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2.2.1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1)一、 單項選擇題1 已知x,y∈R,則“x和y均為有理數(shù)”是“xy為有理數(shù)”的( )A. 充分且不必要條件B. 必要且不充分條件C. 充要條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2 “x2=4”是“x=-2”的( )A. 充分且不必要條件B. 必要且不充分條件C. 充要條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3 (2024唐山期中)已知p:0A. 充分且不必要條件B. 必要且不充分條件C. 充要條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4 (2024徐州銅川期中)已知a,b都是自然數(shù),則“a+b是偶數(shù)”是“a,b都是偶數(shù)”的( )A. 充分且不必要條件B. 必要且不充分條件C. 充要條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5 (2024浙江南太湖聯(lián)盟聯(lián)考)設a,b,c分別是△ABC的三條邊,則“△ABC為直角三角形”是“a2+b2=c2”的( )A. 充分且不必要條件B. 必要且不充分條件C. 充要條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6 (2024蘇州中學期中)老子《道德經(jīng)》有云“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根據(jù)這句話,說明“做容易題”是“做難題”的( )A. 充分且不必要條件B. 必要且不充分條件C. 充要條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二、 多項選擇題7 (2024石家莊二中月考)已知“若p,則q”為真命題,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p是q的充分條件B. p不是q的必要條件C. p的必要條件是qD. q不是p的充分條件8 (2024天一中學期中)下列命題中,為真命題的是( )A. “x>4”是“x<5”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B. “三角形為正三角形”是“三角形為等腰三角形”的必要且不充分條件C. “關于x的方程ax2+bx+c=0(a≠0)有實數(shù)根”的充要條件是“b2-4ac>0”D. 設a,b∈R,則“a≠0”是“ab≠0”的必要且不充分條件三、 填空題9 已知△ABC,△A1B1C1,則“兩三角形對應角相等”是“△ABC≌△A1B1C1”的________條件.(填“充分且不必要”“必要且不充分”“充要”或“既不充分又不必要”)10 (2024杭州四中期末)已知α:-1≤x≤2,β:-2≤x≤2a+1,若α是β的充分條件,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11 (2024莆田八中期中)已知A=(-∞,a],B=(-∞,3),且x∈A是x∈B的必要且不充分條件,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四、 解答題12 指出下列命題中,p是q的什么條件.(1) p:x=1,q:|x|=1;(2) p:兩直線平行,q:同位角相等;(3) p:點在角的平分線上,q:點到角的兩邊所在直線的距離相等;(4) p:斜邊相等,q:兩直角三角形全等.13 設命題p:實數(shù)x滿足a0;q:實數(shù)x滿足2(1) 若a=1,且p和q均為真,求實數(shù)x的取值范圍;(2) 若q是p的充分條件,求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2.2.2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2)一、 單項選擇題1 (2024安徽A10聯(lián)盟期中)使-1A. -1C. -12 (2024廣東八校聯(lián)盟期中)方程ax2+5x+4=0(a≠0)有兩個異號實根的一個充要條件是( )A. a<0 B. a>0C. a<2 D. a<-13 (2024南通如東、通州期中)“m<2”是“|m-1|<1”的( )A. 充分且不必要條件B. 充要條件C. 必要且不充分條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4 “二次函數(shù)y=x2+mx+n的圖象與x軸沒有交點”的充要條件是( )A. m2-4n>0 B. m2-4n<0C. m2-4n=0 D. m=1,n=25 (2024淮陰中學期中)設x,y∈R,則“xy+1=x+y”的充要條件為( )A. x,y至少有一個為1 B. x,y都為1C. x,y都不為1 D. x2+y2=26 (2024泰州三中期中)已知p:-2≤x≤5,q:2-2m≤x≤2+m(m>0),若p的充分且不必要條件是q,則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為( )A. (-∞,3] B. (0,3]C. [2,+∞) D. (0,2]二、 多項選擇題7 (2024石家莊二中月考)設全集為R,在下列條件中,滿足B A的充要條件的有( )A. A∩B=AB. ( RA)∩B=RC. RA RBD. A∪( RB)=R8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若a,b∈R,則“a2+b2≠0”是“a,b不全為0”的充要條件B. “>”是“aC. “A∩B≠ ”是“A B”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條件D. “a>b>0”是“an>bn(n∈N,n≥2)”的充要條件三、 填空題9 (2024泉州四校期中聯(lián)考)若集合A=(2,+∞),B=(-∞,m),則A∪B=R的一個充分且不必要條件為__________.(用m表示)10 (2024肇慶廣信中學月考)已知“xa+1”是“x>2或x<-1”的必要且不充分條件,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11 (2024連云港贛榆期中)已知集合A={x|-1≤x≤1},B={x|x≥b-a},若“a=2”是“A∩B=A”的充分條件,則實數(shù)b的取值范圍為________.四、 解答題12 已知集合A={x|-7(1) 當B= 時,求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2) 當B為非空集合時,若“x∈B”是“x∈A”的充分且不必要條件,求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13 (2024咸陽彬州城關中學期中)已知集合P={x|1≤x≤2},S={x|1-m≤x≤1+m}.(1) 是否存在實數(shù)m,使x∈P是x∈S的充要條件?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圍;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2) 是否存在實數(shù)m,使x∈P是x∈S的必要條件?若存在,求出m的取值范圍;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2.2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2.2.1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1)1. A 若x和y均為有理數(shù),則xy為有理數(shù),反之,xy為有理數(shù),x和y不一定為有理數(shù),如x=y(tǒng)=,滿足xy=2是有理數(shù),而x,y均為無理數(shù),所以“x和y均為有理數(shù)”是“xy為有理數(shù)”的充分且不必要條件.2. B 當x2=4時,x=±2,所以充分性不成立;當x=-2時,x2=4,所以必要性成立,所以“x2=4”是“x=-2”的必要且不充分條件.3. A 因為{x|04. B 若a+b是偶數(shù),則a,b都是偶數(shù)或a,b都是奇數(shù),所以“a+b是偶數(shù)”是“a,b都是偶數(shù)”的必要且不充分條件.5. B 當a=5,b=4,c=3時,易知△ABC是直角三角形,但a2+b2≠c2,所以充分性不成立;根據(jù)勾股定理,由a2+b2=c2,得△ABC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必要性成立,所以“△ABC為直角三角形”是“a2+b2=c2”的必要且不充分條件.6. B 由題意可知“做容易題”不一定能推出“做難題”,但“做難題”一定可以推出“做容易題”,故“做容易題”是“做難題”的必要且不充分條件.7. AC 因為“若p,則q”為真命題,所以p q,所以p是q的充分條件,q是p的必要條件,故A,C正確;q能否推出p無法判斷,故B,D錯誤.故選AC.8. AD 對于A,“x>4”與“x<5”互相不能推出,故A正確;對于B,正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正三角形,所以“三角形為正三角形”是“三角形為等腰三角形”的充分且不必要條件,故B錯誤;對于C,“關于x的方程ax2+bx+c=0(a≠0)有實數(shù)根”的充要條件是“b2-4ac≥0”,故C錯誤;對于D,因為b可以等于零,所以由a≠0不能推出ab≠0,故充分性不成立;由ab≠0可得a≠0且b≠0,所以必要性成立,所以“a≠0”是“ab≠0”的必要且不充分條件,故D正確.故選AD.9. 必要且不充分 由兩三角形對應角相等不能推出△ABC≌△A1B1C1;反之,由△ABC≌△A1B1C1可以推出∠A=∠A1,∠B=∠B1,∠C=∠C1.故“兩三角形對應角相等”是“△ABC≌△A1B1C1”的必要且不充分條件.10. 若α是β的充分條件,則集合{x|-1≤x≤2}是集合{x|-2≤x≤2a+1}的子集,可得2a+1≥2,解得a≥,所以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11. [3,+∞) 因為x∈A是x∈B的必要且不充分條件,所以B?A.又A=(-∞,a],B=(-∞,3),所以a≥3.12. (1) 由|x|=1,得x=±1,所以“x=1”是“|x|=1”的充分且不必要條件,即p是q的充分且不必要條件.(2) 若兩直線平行,則同位角相等,即充分性成立;反之,若同位角相等,則兩直線平行,即必要性成立,所以p是q的充要條件.(3) 若點在角的平分線上,則點到角的兩邊所在直線的距離相等,即充分性成立;反之,如圖,對于∠AOB,過點P分別作PM⊥OB,PN⊥OA,且PM=PN,此時滿足點P到∠AOB的兩邊所在直線的距離相等,但點P不在∠AOB的平分線上,即必要性不成立,所以p是q的充分且不必要條件.(4) 若斜邊相等,兩個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所以充分性不成立;反之,若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則斜邊相等,即必要性成立,所以p是q的必要且不充分條件.13. (1) 當a=1時,若命題p為真,則1若命題q為真,則2又p和q均為真,所以實數(shù)x的取值范圍為(2,3).(2) 若q是p的充分條件,則即1≤a≤2,故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為[1,2].2.2.2 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2)1. B 設A=(-1,4),則使-12. A 由題意,得解得a<0.3. C 由|m-1|<1,得-14. B 由二次函數(shù)y=x2+mx+n的圖象與x軸沒有交點,得m2-4n<0.5. A 由xy+1=x+y,則(x-1)(y-1)=0,可得x=1或y=1,即x,y至少有一個為1,所以“xy+1=x+y”的充要條件為“x,y至少有一個為1”.6. D 設集合A={x|-2≤x≤5},集合B={x|2-2m≤x≤2+m,m>0}.因為p的充分且不必要條件是q,所以B是A的真子集,則等號不同時成立,解得07. CD 當A∩B=A時,A B,不滿足題意,故A錯誤;若( RA)∩B=R,顯然只有A= ,B=R時成立,不滿足題意,故B錯誤;若 RA RB,則B A,同時若B A,則 RA RB,滿足題意,故C正確;當A∪( RB)=R時,B A,同時若B A,則A∪( RB)=R,滿足題意,故D正確.故選CD.8. ABC 對于A,a,b∈R,若a2+b2≠0,即必有a,b不全為0,則充分性成立;若a,b不全為0,則同樣有a2+b2≠0,即必要性成立,故A正確;對于B,由>不能推出a,但是 2>-3,即充分性不成立;由a,比如-2<3,但是<,即必要性不成立,所以“>”是“abn(n∈N,n≥2)不能推出a>b>0,比如a=1,b=0,1n>0n(n∈N,n≥2)滿足,但是a>b>0不滿足,所以必要性不滿足,故D錯誤.故選ABC.9. m>3(m的取值范圍為集合{m|m>2}的真子集即可) 因為集合A=(2,+∞),B=(-∞,m),且A∪B=R,所以m>2,故A∪B=R的一個充分且不必要條件為m>3.10. [0,1] 因為“xa+1”是“x>2或x<-1”的必要且不充分條件,所以集合{x|x>2或x<-1}是集合{x|xa+1}的真子集,則且等號不同時成立,解得0≤a≤1.11. (-∞,1] 若A∩B=A,則A B,所以b-a≤-1,即b≤a-1.因為“a=2”是“A∩B=A”的充分條件,所以b≤2-1=1.故實數(shù)b的取值范圍為(-∞,1].12. (1) 由B={x|2m+3≤x≤m+1}= ,得2m+3>m+1,解得m>-2,即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為(-2,+∞).(2) 由B≠ ,得2m+3≤m+1,即m≤-2.由“x∈B”是“x∈A”的充分且不必要條件,得B?A,則解得-5綜上,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為(-5,-3).13. (1) 要使x∈P是x∈S的充要條件,則需使P=S,即此方程組無解,故不存在實數(shù)m,使x∈P是x∈S的充要條件.(2) 要使x∈P是x∈S的必要條件,則需使S P.當S= 時,1-m>1+m,解得m<0,滿足題意;當S≠ 時,1-m≤1+m,解得m≥0,要使S P,則解得m≤0,所以m=0.綜上,存在實數(shù)m,使x∈P是x∈S的必要條件,m的取值范圍是(-∞,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