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學案1 價值與價值觀學習目標要點晨背1.識記價值和價值觀的基本含義,價值觀的導向作用。2.理解人的價值是什么,如何評價人的價值。1.人的價值有兩個方面: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人的價值就在于為社會創造價值;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評價一個人的價值,主要看他的貢獻。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2.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表現為: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探究一 人的價值1.哲學意義上的價值(1)內涵:是指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積極功能和屬性。(2)特征:涵蓋了各個不同領域事物的價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2.人的價值(1)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他人和自己的需要。(2)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①人生活在社會中,用自己的勞動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來回報社會、滿足他人的需要,即為個人的社會價值。②人通過自己的勞動,滿足了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承認,從而實現了對自我的滿足。(3)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價主要是看他的貢獻。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是看他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什么。提醒:實現人生價值并不否認個人利益,人生價值兩個方面內容的要求:既要強調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也不能否認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人生價值的實現,必須從這兩個方面的關系中體現出來,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是片面的。探究升華朱光亞,縱覽全局,心系祖國,中國核事業的領航人,保衛的是國家,捍衛的是尊嚴,顯示的是中華民族的錚錚傲骨!他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獻給了祖國。40多年來,他為中國特色核武器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卻是新中國血脈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壯力量。他多次榮獲國家大獎和有關獎勵,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這是我國科技界的至高榮譽。朱光亞的人生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答案 (1)朱光亞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獻給了祖國,為中國特色核武器事業付出了心血與勞動,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滿足了社會、他人的需要,實現了社會價值。(2)同時朱光亞也得到社會對自己價值的承認,從而實現了對自我的滿足,他多次榮獲國家大獎和有關獎勵,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都體現了自我價值的實現。名師點撥準確把握人生價值人生價值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人的存在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作為社會的人,可以以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和他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作為個體的人,又要從社會和他人那里得到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東西。人的存在的雙重性決定了人的價值的兩個方面: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社會價值的實現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前提和基礎,實現自我價值是社會價值的目標和歸屬。典例1被稱為“中國首善”的陳光標多年來積極投身社會慈善事業,他在其公司網站上稱將捐出全部50多億元人民幣的財產。陳光標的做法給我們的啟示是( )A.人的價值主要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B.物質貢獻是衡量人的價值大小的重要標準C.人的價值是自我精神的滿足D.評價人的價值主要看社會的承認答案 A解析 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主要看他對社會的貢獻,故B、D錯誤;人生價值是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的統一,人的價值主要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C項表述錯誤。A項符合題意。探究二 價值觀的導向作用1.價值觀的含義:指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提醒:價值觀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幸福觀、義利觀、生死觀、家庭觀、戀愛觀等等都屬于價值觀的重要部分。2.價值觀與社會存在: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3.價值觀的導向作用(1)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2)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探究升華目前我國正處在獨生子女進入高中、大學的高峰期,尤其是家庭經濟條件較好的個別獨生子女從小受到各方面的“特殊待遇”,在生活上從未遇到任何困難,在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形成過程中突出以“我”為中心,經不起困難和挫折的考驗。有位老人節衣縮食13年,用省下來的數萬元資助了40多名貧困學生,其中包括10名大學生。令人困惑的是,有的受助學生認為接受老人的錢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不僅人不露面,甚至連一封感謝或問候的信都不寫。如果讓你和材料中的獨生子女、受助學生談話,請從價值觀的角度列出你的談話要點。答案 (1)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2)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對社會存在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錯誤的、非科學的價值觀對社會存在具有阻礙作用。(3)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4)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一個人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指導下進行的。價值觀不同,人們努力的方向、做事的態度、思維方式和行動結果也就不同。因此,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名師點撥全面把握價值觀的本質與導向作用(1)價值觀的本質: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會存在的基礎上產生,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2)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從領域來看,表現在對認識和改造世界、人生等方面的導向作用;從性質來看,正確的價值觀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錯誤的價值觀具有消極的導向作用。典例2(2013·廣東高考)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習近平指出:“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切實解決好‘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的根本政治問題,努力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材料二 某市政府法制辦為制定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先通過各種渠道,向社會征集意見和建議,后召開座談會,請市民代表對條例的草案發表意見和看法。材料三 某市區黨組織著力實施民生工程,創建街道社區黨建的立體運行體系,通過“分類設崗定責”“民情日記”等形式,幫助3000余名下崗人員實現了再就業,解決了1700余件社情民意問題。上述材料共同體現了價值觀的什么作用?答案 共同體現了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有重要導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導。解析 該問題比較容易,考查識記能力,只要熟悉教材,不難答出,不過對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兩方面表現最好能展開。新聞播報2013年11月20日,中宣部、總政治部、共青團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聯合舉行海軍某潛艇基地官兵群體先進事跡報告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在報告會前會見報告團成員,代表習主席和軍委其他領導,向報告團全體同志、向海軍某潛艇基地官兵,表示誠摯問候和崇高敬意。許其亮指出,海軍某潛艇基地官兵群體先進典型,是強軍興軍偉大征程中涌現出的時代標桿。42年來,基地官兵牢記神圣使命、特殊要求,信念忠誠,聽黨指揮,勇闖深海大洋,為核潛艇事業甘愿犧牲奉獻,展現了革命軍人的膽識、血性和豪情,鑄就了共和國堅強的水下核盾,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強軍目標的時代內涵。深度思考結合上述材料,簡要說明海軍某潛艇基地官兵群體是如何實現人生價值的。答案 (1)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社會、他人和自己的需要。(2)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價主要是看他的貢獻。人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材料中的海軍某潛艇基地官兵群體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當代中國軍人的先進和優秀,用他們的青春和真情,用他們的膽識、血性和豪情,鑄就了共和國堅強的水下核盾,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強軍目標的時代內涵,實現了人生價值。1.糧食、水果等食物具有滿足人們營養需要的屬性;衣物、房屋等具有滿足人們穿、住需要的屬性;書籍、藝術等具有滿足人們精神需要的屬性。可見( )①事物間的價值存在差異 ②不同事物間的價值沒有共同性 ③價值是一事物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和功能 ④所有的事物都具有價值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③④答案 C解析 事物不同,其價值會存在差異,故①正確;②錯誤;價值是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和功能,也就是說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具有價值,故③正確,④錯誤。2.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該看他取得什么。”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人的價值主要通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體現出來B.人的價值只表現在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上C.個人不應當向社會索取D.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答案 A解析 本題考查識記能力,A符合題意;B、C說法錯誤,D與題意無關,舍去。3.許多美國富人都把卡耐基的那句話“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奉為佳話,社會也給了捐贈的富豪們應有的評價:“慈善是富人發自內心深處的愛,是富人灑向社會的陽光。”這啟示我們( )A.人生的價值在于自己依靠社會創造的財富來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B.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價主要是看他的貢獻C.擁有金錢越多,價值越大D.富人都是慈善的答案 B解析 卡耐基的言論強調了對社會的貢獻,故選B。其他三項表述錯誤。4.人們進行什么樣的人生選擇,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實際上都是在一定的價值觀指導下進行的。這說明( )A.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的活動有導向作用B.價值觀對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有導向作用C.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D.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答案 C解析 本題強調價值觀是人生的向導,C符合題意;A、B強調對認識、改造世界的導向作用,與D項一樣都與題意無關,舍去。5.中國式過馬路是網友對部分中國人集體闖紅燈現象的一種調侃,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出現這種現象是大家受法不責眾的“從眾”心理影響,從而不顧及交通安全。“中國式過馬路”,其實已經成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種“痼疾”,這一現象折射出的不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無奈,更是國人規則意識的淡薄。從社會意識的角度,“中國式過馬路”給我們的啟示是( )A.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要遵守交通規則B.社會意識推動社會存在的進步,要樹立規則意識C.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不必刻意追求統一D.意識具有自覺選擇性,可以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答案 A解析 “中國式過馬路”折射出國人規則意識的淡薄,啟示我們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A項符合題意要求。B項說法錯誤,正確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推動作用;C項中不必刻意追求統一說法不符合題干主旨;D項不符合題目要求。故選A。基礎自測知識點一 人的價值2013年8月28日,第44屆南丁格爾獎獲得者、解放軍第413醫院麻醉科護士長王海文先進事跡表彰大會在定海舉行。東海艦隊后勤部黨委號召全體官兵向王海文學習,把榜樣的力量轉化為前行的動力,推進部隊建設全面發展。據此回答1~2題。1.上述材料告訴我們,人生的價值在于( )A.對社會的責任和奉獻B.向社會索取,得到回報C.滿足自我的需要和發展D.享受社會和他人創造的價值答案 A解析 本題屬于基礎題,考查教材知識。2.對王海文的表彰體現了( )A.人的價值在于社會對個人的承認和滿足B.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主要看他在精神方面對社會所作的貢獻C.人生價值的實現取決于個人才能D.社會對個人的承認和滿足是人生價值的重要體現答案 D解析 對王海文的表彰體現了國家對他的價值的承認和尊重,故選D。知識點二 價值觀的導向作用3.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對人的影響越來越明顯,隨之而來,“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應運而生。這說明( )A.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B.社會意識決定社會存在C.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D.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答案 C解析 題干中新概念的產生源于現實生活的變化,故C符合題意。A、D本身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項表述錯誤,應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4.20年前,神農架的少女赤手空拳打死金錢豹,傳為美談;現在,神農架地區的人們主動搬遷,把家園讓給野生動物,也被傳為美談。這表明( )A.價值觀沒有客觀標準,只要人們覺得對自己有好處的事物就有價值B.價值觀對社會和個人有積極的導向作用C.人們的價值觀不同,對事物的評價和態度也就不同D.原來的價值觀是錯誤的,現在的價值觀是正確的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價值觀導向作用的理解。A項不正確,不能說價值觀沒有客觀標準,也不能說只要覺得對自己有好處的事物就有價值,因為有時自己認為是對自己有益的東西實際上是對我們有害的。B項也不正確,只有正確的價值觀才對人有積極的導向作用。D項片面地看問題,沒有堅持歷史的觀點。綜合提升5.西紅柿生長在野外,沒有與人發生關系時,并不具有價值,后來人們逐漸發現了它能觀賞和食用,它才具有價值。這說明( )①價值是主體需要與事物屬性之間的特定關系 ②只要客觀事物的屬性存在,就有其價值 ③主體需要與客觀事物的屬性是構成價值的兩個不可缺少的方面 ④價值是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C解析 ②說法錯誤,舍去;應選①③④,即C。6.個人對社會的價值首先取決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動對增進人類利益有多大作用。這一論斷表明( )A.人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B.對社會的貢獻越多,人生價值就越小C.人生價值沒有質的差別,但有量的差別D.社會價值是由個人努力決定的答案 A解析 B、C、D三項本身不正確。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就是看他為社會、為人民貢獻了什么;人生價值既有質的區別,又有量的區別。人生價值是由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決定的。故選A。7.擇業觀是職業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的擇業行為有重要影響。有些人在擇業時只是一味的追求“我想干什么”,而不考慮“我能干什么”,以至于在求職時四處碰壁。這說明( )①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 ②價值觀不同,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評價就不同 ③想問題辦事情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④有了正確的擇業觀就能實現就業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③答案 C解析 ④的表述太絕對;②本身正確,但不符合題意。①③符合題意,故選C。8.材料一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相信道德之流將會繼續涓涓流淌,以每個人心中善良的土壤為源頭,穿流于貿大的每一處,蔓延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穿越過歷史,化作一條奔騰不息的道德長河。材料二 2013年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12周年。近年來,全國各地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大力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全國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道德實踐活動,涌現出一大批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體現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的先進典型,有力推動了公民道德素質的提升和社會道德風尚的形成。結合材料,從唯物史觀的角度,分析黨和國家重視公民道德建設的原因。答案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道德模范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道德意識,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進的社會意識。學習道德模范的高尚情操和優良品質,對于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2)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重視公民道德建設有利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利于指導人們更好地認識和改造世界,在人生道路上作出正確的選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