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學習更有效 新課備課備考 | 數學學科2025-2026學年四年級上冊數學單元全真模擬提升培優卷(北師大版)第4單元 運算律考試時間:90分鐘;試卷總分:100分;學校: 班級: 姓名: 成績:注意事項: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區域,注意書寫工整,格式正確,卷面整潔。一、單選題1.小紅和小華分別從一座橋的兩端同時出發,往返于橋的兩端之間。小紅的速度為70米/分,小華的速度為65 米/分,經過5分鐘兩人第二次相遇。這座橋長( )米。A.675 B.135 C.2252.小馬虎在運用乘法分配律計算時,錯算成這樣計算得到的結果比正確結果少( )。A.23 B.25 C.48 D.1003.在計算“125×88”時,小明是這樣計算的:這樣算的依據是(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結合律 C.乘法交換律4.在解決“花店包裝一些玫瑰,每12枝捆一束,每6束裝一盒,一共裝了25盒,這些玫瑰一共有多少枝 ”這個問題時,同學們列出了不同的算式。下列算式中先算“一共有多少束”的是( )。A.12×6×25 B.12×(6×25) C.25×12×65.下列算式中,先算減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的是( )。A.(1000-28)×(120÷30) B.(1000-28)×120÷30C.1000-28×(120÷30) D.1000-[28×(120÷30)]6.按照下圖的運算順序列出綜合算式,正確的是( )。A.410+(92÷46)×34 B.(410+92÷46)×34 C.(410+92)÷46×34 D.92÷46+410×347.老師上課時用下圖證實運算律,老師要證實的是( )。A.乘法結合律 B.加法結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換律8.超市運來65箱蘋果,每箱15千克。____,求還剩多少千克,如果列式為(65-35)×15,那么橫線上的信息應是( )。A.賣出35千克 B.又送來35 箱 C.賣出35 箱 D.又送來35千克9.淘氣在用計算器計算“215×38”時,發現計算器上的數字鍵“8”壞了,而其他鍵均完好,他仍算出了正確結果,你認為他可能采用算式( )計算的。A.215×39-1 B.215×37+1 C.215×37+37 D.215×37+21510.下圖中可以體現乘法分配律的有( )個。①簡便計算 13×99 =13× (100-1) =13×100-13×1=1287 ②求小正方形的個數 ③豎式計算107×28④④求28套服裝的總價 方法1:(46+54) ×28 方法2: 46×28+54×28A.1個 B.2個 C.3個 D.4個二、填空題11.成成在計算一道乘法算式時,錯把乘數34看成了43,結果得到的積比正確的積多了324,另一個乘數是 ,正確的積是 。12.王叔叔駕駛摩托車從甲地到乙地,每小時行60千米,當行駛到超過中點10千米時,離終點還有140千米。王叔叔一共要行駛 小時才能從甲地到乙地。13. 一輛摩托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用了5小時。前2小時每小時行駛了60千米,后3小時每小時行駛了70千米。這輛摩托車從甲地到乙地平均每小時行駛 千米。14. 四年級的同學以70米/分的速度從學校步行到公園春游。走了25分鐘,離全程的一半還差210米,他們還要走 分鐘才能到達目的地。15.美術組同學以70米/分的速度從學校步行到公園寫生,走了12分鐘,正好比全程的一半多150米,此時他們離公園還有 米。16.甲、乙兩輛車分別從A、B兩城同時相對開出,4小時后兩車第一次相距56千米。已知甲車平均每小時行駛80千米,乙車平均每小時行駛82千米。A、B兩城相距 千米。17.大客車在甲地,小轎車在乙地,兩車同時出發,相向而行。大客車的速度為48千米/時,小轎車的速度為60千米/時,兩車在距離甲地192千米處相遇,甲、乙兩地相距 千米。18.工程隊修一條道路,第一天修了450米,第二天修了432米,還剩下49米未修,已修長度是未修長度的 倍。19.小森在計算)時,錯算成了36×A-24,那么錯誤的結果比正確的結果 (填“大”或“小”),錯誤的結果與正確的結果相差 。(A>24)20.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一個數,它們的積不變,這叫作 。用圖形表示是:(×)×☆= 。用字母表示是: 。21.某電影院的放映大廳里有24排椅子,每排有16個座位。某日放映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每張票價40元,如果還有一半座位沒坐滿,那么放映這場電影可收 元。22.某社區去年春節用了86個中國結來裝飾社區,今年準備的中國結個數比去年的13倍還多18個。該社區今年準備了 個中國結。三、判斷題23.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意義相同。( )24.計算“144÷8+17×4”時,除法和乘法可以同步計算。( )25.算式232×25中,第二個因數增加3,積就增加696。( )26.25×(4×37)=(25×4)×37,運用了乘法結合律。( )27.可以簡便計算為。( )28.34×2×51與550÷11÷5的運算順序相同。( )四、計算題29.直接寫得數。①20×70= ②35×20= ③60×11= ④120-120÷6=⑤25×40= ⑥40×70= ⑦15×30= ⑧37億+73億=巧用運算律125×27+62×125-12531.看圖列式解答。五、操作題32.在下面的數之間添加“+”“-”“×”“÷”或括號,使運算結果為24。① 8 4 6 1 =24 ② 13 5 7 4 =24六、解決問題33.新華商場以每件156元的價格購進80件夾克,又以每件200元的價格賣出了60件,余下的夾克比之前的售價降低60元賣出。新華商場賣這批夾克,是賺了還是賠了? 賺了或賠了多少元?34.春節快到了,養老院準備購買 138張“福字貼”送給院中的老人們。“福字貼”每張12元,超市大促銷,買5 張送1張。算一算養老院購買“福字貼”共需要多少元。35.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成都市“讀書月”活動中,成成讀一本328頁的故事書,已經讀了12天,還剩76頁沒有讀。成成平均每天讀了多少頁?36.花燈,又名燈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幸福、團圓、吉祥的美好象征。為喜迎新年,某商店以45元/只的價格購進花燈128只,若以 60元/只的價格全部售出,則商店可以賺多少元?37.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爸爸假期帶金小圈到西安游學,從成都到西安的公路長約734千米。(1)爸爸開車從成都出發,以102千米/時的速度行駛了3時,這時距離成都多少千米? 先算一算,再在圖中用“▲”標出爸爸這時的大致位置。(2)剩下的路程計劃用4時行駛完。那么在這4時中,爸爸開車的平均速度應是多少?38.甲、乙兩地相距895千米。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已經行駛了5小時,剩下的路程比已經行駛的多145千米。求這輛汽車的平均速度。(根據題意先畫圖分析,再列式解答)39.小東和小明是兩兄弟,小東從家步行去學校,每分鐘走80米。小東走了8分鐘后,小明從家騎自行車去追小東,結果在距家960米的地方追上小東。小明騎自行車平均每分鐘行駛多少米 40.兄妹二人同時從家出發去上學,哥哥每分鐘走100米,妹妹每分鐘走80米。哥哥到校門口時發現忘記帶課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離校門口160米處和妹妹相遇。他們家離學校有多遠 41.湖畔小學組織全體師生去春游,共有326 名學生,24 名老師,提供的車輛有兩種:大客車限載 50 人。租金 是 860 元;中客車限載 30 人,租金是450 元。請問怎樣租車最省錢?最少需要多少錢?42.學校將從圖書館的藏書中調撥出864本圖書,平均分配給全校24個班級,讓各班的“小小圖書角”吸引到更多的小讀者。笑笑所在的班級原有存書多少本 43. 一輛長途客車和一輛貨車同時從北京出發去鄭州,長途客車4小時行駛了312千米,貨車3小時行駛了210千米。下表是北京出發的里程表。北京至保定 192千米北京至石家莊 277千米北京至鄭州 624千米(1)長途客車和貨車哪輛車行駛的快?(2)行駛的路途中兩輛車都沒有休息,8小時后長途客車和貨車都能到達鄭州嗎?如果沒有到達,還差多少千米?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1.C【解答】解:(70+65)×5÷3=675÷3=225(米)。故答案為:C。【分析】當兩人第二次相遇時,共走了3個橋的長度,這座橋長=速度和×第二次相遇時用的時間÷3=(70+65)×5÷3=225(米)。2.C【解答】解:25×102=25×(100+2)=25×100+25×225×100+25×2-(100×25+2)=25×2-2=50-2=48。故答案為:C。【分析】計算25×102時,應用乘法分配律,等于25×100+25×2,然后減去100×25+2。3.B【解答】解:125×88=125×8×11=1000×11=11000,這樣算的依據是乘法結合律。故答案為:B。【分析】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不變。4.B【解答】解:先算“一共有多少束”的算式是12×(6×25) 。故答案為:B。【分析】一盒裝的束數×裝的盒數=玫瑰的總束數。5.D【解答】解:A:(1000-28)×(120÷30),先同時計算小括號里面的減法和除法,最后計算乘法;B:(1000-28)×120÷30,先算減法,再算乘法,最后計算除法;C:1000-28×(120÷30),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計算減法;D:1000-[28×(120÷30)],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計算減法。故答案為:D。【分析】在含有中括號和小括號的混合運算中,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最后計算中括號外面的。6.B【解答】解:根據運算順序列出的算式是(410+92÷46)×34。故答案為:B。【分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列綜合算式時把加法和除法用小括號括起來即可。7.C【解答】解:通過幾何直觀演示圖來證實運算律的算理過程,老師要證實的是乘法分配律。故答案為:C。【分析】圖形是意思用算式表示是:6×3+4×3=(6+4)×3,這證實的是乘法分配律。8.C【解答】解:“65-35”這步算式的意義是從65箱蘋果中去掉35箱,而不是去掉35千克,所以橫線上的信息應是賣出35箱。故答案為:C。【分析】小括號里面的箱數相減,表示減少的箱數,由此選擇橫線上的信息即可。9.D【解答】解:215×38=215×(37+1)=215×37+215。故答案為:D。【分析】計算215×38時,可以把38看作37+1,分別與215相乘后,再相加。10.D【解答】解:①13×99=13×(100-1),體現了乘法分配律;②3×6+3×4=3×(6+4),體現了乘法分配律;③107×28=(100+7)×28,體現了乘法分配律;④ 46×28+54×28=(46+54)×28 ,體現了乘法分配律。故答案為:D。【分析】乘法分配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等于這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所得的積相加。11.36;1224【解答】解:另一個乘數:324÷(43-34)=324÷9=36,正確的積:34×36=1224。故答案為:36;1224。【分析】在乘法算式中,把其中一個乘數34錯看成了43,結果會比正確的積多了第一個乘數的(43-34)倍,由此用比正確積多的數除以(43-34)即可求出另一個乘數,進而求出正確的積即可。12.5【解答】解:(140+10)×2÷60=300÷60=5(小時)故答案為:5。【分析】王叔叔從甲地到乙地一共要行駛的時間=(超過中點的路程+此時離終點的路程)×2÷王叔叔駕駛摩托車的速度。13.66【解答】解:(60×2+70×3)÷(2+3)=330÷5=66(千米)故答案為:66。【分析】這輛摩托車從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前2小時的速度×2+后3小時的速度×3)÷(2+3)。14.31【解答】解:(70×25+210)×2=(1750+210)×2=1960×2=3920(米)3920÷70-25=56-25=31(分)。故答案為:31。【分析】到達目的地還需要的時間=總時間-已經走的時間;其中,總時間=總路程÷速度,總路程=(四年級同學春游的速度×走的時間+還差的米數) ×2。15.540【解答】解:70×12=840(米)(840-150)×2=690×2=1380(米)1380-840=540(米)。故答案為:540。【分析】此時他們離公園還有的路程=總路程的一半×2-已經走的路程,其中,總路程的一半= 美術組同學的速度×走的時間-比一半路程多的米數。16.704【解答】解:(80+82)×4+56=162×4+56=648+56=704(千米)。故答案為:704。【分析】速度和×相遇時間=路程,計算出甲乙兩車4小時后所行的路程之和,再用兩車4小時后所行的路程之和加上4小時后兩車之間的距離,就可以計算出A、B兩城相距多少千米。17.432【解答】解:(48+60)×(192÷48)=108×4=432(千米)。故答案為:432。【分析】甲、乙兩地相距的路程=大客車和小貨車的速度和×相遇時間;其中,相遇時間= 兩車相遇距離甲地的路程÷大客車的速度。18.18【解答】解:(450+432)÷49=882÷49=18故答案為:18。【分析】根據題意可知,先求出已修的米數,第一天修的米數+第二天修的米數=已修的米數,然后用已修的米數÷未修的米數=已修的長度是未修長度的幾倍,據此列式解答。19.大;840【解答】解:36×(A-24)=36×A-36×24=36×A-864864-24=840,錯誤的結果比正確的結果大了840。故答案為: 大;840。【分析】計算36×(A-24)時,應用乘法分配律,等于36×A-864,錯誤的結果是36×A-24,被減數相同,減數小的差就大,相差的數=864-24=840。20.乘法結合律;×(×☆);(a×b)×c=a×(b×c)【解答】解: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一個數,它們的積不變,這叫作乘法結合律。用圖形表示是:(×)×☆=×(×☆)用字母表示是:(a×b)×c=a×(b×c)。故答案為:乘法結合律;×(×☆);(a×b)×c=a×(b×c)。【分析】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不變。21.7680【解答】解:24×16÷2×40=192×40=7680(元)故答案為:7680。【分析】用每排座位的個數乘排數求出座位總數,再除以2即可求出坐的座位數,用坐的座位數乘每張票的錢數即可求出一共可收的錢數。22.1136【解答】解:86×13+18=1118+18=1136(個)故答案為:1136。【分析】用去年用的個數乘13,再加上多的18個即可求出今年準備的個數。23.錯誤【解答】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意義不相同。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錯誤。【分析】加法交換律: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24.正確【解答】解:計算“144÷8+17×4”時,除法和乘法可以同步計算。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正確。【分析】含有乘除法和加法,可以先同時計算除法和乘法,最后計算加法。25.正確【解答】解:232×(25+3)-232×25=232×3=696故答案為:正確。【分析】第二個因數增加3,積就增加3個232。26.正確【解答】解:25×(4×37)=(25×4)×37,運用了乘法結合律。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正確。【分析】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不變。這就是乘法結合律。27.錯誤【解答】解:65+35-65+35可以簡便計算為(65-65)+(35+35)=70。原題計算錯誤。故答案為:錯誤。【分析】觀察數字和運算符號特點,可以把兩個65相減,把兩個35相加,這樣計算簡便。28.正確【解答】解:34×2×51與550÷11÷5都屬于同級運算,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到右。原題說法正確。故答案為:正確。【分析】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29.①20×70=1400 ②35×20=700 ③60×11=660 ④120-120÷6=100⑤25×40=1000 ⑥40×70=2800 ⑦15×30=450 ⑧37億+73億=110億【分析】計算整數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然后看各因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寫幾個0。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以一位數,可以先用0前面的數除以一位數,然后在結果后面添0,被除數有幾個0,就添幾個0。30.解:125×27+62×125-125=(27+62-1)×125=88×125=8×125×11=1000×11=1100036×59+36+4×360=(59+1+40)×36=100×36=3600【分析】應用乘法分配律,先算(27+62-1)=88,然后乘125,再應用乘法結合律,把88分成8×11,把8與125結合在一起先計算,最后再乘11;應用乘法分配律,先算(59+1+40)=100,然后再乘36。31.解:68×5+750=340+750=1090(米)答:這條公路長1090米。【分析】每天修68米,已經修了5天,用每天修的長度乘已經修的天數求出已經修的長度,再加上沒修的長度即可求出這條公路的總長度。32.解:①(8-4)×6×1=24②(13-5)×(7-4)=24【分析】計算24點時,首先考慮24×1=24、12×2=24、8×3=24、6×4=24,可以適當加上括號,使最后的結果是24。33.解:156×80=12480(元)200×60+(200-60)×(80-60)=12000+140×20=12000+2800=14800(元)12480<14800,賺了。14800-12480=2320(元)答:賺了,賺了2320元。【分析】先用進價乘件數求出這批夾克的總成本是。用200乘60求出先賣出的錢數;余下的夾克每件(200-60)元,余下(80-60)件,由此可以求出余下的賣的錢數,進而可以求出賣的總錢數,最后與總成本進行比較即可確定是賺還是賠。用減法計算賺或賠的錢數。34.解:138÷(5+1)=138÷6=23(組)(138-23)×12=115×12=1380(元)答:共需要1380元。【分析】買5張送1張,說明每6張為一組,一組中有1張是送的。用總張數除以(5+1)求出組數,也就是送的張數,然后用總張數減去送的張數求出應付款的張數。用應付款的張數乘每張的錢數求出共需要的錢數。35.解:(328-76)÷12=252÷12=21(頁)答:成成平均每天讀21頁。【分析】用總頁數減去沒有讀的頁數求出已經讀的頁數,然后用讀的頁數除以已經讀的天數即可求出平均每天讀的頁數。36.解:(60-45)×128=15×128=1920(元)答:商店可以賺1920元。【分析】售出價格-進價=每只賺的錢數,每只賺的錢數×購進的只數=一共賺的錢數。37.(1)解:102×3=306(千米)答:這時距離成都306千米。(2)解:(734-306)÷4=428÷4=107(千米/時)答:爸爸開車的平均速度應是107千米/時。【分析】(1)用速度乘時間求出行駛的路程,也就是距離成都的長度,然后根據總路程判斷大致的位置;(2)用總路程減去已經行駛的路程求出剩下的路程,然后用剩下的路程除以4即可求出開車的平均速度。38.解:(895-145)÷2÷5=750÷2÷5=375÷5=75(千米/時)答:這輛汽車的平均速度是75千米/時。【分析】這輛汽車的平均速度=(甲、乙兩地相距的路程-剩下比已經行駛多的路程)÷2÷已經行駛的時間。39.解:960÷(960÷80-8)=960÷4=240(米)答:小明騎自行車平均每分鐘行駛240米。【分析】小明騎自行車的速度=小明追上小東時距離小東的路程÷(小明追上小東時距離小東的路程÷小東的速度-小東走的時間)。40.解:160×2÷(100-80)=320÷20=16(分鐘)100×16-160=1600-160=1440(米)答:他們家離學校有1440米。【分析】他們家離學校的路程=哥哥的速度×時間-與妹妹相遇時離校門口的路程;其中,時間=與妹妹相遇時離校門口的路程×2÷(哥哥的速度-妹妹的速度)。41.解:860÷50=17(元)······10(元)450÷30=15(元)17>15326+24=350(人)350÷30=11(輛)······20(人)11-1=10(輛)30×10+50=300+50=350(人)10×450+1×860=4500+860=5360元答:租10輛中客車,1輛大客車最省錢,需5360元。【分析】分別用除法求出大、中兩種客車平均每人的單價,通過比較得出:中客車便宜,就要盡量多租中客車,并且使空余座位最少時,最省錢,租10輛中客車,1輛大客車最省錢,最少花的錢數=中客車的單價×中客車的輛數+大客車的單價×大客車的輛數。42.解:400-864÷24=400-36=364(本)答:笑笑所在的班級原有存書364本。【分析】根據題意可知,笑笑所在班級現在存書的總本數-學校圖書館調撥的圖書÷平均分配的班級數量=笑笑所在班級原來存書的數量,據此列式解答。43.(1)解:312÷4=78(千米/時)210÷3=70(千米/時)78千米/時>70千米/時答:長途客車行駛的快。(2)解:78×8=624(千米)70×8=560(千米)560千米<624千米624-560=64(千米)答:長途客車可以到達鄭州,貨車不能到達鄭州,貨車還差64千米。【分析】(1)長途客車、貨車分別的速度=分別行駛的路程÷分別用的時間,然后再比較大小;(2)長途客車8小時行駛的路程= 長途客車的速度×行駛的時間=624千米,能到達;貨車8小時行駛的路程=貨車的速度×行駛的時間=560千米,然后與624千米比較大小,所以不能到達,還差的路程=624-560=64千米。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