Z},M={x|x=6n+3,n∈Z}.(1)若m∈M,則是否存在a∈A,b∈B,使m=a+b成立?(2)對任意a∈A,b∈B,是否一定存在m∈M,使a+b=m?證明你的結論.【參考答案】1.解析:選BCD 中國各地最美的鄉村,無法確定集合中的元素,故A不能,∴根據集合元素的確定性可知,B、C、D都能構成集合.2.解析:選A 因為2∈A,所以2×22+2a+2=0,解得a=-5.3.解析:選D 因為集合中的元素是互異的,所以l,m,n互不相等,即△ABC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4.解析:選B 解方程組得所以集合={(2,3)},故B正確.5.解析:選BD ∵集合A={x|x2-2x=0}={0,2},∴0∈A,2∈A,∵元素與集合是屬于關系,故A、C不正確.6.解析:因為a是偶數,b是奇數,所以a+b是奇數,ab是偶數,故a+b A,ab∈A.答案: ∈7.解析:當a,b同正時,+=+=1+1=2.當a,b同負時,+=+=-1-1=-2.當a,b異號時,+=0.∴+的可能取值所組成的集合中元素共有3個.答案:38.解:(1)因為方程x(x2+2x+1)=0的解為0或-1,所以解集為{0,-1}.(2)在自然數集中,奇數可表示為x=2n+1,n∈N,故在自然數集中,小于1 000的奇數構成的集合為{x|x=2n+1,且n<500,n∈N}.9.解析:選BCD 根據集合的概念易知A正確.B錯誤,方程的根為故其解集應寫成{(2,-2)}.C錯誤,{(x,y)|y=1-x}是由直線y=1-x上的所有點組成的集合,{x|y=1-x}是由符合y=1-x的所有x的值構成的集合,二者不相等.D錯誤,由題意可知,A={-1,0,1},∴-1.1 A.故選B、C、D.10.解析:選B 當a=1,b=4時,x=5;當a=1,b=5時,x=6;當a=2,b=4時,x=6;當a=2,b=5時,x=7;當a=3,b=4時,x=7;當a=3,b=5時,x=8.由集合元素的互異性知M中共有4個元素.11.解析:由題意,得=0且a≠0,a≠1,所以b=0,a2=1,解得a=-1(a=1舍去),所以a2 024+b2 025=-1.答案:-112.解:根據題意,由2∈A可知,=-1∈A;由-1∈A可知,=∈A;由∈A可知,=2∈A.故集合A中共有3個元素,它們分別是-1,,2.13.解:(1)當a=0時,原方程可化為-3x+2=0,得x=,符合題意.當a≠0時,方程ax2-3x+2=0為一元二次方程,由題意得,Δ=9-8a=0,得a=.所以當a=0或a=時,集合A中只有一個元素.(2)由題意得,當即a<且a≠0時方程有兩個實根,又由(1)知,當a=0或a=時方程有一個實根.所以a的取值范圍是.(3)由(1)知,當a=0或a=時,集合A中只有一個元素.當集合A中沒有元素,即A= 時,由題意得解得a>.綜上得,當a≥或a=0時,集合A中至多有一個元素.14.解析:若只有①正確,則a=1,b=1,c≠2,d=4,而a=b=1與集合中元素的互異性矛盾,所以只有①正確是不可能的;若只有②正確,則有序數組為(3,2,1,4),(2,3,1,4);若只有③正確,則有序數組為(3,1,2,4);若只有④正確,則有序數組為(2,1,4,3),(3,1,4,2),(4,1,3,2).故符合條件的有序數組(a,b,c,d)的個數是6.答案:615.解:(1)設m=6k+3=3k+1+3k+2(k∈Z),令a=3k+1(k∈Z),b=3k+2(k∈Z),則m=a+b.故若m∈M,則存在a∈A,b∈B,使m=a+b成立.(2)設a=3k+1,b=3l+2,k,l∈Z,則a+b=3(k+l)+3,k,l∈Z.當k+l=2p(p∈Z)時,a+b=6p+3∈M,此時存在m∈M,使a+b=m成立;當k+l=2p+1(p∈Z)時,a+b=6p+6 M,此時不存在m∈M,使a+b=m成立.故對任意a∈A,b∈B,不一定存在m∈M,使a+b=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集合的概念(教學設計) 高一數學人教A版必修第一冊.docx 1.1集合的概念(課時訓練) 高一數學人教A版必修第一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