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訓練(十五) 直線、射線、線段知識點一 直線、射線、線段的概念及表示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A.線段AB可表示為線段BAB.射線AB可表示為射線BAC.直線可以比較長短D.射線可以比較長短2.下列各選項中直線的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B )3.如圖,在線段AD上有兩點B,C,則圖中共有 條線段.若在車站A,D之間的線路中再設兩個站點B,C,則應該共印刷 種車票.( D )A.3,3 B.3,6C.6,6 D.6,12知識點二 線段的尺規作圖及大小比較4.如圖,已知線段a,b.按如下步驟完成尺規作圖,則AC的長是( B )①作射線AM;②在射線AM上截取AD=DB=a;③在線段AB上截取BC=b.A.2a+b B.2a-bC.a+b D.b-a5.如圖,用圓規比較兩條線段AB和A′B′的長短,其中正確的是( C )A.A′B′>ABB.A′B′=ABC.A′B′<ABD.沒有刻度尺,無法確定知識點三 線段的中點、等分點及和差計算6.已知AB=8,下列各條件中能確定C是線段AB中點的是( D )A.BC=4 B.AB=2ACC.AC+BC=8 D.AC=BC=47.已知線段AB=10 cm,直線AB上有一點C,且BC=4 cm.若M是線段AC的中點,則線段AM的長為( C )A.7 cm B.3 cmC.3 cm或7 cm D.7 cm或9 cm8.如圖,點A,C,E,B,D在同一條直線上,且AB=CD,E是線段AD的中點.(1)E是線段BC的中點嗎?說明理由.(2)若AB=11,CE=3,求線段AD的長.解:(1)E是線段BC的中點.理由如下:因為AB=CD,所以AB-BC=CD-BC.所以AC=BD.因為E是線段AD的中點,所以AE=ED.所以AE-AC=ED-BD,即CE=BE.所以E是線段BC的中點.(2)因為CE=3,所以BE=CE=3.因為AB=11,所以AE=AB-BE=8.因為E是線段AD的中點,所以AD=2AE=16.知識點四 兩點間的距離9.如圖,一只螞蟻外出覓食,它與食物間有三條路徑,從上到下依次記為①,②,③,則螞蟻選擇第②條路徑的理由是( B )A.兩點確定一條直線B.兩點之間,線段最短C.經過一點有無數條直線D.連接兩點的線段的長度,叫作這兩點間的距離10.如果A,B兩個村莊直線距離相距500 m,B,C兩個村莊直線距離相距300 m,那么A,C兩個村莊之間的直線距離為( D )A.800 m B.200 mC.800 m或200 m D.無法確定11.下列幾何圖形與相應語言描述相符的是( C )第11題圖A.如圖(1)所示,延長線段BA到點CB.如圖(2)所示,射線CB不經過點AC.如圖(3)所示,直線a和直線b相交于點AD.如圖(4)所示,射線CD和線段AB沒有交點12.已知線段AB=30,直線AB上有一點C,且AC∶BC=1∶4,D為AC的中點,則BD的長為( D )A.24B.35C.24或26D.27或3513.如圖,已知每過兩點可以畫一條直線.第13題圖(1)①圖(1)最多可以畫 3 條直線;②圖(2)最多可以畫 6 條直線;③圖(3)最多可以畫 10 條直線.(2)如果平面上有n(n≥3)個點,且任意3個點均不在同一條直線上,那么最多可以畫 條直線(用含n的代數式表示).(3)某班45名同學在畢業后的一次聚會中互相握手問好,如果每兩人握手1次,那么共握手 990 次;最后,45名同學互贈手工卡片,那么總共需要 1 980 張卡片.14.如圖,已知A,B,C,D四點.(1)畫線段AB,射線AD,直線AC;(2)連接BD,BD與直線AC交于點E;(3)連接BC,并延長線段BC與射線AD交于點F;(4)連接CD,并延長線段CD與線段AB的反向延長線交于點G.解:如圖所示.15.如圖,已知射線AD,線段a,b.(1)尺規作圖:在射線AD上作線段AB,BC,使AB=a,BC=b(保留作圖的痕跡,不要求寫出作法);(2)若a=5 cm,b=3 cm,求線段AC的長.解:(1)如圖,線段AB,BC(或BC′)即為所求.(2)AC=a+b=8 cm或AC′=a-b=2 cm.【創新運用】16.已知m,n兩個數在數軸上對應的點為M,N,其中m>n,求M,N兩點之間的距離MN.小明利用絕對值的概念,結合數軸,進行探索.解:因為m>n,所以有以下情況:情況1:若m>0,n>0,如圖(1),M,N兩點之間的距離MN=|m|-|n|=m-n;(1)第16題圖情況2:若m≥0,n<0,如圖(2),M,N兩點之間的距離MN=|m|+|n|=m-n;(2)第16題圖情況3:若m<0,n<0,如圖3,M,N兩點之間的距離MN=|n|-|m|=m-n.(3)第16題圖由此小明得出結論:若m,n兩個數在數軸上對應的點為M,N,其中m>n,則M,N兩點之間的距離MN=m-n.根據以上結論,完成下面各題.在數軸上,點A對應的數為a,點B對應的數為b,點C對應的數為c.(1)若b=1,AB=2,則a= 3或-1 ;(2)若a=-2,b=4,點C到點A的距離是點C到點B距離的n(n>0)倍.當n=時,求c的值;(3)若a+b=-5,且a,b為整數,當ab的值最大時,求A,B兩點之間的距離AB.解:(1)分兩種情況:當點A在點B的右側,即a>b時,因為AB=2,所以a-b=2,a=b+2=3.當點A在點B的左側,即a<b時,因為AB=2,所以b-a=2,a=b-2=-1.故答案為3或-1.(2)分兩種情況:當點C在線段AB之間時,CA=CB,即c-a=(b-c),解得c=0;當點C在點A的左側時,CA=CB,即a-c=(b-c),解得c=-8.所以c=0或-8.(3)因為a+b=-5,ab的值最大,所以a<0,b<0.因為a,b為整數,所以a=-2,b=-3或a=-3,b=-2.所以AB=1.6 /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