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10.1 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10.1.3 兩角和與差的正切探究點一 正切公式的正用探究點二 正切公式的變形使用探究點三 正切公式的綜合應用【學習目標】1.了解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的推導過程.2.掌握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并能靈活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求值、計算與證明.知識點 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1.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名稱 簡記符號 公式 使用條件兩角和 的正切兩角差 的正切2.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的變形(1) 的變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 的變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診斷分析】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對于任意 ,, 都成立.( )×[解析] 當 時,等式不成立.(2) .( )√[解析] ,,.探究點一 正切公式的正用例1(1) 已知,,求 的值.[解析] .(2)已知 , 均為銳角,,,求 的值.[解析] 因為, ,所以.因為 , 均為銳角,所以,所以 .變式1 [2024·南京六校高一月考] 已知 , 均為銳角,,,則 的值為__.[解析] 因為 , 均為銳角,, ,所以,,故 .變式2 已知 , 均為銳角,, ,求的值.解:因為 , 均為銳角,所以 .又因為 ,所以,所以 .因為,所以 ,所以 .[素養小結](1)注意用已知角來表示未知角.(2)利用公式 求角的步驟:①計算待求角的正切值.②縮小待求角的范圍,特別注意隱含的信息.③根據角的范圍及三角函數值確定角.探究點二 正切公式的變形使用例2(1) ____.[解析] 原式 .(2)計算: .解: ,所以 .變式 若銳角 , 滿足,求的值.解:, ,.又 , 均為銳角, , .[素養小結]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有兩種變形形式:或.當 為特殊角時,常考慮使用變形形式①,遇到1與正切的乘積的和(或差)時常用變形形式②.合理選用公式解題能起到快速、簡捷的效果.注意正切公式的結構特征,遇到兩角正切的和與差,構造成與公式一致的形式,當式子中出現,1, 這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時,往往是“由值變角”的提示.探究點三 正切公式的綜合應用例3 求證:當 時,.證明:因為 ,所以 .例4 高度為的鏡子掛在墻面上,鏡子的下端離地面 ,一人直立時,眼睛離地面 ,當此人離墻面多遠時,看鏡子上、下端的視角最大.解:如圖所示,為鏡子高度, 為鏡子下端離地面的距離,為人的眼睛離地面的距離,,垂足為 ,則,,設 ,則 ,當且僅當時取等號,此時 最大,即當此人離墻面的距離為 時,看鏡子上、下端的視角最大.變式1 證明:在斜三角形 中, .證明:在斜三角形中,由 ,得 ,化簡得 ,因為為斜三角形,所以,, ,所以 .變式2 如圖,為鈍角三角形,, 為垂足,在的外部,且 ,則__.[解析] 且 ,, ,故.[素養小結]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時,首先根據條件畫出圖形,再根據圖形,將所求角轉化為已知角的和或差,再利用公式進行求解.對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的理解(1)公式的適用范圍:由正切函數的定義可知 , ,(或)的終邊不能落在 軸上.(2)公式的逆用:一方面要熟記公式的結構,另一方面要注意常值代換,如,, 等.特別要注意, .(3)對于公式, 可記為“分子同,分母異”.(4)公式的變形:只要見到 , 時,要有靈活應用公式的意識.特別是 , 容易與根與系數的關系聯系,應注意此類題型.1.求值例1(1) 若,則 ( )A. B. C.1 D.3[解析] 因為 ,所以 ,則 .故選B.√(2)[2024·鹽城五校高一月考] ___.2[解析] 因為 ,整理得,所以 .2.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的應用例2 已知正方形的邊長為1,點,分別在邊, 上,設, .(1)若,求 的最大值;解:在中, ,在中, .因為,所以 , ,所以,所以 ,當時,取得最小值 ,所以的最大值為 .(2)若的周長為2,求 的大小.解:因為 的周長為2,所以 ,即 ,同時平方可得,化簡得 ,所以 ,又 ,所以 ,所以 .10.1.3 兩角和與差的正切【課前預習】知識點1. 2.(1)tan(α+β)(1-tan αtan β) tan(α+β) 1-(2)tan(α-β)(1+tan αtan β) tan(α-β) -1診斷分析(1)× (2)√ [解析] (1)當α=時,等式不成立.(2)∵=tan(12°+33°)=tan 45°=1,∴tan 12°+tan 33°=1-tan 12°tan 33°,∴tan 12°+tan 33°+tan 12°tan 33°=1.【課中探究】探究點一例1 解析:(1)tan β=tan[(α+β)-α]===3.(2)因為tan α=,tan β=,所以tan(α+β)===1.因為α,β均為銳角,所以α+β∈(0,π),所以α+β=.變式1 [解析] 因為α,β均為銳角,tan α=,tan β=,所以0<α+β<π,tan(α+β)===1,故α+β=.變式2 解:因為α,β均為銳角,所以α+β∈(0,π).又因為cos(α+β)=-,所以sin(α+β)==,所以tan(α+β)=-2.因為tan α=,所以tan 2α==-,所以tan(α-β)=tan[2α-(α+β)]==-.探究點二例2 (1) [解析] 原式==tan(45°+15°)=tan 60°=.(2)解:tan 73°-tan 13°=tan 60°(1+tan 73°tan 13°)=(1+tan 73°tan 13°),所以tan 73°-tan 13°-tan 73°tan 13°=.變式 解:∵(1+tan α)(1+tan β)=1+(tan α+tan β)+3tan αtan β=4,∴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tan(α+β)==.又∵α,β均為銳角,∴0°<α+β<180°,∴α+β=60°.探究點三例3 證明:因為α+β=k·180°+45°(k∈Z),所以(1+tan α)(1+tan β)=1+tan α+tan β+tan αtan β=1+tan(α+β)(1-tan αtan β)+tan αtan β=1+tan(45°+k·180°)(1-tan αtan β)+tan αtan β=1+tan 45°(1-tan αtan β)+tan αtan β=1+1-tan αtan β+tan αtan β=2(k∈Z).例4 解:如圖所示,CD為鏡子高度,CF為鏡子下端離地面的距離,AE為人的眼睛離地面的距離,AB⊥CF,垂足為B,則BC=1,CD=1,設AB=x(x>0),則tan∠CAD=tan(∠BAD-∠BAC)===≤,當且僅當x=時取等號,此時∠CAD最大,即當此人離墻面的距離為 m時,看鏡子上、下端的視角最大.變式1 證明:在斜三角形ABC中,由A+B+C=π,得tan C=-tan(A+B)=-,化簡得tan A+tan B+tan C=tan Atan Btan C,因為△ABC為斜三角形,所以tan A,tan B,tan C≠0,所以++=1.變式2 [解析] ∵AD⊥BC且BD∶CD∶AD=2∶3∶6,∴tan∠BAD==,tan∠CAD==,故tan∠BAC=tan(∠CAD-∠BAD)===.10.1.3 兩角和與差的正切1.D [解析] ∵tan α=,∴tan===7.故選D.2.C [解析] ∵tan===-,∴tan α=-2.∵點P(1,a)在角α的終邊上,∴tan α==a,∴a=-2.3.D [解析] tan 2α=tan[(α+β)+(α-β)]===.4.D [解析] 原式===tan(30°-75°)=-tan 45°=-1.故選D.5.D [解析] 因為cos α=,α∈,所以sin α=-=-,可得tan α==-,所以tan(α-β)===-2.故選D.6.B [解析] 如圖,連接BC.在Rt△ABC中,BC=2,AC=6,則tan α==.在Rt△DEF中,EF=2,DE=4,則tan β==,所以tan(α+β)===1,又α,β∈(0°,45°),所以α+β=45°.故選B.7.C [解析] 由A,B為△ABC的內角,tan Atan B>1,可得A,B都是銳角,即tan A和tan B都是正數,∴tan(A+B)=<0,故A+B為鈍角.由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可得,內角C為銳角,故△ABC是銳角三角形,故選C.8.D [解析] 因為α+β=,所以tan(α+β)=tan=-1,所以=-1,所以tan α+tan β=tan αtan β-1,所以(1-tan α)(1-tan β)=1-(tan α+tan 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2.故選D.9.ABC [解析] tan 25°+tan 35°+tan 25°tan 35°=tan 60°·(1-tan 25°·tan 35°)+tan 25°tan 35°=,故A正確;2(sin 35°cos 25°+sin 55°cos 65°)=2(sin 35°cos 25°+cos 35°sin 25°)=2sin(35°+25°)=,故B正確;==tan 60°=,故C正確;(tan 10°-)·=(tan 10°-tan 60°)·=·=·=-2,故D錯誤.故選ABC.10. [解析] 因為tan(α+β)=,所以1-tan αtan β===,所以tan α·tan β=1-=.11.(1-a) [解析] ∵tan(28°+32°)==,∴tan 28°+tan 32°=(1-a).12. [解析] 由根與系數的關系可得tan α+tan β=,tan αtan β=,故tan(α+β)===1,又tan α>0,α∈(0,π),所以α∈,同理可得β∈,故α+β∈(0,π),所以α+β=.13.解:(1)因為sin α=,且α為第二象限角,所以cos α=-=-,所以tan α==-.(2)tan(2α+β)=tan[α+(α+β)]===-.14.解:(1)由條件得cos α=,cos β=,因為角α,β是銳角,所以sin α=,sin β=,故tan α=,tan β=,則tan(α-β)==.(2)由(1)得tan(α+β)==1,又角α,β是銳角,所以0<α+β<π,故α+β=.15.等腰三角形 [解析] tan A=tan[π-(B+C)]=-tan(B+C)===-,∵0°16.解:(1)因為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AB=30°,∠B=90°,BC=m,所以AB=m.因為DE=5,點E是DC的中點,所以DB=2DE+BC=10+m,所以tan∠DAB==.(2)由(1)知tan∠DAB=,其中BC=m,在直角三角形EAB中,tan∠EAB=,又因為tan∠DAE=,∠DAB=∠EAB+∠DAE,所以tan∠DAB=tan(∠EAB+∠DAE)=,即=,解得m=或m=5,因為AC>5,所以m=5,所以AC==10,所以扶梯AC的長度為10米.10.1.3 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學習目標】 1.了解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的推導過程. 2.掌握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并能靈活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求值、計算與證明.◆ 知識點 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1.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名稱 簡記符號 公式 使用條件兩角和的正切 T(α+β) tan(α+β)= α,β,α+β均不等于kπ+(k∈Z)兩角差的正切 T(α-β) tan(α-β)= α,β,α-β均不等于kπ+(k∈Z)2.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的變形(1)T(α+β)的變形tan α+tan β= . tan α+tan β+tan αtan βtan(α+β)= . tan αtan β= . (2)T(α-β)的變形tan α-tan β= . tan α-tan β-tan αtan βtan (α-β)= . tan αtan β= . 【診斷分析】 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對于任意α,β∈R,tan(α+β)=都成立. ( )(2)tan 12°+tan 33°+tan 12°tan 33°=1. ( )◆ 探究點一 正切公式的正用例1 (1)已知tan α=-2,tan(α+β)=,求tan β的值.(2)已知α,β均為銳角,tan α=,tan β=,求α+β的值.變式1 [2024·南京六校高一月考] 已知α,β均為銳角,tan α=,tan β=,則α+β的值為 . 變式2 已知α,β均為銳角,tan α=,cos(α+β)=-,求tan(α-β)的值.[素養小結](1)注意用已知角來表示未知角.(2)利用公式T(α+β)求角的步驟:①計算待求角的正切值.②縮小待求角的范圍,特別注意隱含的信息.③根據角的范圍及三角函數值確定角.◆ 探究點二 正切公式的變形使用例2 (1)= . (2)計算:tan 73°-tan 13°-tan 73°tan 13°.變式 若銳角α,β滿足(1+tan α)(1+tan β)=4,求α+β的值.[素養小結]兩角和與差的正切公式有兩種變形形式:①tan α±tan β=tan(α±β)(1 tan αtan β)或②1 tan α·tan β=.當α±β為特殊角時,常考慮使用變形形式①,遇到1與正切的乘積的和(或差)時常用變形形式②.合理選用公式解題能起到快速、簡捷的效果.注意正切公式的結構特征,遇到兩角正切的和與差,構造成與公式一致的形式,當式子中出現,1,這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時,往往是“由值變角”的提示.◆ 探究點三 正切公式的綜合應用例3 求證:當α+β=k·180°+45°(k∈Z)時,(1+tan α)(1+tan β)=2.例4 高度為1 m的鏡子掛在墻面上,鏡子的下端離地面2.7 m,一人直立時,眼睛離地面1.7 m,當此人離墻面多遠時,看鏡子上、下端的視角最大.變式1 證明:在斜三角形ABC中,++=1.變式2 如圖,△ABC為鈍角三角形,AD⊥BC,D為垂足,D在△ABC的外部,且BD∶CD∶AD=2∶3∶6,則tan∠BAC= . [素養小結]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時,首先根據條件畫出圖形,再根據圖形,將所求角轉化為已知角的和或差,再利用公式進行求解.10.1.3 兩角和與差的正切一、選擇題1.已知tan α=,則tan= ( ) A.-7 B.-1C. D.72.已知點P(1,a)在角α的終邊上,tan=-,則實數a的值是 ( )A.2 B.C.-2 D.-3.若tan(α+β)=,tan(α-β)=,則tan 2α= ( )A. B.C. D.4.= ( )A.- B.-C.-2 D.-15.[2024·南京六校高一期末] 已知cos α=,α∈,tan β=,則tan(α-β)的值為 ( )A.- B.-C.- D.-26.八角星紋是一種有八個均等的向外突出的銳角的幾何紋樣(如圖①),它具有組合性強、結構穩定等特點.有的八角星紋中間鏤空出一個正方形,有的由八個菱形組成,內部呈現米字形線條.八角星紋目前仍流行在中國南方的挑花和織錦中.在如圖②所示的八角星紋中,各個最小的三角形均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中間的四邊形是邊長為2的正方形,在圖②的基礎上連接線段,得到角α,β,如圖③所示,則α+β= ( )A.30° B.45°C.60° D.75°7.在△ABC中,若tan Atan B>1,則△ABC是 ( )A.直角三角形B.鈍角三角形C.銳角三角形D.不能確定8.[2024·湖北部分重點高中高一月考] 若α+β=,則(1-tan α)(1-tan β)的值為 ( )A. B.1C. D.29.(多選題)下列式子的結果為的有 ( )A.tan 25°+tan 35°+tan 25°tan 35°B.2(sin 35°cos 25°+sin 55°cos 65°)C.D.(tan 10°-)·二、填空題10.已知tan α+tan β=2,tan(α+β)=4,則tan α·tan β= . 11.若tan 28°tan 32°=a,則tan 28°+tan 32°= . 12.tan α,tan β是方程6x2-5x+1=0的兩個實數根,若α,β∈(0,π),則α+β= . 三、解答題13.已知sin α=,且α為第二象限角,(1)求cos α,tan α的值;(2)若tan(α+β)=,求tan(2α+β)的值.14.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以原點為頂點,以x軸的非負半軸為始邊作兩個銳角α,β,它們的終邊分別與單位圓相交于A,B兩點,已知A,B的橫坐標分別為,.(1)求tan(α-β)的值;(2)求α+β的值.15.在△ABC中,tan B+tan C+tan Btan C=,且tan A+tan B+1=tan Atan B,則△ABC的形狀是 . 16.[2024·湖北重點中學高一期中] 某大型商場為迎接新年的到來,在自動扶梯AC(AC>5米)的C點的上方懸掛豎直高度為5米的廣告牌DE.如圖所示,BC⊥AB,廣告牌底部點E正好為DC的中點,電梯AC的坡角∠CAB=30°.某人在A點處觀測到廣告牌的視角∠DAE的正切值為.(1)設BC的長為m米,用m表示tan∠DAB;(2)求扶梯AC的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1.3 兩角和與差的正切.pptx 10.1.3 兩角和與差的正切 【正文】導學案.docx 10.1.3 兩角和與差的正切 【正文】練習冊.docx 10.1.3 兩角和與差的正切 【答案】導學案.docx 10.1.3 兩角和與差的正切 【答案】練習冊.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