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思想方法集錦方法一 整體法1.(4分)整體代入是數學中常用的方法.例如,已知3a-b=2,求代數式6a-2b-1的值.可以這樣解:6a-2b-1=2(3a-b)-1=2×2-1=3.根據此方法,解決問題:若x=2是關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3的解,則代數式8a+4b-2的值是( D )A.4 B.6C.8 D.102.(4分)把(2a+b)看成一個整體,則3(2a+b)-4(2a+b)+(2a+b)的化簡結果是( D )A.(2a+b) B.2(2a+b)C.-(2a+b) D.03.(12分)理解與思考:整體代入是數學學習的一種思想方法.例如,若a+b=6,求18-2a-2b的值.我們將a+b=6作為一個整體代入,則原式=18-2×6=6.仿照上面的方法,解答下面的問題:(1)若a+b=3,求2(a+b)-4a-4b+21的值;(2)若a2+2ab=20,b2+2ab=8,求a2+2b2+6ab的值;(3)當x=2 024時,代數式ax5+bx3+cx-5的值為m,求當x=-2 024時,代數式ax5+bx3+cx-5的值.解:(1)因為a+b=3,所以2(a+b)-4a-4b+21=2(a+b)-4(a+b)+21=2×3-4×3+21=15.(2)因為a2+2ab=20,b2+2ab=8,所以a2+2b2+6ab=a2+2ab+2b2+4ab=a2+2ab+2(b2+2ab)=20+2×8=36.(3)因為當x=2 024時,2 0245a+2 0243b+2 024c-5=m,所以當x=-2 024時,ax5+bx3+cx-5=-2 0245a-2 0243b-2 024c-5=-m-10.4.(8分)用整體思想解方程:3(2x-3)-(3-2x)=5(3-2x)+(2x-3).解:設y=2x-3,則原方程可以化成3y+y=-5y+y.移項、合并同類項,得y=0,解得y=0,即2x-3=0,解得x=.方法二 分類討論法5.(8分)已知|a|=2,|b|=8,且ab<0,求a-b的值.解:因為|a|=2,|b|=8,所以a=±2,b=±8.因為ab<0,所以a=2,b=-8或a=-2,b=8.所以a-b=10或-10.6.(12分)已知∠AOB=80.5°,∠AOD=∠AOC,∠BOD=3∠BOC(∠BOC<50°),求∠BOC的度數.聰明的小明用分類討論的方法解決.(1)當射線OC在∠AOB的內部時.①若射線OD在∠AOC內部,如圖(1),可求∠BOC=16.1°;②若射線OD在∠AOB外部,如圖(2),請你求出∠BOC的度數.(2)當射線OC在∠AOB的外部時,請你畫出圖形,并求∠BOC的度數.第6題圖解:(1)②設∠BOC=α,則∠BOD=3α,∠COD=∠BOD-∠BOC=2α.因為∠AOD=∠AOC,所以∠AOD=∠COD=α.所以∠AOB=∠BOD-∠AOD=3α-α=80.5°.所以α=34.5°.所以∠BOC=34.5°.(2)當射線OC在∠AOB外部時,根據題意,此時射線OC靠近射線OB.因為∠BOC<50°,∠AOD=∠AOC.所以射線OD的位置也只有兩種可能.設∠BOC=α,則∠BOD=3α.①若射線OD在∠AOB內部,如圖所示.因為∠COD=∠BOC+∠BOD=4α,所以∠AOB=∠BOD+∠AOD=3α+4α=7α=80.5°.所以α=11.5°.所以∠BOC=11.5°.②若射線OD在∠AOB外部,如圖所示.因為∠AOD=∠AOC,所以∠AOD=(∠BOC+∠BOD)=α.所以∠AOB=∠BOD-∠AOD=3α-α=80.5°.所以α=48.3°.所以∠BOC=48.3°.綜上所述,∠BOC的度數是11.5°或48.3°.方法三 數形結合思想7.(4分)在解決數學實際問題時,常常用到數形結合思想,比如:|x+1|的幾何意義是數軸上表示數x的點與表示數-1的點的距離,|x-2|的幾何意義是數軸上表示數x的點與表示數2的點的距離.當|x+1|+|x-2|取得最小值時,x的取值范圍是( C )A.x≤-1 B.x≤-1或x≥2C.-1≤x≤2 D.x≥28.(4分)古代數學家曾經研究過一元二次方程的幾何解法.以方程x2+3x=20為例,三國時期的數學家趙爽在其所著的《勾股圓方圖注》中記載的方法是:構造如圖所示的大正方形ABCD,它由四個全等的長方形加中間小正方形組成,根據面積關系可求得AB的長,從而解得x.根據此法,圖中大正方形ABCD的面積為 89 .方法四 建模思想9.(8分)某中學的一隊學生從學校以4 km/h的速度步行去某地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出發30 min后,學校派一名通信員騎自行車以12 km/h 的速度去追趕學生隊伍,問:通信員用多少分鐘可以追上學生隊伍?(1)根據題意,請畫出示意圖;(2)相等關系為 學生隊伍走的路程=通信員走的路程 ;(3)請你完整解答本題.解:(1)畫示意圖略.(3)設通信員用x h可以追上學生隊伍.依題意,得4(x+0.5)=12x,解得x=0.25.0.25×60=15(min).答:通信員用15 min可以追上學生隊伍.方法五 方程思想10.(4分)一個角的補角是其余角的3倍,設這個角為α,下列關于α的方程中,正確的是( A )A.180°-α=3(90°-α)B.180°-α=(90°-α)C.90°-α=3(180°-α)D.90°-α=(α-180°)11.(4分)如圖,C,D為線段AB上兩點,AC+BD=10,AD+BC=AB.設CD=t,則關于x的方程3x-7(x-1)=2t-2(x+3)的解是 x=4 .方法六 轉化思想12.(4分)“轉化”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常用策略,有時畫圖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轉化的方法.例如,借助圖(1),可以把算式1+3+5+7+9+11轉化為62=36.請你觀察圖(2),可以把算式++++++轉化為 1-= (填等式).第12題圖方法七 從特殊到一般的思想13.(12分)我們學習了乘方的定義和意義,根據乘方和乘法兩種運算之間的轉化了解到:23=2×2×2;24=2×2×2×2.觀察上述算式,得23×24=2×2×2×2×2×2×2=27,所以23×24=27.類比上述式子,你能夠得到:(1)103×105= 108 ;(2)a2·a3= a5 .利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可以得到:(3)am·an= am+n (m,n都是正整數).我們把類似于am和an這樣的式子叫作同底數冪,因此可以得到“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4)x3·x= x4 ;(5)yn·yn+1= y2n+1 ;(6)若xa=8,xb=9,則xa+b的值是 72 .14.(10分)從特殊到一般,是我們學習和認知新事物經常運用的方法.(1)比較大小:< , < , < , < ;(均填“>”“<”或“=”)(2)請你根據上面的材料,利用字母a,b,c(a>b>0,c>0)歸納出一個數學關系式.解:(2)<(a>b>0,c>0).15.(12分)從特殊到一般、類比等數學思想方法,在數學探究性學習中經常用到,如下是一個具體案例,請完善整個探究過程.已知點C在直線AB上,點A在點B的左側,AC=a,BC=b,且a≠b,M是AB的中點,請按照下面三個步驟探究線段MC的長度.(1)若a=10,b=6,且點C在線段AB上,求線段MC的長度.(2)若a=10,b=6,則線段MC的長度只能是(1)中的結果嗎?請說明理由.(3)類比(1)(2)的解答思路,試探究線段MC的長度(用含a,b的代數式表示).解:(1)如圖.因為AC=10,BC=6,所以AB=AC+BC=16.因為M是AB的中點,所以AM=AB=8.所以MC=AC-AM=10-8=2.(2)線段MC的長度不只是(1)中的結果.理由如下:由于點B的位置不能確定,故應分點B在線段AC上和點B在線段AC的延長線上兩種情況:①如圖,當點B在線段AC上時.因為AC=10,BC=6,所以AB=AC-BC=4.因為M是AB的中點,所以AM=AB=2.所以MC=AC-AM=10-2=8.②當點B在線段AC的延長線上,如(1),此時MC=AC-AM=10-8=2.(3)由題易知,MC的長度有下列4種情況:①當點C在點A的左側時,MC=b+a;②當點C在點B的右側時,MC=a+b;③當點C在點A,M之間時,MC=b-a;④當點C在點M,B之間時,MC=a-b.8 / 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