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二課實現人生的價值第二框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一、教學要求【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⑴識記:價值判斷的基本含義、如何正確地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⑵理解: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進行選擇⑶運用:剖析生活實例,說明不同的人會形成不同的價值判斷和選擇2.能力目標:幫助學生運用唯物史觀,初步具有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能力3.情感目標:人的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一切條件都是由社會提供的,人一生下來,就具有社會性,就離不開社會,離不開他人,拋開社會和他人的純粹的個人奮斗是不可能的。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因此,把自己放在社會中,放在集體中,放在和他人交往的社會環境中,正確處理好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是我們成功的起點。【教學重點】1.如何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教學難點】1.如何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二、前課準備1.利用10分鐘左右的閱讀書本p99—102,完成【生本對話A】、【生本對話B】。2.選取【生生對話A】中的某一個對話內容提前作出思考,并嘗試寫出提綱。三、教學過程(一)生本對話【生本對話A】【生本對話B】一、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1、價值判斷的含義:人們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________以及滿足的________作出判斷。人們的價值選擇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礎上作出的。2、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__________,遵循社會發展的__________,走歷史的必由之路。3、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變化而不同,這就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_________________特征。(2)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的意義。①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_________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___________的傾向;②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_______________,從而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二、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1、影響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因素(1)人們的_______________不同,__________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2)人們認識事物的__________不同,對其價值的評價也會不同。(3)人們站在不同的__________上,就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就會做出不同的____________和價值選擇。2、我們要自覺站在__________________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牢樹立為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_________________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3、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是由各方面的__________利益構成的,我們的各項工作應當正確反映并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須首先考慮并滿足_______________的利益要求。判斷(1):人們的價值判斷是在價值選擇的基礎上作出的。(X)判斷(2):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的特征。()判斷(3):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因人而異,因此沒有客觀標準。(X)判斷(4):國家、集體、個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X)(二)生生對話【生生對話A】【方法說明】對話一: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益完善和發展,人才市場的建立和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我國“雙向選擇”的市場用人機制也日益規范。再加上近幾年高校擴招,畢業生數量猛增,大學畢業生開始出現就業難。許多畢業生適應社會的發展,開始轉變陳舊的就業觀。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轉變了擇業盲目攀比的觀念,拋棄了“起點高、薪水高、職位高”“名聲好一點、牌子響一點、效益高一點、工作輕一點、離家近一點、管理松一點”的“三高六點”的擇業標準,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和社會的需要,選擇最能適應自己的職業。思考:1、結合我國就業形勢,促使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的原因是什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就業形勢的變化等2、從這一原因可以得出什么哲學道理?各種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社會存在在不同人的頭腦中反映的產物,是在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3、事實啟示我們應怎樣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對話二:閱讀思考近年來,受利益的驅動,小煤窯非法開采,禁而不止,以致礦難頻發,已經成為國民關注的焦點。為此,國務院明確提出對非法辦礦的小煤窯要堅決予以取締,然而對于關閉非法小煤窯,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看法。小煤窯主說:“我們按時繳稅,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到頭來卻被關閉!”礦工說:“我們除了挖煤之外只能靠種莊稼,而一擔谷只賣幾十元,遠遠沒有開采煤礦來錢容易。”一個鄉鎮領導說:“我們縣里沒有大的企業,全年財政收入的30%以上都來自小煤窯,如果取締小煤窯,很多鄉鎮就發不出工資。”遇難礦工家屬說:“非法小煤窯沒有安全保障,不該為了幾個錢送了親人的命,國家關閉,我們理解、擁護。”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認為:“人命關天,全國各地凡是證件不全的、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煤窯一律關閉。”思考:1、材料中不同行為主體各自的價值選擇是什么?小煤窯主:以為國家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為借口,漠視礦工生命,攫取自己最大利益;礦工:不顧自身安危,渴望賺錢,改善全家生活待遇;鄉鎮領導:借口發展地方經濟,漠視礦工生命;礦工家屬:關心親人,堅持安全第一,珍愛生命;國家: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2、為什么對待同一問題人們會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由于自身所處的社會和生活環境不同,工作和生活經歷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價值判斷和選擇。3、由此可以看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有什么特點 價值判斷和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征。【生生對話B】對話一:知識總結對話二:課堂反饋1.20012年清明節掃墓比往年更火爆,從某種角度體現了傳統“忠孝”思想。“忠孝”是儒家傳統的核心要義之一。在封建的等級社會,“忠孝”往往意味著效忠皇上或兒子無條件服從父親。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孝”也不是“愚孝”,而是地位平等下的法律和道德義務。“忠孝”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含義表明(C)A.經濟利益影響人們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B.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因人而異C.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D.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評價沒有統一的標準2.2013年經濟工作必須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生活與哲學角度看是因為(A)①科學理論對實踐有巨大的推動作用②先進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推動作用 ③正確的價值能引導人們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 ④科學發展觀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 A、①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3.同學們給下圖所示的公益廣告草擬了幾個主題,其中最貼切的是(D)A.促進系統優化,實現污水凈化B.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客觀規律C.事物都在變化、發展,要有創新思維D.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做到科學發展4.下列新聞標題中屬于價值判斷的是(A)①美國加速印鈔給全球經濟帶來風險②溫家寶總理在遼寧調研考察③國務院辦公廳公布汽車、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④中紀委監察部處理三鹿幼兒奶粉事件的主要負責人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運用封建迷信騙人錢財者只考慮個人利益,不考慮社會、集體利益。這些行為與許多人的無私奉獻行為形成鮮明對比。可見,一個人在作出價值選擇的時候(D)A.都會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B.會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C.不應考慮個人的利益D.會站在自己認定的利益立場上6.2011年3月18日,商務部發出通報指出,可口可樂公司收購匯源公司案將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商務部依法作出禁止此項收購的決定。這說明( B )A.法律是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基礎B.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C.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往往因人而異D.立場不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也就不同7.既然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會因人而異,那么人們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就無所謂對錯。上述觀點(B)A.正確,因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屬于主觀范疇B.錯誤,因為衡量人們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正確與否是有客觀標準的C.正確,因為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D.錯誤,因為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也就不同8.國家主席胡錦濤日前就向因公殉職的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譚東同志學習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全國政法干警學習譚東同志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2009年1月5日,譚東因重感冒和長期勞累突發病毒性心肌炎,不幸犧牲在工作崗位上,年僅45歲。譚東的事跡說明(B)①人的價值在于自己的付出是否能得到社會的肯定②人生的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③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④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最高價值標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總是由各方面的具體利益構成的。我們的工作最重要的是(C)A.正確反映并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B.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C.考慮并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D.盡可能滿足所有人的具體利益10.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就必須(A)A.同各種事物打交道B.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C.使選擇目標、選擇對象取決于人的需要D.全面認識社會實踐的對象對話三:學習反思(收獲與困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