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訓練(二) 圖形的全等知識點一 全等圖形的概念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A.兩個面積相等的圖形,一定是全等圖形B.兩個等邊三角形是全等圖形C.兩個全等圖形的面積一定相等D.若兩個圖形周長相等,則它們一定是全等圖形解析:依據全等圖形的定義和性質進行判斷即可.全等的兩個圖形的面積、周長均相等,但是周長、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不一定全等.2.下列四組圖形中,是全等圖形的一組是( C ) A B C D解析:A.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全等圖形,故此選項不合題意;B.陰影部分的面積不相等,所以不是全等圖形,故此選項不合題意;C.兩個圖形能夠完全重合,所以是全等圖形,故此選項符合題意;D.形狀不相同,所以不是全等圖形,故此選項不合題意.故選:C.知識點二 全等圖形的性質3.如圖,已知四邊形ABCD≌四邊形A′B′C′D′,若∠B=90°,∠C=60°,∠D′=105°,則∠A′的度數為 105° .解析:因為四邊形ABCD≌四邊形A′B′C′D′,所以∠A=∠A′,∠D=∠D′.因為∠D′=105°,所以∠D=105°.因為∠B=90°,∠C=60°,所以∠A=105°.所以∠A′=105°.故答案為:105°.4.如圖是由全等的圖形組成的,其中AB=2,CD=2AB,則AF= 18 .解析:因為題圖是由全等的圖形組成的,AB=2,CD=2AB,所以CD=4.所以AF=2+4+2+4+2+4=18.故答案為:18.知識點三 全等三角形的性質5.如圖,已知△ABC≌△A1B1C1,若∠A=36°,∠C1=24°,則∠B的度數為( A )A.120° B.60°C.36° D.24°解析:因為△ABC≌△A1B1C1,所以∠C=∠C1=24°.因為∠A=36°,所以∠B=180°-∠A-∠C=120°.故選:A.6.如圖,已知△ABC≌△DEF,若DF=6,AB=3,EF=5,DC=4,則AD的長度為( B )A.1 B.2C.3 D.4解析:因為△ABC≌△DEF,所以AC=DF=6.所以AD=AC-DC=6-4=2.故選:B.7.如圖,已知在四邊形ABCD中,△ABD≌△CDB,若AB=4 cm,BD=3.5 cm,AD=2 cm,則CD的長為 4 cm.解析:因為△ABD≌△CDB,AB=4 cm,所以CD=AB=4 cm.故答案為:4.8.如圖,已知△ABF≌△CDE.(1)若∠B=45°,∠DCF=25°,求∠EFC的度數;(2)若BD=10,EF=5,求BF的長.解:(1)因為△ABF≌△CDE,∠B=45°,所以∠D=∠B=45°.因為∠DCF=25°,所以∠DFC=180°-∠DCF-∠D=110°.所以∠EFC=180°-∠DFC=70°.(2)因為△ABF≌△CDE,所以BF=DE.所以BF-EF=DE-EF,即BE=DF.因為BD=10,EF=5,所以BE=(BD-EF)=.所以BF=BE+EF=.9.6個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如圖所示,直線l把小正方形a分成兩個全等的小長方形,婷婷想在圖中再加一個小正方形,使整個圖形被直線l分成的兩部分全等,這個小正方形可放的位置為①,②,③或④,則符合題意的位置有( B )A.1個 B.2個 C.3個 D.4個10.如圖,已知△ABC≌△ADE,若∠A=41°,∠B=51°,則∠1=( D )A.88° B.92°C.132° D.143°解析:因為在△ABC中,∠A=41°,∠B=51°,所以∠ACB=180°-∠A-∠B=88°.所以∠DCB=180°-∠ACB=92°.因為△ABC≌△ADE,所以∠D=∠B=51°.所以∠2=180°-∠D-∠DCB=37°.所以∠1=180°-∠2=143°.故選:D.11.如圖,若點D在邊BC上,△ABC≌△ADE,則下列結論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D )A.AB=ADB.BC=DEC.∠ADB=∠ADED.∠ACD=∠CAD解析:因為△ABC≌△ADE,所以BC=DE,AB=AD,∠B=∠ADE.因為AB=AD,所以∠B=∠ADB.所以∠ADB=∠ADE.無法得出∠ACD=∠CAD,即選項A,B,C一定成立,選項D不一定成立.故選:D.12.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3,5,a,另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5,4,b,若這兩個三角形全等,則a+b= 7 .解析:因為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3,5,a,另一個三角形的三邊長分別為5,4,b,這兩個三角形全等,所以a=4,b=3.所以a+b=7.故答案為:7.13.沿著圖中的虛線,用四種不同的方法將下面的圖形分成兩個全等的圖形.解:如圖所示. 14.如圖,已知△ABC≌△DEB,點E在邊AB上,AC與BD交于點F,AB=8,BC=3,∠C=65°,∠D=20°.求:(1)AE的長度;(2)∠AED的度數.解:(1)因為△ABC≌△DEB,所以BE=BC=3.所以AE=AB-BE=8-3=5.(2)因為△ABC≌△DEB,所以∠DBE=∠C=65°.所以∠DEB=180°-∠D-∠DBE=95°.所以∠AED=180°-∠DEB=85°.【創新運用】15.如圖,點B,C,D在同一條直線上,∠B=∠D=90°,△ABC≌△CDE,AB=7,BC=24,CE=25.求:(1)△ABC的周長;(2)△ACE的面積.解:(1)因為△ABC≌△CDE,CE=25,所以AC=CE=25.因為AB=7,BC=24,所以△ABC的周長為AB+BC+AC=7+24+25=56.(2)因為∠B=90°,所以∠ACB+∠BAC=90°.因為△ABC≌△CDE,所以∠ECD=∠BAC.所以∠ACB+∠ECD=90°.所以∠ACE=90°.因為AC=CE=25,所以△ACE的面積為×25×25=.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