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訓練(二十四) 線段的比較與運算知識點一 比較線段的長短1.有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兩條線段AB和CD,李明很難判斷出它們的長短,因此他借助于圓規(guī),操作如圖所示,由此可得出AB > CD.(填“>”“<”或“=”)2.在圖中“”內添上字母A,B,C,使AC<AB<BC.解:如圖所示,AC<AB<BC.知識點二 用直尺和圓規(guī)作線段3.如圖,已知線段a,b,且2a>b,作一條線段,使它等于2a-b.(不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解:如圖,線段AB即為所作.知識點三 和線段中點有關的計算4.如圖,若AB=8 cm,BD=3 cm,C為AB的中點,則線段CD的長為 1 cm.5.如圖,B是線段AC上一點,AB=9,BC=AB,O是線段AC的中點.求線段OB的長.解:因為AB=9,BC=AB,所以BC=×9=3.所以AC=AB+BC=9+3=12.因為O是AC的中點,所以OC=AC=6.所以OB=OC-BC=6-3=3.6.如圖,在射線OM上順次截取OA=AB=a,在線段BO上截取BC=b,則圖中線段OC的長可表示為( D )A.a(chǎn)+b B.a(chǎn)-bC.2a+b D.2a-b7.如圖,M是線段AB的中點,N是線段AB上一點,AB=2a,NB=b,則下列線段的長表示錯誤的是( D )A.AM=a B.AN=2a-bC.MN=a-b D.MB=a+b8.已知線段AB=4,在直線AB上作線段BC,使得BC=2.若D是線段AC的中點,則線段AD的長為 1或3?。?br/>9.已知C是線段AB上一點(點C與點A,B不重合),在三條線段AC,BC,AB中,如果其中一條線段的長度是另一條線段長度的2倍,那么稱點C為線段AB的“巧點”.如果線段AB=12,點C為線段AB的“巧點”,那么線段AC的長度是 4或6或8?。?br/>10.閱讀感悟:數(shù)學課上,老師給出了如下問題:如圖1,一條直線上有A,B,C,D四點,線段AB=8 cm,C為線段AB的中點,線段BD=2.5 cm,請補全圖形,并求CD的長度.,圖1以下是小華的解答過程:解:如圖2.,圖2因為線段AB=8 cm,C為線段AB的中點,所以BC= AB= 4 cm.因為BD=2.5 cm,所以CD=BC-BD= 1.5 cm.小斌說:我覺得這個題應該有兩種情況,小華只考慮了點D在線段AB上,事實上,點D還可以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完成以下問題:(1)請將小華的解答過程補充完整;(2)根據(jù)小斌的想法,請你在備用圖中畫出另一種情況對應的示意圖,并求出此時CD的長度.備用圖解:(2)如圖,此時點D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因為線段AB=8 cm,C為線段AB的中點,所以BC=AB=4 cm.又因為BD=2.5 cm,所以CD=BC+BD=6.5 cm.11.如圖,B是線段AD上的一個動點,以2 cm/s 的速度沿A→D→A往返運動1次,C是線段BD的中點,AD=10 cm,設點B的運動時間為t s.(0≤t≤10)(1)當t=2時,①AB= 4 cm;②求此時線段CD的長度.(2)用含t的代數(shù)式表示運動過程中AB的長度.解:(1)②因為AD=10 cm, AB=4 cm,所以BD=10-4=6(cm).因為C是線段BD的中點,所以CD=BD=×6=3(cm).(2)因為B是線段AD上的一個動點, 以2 cm/s 的速度沿A→D→A往返運動1次,所以當0≤t≤5時, AB=2t;當5<t≤10時, AB=10-(2t-10)=20-2t.【創(chuàng)新運用】12.七年級一班的學習小組在學習“線段中點”內容時得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請跟隨他們一起思考.(1)發(fā)現(xiàn):如圖1,線段AB=12,點C,E,F(xiàn)在線段AB上,當E,F(xiàn)分別是線段AC和線段BC的中點時,線段EF的長為 6?。蝗酎c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其他條件不變(請在圖2中按題目要求將圖補充完整),得到的線段EF與線段AB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為 EF=AB?。?br/>(2)應用:如圖3,現(xiàn)有長為40 m的拔河比賽專用繩AB,左右兩端各有一段(AC和BD)磨損了,磨損后的麻繩不再符合比賽要求.已知磨損的麻繩總長度不足20 m.只利用麻繩AB和一把剪刀(剪刀只用于剪斷麻繩)就可以得到一條長20 m的拔河比賽專用繩EF,學習小組應用“線段中點”的結論很快做出了符合要求的專用繩EF,請你嘗試著“復原”他們的想法.①在圖中標出點E,F(xiàn)的位置,并簡述畫圖方法;②請說明①中所標示點E,F(xiàn)的理由.圖1圖2圖3解:(1)(補充作圖略)(2)①如圖,在線段CD上取點M,使得CM=AC,F(xiàn)為線段BM的中點,點E與點C重合.②因為F為線段BM的中點,所以MF=FB.因為AB=AC+CM+MF+FB,CM=AC,所以AB=2CM+2MF=2(CM+MF)=2EF.因為AB=40 m,所以EF=20 m.因為AC+BD<20 m,點E與點C重合,EF=20 m,所以CF=20 m.所以點F落在線段CD上.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