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3線段的長短比較【知識點1】比較線段的長短 1【知識點2】線段的性質: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2【知識點3】兩點間的距離 3【題型1】用刻度尺量出線段的長度 5【題型2】用圓規比較線段的長短 7【題型3】線段的基本事實及應用 9【題型4】兩點間的距離 12【知識點1】比較線段的長短(1)比較兩條線段長短的方法有兩種:度量比較法、重合比較法.就結果而言有三種結果:AB>CD、AB=CD、AB<CD.(2)線段的中點:把一條線段分成兩條相等的線段的點.(3)線段的和、差、倍、分及計算做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可以通過度量的方法,先量出已知線段的長度,再利用刻度尺畫條等于這個長度的線段,也可以利用圓規在射線上截取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如圖,AC=BC,C為AB中點,AC=AB,AB=2AC,D 為CB中點,則CD=DB=CB=AB,AB=4CD,這就是線段的和、差、倍、分.1.(2023秋 龍巖期末)如圖,若AB=CD,則AC與BD的大小關系為( ?。?br/>A.AC>BD B.AC<BD C.AC=BD D.不能確定【答案】C【分析】由題意已知AB=CD,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兩邊都加上BC,等式仍然成立.【解答】解:根據題意和圖示可知AB=CD,而CB為AB和CD共有線段,故AC=BD.故選:C.2.(2023秋 濟南期末)小華認為從A點到B點的三條路線中,②是路程最短的,他做這個判斷所依據的是( ?。?br/>A.線動成面B.兩點之間,線段最短C.兩點確定一條直線D.連接兩點之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兩點間的距離【答案】B【分析】根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即得答案.【解答】解:由圖可知,在連接A、B兩點的線中,②是線段,∴②最短,根據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故選:B.3.(2023秋 阜平縣期末)在線段MN上,分別以點M,N為圓心,c為半徑畫弧,交線段MN于點E,F,如圖所示,則線段MF與NE的大小關系是( ?。?br/>A.MF>NE B.MF<NE C.MF=NE D.不能確定【答案】C【分析】由題意可得ME=NF,再根據線段的和差關系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題意得ME=NF,又∵MF=MN-NF,NE=MN-ME,∴MF=NE.故選:C.【知識點2】線段的性質: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線段公理兩點的所有連線中,可以有無數種連法,如折線、曲線、線段等,這些所有的線中,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兩點之間,線段最短.1.(2024秋 承德縣期末)高速公路在建設過程中,有時要從大山中開挖隧道穿過,把道路取直以縮短路程,其中的數學原理是( )A.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B.兩點之間,線段最短C.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D.線段比直線短【答案】B【分析】根據線段的性質進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題意得,其中的數學原理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故選:B.2.(2024秋 寧明縣期末)如圖,經過刨平的木板上的A,B兩個點,能彈出一條筆直的墨線,而且只能彈出一條墨線,能解釋這一實際應用的數學知識是( )A.兩點之間,線段最短B.兩點確定一條直線C.過一點,有無數條直線D.連接兩點之間的線段叫做兩點間的距離【答案】B【分析】根據“經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即可得出結論.【解答】解:∵經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經過木板上的A、B兩個點,只能彈出一條筆直的墨線.∴能解釋這一實際應用的數學知識是兩點確定一條直線.故選:B.【知識點3】兩點間的距離(1)兩點間的距離連接兩點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兩點間的距離.(2)平面上任意兩點間都有一定距離,它指的是連接這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學習此概念時,注意強調最后的兩個字“長度”,也就是說,它是一個量,有大小,區別于線段,線段是圖形.線段的長度才是兩點的距離.可以說畫線段,但不能說畫距離.1.(2024秋 大名縣期末)如圖,點M、點C在線段AB上,M是線段AB的中點,AC=2BC,若AB=12,則MC的長為( ?。?br/>A.4 B.3 C.2 D.1【答案】C【分析】先設BC=x,則AC=2BC=2x,AB=3x,MB=MC+BC=2+x,然后根據線段中點的定義得AM=MC=AB,據此可得2+x=×3x,由此解出x即可得線段AB的長.【解答】解:設BC=x,則AC=2BC=2x,∴AB=AC+BC=2x+x=3x,∵AB=12,3x=12,∴BC=x=4,∵點M為AB的中點,∴AM=MB=AB=6,∴MC=MB-BC=6-4=2,故選:C.2.(2025春 合肥校級月考)如圖,C是線段AB上的一點,D是線段CB的中點,已知AC=p,且p,q,r為質數,p<q,p+q=r,又知圖中所有線段長度之和為27,則線段AB的長是( ?。?br/>A.8 B.7 C.6 D.非上述答案【答案】A【分析】根據p只能為2,如果p不為2,那么p、q、r均為奇質數,而奇數+奇數=偶數,這是矛盾的,所以p=2,設CD=DB=x,那么所有線段長度分別為AC=2、AD=2+x、AB=2+2x、CD=x、CB=2x、DB=x,總長度為6+7x=27,x=3,所以AB=2+2x=8.【解答】解:這里p只能為2,如果p不為2,那么p、q、r均為奇質數,而奇數+奇數=偶數,這是矛盾的,所以p=2,設CD=DB=x,那么所有線段長度分別為AC=2、AD=2+x、AB=2+2x、CD=x、CB=2x、DB=x,總長度為6+7x=27,解得:x=3,所以AB=2+2x=8,故選:A.3.(2025春 芝罘區期中)下列說法:①射線AB與射線BA是同一條射線;②兩點確定一條直線;③把一個角分成兩個角的射線叫作這個角的平分線;④連接兩點的線段叫作這兩點之間的距離.其中正確的個數是( ?。?br/>A.1個 B.2個 C.3個 D.4個【答案】A【分析】根據射線的定義,直線的性質,兩點間的距離,角平分線的定義逐句判斷,作出結論即可.【解答】解:①射線AB與射線BA的端點不同,是兩條不同的射線,故①錯誤;②兩點確定一條直線,是直線的性質,故②正確;③從一個角的頂點出發,把一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的射線叫作這個角的平分線,故③錯誤;④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作這兩點之間的距離,故④錯誤,∴正確的個數有1個.故選:A.【題型1】用刻度尺量出線段的長度【典型例題】如圖,一支水筆正好與一把直尺平靠放在一起,小明發現:水筆的筆尖端(A點)正好對著直尺刻度約為5.6 cm處,另一端(B點)正好對著直尺刻度約為20.6 cm.則水筆的中點位置的刻度約為( ?。?br/>A.15 cm B.7.5 cm C.13.1 cm D.12.1 cm【答案】C【解析】∵水筆的筆尖端(A點)正好對著直尺刻度約為5.6 cm處,另一端(B點)正好對著直尺刻度約為20.6 cm.∴水筆的長度為20.6﹣5.6=15,水筆的一半=15÷2=7.5,∴水筆的中點位置的刻度約為5.6+7.5=13.1.故選:C.【舉一反三1】如圖所示,用刻度尺度量線段AB,可以讀出線段AB的長度為( )A.5.2 cm B.5.4 cm C.6.2 cm D.6.4 cm【答案】B【解析】由圖可知,AB的長度為:6.4﹣1=5.4(cm).故選:B.【舉一反三2】如圖,一支水筆正好與一把直尺平靠放在一起,小明發現:水筆的筆尖端(A點)對著直尺的刻度約為8.6 cm,另一端(B點)對著直尺的刻度約為21.6 cm,則水筆的中點位置的刻度約為 cm.【答案】15.1【解析】∵水筆的筆尖端(A點)對著直尺的刻度約為8.6 cm,另一端(B點)對著直尺的刻度約為21.6 cm,∴水筆的長度為21.6﹣8.6=13(cm),水筆長的一半=13÷2=6.5(cm),∴水筆的中點位置的刻度約為8.6+6.5=15.1(cm).故答案為:15.1 cm.【舉一反三3】比較圖中二人的身高,我們有 種方法.一種為直接用卷尺量出,另一種可以讓兩人站在一塊平地上,再量出差.這兩種方法都是把身高看成一條 ?。?br/>方法(1)是直接量出線段的 ,再作比較.方法(2)是把兩條線段的一端 ,再觀察另一個 .【答案】2;線段;長度;重合;端點【解析】比較圖中二人的身高,我們有2種方法.一種為直接用卷尺量出,另一種可以讓兩人站在一塊平地上,再量出差.這兩種方法都是把身高看成一條線段.方法(1)是直接量出線段的長度,再作比較.方法(2)是把兩條線段的一端重合,再觀察另一個端點.故答案為:2,線段,長度,重合,端點.【舉一反三4】有一把長為9 cm的直尺,請在直尺上確定三條刻度線的位置,使得用這把直尺可以一次量出從1 cm到9 cm的所有整厘米長的線段的長度,請你在下列所示的直尺上,至少設計出三種方案.【答案】解:如圖所示的四種方法中的任意一種都能滿足要求.【題型2】用圓規比較線段的長短【典型例題】有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條線段AB和CD,李明很難判斷出他們的長短,因此他借助于圓規,操作如圖所示,由此可得出( ?。?br/>A.AB=CD B.AB>CD C.AB<CD D.無法確定【答案】B【解析】∵AB=AD(CD)+BD,∴AB>CD,故選:B.【舉一反三1】如圖,用圓規比較兩條線段A′B′和AB的長短,其中正確的是( ?。?br/>A.A′B′>AB B.A′B′=AB C.A′B′<AB D.A′B′≤AB【答案】A【解析】由圖可知,A'B'>AB,故選:A.【舉一反三2】有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條線段AB和CD,李明很難判斷出他們的長短,因此他借助于圓規,操作如圖所示,由此可得出( ?。?br/>A.AB=CD B.AB>CD C.AB<CD D.無法確定【答案】B【解析】∵AB=AD(CD)+BD,∴AB>CD,故選:B.【舉一反三3】如圖,用圓規比較兩條線段A′B′和AB的長短,其中正確的是( )A.A′B′>AB B.A′B′=AB C.A′B′<AB D.A′B′≤AB【答案】A【解析】由圖可知,A'B'>AB,故選:A.【題型3】線段的基本事實及應用【典型例題】如圖,由A到B有(1)、(2)、(3)三條路線,最短路線選(1)的理由是( )A.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B. 兩點確定一條射線C. 兩點之間距離最短D.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答案】D【解析】根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得到D選項正確【舉一反三1】如圖所示,直線MN表示一條鐵路,鐵路兩旁各有一點A和B,表示兩個工廠.要在鐵路上建一貨站P,使它到兩廠距離之和最短,這個貨站P應建在AB與MN的交點處,這種做法用幾何知識解釋應是( )A.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B. 射線只有一個端點C. 兩直線相交只有一個交點D.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答案】A【解析】要在鐵路上建一貨站P,使它到兩廠距離之和最短,這個貨站P應建在AB與MN的交點處,這種做法用幾何知識解釋應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故選:A.【舉一反三2】如圖是某住宅小區平面圖,點B是某小區“菜鳥驛站”的位置,其余各點為居民樓,圖中各條線為小區內的小路,從居民樓點A到“菜鳥驛站”點B的最短路徑是( )A. A-C-G-E-B B. A-C-E-B C. A-D-G-E-B D. A-F-E-B【答案】D【解析】由題意可得,BE是必須經過的路段,所以由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可得點A到點E的最短路徑是A-F-E,所以從居民樓點A到“菜鳥驛站”點B的最短路徑是A-F-E-B.【舉一反三3】19.下列生活、生產現象:①用兩個釘子就可以把木條固定在墻上;②筑路公司修建一條隧道縮短了甲、乙兩地的路程;③建筑工人在砌墻時,時常在兩個墻角分別立一根標志桿,在兩根標志桿之間拉一根繩子;④從A地到B地架設電線,總是盡可能沿著線段AB架設.其中能用基本事實“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來解釋的現象有 ?。?br/>【答案】②④【解析】①用兩個釘子就可以把木條固定在墻上,利用的是“兩點確定一條直線”,故①不合題意;②筑路公司修建一條隧道縮短了甲、乙兩地的路程,可用“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來解釋,故②符合題意;③建筑工人在砌墻時,時常在兩個墻角分別立一根標志桿,在兩根標志桿之間拉一根繩子,利用的是“兩點確定一條直線”,故③不合題意;④從A地到B地架設電線,總是盡可能沿著線段AB架設,可用“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來解釋,故符合④題意;故答案為:②④.【舉一反三4】在看中央電視臺“動物世界”節目時,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非洲雄獅在廣闊的草原上捕食鹿時,總是沿直線狂奔,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是 .【答案】兩點之間,線段最短【解析】根據題意可知這其中的道理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故答案為:兩點之間,線段最短.【舉一反三5】請完成以下問題:(1)如圖1,在比較B→A→C與B→C這兩條路徑的長短時,寫出你已學過的基本事實;(2)如圖2,試判斷B→A→C與B→D→C這兩條路徑的長短,并說明理由.【答案】解:(1)基本事實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2)B→A→C比B→D→C長,理由是:延長BD交AC于點E,由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可知:AB+AE>BD+DE,故:AB+AE﹣DE>BD,①同理:DE+EC>DC,②由①+②并整理可得:AB+AC>BD+DC.【舉一反三6】平面上有A,B,C,D四個村莊,為解決當地缺水問題,政府準備投資修建一個蓄水池,不考慮其他因素,請你畫圖確定蓄水池的位置,使它與四個村莊的距離之和最小(A,B,C,D四個村莊的地理位置如圖所示),并說明你的理由.【答案】解:如圖所示,連接AC,BD,它們的交點是H,點H就是修建蓄水池的位置,這一點到A,B,C,D四個村莊的距離之和最?。?br/>理由: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題型4】兩點間的距離【典型例題】如果線段AB=6,點C在直線AB上,BC=4,D是AC的中點,那么A、D兩點間的距離是( )A. 5 B. 2.5 C. 5或2.5 D. 5或1【答案】D【解析】本題有兩種情形:(1)當點C在線段AB上時,如圖:AC=AB-BC,又∵AB=6 cm,BC=4 cm,∴AC=6-4=2 cm,D是AC的中點,∴AD=1 cm;(2)當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時,如圖:AC=AB+BC,又∵AB=6 cm,BC=4 cm,∴AC=6+4=10 cm,D是AC的中點,∴AD=5 cm.故選D.【舉一反三1】如果線段AB=4 cm,BC=3 cm,那么A、C兩點的距離為( )A. 1 cm B. 7 cm C. 1 cm或7 cm D. 無法確定【答案】D【解析】(1)當A,B,C三點在一條直線上時,分點B在A、C之間和點C在A、B之間兩種情況討論.①點B在A、C之間時,AC=AB+BC=4+3=7 cm;②點C在A、B之間時,AC=AB-BC=4-3=1 cm.所以A、C兩點間的距離是7 cm或1 cm.(2)當A,B,C三點不在一條直線上時,A,C兩點之間的距離有多種可能.故選D.【舉一反三2】如圖,一條流水生產線上L1、L2、L3、L4、L5處各有一名工人在工作,現要在流水生產線上設置一個零件供應站P,使五人到供應站P的距離總和最小,這個供應站設置的位置是( )A. L2處 B. L3處 C. L4處 D. 生產線上任何地方都一樣【答案】B【解析】在5名工人的情況下,設在L3處為最佳,這時總距離為L1L5+ L2L4,理由是:如果不設于L3處,而設于x處,則總距離應為L1L5+ L2L4+ L3x>L1L5+ L2L4,即在L3處5個工人到供應站距離的和最小.故選B.【舉一反三3】下面是樂樂在整理七年級上冊課本的知識點時得出的一些結論,你認為正確的有( )①射線AB與射線BA是同一條射線;②連接兩點間的線段叫做這兩點的距離;③要將一根木條固定在墻上至少需要兩顆釘子的原理依據是“兩點確定一條直線”;④將彎曲的河道改直,可以縮短航程,其依據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A. 0個 B. 1個 C. 2個 D. 3個【答案】B【解析】①射線AB的端點是A,射線BA的端點是B,不是同一條射線,故本結論錯誤;②連接兩點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的距離,故本結論錯誤;③欲將一根木條固定在墻上,至少需要2顆釘子,其依據是“兩點確定一條直線”,故本結論正確;④將彎曲的河道改直,可以縮短航程,其依據是“兩點之間,線段最短”,故本結論錯誤;綜上所述,正確的結論有③,共1個.6.3線段的長短比較【知識點1】比較線段的長短 1【知識點2】線段的性質: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2【知識點3】兩點間的距離 3【題型1】用刻度尺量出線段的長度 3【題型2】用圓規比較線段的長短 5【題型3】線段的基本事實及應用 6【題型4】兩點間的距離 8【知識點1】比較線段的長短(1)比較兩條線段長短的方法有兩種:度量比較法、重合比較法.就結果而言有三種結果:AB>CD、AB=CD、AB<CD.(2)線段的中點:把一條線段分成兩條相等的線段的點.(3)線段的和、差、倍、分及計算做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可以通過度量的方法,先量出已知線段的長度,再利用刻度尺畫條等于這個長度的線段,也可以利用圓規在射線上截取一條線段等于已知線段.如圖,AC=BC,C為AB中點,AC=AB,AB=2AC,D 為CB中點,則CD=DB=CB=AB,AB=4CD,這就是線段的和、差、倍、分.1.(2023秋 龍巖期末)如圖,若AB=CD,則AC與BD的大小關系為( ?。?br/>A.AC>BD B.AC<BD C.AC=BD D.不能確定2.(2023秋 濟南期末)小華認為從A點到B點的三條路線中,②是路程最短的,他做這個判斷所依據的是( )A.線動成面B.兩點之間,線段最短C.兩點確定一條直線D.連接兩點之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兩點間的距離3.(2023秋 阜平縣期末)在線段MN上,分別以點M,N為圓心,c為半徑畫弧,交線段MN于點E,F,如圖所示,則線段MF與NE的大小關系是( )A.MF>NE B.MF<NE C.MF=NE D.不能確定【知識點2】線段的性質: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線段公理兩點的所有連線中,可以有無數種連法,如折線、曲線、線段等,這些所有的線中,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兩點之間,線段最短.1.(2024秋 承德縣期末)高速公路在建設過程中,有時要從大山中開挖隧道穿過,把道路取直以縮短路程,其中的數學原理是( ?。?br/>A.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B.兩點之間,線段最短C.兩點之間,直線最短 D.線段比直線短2.(2024秋 寧明縣期末)如圖,經過刨平的木板上的A,B兩個點,能彈出一條筆直的墨線,而且只能彈出一條墨線,能解釋這一實際應用的數學知識是( )A.兩點之間,線段最短B.兩點確定一條直線C.過一點,有無數條直線D.連接兩點之間的線段叫做兩點間的距離【知識點3】兩點間的距離(1)兩點間的距離連接兩點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兩點間的距離.(2)平面上任意兩點間都有一定距離,它指的是連接這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學習此概念時,注意強調最后的兩個字“長度”,也就是說,它是一個量,有大小,區別于線段,線段是圖形.線段的長度才是兩點的距離.可以說畫線段,但不能說畫距離.1.(2024秋 大名縣期末)如圖,點M、點C在線段AB上,M是線段AB的中點,AC=2BC,若AB=12,則MC的長為( ?。?br/>A.4 B.3 C.2 D.12.(2025春 合肥校級月考)如圖,C是線段AB上的一點,D是線段CB的中點,已知AC=p,且p,q,r為質數,p<q,p+q=r,又知圖中所有線段長度之和為27,則線段AB的長是( ?。?br/>A.8 B.7 C.6 D.非上述答案3.(2025春 芝罘區期中)下列說法:①射線AB與射線BA是同一條射線;②兩點確定一條直線;③把一個角分成兩個角的射線叫作這個角的平分線;④連接兩點的線段叫作這兩點之間的距離.其中正確的個數是( ?。?br/>A.1個 B.2個 C.3個 D.4個【題型1】用刻度尺量出線段的長度【典型例題】如圖,一支水筆正好與一把直尺平靠放在一起,小明發現:水筆的筆尖端(A點)正好對著直尺刻度約為5.6 cm處,另一端(B點)正好對著直尺刻度約為20.6 cm.則水筆的中點位置的刻度約為( ?。?br/>A.15 cm B.7.5 cm C.13.1 cm D.12.1 cm【舉一反三1】如圖所示,用刻度尺度量線段AB,可以讀出線段AB的長度為( ?。?br/>A.5.2 cm B.5.4 cm C.6.2 cm D.6.4 cm【舉一反三2】如圖,一支水筆正好與一把直尺平靠放在一起,小明發現:水筆的筆尖端(A點)對著直尺的刻度約為8.6 cm,另一端(B點)對著直尺的刻度約為21.6 cm,則水筆的中點位置的刻度約為 cm.【舉一反三3】比較圖中二人的身高,我們有 種方法.一種為直接用卷尺量出,另一種可以讓兩人站在一塊平地上,再量出差.這兩種方法都是把身高看成一條 ?。?br/>方法(1)是直接量出線段的 ,再作比較.方法(2)是把兩條線段的一端 ,再觀察另一個 ?。?br/>【舉一反三4】有一把長為9 cm的直尺,請在直尺上確定三條刻度線的位置,使得用這把直尺可以一次量出從1 cm到9 cm的所有整厘米長的線段的長度,請你在下列所示的直尺上,至少設計出三種方案.【題型2】用圓規比較線段的長短【典型例題】有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條線段AB和CD,李明很難判斷出他們的長短,因此他借助于圓規,操作如圖所示,由此可得出( ?。?br/>A.AB=CD B.AB>CD C.AB<CD D.無法確定【舉一反三1】如圖,用圓規比較兩條線段A′B′和AB的長短,其中正確的是( )A.A′B′>AB B.A′B′=AB C.A′B′<AB D.A′B′≤AB【舉一反三2】有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條線段AB和CD,李明很難判斷出他們的長短,因此他借助于圓規,操作如圖所示,由此可得出( ?。?br/>A.AB=CD B.AB>CD C.AB<CD D.無法確定【舉一反三3】如圖,用圓規比較兩條線段A′B′和AB的長短,其中正確的是( )A.A′B′>AB B.A′B′=AB C.A′B′<AB D.A′B′≤AB【題型3】線段的基本事實及應用【典型例題】如圖,由A到B有(1)、(2)、(3)三條路線,最短路線選(1)的理由是( )A.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B. 兩點確定一條射線C. 兩點之間距離最短D.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舉一反三1】如圖所示,直線MN表示一條鐵路,鐵路兩旁各有一點A和B,表示兩個工廠.要在鐵路上建一貨站P,使它到兩廠距離之和最短,這個貨站P應建在AB與MN的交點處,這種做法用幾何知識解釋應是( )A. 兩點之間,線段最短B. 射線只有一個端點C. 兩直線相交只有一個交點D.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舉一反三2】如圖是某住宅小區平面圖,點B是某小區“菜鳥驛站”的位置,其余各點為居民樓,圖中各條線為小區內的小路,從居民樓點A到“菜鳥驛站”點B的最短路徑是( )A. A-C-G-E-B B. A-C-E-B C. A-D-G-E-B D. A-F-E-B【舉一反三3】19.下列生活、生產現象:①用兩個釘子就可以把木條固定在墻上;②筑路公司修建一條隧道縮短了甲、乙兩地的路程;③建筑工人在砌墻時,時常在兩個墻角分別立一根標志桿,在兩根標志桿之間拉一根繩子;④從A地到B地架設電線,總是盡可能沿著線段AB架設.其中能用基本事實“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來解釋的現象有 .【舉一反三4】在看中央電視臺“動物世界”節目時,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非洲雄獅在廣闊的草原上捕食鹿時,總是沿直線狂奔,其中蘊含的數學知識是 .【舉一反三5】請完成以下問題:(1)如圖1,在比較B→A→C與B→C這兩條路徑的長短時,寫出你已學過的基本事實;(2)如圖2,試判斷B→A→C與B→D→C這兩條路徑的長短,并說明理由.【舉一反三6】平面上有A,B,C,D四個村莊,為解決當地缺水問題,政府準備投資修建一個蓄水池,不考慮其他因素,請你畫圖確定蓄水池的位置,使它與四個村莊的距離之和最小(A,B,C,D四個村莊的地理位置如圖所示),并說明你的理由.【題型4】兩點間的距離【典型例題】如果線段AB=6,點C在直線AB上,BC=4,D是AC的中點,那么A、D兩點間的距離是( )A. 5 B. 2.5 C. 5或2.5 D. 5或1【舉一反三1】如果線段AB=4 cm,BC=3 cm,那么A、C兩點的距離為( )A. 1 cm B. 7 cm C. 1 cm或7 cm D. 無法確定【舉一反三2】如圖,一條流水生產線上L1、L2、L3、L4、L5處各有一名工人在工作,現要在流水生產線上設置一個零件供應站P,使五人到供應站P的距離總和最小,這個供應站設置的位置是( )A. L2處 B. L3處 C. L4處 D. 生產線上任何地方都一樣【舉一反三3】下面是樂樂在整理七年級上冊課本的知識點時得出的一些結論,你認為正確的有( )①射線AB與射線BA是同一條射線;②連接兩點間的線段叫做這兩點的距離;③要將一根木條固定在墻上至少需要兩顆釘子的原理依據是“兩點確定一條直線”;④將彎曲的河道改直,可以縮短航程,其依據是“兩點之間,直線最短”.A. 0個 B. 1個 C. 2個 D. 3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6.3線段的長短比較 同步課堂(原卷版).docx 浙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6.3線段的長短比較 同步課堂(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