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學習目標】 1.能用坐標表示平面向量的數量積,會表示兩個平面向量的夾角. 2.能用坐標表示平面向量垂直的條件,會處理有關長度、角度和垂直等問題.◆ 知識點一 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1.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若a=(x1,y1),b=(x2,y2),則a·b= ,即兩個向量的數量積等于它們對應坐標的乘積的和. 2.向量垂直的坐標表示:設兩個非零向量a=(x1,y1),b=(x2,y2).若a⊥b,則x1x2+y1y2=0;若x1x2+y1y2=0,則a⊥b.◆ 知識點二 用坐標表示模、距離、夾角1.向量的模公式:若a=(x,y),則|a|= . 2.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若A(x1,y1),B(x2,y2),則||= . 3.向量的夾角公式:設兩個非零向量a=(x1,y1),b=(x2,y2),它們的夾角為θ,則cos θ== . 【診斷分析】 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若A(1,0),B(0,-1),則||=. ( )(2)已知向量a=(4,-1),b=(x,3),若|a|=|b|,則x=2. ( )(3)若兩個非零向量的夾角θ滿足cos θ<0,則兩向量的夾角θ一定是鈍角. ( )◆ 探究點一 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運算 例1 (1)設a=(1,-2),b=(-3,4),c=(3,2),則(a+2b)·c= ( )A.12 B.0 C.-3 D.-11(2)已知△ABC是腰長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D是斜邊AB的中點,點P在線段CD上,且=3,則·= ( )A.- B.- C.- D.2變式1 已知a與b同向,b=(1,2),a·b=10.(1)求a的坐標;(2)若c=(2,-1),求a(b·c)及(a·b)c的坐標.變式2 在正方形ABCD中,AB=2,P為BC的中點,Q為DC的中點,則·= ;若M為CD上的動點(包括端點),則·的最大值為 . [素養小結]有關向量數量積的坐標運算問題,靈活應用基本公式是前提.設向量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直接設坐標,二是利用共線或垂直的關系設向量.通過變式1第(2)問還可驗證一般情況下(a·b)c≠a(b·c),即向量運算結合律一般不成立.◆ 探究點二 兩平面向量的夾角、向量模的坐標表示例2 已知向量a,b滿足2a-b=(5,-8),a-2b=(7,-10),求:(1)|a-b|;(2)向量a+b與a-b的夾角的余弦值.變式 (1)[2024·江陰四校高一期中] 已知a=(-2,1),b=(-2,-3),則b在a上的投影向量是 ( )A. B.C. D.(2)已知a=(,1),b=(m,2),a·b=4,求|b|的值及a與b的夾角θ的余弦值.[素養小結]利用向量的數量積求兩向量夾角的一般步驟為:(1)利用向量的坐標求出這兩個向量的數量積;(2)利用|a|=求兩向量的模;(3)代入夾角公式求cos θ,并根據θ的范圍確定θ的值.拓展 已知點A(2,0),B(0,2),C(cos α,sin α)(其中0<α<π),O為坐標原點.若|+|=,求:(1)與的夾角;(2)點B到直線OC的距離.◆ 探究點三 向量垂直的坐標形式的應用例3 已知向量a=(4,-1),b=(-5,2),且(a+b)⊥(ma+b),則m= ( )A.1 B.-1C. D.-變式 已知a=(1,2),b=(-3,2),若ka+b與a-3b垂直,則k的值為 . [素養小結]利用坐標表示是把向量垂直的條件代數化,使判定方法更加簡捷、運算更加直接,體現了向量問題代數化的思想.第2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一、選擇題1.已知向量a=(3,-2),b=(-2,1),則a·b的值為 ( ) A.-4 B.7C.-6 D.-82.已知a=(3,-1),b=(1,-2),則a與b的夾角為 ( )A. B.C. D.3.已知向量a=(-1,2),b=(2,m),若a⊥b,則實數m= ( )A.-1 B.1C.- D.4.若向量a=(-1,2),b=(2,3),則a在b上的投影向量為 ( )A.(8,12) B.C. D.5.已知A(2,1),B(3,2),C(0,2),則△ABC是 ( )A.等腰直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C.鈍角三角形 D.等邊三角形6.已知向量a=(-2,m),b=(1,-2),c=(m+1,5),m∈R,若a⊥b,則a與b+c的夾角為 ( )A. B.C. D.7.已知a=(1,-1),b=(λ,1),a與b的夾角為鈍角,則實數λ的取值范圍是 ( )A.λ>1B.λ<1C.λ<-1D.λ<-1或-1<λ<18.[2024·鹽城六校高一期中] 如圖,設Ox,Oy是平面內相交成60°角的兩條數軸,e1,e2分別是與x軸,y軸正方向同向的單位向量,若向量=xe1+ye2,則把有序數對(x,y)叫作向量在坐標系xOy中的坐標.在該坐標系中,若=(1,2),=(3,4),則||= ( )A.5- B.2C.2 D.49.(多選題)[2024·遼寧錦州高一期中] 在△ABC中,A=90°,AB=6,AC=8,點D為邊AB上靠近A的三等分點,E為CD的中點,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B.與的夾角的余弦值為C.·=-30D.△AED的面積為8二、填空題10.設向量a=(m,2),b=(2,1),若|a+b|2=|a|2+|b|2,則實數m= . 11.已知A(-2,1),B(2,-2),C(3,3),則在上的投影向量的坐標為 . 12.[2024·南通高一期中] 在矩形ABCD中,已知AB=4,AD=2,點P在CD邊上,且滿足·=6,則·= . 三、解答題13.已知向量a,b滿足|a|=,b=(1,-3),且(2a+b)⊥b.(1)求向量a的坐標;(2)求向量a與b的夾角.14.在△ABC中,A(1,2),B(2,3),C(-2,5),求證:△ABC是直角三角形.15.(多選題)在△ABC中,=(2,3),=(1,k),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則實數k的值可以是 ( )A.-1 B.C. D.16.在梯形ABCD中,AB∥CD,∠DAB=90°,AB=2,CD=AD=1,若點M在線段BD上,求·的最小值.(共36張PPT)9.3 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標表示9.3.2 向量坐標表示與運算第2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探究點一 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運算探究點二 兩平面向量的夾角、向量模的坐標表示探究點三 向量垂直的坐標形式的應用【學習目標】1.能用坐標表示平面向量的數量積,會表示兩個平面向量的夾角.2.能用坐標表示平面向量垂直的條件,會處理有關長度、角度和垂直等問題.知識點一 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1.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若,,則____________,即兩個向量的數量積等于它們對應坐標的乘積的和.2.向量垂直的坐標表示:設兩個非零向量, .若,則;若,則 .知識點二 用坐標表示模、距離、夾角1.向量的模公式:若,則 __________.2.兩點間的距離公式:若,,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量的夾角公式:設兩個非零向量, ,它們的夾角為 ,則 _ ____________.【診斷分析】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若,,則 .( )√(2)已知向量,,若,則 .( )×[解析] 由,得,解得 .(3)若兩個非零向量的夾角 滿足,則兩向量的夾角 一定是鈍角.( )×探究點一 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運算例1(1) 設,,,則( )A.12 B.0 C. D.[解析] ,, ,又, .√(2)已知是腰長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是斜邊 的中點,點在線段上,且,則 ( )A. B. C. D.2[解析] 如圖,以C為坐標原點,, 所在直線分別為軸、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則 , ,.因為,所以 ,所以,所以, ,所以 .故選C.√變式1 已知與同向,, .(1)求 的坐標;解:設,則,, .(2)若,求及 的坐標.解:, ,, .變式2 在正方形中,,為的中點,為 的中點,則___;若為上的動點(包括端點),則 的最大值為___.13[解析] 如圖,以為坐標原點,, 所在直線分別為軸、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則 , ,,所以 ,,所以 .設,則 ,所以,因為 ,所以,所以 的最大值為3.[素養小結]有關向量數量積的坐標運算問題,靈活應用基本公式是前提.設向量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直接設坐標,二是利用共線或垂直的關系設向量.通過變式1第(2)問還可驗證一般情況下 ,即向量運算結合律一般不成立.探究點二 兩平面向量的夾角、向量模的坐標表示例2 已知向量,滿足, ,求:(1) ;解:由已知得.所以,故 .(2)向量與 的夾角的余弦值.解:由已知得,則 ,設與的夾角為 ,則 .變式(1) [2024·江陰四校高一期中]已知, ,則在 上的投影向量是( )A. B.C. D.[解析] 因為,,所以 , .設與的夾角為 ,所以在 上的投影向量是 .故選B.√(2)已知,,,求的值及與的夾角 的余弦值.解:因為,所以 ,所以,所以 .[素養小結]利用向量的數量積求兩向量夾角的一般步驟為:(1)利用向量的坐標求出這兩個向量的數量積;(2)利用 求兩向量的模;(3)代入夾角公式求 ,并根據 的范圍確定 的值.拓展 已知點,,(其中), 為坐標原點.若 ,求:(1)與 的夾角;解:, ,,即, .又,, .又,,,故與 的夾角為 .(2)點到直線 的距離.解:點到直線的距離 .探究點三 向量垂直的坐標形式的應用例3 已知向量,,且 ,則( )A.1 B. C. D.[解析] 依題意得 ,.由于,所以 ,即,解得 .故選C.√變式 已知,,若與垂直,則 的值為____.[解析] ,.又與 垂直,所以,即 ,解得 .[素養小結]利用坐標表示是把向量垂直的條件代數化,使判定方法更加簡捷、運算更加直接,體現了向量問題代數化的思想.1.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主要解決的問題向量的坐標表示和向量的坐標運算實現了向量運算的完全代數化,并將數與形緊密結合起來.主要應用有:(1)求兩點間的距離(求向量的模);(2)求兩向量的夾角;(3)證明兩向量垂直.2.向量模的坐標運算的實質向量的模即為向量的長度,其大小應為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間的距離,如,則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一定存在 ,使,則,即表示點 到原點的距離.同樣,若,,則 ,即為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任意兩點間的距離公式,由此可見,向量模的運算的實質是求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間的距離.3.利用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解決問題的幾個注意事項(1)向量垂直的坐標表示 與向量共線的坐標表示易記錯、易混淆,要通過前后聯系,類比記憶.(2)兩向量夾角的取值范圍容易忽略,要聯系平面幾何中兩直線的夾角、立體幾何中兩異面直線所成的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取值范圍去對比記憶.由于向量夾角的取值范圍是,故利用來判斷角 時,要注意有兩種情況,一是 是鈍角,二是,也有兩種情況,一是 是銳角,二是 .(3)兩向量的數量積和數的乘法容易混淆,如非零向量,, 一般不滿足 .1.與數量積有關的坐標運算進行向量數量積的運算,前提是牢記有關的運算法則和運算性質.解題時通常有兩種途徑:一是先將各向量用坐標表示,直接進行數量積的運算;二是先利用數量積的運算律將原式展開,再依據已知計算.(1)求 ;解:由題意得, ,,.例1 [2024·浙江金華高一期中] 已知平面向量,向量 滿足,且與的夾角為 .(2)若與垂直,求 的值.解:由與垂直,得 ,,即 ,.2.用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解決求范圍問題當平面向量求范圍問題涉及的幾何圖形中有垂直、動點條件時,一般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利用坐標運算,將幾何問題代數化,結合基本不等式、二次函數等知識解決,減少運算.例2 如圖,圓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 的外接圓,是劣弧上一點,則 的取值范圍是( )A. B.C. D.√[解析] 方法一:如圖,以A為坐標原點,, 所在直線分別為, 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則,.設,則 ,因為,所以.由題意知,圓 的半徑,因為點在劣弧 上,所以,所以 的取值范圍是 .方法二:如圖,連接,.易知 ,設 ,,則 .由已知得,, ,所以,所以 .因為,所以 ,所以 ,所以,故 的取值范圍是 .故選C.第2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課前預習】知識點一1.x1x2+y1y2知識點二1. 2.3.診斷分析(1)√ (2)× (3)× [解析] (2)由|a|=|b|,得=,解得x=±2.【課中探究】探究點一例1 (1)C (2)C [解析] (1)∵a=(1,-2),b=(-3,4),∴a+2b=(-5,6),又c=(3,2),∴(a+2b)·c=(-5)×3+6×2=-3.(2)如圖,以C為坐標原點,CB,CA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則A(0,2),B(2,0),D(1,1).因為=3,所以=,所以P,所以=,=,所以·=-×+×=-.故選C.變式1 解:(1)設a=λb=(λ,2λ)(λ>0),則a·b=λ+4λ=10,∴λ=2,∴a=(2,4).(2)∵b·c=1×2+2×(-1)=0,a·b=10,∴a(b·c)=0=(0,0),(a·b)c=10(2,-1)=(20,-10).變式2 1 3 [解析] 如圖,以A為坐標原點,AD,AB所在直線分別為x軸、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則P(1,2),Q(2,1),C(2,2),所以=(2,1)-(1,2)=(1,-1),=(2,2)-(1,2)=(1,0),所以·=1×1+(-1)×0=1.設M(2,t)(t∈[0,2]),則=(2,t)-(1,2)=(1,t-2),所以·=1×1+(-1)×(t-2)=3-t,因為t∈[0,2],所以3-t∈[1,3],所以·的最大值為3.探究點二例2 解:(1)由已知得3(a-b)=(2a-b)+(a-2b)=(5+7,-8-10)=(12,-18).所以a-b=(4,-6),故|a-b|==2.(2)由已知得a+b=(2a-b)-(a-2b)=(5-7,-8+10)=(-2,2),則|a+b|==2,設a+b與a-b的夾角為θ,則cos θ===-.變式 (1)B [解析] 因為a=(-2,1),b=(-2,-3),所以a·b=4-3=1,|a|==.設a與b的夾角為θ,所以b在a上的投影向量是|b|cos θ·=a=(-2,1)=.故選B.(2)解:因為a·b=(,1)·(m,2)=m+2=4,所以m=2,所以|b|==4,所以cos θ===.拓展 解:(1)∵+=(2+cos α,sin α),|+|=,∴(2+cos α)2+sin2α=7,即4+4cos α+cos2α+sin2α=7,∴cos α=.又α∈(0,π),∴sin α=,∴=.又=(0,2),∴cos∠BOC==,∴∠BOC=,故與的夾角為.(2)點B到直線OC的距離d=||sin∠BOC=2×=1.探究點三例3 C [解析] 依題意得a+b=(-1,1),ma+b=(4m,-m)+(-5,2)=(4m-5,2-m).由于(a+b)⊥(ma+b),所以(-1,1)·(4m-5,2-m)=0,即5-4m+2-m=7-5m=0,解得m=.故選C.變式 19 [解析] ka+b=k(1,2)+(-3,2)=(k-3,2k+2),a-3b=(1,2)-3(-3,2)=(10,-4).又ka+b與a-3b垂直,所以(ka+b)·(a-3b)=0,即(k-3)·10+(2k+2)·(-4)=0,解得k=19.第2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1.D [解析] ∵a=(3,-2),b=(-2,1),∴a·b=-6-2=-8.故選D.2.B [解析] 設a與b的夾角為θ,由題意得|a|=,|b|=,a·b=3+2=5,∴cos θ===.又∵θ∈[0,π],∴a與b的夾角為.3.B [解析] 因為a⊥b,所以-1×2+2m=0,解得m=1.故選B.4.C [解析] 因為a=(-1,2),b=(2,3),所以a·b=-1×2+2×3=4,|b|==,所以a在b上的投影向量為×=×=.故選C.5.C [解析] 根據已知得=(1,1),=(-2,1),=(-3,0),因為·=-2+1=-1<0,所以∠BAC是一個鈍角,故△ABC為鈍角三角形.故選C.6.D [解析] 因為a⊥b,a=(-2,m),b=(1,-2),所以-2×1+(-2)×m=0,解得m=-1,所以a=(-2,-1),c=(0,5),所以 b+c=(1,3),設a與b+c的夾角為θ,則cos θ====-,因為θ∈[0,π],所以θ=,故選D.7.D [解析] 由題意得a·b=λ-1<0,解得λ<1.∵a與b的夾角不能為180°,∴(λ,1)≠t(-1,1)(t∈R),∴λ≠-1,綜上,λ的取值范圍是λ<-1或-1<λ<1.8.C [解析] 依題意得,|e1|=|e2|=1,e1·e2=cos 60°=.=e1+2e2,=3e1+4e2,則=-=(3e1+4e2)-(e1+2e2)=2e1+2e2,則||2=(2e1+2e2)2=4+8e1·e2+4=4+8×+4=12,故||=2.故選C.9.AC [解析] 對于A,∵E為CD的中點,∴=(+)==+,A正確;對于B,以A為坐標原點,,的方向分別為x,y軸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則A(0,0),B(6,0),C(0,8),D(2,0),E(1,4),∴=(1,4),=(1,-4),∴cos<,>===-,即與的夾角的余弦值為-,B錯誤;對于C,∵=(1,4),=(2,-8),∴·=1×2+4×(-8)=-30,C正確;對于D,S△AED=×2×4=4,D錯誤.故選AC.10.-1 [解析] 方法一:由a=(m,2),b=(2,1),得a+b=(m+2,3),由|a+b|2=|a|2+|b|2,得(m+2)2+9=m2+22+5,解得m=-1.方法二:由|a+b|2=|a|2+|b|2結合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可知向量a⊥b,又a=(m,2),b=(2,1),所以a·b=2m+2=0,解得m=-1.11. [解析] 由題意得=(5,2),=(4,-3),則·=(5,2)·(4,-3)=14,||==5,故在上的投影向量為·=·=.12. [解析] 以A為原點,AB,AD所在直線分別為x,y軸,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則A(0,0),B(4,0),C(4,2),D(0,2),設P(x,2),0≤x≤4,則=(x,2),=(4,0),所以·=4x=6,解得x=,所以=,因為=,所以·=-+4=.13.解:(1)設a=(x,y),則2a+b=2(x,y)+(1,-3)=(2x+1,2y-3),因為|a|=,所以=①.又因為b=(1,-3),且(2a+b)⊥b,所以(2x+1,2y-3)·(1,-3)=2x+1+(2y-3)×(-3)=0,即x-3y+5=0②,由①②解得或所以a=(1,2)或a=(-2,1).(2)設向量a與b的夾角為θ,則當a=(1,2)時,cos θ===-;當a=(-2,1)時,cos θ===-.綜上,cos θ=-.因為0≤θ≤π,所以向量a與b的夾角θ=.14.證明:∵=(1,1),=(-3,3),∴·=1×(-3)+1×3=0,∴⊥,∴△ABC是直角三角形.15.BCD [解析] ∵=(2,3),=(1,k),∴=-=(-1,k-3).若∠A為直角,則AB⊥AC,即·=0,∴2+3k=0,解得k=-.若∠B為直角,則BC⊥AB,即·=0,∴-2+3k-9=0,解得k=.若∠C為直角,則BC⊥AC,即·=0,∴-1+k(k-3)=0,解得k=.綜上所述,k的值可能為-,,,.故選BCD.16.解:以A為原點,AB,AD所在直線分別為x,y軸,建立如圖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則B(2,0),D(0,1),C(1,1),設M的坐標為(x,y),0≤x≤2,0≤y≤1,且=λ,0≤λ≤1,所以(x-2,y)=λ(-2,1),可得M(2-2λ,λ).所以=(2-2λ,λ),=(1-2λ,λ-1),所以·=(2-2λ,λ)·(1-2λ,λ-1),=5λ2-7λ+2=5-,易知當λ=時,·取得最小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3.2 向量坐標表示與運算-第2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 【正文】導學案.docx 9.3.2 向量坐標表示與運算-第2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 【正文】練習冊.docx 9.3.2 向量坐標表示與運算-第2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pptx 9.3.2 向量坐標表示與運算-第2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答案】導學案.docx 9.3.2 向量坐標表示與運算-第2課時 向量數量積的坐標表示【答案】練習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