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相交線和平行線》提升卷—華東師大版數學七(上)單元測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如圖,直線AB,CD 相交于點O,OE⊥AB 于點O,OF 平分∠AOE,∠1=15°31',則下列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A. B.∠1=∠3C.∠AOD與∠1互為補角 D.∠1的余角等于 75°31'2.(2025七上·長春期末)下列語句中,正確的是( )A.相等的角一定為對頂角B.不是對頂角的角一定不相等C.不相等的角一定不是對頂角D.有公共頂點且和為的兩個角一定為鄰補角3.(2023七上·巴中月考)已知A、B、C三點,若過其中任意兩點畫一條直線,則畫出的不同直線( )A.一定有三條 B.只能有一條C.可能有三條,也可能只有一條 D.以上結論都不對4.(2021七上·德陽月考)如果同一平面內有三條直線,那么它們交點個數是( )個.A.3個 B.1或3個C.1或2或3個 D.0或1或2或3個5.(2023七上·南海期末)若平面內互不重合的4條直線只有3個交點,則平面被分成了( )個部分.A.7或8 B.8 C.8或9 D.106.(2024七上·海曙期末)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①與是同旁內角;②與是內錯角;③與是內錯角;④與是同位角.正確的個數是( )A.1個 B.2個 C.3個 D.4個7.(2025七下·榕城期末) 下列圖形中, 由∠1=∠2, 能得到AB∥CD的是( )A. B.C. D.8.(2025七下·雨花期末)如圖,某條行車路線共拐了三次彎,最后行車路線與開始的路線是平行的.已知第一次轉過的角度為120°,第三次轉過的角度為135°,則第二次轉過的角度為( )A.75° B.60° C.135° D.120°9.(2025七下·福田期末) 圖1 是視覺錯覺藝術風格的作品,這種設計利用背景線條、圖案的干擾,制造出視覺認知偏差的沖突,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與迷惑性.如圖2,現將其中的一組背景線條與直線a,b抽象出來,下列說法能判斷出的是( )A. B.C. D.10.(2024七下·柳州期末)如圖,已知AM∥BN,∠A=64°,點P是射線AM上一動點(與點A不重合),BC、BD分別平分∠ABP和∠PBN,分別交射線AM于點C、D,下列結論:①∠ACB=∠CBN;②∠CBD=58°;③當∠ACB=∠ABD時,∠ABC=29°;④當點P運動時,∠APB∶∠ADB=2∶1的數量關系不變.其中正確結論有( )個A.1 B.2 C.3 D.4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11.(2024七上·乾安期末)如圖,直線、相交于點O,射線平分,.若,則的度數為 .12.如圖,有下列結論:①∠2與∠3是內錯角;②∠2與∠B是同位角;③∠A與∠B是同旁內角;④∠A與∠ACB不是同旁內角.其中正確的是 .(寫序號)13.(2020七上·德惠期末)如圖,在直線a外有一點P,經過點P可以畫無數條直線,如果 ,那么過點P的其它直線與直線a一定不平行,理由是 .14.(2024七下·金溪期中)如圖,直線,點E,F分別在直線,上,點P為直線與間一動點,連接,,且,的平分線與的平分線交于點Q,則的度數為 .15.(2025七下·紹興期末) 學行線后,小明想出了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的方法,她是通過折一張半透明的紙得到的,如圖所示,由操作過程可知小明畫平行線的依據可以是 .(把所有正確的序號填上)①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②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③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④如果兩條直線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三、解答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75分16.(1)在一條直線上有n個點,以這些點為端點的線段共有多少條 (2)平面內有n 條兩兩相交直線,這n條直線最少有幾個交點 最多有幾個交點 17.(2024七上·松陽期末)如圖,已知點A,B表示同一條鐵路上的兩個火車站,點C表示碼頭,直線a,b分別表示鐵路和河流.按下列要求畫圖:(1)畫出直線a;(2)從火車站A到碼頭C怎樣走最近,請畫圖表示;(3)從碼頭C到鐵路怎樣走最近,請畫圖表示.18.(2025七下·蓮都期末) 如圖,是內一點,點在上.過點畫一條直線平行于,過點畫一條直線平行于,直線交于.(1)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的方法,畫出圖形.(2)若,求的度數.19.(2025七下·源城期末)高速列車為了方便乘客放置小件物品,在座椅的后方都安裝了可折疊的小桌板,將小桌板放下后,桌面與車廂的底部AE平行,從側面觀察得到如圖①所示圖形,BA⊥AE,垂足為A,CD∥AE,有同學認為在這種情況下,∠ABC與∠BCD的和是個定值,下面是小林同學計算∠ABC+∠BCD的度數的過程,請你將解答過程補充完整.解:如圖②,過點B作BF∥AE,因為CD∥AE( ),所以( )∥CD(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所以∠BCD+∠CBF=( )°( ),因為AB⊥AE( ),所以∠EAB=( )°(垂直定義),因為BF∥AE,所以( )+∠EAB=180°,所以∠ABF=180°﹣90°=( )°,所以∠ABC+∠BCD=∠ABF+∠CBF+∠BCD=( )°.20.如圖,已知點O 為直線AB 上一點, ,OM 平分 ,.(1)求 的度數.(2)試說明:OP 平分 .(3)若改變 的大小,其余條件不變,設 ,(2)中的結論是否依然成立 若成立,請說明理由;若不成立,請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1.(2024七下·河池期中) 課題學行線問題中的轉化思想.【閱讀理解】“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是平行線中的一個重要的“基本圖形”.與平行線有關的角都存在著這個“基本圖形”中,且都分布在“第三條直線”的兩旁.當發現題目的圖形“不完整”時要添加適當的輔助線將其補充完整.將“非基本圖形”轉化為“基本圖形”這體現了轉化思想.有這樣一道典型問題:例題:如圖(1).已知,點在直線、之間,探究與、之間的關系.解:過點作.,,,,,.【學以致用】(1)如圖(1),當,時, ;(2)①如圖(2),已知,若,,求出的度數.②如圖(3),在①的條件下,若、分別平分和,求的度數.22.(2025七下·潮陽月考)如圖①,把一塊含角的直角三角尺的邊放置于長方形直尺的邊上.(1)填空:______°,______°;(2)現把三角尺繞點逆時針旋轉.①如圖②.當,且點恰好落在邊上時,求,的度數(結果用含的式子表示);②當時,是否會存在三角尺某一邊所在的直線與直尺(有四條邊)某一邊所在的直線垂直?如果存在,請直接寫出所有的值和對應的那兩條垂線;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23.(2025七下·浙江期中)實驗證明,平面鏡反射光線的規律是:射到平面鏡上的光線和被反射出的光線與平面鏡所夾的銳角相等.如圖1,一束光線射到平面鏡上,被反射后的光線為,則入射光線、反射光線與平面鏡所夾的銳角.(1)利用這個規律人們制作了潛望鏡,圖2是潛望鏡的工作原理示意圖,AB、CD是平行放置的兩面平面鏡.已知光線經過平面鏡反射時,有,請判斷入射光線和反射光錢是否平行,并說明理由.(2)顯然,改變兩面平面鏡AB、CD之間的位置關系、經過兩次反射后,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之間的位置關系會隨之改變,如圖3,一束光線射到平面鏡AB上,被AB反射到平面鏡CD上,又被CD反射.若被CD反射出的光線和光線平行,且,則 °, °.(3)試猜想:在圖3中,當兩平面鏡AB,CD的夾角的度數是多少時,可以使任何入射光線經過平面鏡AB、CD的兩次反射后,與反射光線平行?請說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對頂角及其性質;角平分線的概念;余角;補角【解析】【解答】解:∵OE⊥AB∴∠AOE=90°∵OE⊥AB∴,A正確∠1與∠3為對頂角∴∠1=∠3,B正確∵∠AOD+∠1=∠AOB=180°∴∠AOD與∠1互為補角,C正確∵∠1=15°31'∴∠1的余角等于90°- 15°31'=74°29',D錯誤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角平分線定義可判斷A選項,根據對頂角相等可判斷B選項,根據補角定義可判斷C選項,根據余角定義可判斷D選項.2.【答案】C【知識點】對頂角及其性質;鄰補角【解析】【解答】解:A中,由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對頂角,本選項錯誤,所以A不符合題意;B中,由不是對頂角的角也可能相等,本選項錯誤,所以B不符合題意;C中,由不相等的角一定不是對頂角,本選項正確,所以C符合題意;D中,由有公共頂點且和為的兩個角不一定是鄰補角,本選項錯誤,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C.【分析】本題考查了對頂角和鄰補角的定義,把有公共端點且兩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對頂角相等;把兩個角有一條公共邊,它們的另一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具有這種關系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據此逐項分析判斷,即可得到答案.3.【答案】C【知識點】平面中直線位置關系【解析】【解答】解:如圖所示可以看出可以為1條直線,也可以是3條直線.故答案為:C.【分析】當A、B、C三點在同一直線時,可以知道有一條直線;當三點不在同一條直線時,由定理: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可以得出答案.4.【答案】D【知識點】相交線的相關概念【解析】【解答】解:①如圖,三條直線全都平行,此時交點個數為0個②如圖,三條直線中,有兩條直線平行,第三條直線交這兩條直線,此時交點個數為2個③如圖,三條直線兩兩相交,當組成一個三角形時,此時交點個數為3個④如圖,三條直線兩兩相交,交點個數為1個故答案為:D.【分析】本題需要通過分類討論,三條直線是否平行,是否交于一個點。5.【答案】C【知識點】平面中直線位置關系;相交線的相關概念【解析】【解答】解:如圖:如下兩種情況下平面內互不重合的4條直線只有3個交點:圖①中分成9個部分,圖②中分成8個部分.故答案為:C.【分析】畫出滿足條件的圖形,即可得到答案.6.【答案】C【知識點】同位角的概念;內錯角的概念;同旁內角的概念【解析】【解答】解:①與是同旁內角,正確;②與是內錯角,正確;③與是同旁內角,錯誤;④與是同位角,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定義逐一判斷即可.7.【答案】C【知識點】平行線的判定【解析】【解答】解:A:∠1和∠2不是三線八角,不能判定兩直線平行,故A不符合題意;B: 由∠1=∠2, 能判定AD∥BC,故B不符合題意;C:∠1和∠2的對頂角是直線AB和CD被MN所截得到的一組同位角,所以 由∠1=∠2, 可以得到 AB∥CD ,故C符合題意;.D:∠1和∠2不是AB,CD被第三條直線截得的角,所以不能判定AB∥CD,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平行線的判定定理,分別進行判定,即可得出答案。8.【答案】A【知識點】平行線的性質【解析】【解答】解:如圖,過點C作CF∥DE,則∠DCF+∠CDE=180°,由題可知∠CDE=135°,∠ABC=120°,所以∠DCF=45°,因為行車路線與開始的路線是平行的,所以AB∥DE,又CF∥DE,所以AB∥CF,所以∠BCF=∠ABC=120°,所以∠BCD=∠BCF-∠DCF=75°,所以第二次轉過的角度為75°.故答案為:A.【分析】利用平行線的性質來求解第二次轉過的角度。9.【答案】A【知識點】平行線的判定;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解析】【解答】解: 、與是同位角,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可判斷,A正確.、與是對頂角,對頂角相等不能判定,B錯誤.、與是鄰補角,和為是必然,不能判定,C錯誤.、與無直接平行判定關系,D錯誤.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平行線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 ),逐一分析選項中角的關系是否符合判定條件.10.【答案】D【知識點】角平分線的概念;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解析】【解答】解:∵,∴,故①正確;∵,,∴,∵、分別平分和,∴,,∴,故②正確;∵,∴,又,∴,∴,又,,∴,故③正確;∵,∴,,又,∴,∴,故④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線的性質判斷①;先求出∠ABN的度數,然后利用角平分線的定義可得求∠CBD的度數,即可判斷②;利用平行線的性質和∠ACB=∠ABD可證∠ABC=∠DBN,然后結合角平分線定義可求∠DBP的度數,即可判斷③;利用平行線的性質可得,結合可得∠APB=2∠ADB,即可判斷④.11.【答案】55°【知識點】角的運算;垂線的概念;角平分線的概念【解析】【解答】解:∵,OM平分∠AOC,∴∠COM=∠AOC=35°,∵ON⊥OM,∴∠NOM=90°,∴∠CON=∠NOM-∠COM=90°-35°=55°,故答案為:55°.【分析】先利用角平分線的定義求出∠COM=∠AOC=35°,再利用角的運算求出∠CON=∠NOM-∠COM=90°-35°=55°即可.12.【答案】①②③【知識點】同位角、內錯角與同旁內角【解析】【解答】解:①∠2與∠3是直線AB、直線BC,被直線CD所截的一對內錯角,因此①符合題意;②∠2與∠B是直線CD、直線BC,被直線AB所截的一對同位角,因此②符合題意;③∠A與∠B是直線AC、直線BC,被直線AB所截的一對同旁內角,因此③符合題意,④∠A與∠ACB是直線AB、直線BC,被直線AC所截的一對同旁內角,因此④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①②③ .【分析】同位角: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截線的同旁,且在被截兩直線的同一側的角,我們把這樣的兩個角稱為同位角.內錯角: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兩個角分別在截線的兩側,且夾在兩條被截直線之間,具有這樣位置關系的一對角叫做內錯角.同旁內角: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截線同旁,且在被截線之內的兩角,叫做同旁內角.13.【答案】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知識點】平行公理及推論【解析】【解答】解:在直線a外有一點P,經過點P可以畫無數條直線,但根據平行公理可知,過點P只有一條直線a平行,既然如果 ,那么過點P的其它直線與直線a一定不平行.故答案是: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分析】根據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解決即可.14.【答案】或120°【知識點】平行線的性質;角平分線的概念【解析】【解答】解:分兩種情況討論:①如圖1,過點,分別作,,,.,..的平分線與的平分線交于點,,.,,同理可得;②如圖2,過點,分別作,,,.,.,.的平分線與的平分線交于點,,..,同①可得.綜上所述,的度數為或.故答案為:或【分析】分兩種情況討論,當點P,Q在EF同側或異側時,先畫出圖形,再利用角平分線的定義和平行線的性質,分別求解即可.15.【答案】①③【知識點】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解析】【解答】解:如圖。第一次折疊后,得到的折痕AB與直線a之間的位置關系是垂直。將正方形紙展開,再進行第二次折疊如圖(4)所示,得到的折痕CD與第一次折痕之間的位置關系是垂直。∵,∴∵∴∵∴∵∴故答案為:①③ .【分析】根據折疊可直接得到折痕AB與直線a之間的位置關系是垂直,折痕CD與第一次折痕之間的位置關系是垂直,然后根據平行線的判定條件求解即可。16.【答案】(1)解:從第1個點到第n個點的線段數量總和為:1+2+3+4+……+(n-1)=∴ 共有條.(2)解:當平面內兩兩相交的n條直線交于一點時,此時交點個數最少為1個;為使平面內兩兩相交的直線的交點個數最多,可使其任意兩線相交都產生一個新的交點,且任意三條直線都不過同一點,于是可得交點數最多:2條直線最多1個交點;3條直線最多:1+2個交點;4條直線最多:1+2+3個交點;5條直線最多:1+2+3+4個交點;∴ n條直線最多:1+2+3+4+……+(n-1)=個交點.【知識點】線段的計數問題;直線相交的交點個數問題【解析】【分析】(1)從簡單情形入手,先找兩個點之間的線段條數,再找出三個點之間的線段條數,再找出四個點之間的線段條數,歸納發現規律,算出和即可解答;(2)當平面內兩兩相交的n條直線交于一點時,此時交點個數最少為1個;再從簡單情形入手,2條直線最多1個交點;3條直線最多:1+2個交點;4條直線最多:1+2+3個交點;歸納發現規律,算出和即可解答.17.【答案】(1)解:直線a如下圖所示,(2)解:線段AC就是所求線段,(3)∴垂線段CD就是所求直線,【知識點】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垂線段最短及其應用;尺規作圖-直線、射線、線段【解析】【分析】(1)根據兩點確定一條直線作圖即可;(2)根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作圖即可;(3)根據直線外一點到直線最短距離為垂線段據此作圖即可.18.【答案】(1)解:如圖所示:(2)解:∵直線a平行于AB,∵直線b平行于BC, 【知識點】平行線的性質;三角板(直尺)畫圖-平行線【解析】【分析】(1)根據畫平行線的方法作圖即可;(2)先根據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求出 再根據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解答即可.19.【答案】解:如圖②,過點B作BF∥AE,因為CD∥AE( 已知 ),所以( BF )∥CD(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所以∠BCD+∠CBF=( 180 )°(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因為AB⊥AE(已知 ),所以∠EAB=( 90 )°(垂直定義),因為BF∥AE,所以( ∠ABF )+∠EAB=180°,所以∠ABF=180°﹣90°=( 90 )°,所以∠ABC+∠BCD=∠ABF+∠CBF+∠BCD=( 270 )°.故答案為:已知;BF;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已知;90;∠ABF;90;270【知識點】垂線的概念;平行公理及推論;平行線的性質【解析】【分析】 如圖②,過點B作BF∥AE, 根據平行公理,平行線的性質以及垂直定義可推理的出結論,根據每一步推理的依據,可得出答案。20.【答案】(1)解:因為點O 為直線AB 上一點, ∠BOC=110°,所以 ,因為OC⊥OD,所以∠COD=90°,所以∠AOD=∠COD-∠AOC=90°-70°=20°(2)解:因為∠AOC=70°, OM 平分∠AOC,所以∠AOM=由(1)可知, ∠AOD=20°,所以∠DOM=所以∠BOP=∠DOM=55°,所以所以∠BOP=∠COP=55°,所以OP 平分∠BOC.(3)解:(2)中的結論依然成立.理由如下:因為點O為直線AB上一點,所以 ∠BOC=180°-α.因為OC⊥OD,所以∠COD=90°,所以因為 OM 平分∠AOC,所以所以∠DOM=∠AOD+∠AOM所以所以所以 所以OP 平分∠BOC.【知識點】角的運算;垂線的概念;角平分線的概念【解析】【分析】這道題主要圍繞角度的計算和角平分線的證明展開,通過已知條件中角的關系以及角平分線的性質來求解和證明(1)首先根據平角的定義,已知∠BOC的度數,求出∠AOC的度數。然后由OC⊥OD得出∠COD的度數,最后利用∠AOD=∠COD - ∠AOC求出∠AOD的度數。(2)先根據∠AOC的度數以及OM平分∠AOC求出∠AOM的度數,再結合∠AOD的度數求出∠DOM的度數,由∠BOP=∠DOM求出∠BOP的度數,最后通過∠BOC的度數求出∠COP的度數,比較∠ BOP和∠COP的度數來證明OP平分∠BOC。(3)先根據∠BOC =α求出∠AOC的度數,再根據OM平分∠AOC求出∠AOM的度數,然后結合∠AOD =∠COD∠AOC(∠COD = 90°)求出∠AOD的度數,進而求出∠DOM的度數。因為∠BOP=∠ DOM,最后通過∠COP=∠BOC - ∠BOP求出∠COP的度數,判斷結論是否成立。21.【答案】(1)(2)解:①過點作,如圖:,,,,又,,,,②,平分,,,平分,,由(1)問可知:,【知識點】平行線的性質;角平分線的概念;平行公理的推論【解析】【解答】解:(1)∵∠BED=∠B+∠D,∵, ,∴∠BED=65°.故答案為:65°.【分析】(1)根據∠BED=∠B+∠D,將數值代入即可得到答案;(2)①過點作,根據題意得到,得到,,進而得到,即可得到答案;②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得到,,根據(1)的結論即可求出的度數.22.【答案】(1)120;90(2)解:(2)①如圖2.,,,,,,;②存在。當時,,,∴;當時,,;當時,.【知識點】垂線的概念;平行線的性質;鄰補角【解析】【解答】解:(1)∵,∴,∵,∴,;∴∠1=120°,∠2=90°。故答案為,;【分析】(1)根據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再根據鄰補角的定義可求得,進而得出∠1=120°,∠2=90°;(2)①根據鄰補角的定義求出,再根據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根據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求出,然后根據周角等于計算即可得到;②結合圖形,分、、三條邊與直尺垂直討論求解.(1)解:∵,,∴,;故答案為,;(2)解:①如圖2.,,,,,,;②當時,,,∴;當時,,;當時,.23.【答案】(1)平行;理由如下:∵AB∥CD,∴∠2=∠3,∵,∴,∴,即∠5=∠6,∴m∥n(2)94;90(3)解:∠ABC=90°,理由如下:∵∠ABC=90°,∴∠2+∠3=180°-90°=90°,∵∠1=∠2,∠3=∠4,∴∠1+∠2+∠3+∠4=180°,∴∠5+∠6=180°+180°-180°=180°,∴m∥n【知識點】平行線的判定;平行線的性質【解析】【解答】解:(2)∵∠1=∠2=47°,∴∠5=180°-∠1-∠2=180°-47°-47°=86°,∵m∥n,∴∠5+∠6=180°,∴∠6=94°,∴∠3+∠4=180°-∠6=86°,∴∠3=∠4=43°,∴∠ABC=180-2-∠3=90°,故答案為:94,90.【分析】(1)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可得出∠2=∠3,再根據已知條件及三角形內角和可得∠5=∠6,再根據根據平行線的判定即可得證;(2)根據已知條件及平行線的性質可得出∠6的度數,再根據平角的定義即可求解;(3)當∠ABC=90°時,及已知條件可得出∠5與∠6=互補,再根據平行線的判斷即可得出結論.1 / 1第四章《相交線和平行線》提升卷—華東師大版數學七(上)單元測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1.如圖,直線AB,CD 相交于點O,OE⊥AB 于點O,OF 平分∠AOE,∠1=15°31',則下列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A. B.∠1=∠3C.∠AOD與∠1互為補角 D.∠1的余角等于 75°31'【答案】D【知識點】對頂角及其性質;角平分線的概念;余角;補角【解析】【解答】解:∵OE⊥AB∴∠AOE=90°∵OE⊥AB∴,A正確∠1與∠3為對頂角∴∠1=∠3,B正確∵∠AOD+∠1=∠AOB=180°∴∠AOD與∠1互為補角,C正確∵∠1=15°31'∴∠1的余角等于90°- 15°31'=74°29',D錯誤故答案為:D【分析】根據角平分線定義可判斷A選項,根據對頂角相等可判斷B選項,根據補角定義可判斷C選項,根據余角定義可判斷D選項.2.(2025七上·長春期末)下列語句中,正確的是( )A.相等的角一定為對頂角B.不是對頂角的角一定不相等C.不相等的角一定不是對頂角D.有公共頂點且和為的兩個角一定為鄰補角【答案】C【知識點】對頂角及其性質;鄰補角【解析】【解答】解:A中,由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對頂角,本選項錯誤,所以A不符合題意;B中,由不是對頂角的角也可能相等,本選項錯誤,所以B不符合題意;C中,由不相等的角一定不是對頂角,本選項正確,所以C符合題意;D中,由有公共頂點且和為的兩個角不一定是鄰補角,本選項錯誤,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C.【分析】本題考查了對頂角和鄰補角的定義,把有公共端點且兩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的兩個角互為對頂角,對頂角相等;把兩個角有一條公共邊,它們的另一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具有這種關系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據此逐項分析判斷,即可得到答案.3.(2023七上·巴中月考)已知A、B、C三點,若過其中任意兩點畫一條直線,則畫出的不同直線( )A.一定有三條 B.只能有一條C.可能有三條,也可能只有一條 D.以上結論都不對【答案】C【知識點】平面中直線位置關系【解析】【解答】解:如圖所示可以看出可以為1條直線,也可以是3條直線.故答案為:C.【分析】當A、B、C三點在同一直線時,可以知道有一條直線;當三點不在同一條直線時,由定理: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可以得出答案.4.(2021七上·德陽月考)如果同一平面內有三條直線,那么它們交點個數是( )個.A.3個 B.1或3個C.1或2或3個 D.0或1或2或3個【答案】D【知識點】相交線的相關概念【解析】【解答】解:①如圖,三條直線全都平行,此時交點個數為0個②如圖,三條直線中,有兩條直線平行,第三條直線交這兩條直線,此時交點個數為2個③如圖,三條直線兩兩相交,當組成一個三角形時,此時交點個數為3個④如圖,三條直線兩兩相交,交點個數為1個故答案為:D.【分析】本題需要通過分類討論,三條直線是否平行,是否交于一個點。5.(2023七上·南海期末)若平面內互不重合的4條直線只有3個交點,則平面被分成了( )個部分.A.7或8 B.8 C.8或9 D.10【答案】C【知識點】平面中直線位置關系;相交線的相關概念【解析】【解答】解:如圖:如下兩種情況下平面內互不重合的4條直線只有3個交點:圖①中分成9個部分,圖②中分成8個部分.故答案為:C.【分析】畫出滿足條件的圖形,即可得到答案.6.(2024七上·海曙期末)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①與是同旁內角;②與是內錯角;③與是內錯角;④與是同位角.正確的個數是( )A.1個 B.2個 C.3個 D.4個【答案】C【知識點】同位角的概念;內錯角的概念;同旁內角的概念【解析】【解答】解:①與是同旁內角,正確;②與是內錯角,正確;③與是同旁內角,錯誤;④與是同位角,正確.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定義逐一判斷即可.7.(2025七下·榕城期末) 下列圖形中, 由∠1=∠2, 能得到AB∥CD的是( )A. B.C. D.【答案】C【知識點】平行線的判定【解析】【解答】解:A:∠1和∠2不是三線八角,不能判定兩直線平行,故A不符合題意;B: 由∠1=∠2, 能判定AD∥BC,故B不符合題意;C:∠1和∠2的對頂角是直線AB和CD被MN所截得到的一組同位角,所以 由∠1=∠2, 可以得到 AB∥CD ,故C符合題意;.D:∠1和∠2不是AB,CD被第三條直線截得的角,所以不能判定AB∥CD,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根據平行線的判定定理,分別進行判定,即可得出答案。8.(2025七下·雨花期末)如圖,某條行車路線共拐了三次彎,最后行車路線與開始的路線是平行的.已知第一次轉過的角度為120°,第三次轉過的角度為135°,則第二次轉過的角度為( )A.75° B.60° C.135° D.120°【答案】A【知識點】平行線的性質【解析】【解答】解:如圖,過點C作CF∥DE,則∠DCF+∠CDE=180°,由題可知∠CDE=135°,∠ABC=120°,所以∠DCF=45°,因為行車路線與開始的路線是平行的,所以AB∥DE,又CF∥DE,所以AB∥CF,所以∠BCF=∠ABC=120°,所以∠BCD=∠BCF-∠DCF=75°,所以第二次轉過的角度為75°.故答案為:A.【分析】利用平行線的性質來求解第二次轉過的角度。9.(2025七下·福田期末) 圖1 是視覺錯覺藝術風格的作品,這種設計利用背景線條、圖案的干擾,制造出視覺認知偏差的沖突,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與迷惑性.如圖2,現將其中的一組背景線條與直線a,b抽象出來,下列說法能判斷出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平行線的判定;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解析】【解答】解: 、與是同位角,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可判斷,A正確.、與是對頂角,對頂角相等不能判定,B錯誤.、與是鄰補角,和為是必然,不能判定,C錯誤.、與無直接平行判定關系,D錯誤.故答案為:A .【分析】根據平行線的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內錯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 ),逐一分析選項中角的關系是否符合判定條件.10.(2024七下·柳州期末)如圖,已知AM∥BN,∠A=64°,點P是射線AM上一動點(與點A不重合),BC、BD分別平分∠ABP和∠PBN,分別交射線AM于點C、D,下列結論:①∠ACB=∠CBN;②∠CBD=58°;③當∠ACB=∠ABD時,∠ABC=29°;④當點P運動時,∠APB∶∠ADB=2∶1的數量關系不變.其中正確結論有( )個A.1 B.2 C.3 D.4【答案】D【知識點】角平分線的概念;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解析】【解答】解:∵,∴,故①正確;∵,,∴,∵、分別平分和,∴,,∴,故②正確;∵,∴,又,∴,∴,又,,∴,故③正確;∵,∴,,又,∴,∴,故④正確.故答案為:D.【分析】直接利用平行線的性質判斷①;先求出∠ABN的度數,然后利用角平分線的定義可得求∠CBD的度數,即可判斷②;利用平行線的性質和∠ACB=∠ABD可證∠ABC=∠DBN,然后結合角平分線定義可求∠DBP的度數,即可判斷③;利用平行線的性質可得,結合可得∠APB=2∠ADB,即可判斷④.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11.(2024七上·乾安期末)如圖,直線、相交于點O,射線平分,.若,則的度數為 .【答案】55°【知識點】角的運算;垂線的概念;角平分線的概念【解析】【解答】解:∵,OM平分∠AOC,∴∠COM=∠AOC=35°,∵ON⊥OM,∴∠NOM=90°,∴∠CON=∠NOM-∠COM=90°-35°=55°,故答案為:55°.【分析】先利用角平分線的定義求出∠COM=∠AOC=35°,再利用角的運算求出∠CON=∠NOM-∠COM=90°-35°=55°即可.12.如圖,有下列結論:①∠2與∠3是內錯角;②∠2與∠B是同位角;③∠A與∠B是同旁內角;④∠A與∠ACB不是同旁內角.其中正確的是 .(寫序號)【答案】①②③【知識點】同位角、內錯角與同旁內角【解析】【解答】解:①∠2與∠3是直線AB、直線BC,被直線CD所截的一對內錯角,因此①符合題意;②∠2與∠B是直線CD、直線BC,被直線AB所截的一對同位角,因此②符合題意;③∠A與∠B是直線AC、直線BC,被直線AB所截的一對同旁內角,因此③符合題意,④∠A與∠ACB是直線AB、直線BC,被直線AC所截的一對同旁內角,因此④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①②③ .【分析】同位角: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截線的同旁,且在被截兩直線的同一側的角,我們把這樣的兩個角稱為同位角.內錯角: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兩個角分別在截線的兩側,且夾在兩條被截直線之間,具有這樣位置關系的一對角叫做內錯角.同旁內角: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截線同旁,且在被截線之內的兩角,叫做同旁內角.13.(2020七上·德惠期末)如圖,在直線a外有一點P,經過點P可以畫無數條直線,如果 ,那么過點P的其它直線與直線a一定不平行,理由是 .【答案】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知識點】平行公理及推論【解析】【解答】解:在直線a外有一點P,經過點P可以畫無數條直線,但根據平行公理可知,過點P只有一條直線a平行,既然如果 ,那么過點P的其它直線與直線a一定不平行.故答案是: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分析】根據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解決即可.14.(2024七下·金溪期中)如圖,直線,點E,F分別在直線,上,點P為直線與間一動點,連接,,且,的平分線與的平分線交于點Q,則的度數為 .【答案】或120°【知識點】平行線的性質;角平分線的概念【解析】【解答】解:分兩種情況討論:①如圖1,過點,分別作,,,.,..的平分線與的平分線交于點,,.,,同理可得;②如圖2,過點,分別作,,,.,.,.的平分線與的平分線交于點,,..,同①可得.綜上所述,的度數為或.故答案為:或【分析】分兩種情況討論,當點P,Q在EF同側或異側時,先畫出圖形,再利用角平分線的定義和平行線的性質,分別求解即可.15.(2025七下·紹興期末) 學行線后,小明想出了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的方法,她是通過折一張半透明的紙得到的,如圖所示,由操作過程可知小明畫平行線的依據可以是 .(把所有正確的序號填上)①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②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③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④如果兩條直線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答案】①③【知識點】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解析】【解答】解:如圖。第一次折疊后,得到的折痕AB與直線a之間的位置關系是垂直。將正方形紙展開,再進行第二次折疊如圖(4)所示,得到的折痕CD與第一次折痕之間的位置關系是垂直。∵,∴∵∴∵∴∵∴故答案為:①③ .【分析】根據折疊可直接得到折痕AB與直線a之間的位置關系是垂直,折痕CD與第一次折痕之間的位置關系是垂直,然后根據平行線的判定條件求解即可。三、解答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75分16.(1)在一條直線上有n個點,以這些點為端點的線段共有多少條 (2)平面內有n 條兩兩相交直線,這n條直線最少有幾個交點 最多有幾個交點 【答案】(1)解:從第1個點到第n個點的線段數量總和為:1+2+3+4+……+(n-1)=∴ 共有條.(2)解:當平面內兩兩相交的n條直線交于一點時,此時交點個數最少為1個;為使平面內兩兩相交的直線的交點個數最多,可使其任意兩線相交都產生一個新的交點,且任意三條直線都不過同一點,于是可得交點數最多:2條直線最多1個交點;3條直線最多:1+2個交點;4條直線最多:1+2+3個交點;5條直線最多:1+2+3+4個交點;∴ n條直線最多:1+2+3+4+……+(n-1)=個交點.【知識點】線段的計數問題;直線相交的交點個數問題【解析】【分析】(1)從簡單情形入手,先找兩個點之間的線段條數,再找出三個點之間的線段條數,再找出四個點之間的線段條數,歸納發現規律,算出和即可解答;(2)當平面內兩兩相交的n條直線交于一點時,此時交點個數最少為1個;再從簡單情形入手,2條直線最多1個交點;3條直線最多:1+2個交點;4條直線最多:1+2+3個交點;歸納發現規律,算出和即可解答.17.(2024七上·松陽期末)如圖,已知點A,B表示同一條鐵路上的兩個火車站,點C表示碼頭,直線a,b分別表示鐵路和河流.按下列要求畫圖:(1)畫出直線a;(2)從火車站A到碼頭C怎樣走最近,請畫圖表示;(3)從碼頭C到鐵路怎樣走最近,請畫圖表示.【答案】(1)解:直線a如下圖所示,(2)解:線段AC就是所求線段,(3)∴垂線段CD就是所求直線,【知識點】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垂線段最短及其應用;尺規作圖-直線、射線、線段【解析】【分析】(1)根據兩點確定一條直線作圖即可;(2)根據兩點之間線段最短作圖即可;(3)根據直線外一點到直線最短距離為垂線段據此作圖即可.18.(2025七下·蓮都期末) 如圖,是內一點,點在上.過點畫一條直線平行于,過點畫一條直線平行于,直線交于.(1)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的方法,畫出圖形.(2)若,求的度數.【答案】(1)解:如圖所示:(2)解:∵直線a平行于AB,∵直線b平行于BC, 【知識點】平行線的性質;三角板(直尺)畫圖-平行線【解析】【分析】(1)根據畫平行線的方法作圖即可;(2)先根據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求出 再根據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解答即可.19.(2025七下·源城期末)高速列車為了方便乘客放置小件物品,在座椅的后方都安裝了可折疊的小桌板,將小桌板放下后,桌面與車廂的底部AE平行,從側面觀察得到如圖①所示圖形,BA⊥AE,垂足為A,CD∥AE,有同學認為在這種情況下,∠ABC與∠BCD的和是個定值,下面是小林同學計算∠ABC+∠BCD的度數的過程,請你將解答過程補充完整.解:如圖②,過點B作BF∥AE,因為CD∥AE( ),所以( )∥CD(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所以∠BCD+∠CBF=( )°( ),因為AB⊥AE( ),所以∠EAB=( )°(垂直定義),因為BF∥AE,所以( )+∠EAB=180°,所以∠ABF=180°﹣90°=( )°,所以∠ABC+∠BCD=∠ABF+∠CBF+∠BCD=( )°.【答案】解:如圖②,過點B作BF∥AE,因為CD∥AE( 已知 ),所以( BF )∥CD(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所以∠BCD+∠CBF=( 180 )°( 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因為AB⊥AE(已知 ),所以∠EAB=( 90 )°(垂直定義),因為BF∥AE,所以( ∠ABF )+∠EAB=180°,所以∠ABF=180°﹣90°=( 90 )°,所以∠ABC+∠BCD=∠ABF+∠CBF+∠BCD=( 270 )°.故答案為:已知;BF;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已知;90;∠ABF;90;270【知識點】垂線的概念;平行公理及推論;平行線的性質【解析】【分析】 如圖②,過點B作BF∥AE, 根據平行公理,平行線的性質以及垂直定義可推理的出結論,根據每一步推理的依據,可得出答案。20.如圖,已知點O 為直線AB 上一點, ,OM 平分 ,.(1)求 的度數.(2)試說明:OP 平分 .(3)若改變 的大小,其余條件不變,設 ,(2)中的結論是否依然成立 若成立,請說明理由;若不成立,請用含α的式子表示 .【答案】(1)解:因為點O 為直線AB 上一點, ∠BOC=110°,所以 ,因為OC⊥OD,所以∠COD=90°,所以∠AOD=∠COD-∠AOC=90°-70°=20°(2)解:因為∠AOC=70°, OM 平分∠AOC,所以∠AOM=由(1)可知, ∠AOD=20°,所以∠DOM=所以∠BOP=∠DOM=55°,所以所以∠BOP=∠COP=55°,所以OP 平分∠BOC.(3)解:(2)中的結論依然成立.理由如下:因為點O為直線AB上一點,所以 ∠BOC=180°-α.因為OC⊥OD,所以∠COD=90°,所以因為 OM 平分∠AOC,所以所以∠DOM=∠AOD+∠AOM所以所以所以 所以OP 平分∠BOC.【知識點】角的運算;垂線的概念;角平分線的概念【解析】【分析】這道題主要圍繞角度的計算和角平分線的證明展開,通過已知條件中角的關系以及角平分線的性質來求解和證明(1)首先根據平角的定義,已知∠BOC的度數,求出∠AOC的度數。然后由OC⊥OD得出∠COD的度數,最后利用∠AOD=∠COD - ∠AOC求出∠AOD的度數。(2)先根據∠AOC的度數以及OM平分∠AOC求出∠AOM的度數,再結合∠AOD的度數求出∠DOM的度數,由∠BOP=∠DOM求出∠BOP的度數,最后通過∠BOC的度數求出∠COP的度數,比較∠ BOP和∠COP的度數來證明OP平分∠BOC。(3)先根據∠BOC =α求出∠AOC的度數,再根據OM平分∠AOC求出∠AOM的度數,然后結合∠AOD =∠COD∠AOC(∠COD = 90°)求出∠AOD的度數,進而求出∠DOM的度數。因為∠BOP=∠ DOM,最后通過∠COP=∠BOC - ∠BOP求出∠COP的度數,判斷結論是否成立。21.(2024七下·河池期中) 課題學行線問題中的轉化思想.【閱讀理解】“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是平行線中的一個重要的“基本圖形”.與平行線有關的角都存在著這個“基本圖形”中,且都分布在“第三條直線”的兩旁.當發現題目的圖形“不完整”時要添加適當的輔助線將其補充完整.將“非基本圖形”轉化為“基本圖形”這體現了轉化思想.有這樣一道典型問題:例題:如圖(1).已知,點在直線、之間,探究與、之間的關系.解:過點作.,,,,,.【學以致用】(1)如圖(1),當,時, ;(2)①如圖(2),已知,若,,求出的度數.②如圖(3),在①的條件下,若、分別平分和,求的度數.【答案】(1)(2)解:①過點作,如圖:,,,,又,,,,②,平分,,,平分,,由(1)問可知:,【知識點】平行線的性質;角平分線的概念;平行公理的推論【解析】【解答】解:(1)∵∠BED=∠B+∠D,∵, ,∴∠BED=65°.故答案為:65°.【分析】(1)根據∠BED=∠B+∠D,將數值代入即可得到答案;(2)①過點作,根據題意得到,得到,,進而得到,即可得到答案;②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得到,,根據(1)的結論即可求出的度數.22.(2025七下·潮陽月考)如圖①,把一塊含角的直角三角尺的邊放置于長方形直尺的邊上.(1)填空:______°,______°;(2)現把三角尺繞點逆時針旋轉.①如圖②.當,且點恰好落在邊上時,求,的度數(結果用含的式子表示);②當時,是否會存在三角尺某一邊所在的直線與直尺(有四條邊)某一邊所在的直線垂直?如果存在,請直接寫出所有的值和對應的那兩條垂線;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答案】(1)120;90(2)解:(2)①如圖2.,,,,,,;②存在。當時,,,∴;當時,,;當時,.【知識點】垂線的概念;平行線的性質;鄰補角【解析】【解答】解:(1)∵,∴,∵,∴,;∴∠1=120°,∠2=90°。故答案為,;【分析】(1)根據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出,,再根據鄰補角的定義可求得,進而得出∠1=120°,∠2=90°;(2)①根據鄰補角的定義求出,再根據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根據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求出,然后根據周角等于計算即可得到;②結合圖形,分、、三條邊與直尺垂直討論求解.(1)解:∵,,∴,;故答案為,;(2)解:①如圖2.,,,,,,;②當時,,,∴;當時,,;當時,.23.(2025七下·浙江期中)實驗證明,平面鏡反射光線的規律是:射到平面鏡上的光線和被反射出的光線與平面鏡所夾的銳角相等.如圖1,一束光線射到平面鏡上,被反射后的光線為,則入射光線、反射光線與平面鏡所夾的銳角.(1)利用這個規律人們制作了潛望鏡,圖2是潛望鏡的工作原理示意圖,AB、CD是平行放置的兩面平面鏡.已知光線經過平面鏡反射時,有,請判斷入射光線和反射光錢是否平行,并說明理由.(2)顯然,改變兩面平面鏡AB、CD之間的位置關系、經過兩次反射后,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之間的位置關系會隨之改變,如圖3,一束光線射到平面鏡AB上,被AB反射到平面鏡CD上,又被CD反射.若被CD反射出的光線和光線平行,且,則 °, °.(3)試猜想:在圖3中,當兩平面鏡AB,CD的夾角的度數是多少時,可以使任何入射光線經過平面鏡AB、CD的兩次反射后,與反射光線平行?請說明理由.【答案】(1)平行;理由如下:∵AB∥CD,∴∠2=∠3,∵,∴,∴,即∠5=∠6,∴m∥n(2)94;90(3)解:∠ABC=90°,理由如下:∵∠ABC=90°,∴∠2+∠3=180°-90°=90°,∵∠1=∠2,∠3=∠4,∴∠1+∠2+∠3+∠4=180°,∴∠5+∠6=180°+180°-180°=180°,∴m∥n【知識點】平行線的判定;平行線的性質【解析】【解答】解:(2)∵∠1=∠2=47°,∴∠5=180°-∠1-∠2=180°-47°-47°=86°,∵m∥n,∴∠5+∠6=180°,∴∠6=94°,∴∠3+∠4=180°-∠6=86°,∴∠3=∠4=43°,∴∠ABC=180-2-∠3=90°,故答案為:94,90.【分析】(1)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可得出∠2=∠3,再根據已知條件及三角形內角和可得∠5=∠6,再根據根據平行線的判定即可得證;(2)根據已知條件及平行線的性質可得出∠6的度數,再根據平角的定義即可求解;(3)當∠ABC=90°時,及已知條件可得出∠5與∠6=互補,再根據平行線的判斷即可得出結論.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章《相交線和平行線》提升卷—華東師大版數學七(上)單元測(學生版).docx 第四章《相交線和平行線》提升卷—華東師大版數學七(上)單元測(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