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創新考向集訓創新考向一 規律探究1.(4分)如圖,四邊形OABC1是正方形,曲線C1C2C3C4C5…叫作“正方形的漸開線”,其中,,,,…的圓心依次按O,A,B,C1循環,當OA=1時,點C2 024的坐標是( A )A.(-2 024,1) B.(-2 023,1)C.(2 024,1) D.(-8,-1)解析:由圖得C1(0,1),C2(1,0),C3(-1,-2),C4(-4,1),C5(0,5),C6(5,0),C7(-1,-6),…,點C的位置每4個一循環,2 024=506×4,∴C2 024在第二象限,與C4,C8,C12,…符合規律(-n,1).∴C2 024的坐標為(-2 024,1).2.(4分)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射線OB是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線,線段OB=2,將△OAB繞原點逆時針旋轉,每次旋轉45°,則第2 035次旋轉結束后,點B的對應點的坐標為( C )A.(-2,-2)B.(2,0)C.(-2,0)D.(0,2)解析:∵射線OB是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線,OB=2,∴B(2,2).由題意,得第1次旋轉后點B對應點的坐標為(0,2),第2次旋轉后點B對應點的坐標為(-2,2),第3次旋轉后點B對應點的坐標為(-2,0),第4次旋轉后點B對應點的坐標為(-2,-2),第5次旋轉后點B對應點的坐標為(0,-2),第6次旋轉后點B對應點的坐標為(2,-2),第7次旋轉后點B對應點的坐標為(2,0),第8次旋轉后點B對應點的坐標為(2,2),……∴第8次旋轉后與原來的點B重合.∴每8次一個循環.∵2 035÷8=254……3,∴第2 035次旋轉結束后,點B對應點的坐標與第3次的坐標相同為(-2,0).創新考向二 傳統文化3.(4分)窗花是貼在窗戶上的剪紙,是中國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之一.下列窗花作品既是軸對稱圖形又是中心對稱圖形的是( A )4.(4分)我國魏晉時期數學家劉徽在《九章算術注》中提到了著名的“割圓術”,即利用圓的內接正多邊形逼近圓的方法來近似估算.他利用這種方法得到了圓周率π的近似值為3.141 6.如圖,⊙O的半徑為1,運用“割圓術”,以圓內接正六邊形面積近似估計⊙O的面積,可得π的估計值為,若用圓內接正十二邊形作近似估計,可得π的估計值為( C )A. B.2C.3 D.2解析:如圖,AB是正十二邊形的一條邊,點O是正十二邊形的中心,過點A作AM⊥OB于點M.在正十二邊形中,∠AOB=360°÷12=30°,∴AM=OA=.∴S△AOB=OB·AM=×1×=.∴正十二邊形的面積為12×=3.∴3=12×π.∴π=3.∴π的估計值為3.故選C.5.(4分)《夢溪筆談》是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其中它記錄了計算圓弧長度的“會圓術”.如圖,是以點O為圓心、OA為半徑的圓弧,N是AB的中點,MN⊥AB.“會圓術”給出的弧長l的近似值計算公式:l=AB+.當OA=4,∠AOB=60°時,l的值為( B )A.11-2 B.11-4C.8-2 D.8-4解析:如圖,連接ON.∵是以點O為圓心、OA為半徑的圓弧,N是AB的中點,MN⊥AB,∴ON⊥AB.∴M,N,O三點共線.∵OA=4,∠AOB=60°,∴△AOB是等邊三角形.∴OA=AB=4,∠OAN=60°.∴ON=2.∴MN=OM-ON=4-2.∴l=AB+=4+=11-4.故選B.6.(4分)《九章算術》中記載了一道數學題,其大意為:今有一個直角三角形,勾(短直角邊)長為8步,股(長直角邊)長為15步.問:該直角三角形內切圓的直徑是多少?書中給出的算法譯文如下:如圖,根據勾、股,求得弦長.用勾、股、弦相加作為除數,用勾乘股,再乘2作為被除數,商即為該直角三角形內切圓的直徑,用此方法求得該直徑等于 6 步.(注:“步”為長度單位)7.(8分)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校舉辦“經典誦讀”比賽,將比賽內容分為“唐詩”“宋詞”“元曲”三類(分別用A,B,C依次表示這三類比賽內容).現將正面寫有A,B,C的三張完全相同的卡片背面朝上洗勻,由選手抽取卡片確定比賽內容.選手小明先從三張卡片中隨機抽取一張,記下字母后放回洗勻,選手小梅再隨機抽取一張,記下字母.請用列表或畫樹狀圖的方法,求小明和小梅抽到同一類比賽內容的概率.解:用樹狀圖法表示所有等可能出現的結果如下.共有9種等可能出現的結果,其中小明和小梅抽到同一類比賽內容的結果有3種,所以P(小明和小梅抽到同一類比賽內容)==.創新考向三 新定義8.(4分)對于實數a,b,定義運算“?”:a?b=b2-ab.例如,3?2=22-3×2=-2,則關于x的方程(k-3)?x=k-1 的根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有兩個不等的實數根B.有兩個相等的實數根C.沒有實數根D.無法確定9.(4分)定義: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m)2+n=0與a2(x-m)2+n=0稱為“同族二次方程”.如:2(x-3)2+4=0與3(x-3)2+4=0是“同族二次方程”.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1)2+1=0與(a+2)x2+(b-4)x+8=0是“同族二次方程”,則代數式-ax2+bx+2 024的最大值是( A )A.2 029 B.2 028C.2 027 D.2 026解析:∵(a+2)x2+(b-4)x+8=0,∴(a+2)(x2-2x+1)+2(a+2)x-(a+2)+(b-4)x+8=0,即(a+2)(x-1)2+(2a+b)x+6-a=0.∵2(x-1)2+1=0與(a+2)x2+(b-4)x+8=0是“同族二次方程”,∴2(x-1)2+1=0與(a+2)(x-1)2+(2a+b)x+6-a=0是“同族二次方程”.∴2a+b=0,6-a=1,解得a=5,b=-10.則-ax2+bx+2 024=-5x2-10x+2 024=-5(x2+2x+1)+5+2 024=-5(x+1)2+2 029≤2 029,當x=1時,-ax2+bx+2 024取最大值2 029.創新考向四 初高銜接10.(10分)定義: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于-1,記為i2=-1,這個數i叫作虛數單位.那么和我們所學的實數對應起來就叫作復數,復數一般表示為a+bi(a,b為實數),a叫作這個復數的實部,b叫作這個復數的虛部,它的加法、減法、乘法運算與整式的加法、減法、乘法運算類似.例如,解方程:x2=-1,解得x1=i,x2=-i.同樣我們也可以化簡===2i.讀完這段文字,請你解答以下問題:(1)填空:i3= -i ,i4= 1 ,i6= -1 ,i2 024= 1 ;(2)在復數范圍內解方程:(x-1)2=-1;(3)在復數范圍內解方程:x2-4x+8=0.解:(2)(x-1)2=-1.(x-1)2=i2.x-1=±i.x1=1+i,x2=1-i.(3)x2-4x+8=0.x2-4x=-8.(x-2)2=4i2.∴x-2=±2i,解得x1=2+2i,x2=2-2i.創新考向五 探究開放11.(14分)如圖(1),拋物線y=-x2+bx與x軸交于點A,與直線y=-x交于點B(4,-4),點C(0,-4)在y軸上.點P從點B出發,沿線段BO方向勻速運動,運動到點O時停止.(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2)當BP=2時,請在圖(1)中過點P作PD⊥OA交拋物線于點D,連接PC,OD,判斷四邊形OCPD的形狀,并說明理由;(3)如圖(2),點P從點B開始運動時,點Q從點O同時出發,以與點P相同的速度沿x軸正方向勻速運動,點P停止運動時點Q也停止運動.連接BQ,PC,求CP+BQ的最小值.第11題圖解:(1)∵拋物線y=-x2+bx過點B(4,-4),∴-16+4b=-4.∴b=3.∴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x2+3x.(2)四邊形OCPD是平行四邊形.理由如下:如圖,過點P作PD⊥OA交x軸于點H,連接PC,OD,BC.∵點P在直線y=-x上,∴OH=PH,∠POH=45°.∵OC=BC=4,∴OB=4.∵BP=2,∴OP=OB-BP=2.由勾股定理,得OH2+PH2=OP2,即2OH2=OP2.∴OH=PH=OP=×2=2.當xD=2時,DH=yD=-4+3×2=2,∴PD=DH+PH=2+2=4.∵C(0,-4),∴OC=4.∴PD=OC.∵OC⊥x軸,PD⊥x軸,∴PD∥OC.∴四邊形OCPD是平行四邊形.(3)如圖,由題意,得BP=OQ,連接BC.在OA上方作△OMQ,使得∠MOQ=45°,OM=BC,連接BM.∵OC=BC=4,BC⊥OC,∴∠CBP=45°.∴∠CBP=∠MOQ.在△CBP和△MOQ中,∴△CBP≌△MOQ(SAS).∴CP=MQ.∴CP+BQ=MQ+BQ≥MB(當M,Q,B三點共線時最短).∴CP+BQ的最小值為MB.∵∠MOB=∠MOQ+∠BOQ=45°+45°=90°,∴MB===4.∴CP+BQ的最小值為4.創新考向六 生活情境12.(4分)如圖,某博覽會上有一圓形展示區,在其圓形邊緣的點P處安裝了一臺監視器,它的監控角度是55°,為了監控整個展區,最少需要在圓形邊緣上共安裝這樣的監視器 4 臺.第12題圖 第13題圖13.(4分)蜂巢結構精巧,其巢房橫截面的形狀均為正六邊形.如圖是部分巢房的橫截面示意圖,圖中7個全等的正六邊形不重疊且無縫隙,將其放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P,Q,M均為正六邊形的頂點.若點P,Q的坐標分別為(-2,3),(0,-3),則點M的坐標為( A )A.(3,-2) B.(3,2)C.(2,-3) D.(-2,-3)解析:如圖,設中間正六邊形的中心為D,連接DB.∵點P,Q的坐標分別為(-2,3),(0,-3),圖中是7個全等的正六邊形,∴AB=BC=2,OQ=3.∴OA=OB=.∴OC=3.∵DQ=DB=2OD,∴OD=1,CM=QD=DB=2.∴M(3,-2).故選A.14.(10分)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小明和小亮對二十四節氣非常感興趣,在課間玩游戲時,準備了四張完全相同的不透明卡片,卡片正面分別寫有“A.驚蟄”“B.夏至”“C.白露”“D.霜降”四個節氣,兩人商量將卡片背面朝上洗勻后,從中隨機抽取一張,并講述所抽卡片上的節氣的由來與習俗.(1)小明從四張卡片中隨機抽取一張卡片,抽到“A.驚蟄”的概率是 ;(2)小明先從四張卡片中隨機抽取一張,小亮再從剩下的卡片中隨機抽取一張,請用列表或畫樹狀圖的方法,求兩人都沒有抽到“B.夏至”的概率.解:(2)用樹狀圖表示所有等可能出現的結果如下.共有12種等可能出現的結果,其中兩人都沒有抽到“B.夏至”的結果有6種,所以P(兩人都沒有抽到“B.夏至”)==.創新考向七 科技前沿15.(4分)如圖,已知空間站A與星球B的距離為a,信號飛船C在星球B附近沿圓形軌道行駛,B,C之間的距離為b.數據S表示飛船C與空間站A的實時距離,那么S的最大值是( C )A.a B.bC.a+b D.a-b16.(14分)鷹眼系統能夠追蹤、記錄和預測球的運動軌跡.圖(1)為足球比賽中某一時刻的鷹眼系統預測畫面,圖(2)為該畫面的截面示意圖,攻球員位于點O,守門員位于點A,OA的延長線與球門線交于點B,且點A,B均在足球軌跡正下方,足球的飛行軌跡可看成拋物線.已知OB=28 m,AB=8 m,足球飛行的水平速度為15 m/s,水平距離s(水平距離=水平速度×時間)與離地高度h的鷹眼數據如表:s/m … 9 12 15 18 21 …h/m … 4.2 4.8 5 4.8 4.2 …(1)假如沒有守門員,根據表中數據預測足球落地時,s= 30 m;(2)求h關于s的函數解析式;(3)守門員在攻球員射門瞬間就作出防守反應,當守門員位于足球正下方時,足球離地高度不大于守門員的最大防守高度視為防守成功.已知守門員背對足球向球門前進過程中最大防守高度為1.8 m,若守門員背對足球向球門前進并成功防守,求此過程守門員的最小速度.第16題圖解:(2)由表可知,拋物線關于s=15對稱,設h=a(s-15)2+5.把(12,4.8)代入上述解析式,得a(12-15)2+5=4.8,解得a=-.∴h=-(s-15)2+5=-s2+s.(3)若守門員背對足球向球門前進并成功防守,設守門員的速度為v m/s,且t s時,足球位于守門員正上方,則有15t=28-(8-vt),解得t=.∴s=15·=.將h=1.8代入h=-s2+s,可得-s2+s=1.8,解得s1=27,s2=3(舍去).∴=27,解得v=.∴此過程守門員的最小速度為 m/s.12 / 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